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牙体牙髓病学实验教学改革的思考

2021-11-25王新荣

中国典型病例大全 2021年12期
关键词:实验教学改革

王新荣

摘要:牙体牙髓病学是口腔医学的主要组成部分,是关于牙体疾病的学科。医学教学最主要的目标就是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和实践能力,而实验教学是一种非常重要且有效的途径,特别是对于牙体牙髓病学这样一门操作技能型非常强的学科来说,更需要充分利用与不断改革实验教学方法,促使学生更深刻的认识该门学科的理论知识,并不断提升操作技能水平,切实提高牙体牙髓病学教学质量。

关键词:牙体牙髓病学;实验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R322.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026(2021)12--01

当前,在口腔医学学生的培养过程中,不仅要重视学生理论知识的掌握,更应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牙体牙髓病学对于学生的操作技能有着非常高的要求,通过实验教学能够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理论知识,开阔他们的临床视野,锻炼他们的基本操作能力[1]。但传统的实验教学还存在诸多方面的不足,对于学生理论知识的学习和实践能力的提升不利。因此,本文提出了牙体牙髓病学实验教学改革的观点和具体实践方法。

一、调整教学方式,坚持以学生为中心

1.从灌输式的教学向引导式的教学方式转变

傳统的实验教学模式下,实验的目的、方法、内容、步骤等都由教师进行讲解,学生只要按照教师的指示完成相应操作即可,最后实验报告的撰写也是简单的总结理论知识,这种模式下的学生始终处于被动的地位,因而学习的热情不够强烈,学习能力难以得到提升。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如果只听从于教师的安排,而不加以自己的分析,学到的知识就很难被消化,成为自己知识体系的一部分,在今后的临床工作中,一旦遇到问题,就很难进行自主判断与决策,难以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因此,教师应改变直接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向引导学生积极主动操作的教学方式转变。

实验教学中,由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并讨论,进行操作流程的设计,并独立完成实验操作[2]。撰写实验报告时不能简单地对理论知识进行归纳总结,而是结合具体病例分析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情况,写出实验过程中的重难点问题。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有效改变实验课程封闭性、模式化的特点,使其向更加灵活、开放的方向发展。与此同时,学生的主体地位也得到了充分体现,不再是被动的接受知识灌输,而是通过自己的思考和探索掌握知识和技能,学习积极性会有较明显的提升。

2.注重临床病例的引入

教师围绕教学目标和内容,可以在实验课中引入与此相关联的病例[3]。如在学习龋病的治疗时,为学生提供一份疑似龋病患者的病例资料,内容包括患者主诉、临床医生的检查及X片等影像资料,要求学生将自己想象为一名医生,想象患者就诊的场景,引导学生讨论和龋病相关的理论知识,包括发病部位、临床表现、疼痛特点等。通过引入真实病例的方式拉进理论知识和临床实践的距离,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

二、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1.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思维方式

当今社会需要培养的是具有创造性思维和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当代学生对于新鲜事物有着比较强的接受能力,并且有很多获取信息的渠道。在实验教学中我们发现,临床中一些新型的材料和技术能够极大地吸引学生。因此,教学过程中应重视培养学生主动思考的能力,使他们在学习传统知识的同时,能够以敏锐的眼光了解专业领域的新进展,不断拓展视野。

2.培养学生逻辑思维和临床思维相结合的能力

教师应结合学生的实际水平,找出典型病例引导学生进行分析讨论,锻炼学生逻辑思维和临床思维相结合的能力。比如,针对“牙痛”这一临床症状,引导学生开展横向、纵向联系,通过综合分析讨论各种口腔疾病所导致的牙痛性质以及特点后,对口腔组织病理学、口腔颌面外科学以及口腔内科学进行一体化的纵向练习,以学科交融的方式锻炼学生思维能力。

三、提高自身素质,切实发挥引导作用

在教育教学不断改革发展的当下,教师的角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不再只是单纯的知识传输者,而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学生学习的引导者。教师对于学生所造成的影响可以说是相当大的,因此,教师必须时刻注意自身的言行,始终保持严谨的学习态度、严格的技术操作、科学的工作作风,从而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教师在实验教学中要切实发挥好引导作用,对学生的实验操作进行正确引导,同时引导学生围绕主要诊断科学合理的分析病例,以此提高实验教学的实效性。

在实验教学中,教师对实验内容进行合理安排,并引导学生进行操作和讨论,让学生有切实的体验,并自行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使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学习,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和创造能力。并及时接收到学生提出的反馈信息,据此进行教学方面的针对性调整,避免了教和学脱离的教学模式,提高了实验教学的效率。此外,教师需要不断学习,补充知识,满足学生对所学领域最新资讯的了解,达到双方共同进步、教学相长的目的。

牙体牙髓病学实验教学的改革能够切实提高教学质量,使理论知识和临床实践之间的联系不断加深,提高学生的临床思维和实践能力。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仍需不断探索和完善,满足学生对专业领域更加多样化的需求,培养更多优秀的医学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郝凤翔,李然,王翔宇,等.关于牙体牙髓病学实验教学的改革与探讨[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9,19(17):3012.

[2]刘科伽.牙体牙髓病学实验教学的改革与实践[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2017(02):00216-00216.

[3]罗智杰.牙体牙髓病学实验教学的改革与实践[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8,5(05):194-195.

猜你喜欢

实验教学改革
LabVIEW下的模拟电路实验教学创新对策
基于科学探究的高中生物实验教学探索
网络与云技术在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THE XIAOGANG EXPERIMENT
复变函数级数展开的可视化实验教学
复变函数级数展开的可视化实验教学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微课”教学模式的探讨
谈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初探
一图读懂供给侧改革
改革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