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四川博物院藏战国铜编钟饰金纹饰及工艺研究

2021-11-25卫国

东方收藏 2021年11期
关键词:编钟凹槽金丝

卫国

1972年,在重庆(原四川川东)涪陵地区的小田溪,发掘出土一批距今2300多年前的珍贵文物,在其中的第一号墓内出土了一套错金银铜编钟(图1),整套编钟由14枚编钟、4件虎头造型的构架件和14个编钟的插销组成。该套编钟铸造精致,工艺高超,纹饰古朴神秘,顯示出我国古代高超的青铜铸造技术水平。1973年,该套编钟入藏四川博物院(原四川省博物馆),定为国家一级文物。如图1所示,14枚编钟的尺寸依次递减,最大一枚高27、铣间19.5、于宽14.3厘米,最小一枚高14.6、铣间6.5、于宽5.4厘米。编钟为长方形鼻钮,两铣下垂,通身以左右对称方式饰以精美的纹饰。舞部以十字纹分割成四组相同的蟠虺纹,相互交缠对称排列(图2),鼓部同样以左右对称饰以云雷纹(图3),篆带以雷纹为地,饰以夔龙纹(图4),造型纹饰具有明显的巴蜀风格。

该套编钟中,2号、3号、4号、5号、7号、9号、10号、13号这8枚编钟表面装饰有优美、古朴的金纹饰。在饰金编钟中,尺寸较大的编钟其钲部、于部、鼓部饰金,尺寸小的则只在钲部饰金(图5)。此种纹饰,在同时期的楚文化漆器上较为多见,不难看出,长江上游的巴文化地区,受下游湖北的楚文化影响较大。

编钟饰金纹饰特征

编钟上的饰金纹饰虽大小有所差异、造型有所区别,但总体均为云雷纹,以左右对称排列,独具匠心,装饰意味很浓。以3号编钟所饰金纹饰为例,钲部、鼓部、于部分别为左右对称的云雷纹(图6-图8)。

饰金工艺

8枚编钟表面饰金由极细的金丝构成,金丝与基体结合紧密,用手触摸和显微镜观察均发现饰金部位光滑饱满。如图9所示,通过超景深显微镜在3号编钟表面饰金处能观察到起翘的金丝,金丝脱落处可见凹槽和錾刻痕迹,符合传统错金工艺特征,因此该套编钟自出土以来又被称为错金编钟。

而从图9还可以发现,编钟表面的金丝宽窄不一,金丝的边缘与凹槽两侧完全贴合,整体形状呈现出凹槽的不规则形态,金丝表面并非连续平整,金丝中间有细长且不规则的间隙。而传统错金工艺中使用的金丝由于经过剪裁或锤打等预加工处理,表面通常为连续平整,边缘有剪裁或锤打等预加工痕迹,而编钟所饰金丝并未发现上述预加工痕迹,说明与传统错金使用的金丝存在不同之处。

为进一步探究编钟上装饰金丝的形成过程,对编钟表面起翘脱落的金丝样品进行扫描电镜能谱分析,从元素分析结果可发现编钟金丝中含有大量汞元素(图10)。汞的有无可作为判断是否为鎏金的主要依据,因此元素分析结果可初步推测饰金编钟采用鎏金工艺进行装饰。图11为金丝样品剖面的扫描电镜背散射电子图像,在金丝剖面可以观察到大量孔隙结构,金丝剖面的孔隙为鎏金加热驱汞时,汞扩散所形成的微观形貌结构。因此,该套编钟上的饰金采用开槽鎏金工艺进行装饰,而非传统错金工艺。

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可知,青铜器表面开槽一般为了嵌入金丝,而开槽鎏金却鲜有实物为依据。对编钟饰金部位进行进一步观察发现,錾槽并不连续,錾印与錾印之间有明显间隔。随着錾刻力度的不同形成了深浅不一的凹槽。一方面,鎏金工艺使用的金泥质地柔软,金泥能够完全贴合凹槽,因錾刻深度不同所形成的凹槽有宽有窄,最终使得鎏金形成的金丝粗细不同;另一方面,鎏金需要多次涂抹金泥才能形成一定厚度的金丝,当多次涂抹的重叠性不好时就容易导致成形后的金丝表面存在间隔。

先在编钟表面开槽,再采用鎏金工艺进行装饰,能够有效提高金纹饰的牢固程度。该套编钟纹饰造型精美,不仅能反映出当时巴蜀地区青铜装饰技术精湛,更能体现出我国古代巴蜀工匠们善于创造的超凡智慧,为研究战国时期青铜冶炼技术和鎏金工艺装饰技术提供了实物资料。

猜你喜欢

编钟凹槽金丝
编钟
千年难遇的自然瑰宝
金丝枣裂果发生与防治
黑板下面的凹槽
金丝编花项链
千古绝唱
编钟、音阶、和声与数学之美
数字量勺
金丝缠元宝
“凹槽形”相似图形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