APP下载

成都温江区博物馆藏敦煌写经

2021-11-25张振刚

东方收藏 2021年11期
关键词:敦煌

摘要:成都市温江区博物馆(文管所)收藏有一件妙法莲华经写经,为3纸残卷。书写年代为唐代。写经所附的民国三十二年朱青长和民国三十四年商衍鎏所题写的题跋,为研究敦煌写经的流传史和研究史提供了资料。

关键词:敦煌;写经;妙法莲华经

一、温江区博物馆藏敦煌写经基本情况

温江区博物馆藏有敦煌写经残卷一件,曾用名《唐人写经长卷》,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时命名为《唐人妙法莲华经残卷》,为馆藏二级文物。基本情况如下,质地为黄纸,手卷,被剪裁为三节,楷书,总计六十八行,每行八至十七字不等,满行十七字,节录《妙法莲华经·譬喻品第三》,内容自“如来尔时便作是念,我有无量无边智慧力无畏等诸佛法藏”至“众至中尊,世间之父。淡墨乌丝栏”。该手卷整体保存一般,存在多处霉斑和蛀洞。

第一纸经文内容从“如来尔时便作是念,我有无量无边智慧”至“孚乳产生,各自藏护”。

第二纸经文内容从“夜叉竞来, 争取食之”至“雕鹫诸鸟, 鸠槃荼等”。

第三纸经文内容从“此苦难处, 况复大火”至“众圣中尊, 世间之父”。

从经文内容上看,经与《大正藏》相比对,第一纸和第二纸内容连贯,第二纸和第三纸中间有空缺,缺少了14行、224个字,可能是流传过程中缺失的。

二、题跋

该经卷附有题跋两幅。迎首为民国三十二年(1943)晚清蜀中名士朱青长所留。纸本,长53、宽30厘米,总计29行,每行四至九字不等。款尾钤朱文方印“青长”。

题跋录文如下:

还斋老人为鱼凫戴君文远跋所藏敦煌六朝古洞藏经墨迹。敦煌郡,玉门关外之大郡也,汉书作敦煌。殆武帝时割酒泉郡之适胡者为大郡,汉番杂处,无文化之流入。而吐番素奉胡之回教,教徒云自力者以写经铸像名功德林。其士自北周隋以前已有此宏大庙建,石洞之写经不自唐始,其藏经至多,以不著姓氏为功德,悉番习也。然其中间书魏徵者,徵本隋臣降唐,在写经时则隋代之措大也。文远出所藏以求考正之,其卷与晋卿、方伯之卷暨余所藏卷,纸色笔趣无一不合,盖珍墨也。近日此种书毁于兵火者,仅存有十分之一二,文都一口寶之,以贻子孙,亦古鱼凫之文化珍玩,世所稀有者也。岁癸未七月中伏之末,晨气颇清,天完敬跋

其后有民国三十四年(1945)商衍鎏所书题跋,纸本,长70、宽30厘米,行书,十四行,每行九至十一字不等。跋尾钤白文方印“商衍鎏玺”和朱文方印“甲辰探花”。

商衍鎏题跋录文如下:

敦煌石室中写经三纸为温江戴文远先生收藏。石室古物先后被英人斯坦因法人白希和取去甚多,嗣为政府所闻始禁上封闲,旋派人将余物运北京学部,约数十箱,此清末光宣间事也。民国后渐渐流落人间,字体精确美恶不等。此三纸书法,清刚佳者,可与龙藏寺碑、卫景武公碑不相上下,殆为隋末唐初人手笔。戴君珍而藏之也,宜哉,乙酉初春商衍鎏题。

朱青长(1861—1947),名策勋,字笃臣,号还斋、天完、天顽。其书法似硬弩枯藤,摇曳生姿,而又遒劲刚健,自成一体。据题跋上的“岁癸未七月中伏之末”,推断此题跋写于1943年,正是朱青长晚年书法风格大成的时期。

商衍鎏(1875—1963),清末科探花,字藻亭,号又章、冕臣,商衍鎏抗日战争期间曾经寓居四川,此题跋正是于期间的“乙酉初春”即1945年初春写成。

三、小结

温江区博物馆藏妙法莲华经写经残卷3纸,结字严谨端庄,法度纯熟,笔势挺秀,行笔洒脱有力。由于此经仅为残片,无头无尾,经卷本身又无题记。但该经卷用字多处用到敦煌俗字;其书风、行款、字体等,与现存流传于世的其他唐代妙法莲华经,有着相同之处,具有唐代写经的书写特色。由此可推断其时代为唐代。

残卷上朱青长和商衍鎏的题跋,极具书法功底,又对写经的时代及流传进行了初步分析,为这一经书残卷增色不少。同时,也为研究敦煌写经的流传史、研究史提供了新的材料。

作者简介:

张振刚,单位:成都市温江区文物保护管理所,文博馆员,研究方向:博物馆学与文物学、汉唐考古

猜你喜欢

敦煌
敦煌壁画里的冲突情节
关于敦煌的精神纪行
作品二
人间艺术长廊:敦煌莫高窟
敦煌画师,I服了YOU
除了朝拜,我们找不到去敦煌的理由
敦煌 敦煌
敦煌飞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