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梗塞患者采用心内科治疗临床的相关研究
2021-11-25张玉花
张玉花
摘要:目的:分析探讨采用心内科治疗心肌梗塞的临床疗效及可行性。方法:将我院2017年1月 ~ 2021年6月期间收治的心肌梗塞患者720例按照随机数字分组法分为常规组(使用常规药物进行治疗)和观察组(使用瑞替普酶进行溶栓治疗),各360例。治疗后,就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分析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身体状况,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常规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血便、心律失常、黑便及皮肤黏膜损伤等不良反应情况显著少于常规组(P<0.05)。结论:对心肌梗塞患者中使用心内科治疗能够使患者的身体状况得到有效的改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降低,临床应用效果显著。
关键词:心内科治疗;心肌梗塞;不良反应
【中图分类号】R54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026(2021)12--01
前言:
急性心肌梗塞是临床常见的缺血性心血管疾病,是由于冠状动脉狭窄或闭塞导致心肌细胞缺血缺氧性坏死,或侧支循环未及时建立所导致,患者主要症状包括持久性胸骨后疼痛、心肌酶谱异常、心电图改变,若不及时有效救治,可导致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心力衰竭等严重并发症,具有较高的病死率[1]。所以采取一系列措施来降低急性心肌梗塞的发病率提高患者的存活率维护患者的生命健康显得非常重要。减轻心肌缺血,恢复心脏功能是治疗此类疾病的根本原则。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我院2017年1月~2021年6月期间收治的心肌梗塞患者720例按照随机数字分组法分为常规组(使用常规药物进行治疗)和观察组(使用瑞替普酶药物进行治疗),各360例。在常规组病人中,男性有196位,女性有164位。年龄42~65(59.28±2.14)岁。观察组的病人中,男性有190位,女性有170位。年龄45~86(58.36±3.24)岁。排除对治疗药物有禁忌的患者。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无统计学差异(P>0.05),有可比性。
1.2方法
充分了解患者的既往病史和药物过敏史并做好记录,治疗前对患者作全身检查,并确认患者急性心肌梗塞的等级,选择适合患者病情的治疗方式开展治疗。对两组患者均开展基础的治疗,对无药物禁忌的患者采用β受体阻滞剂联合地尔硫卓进行治疗。常规组患者采用常规药物治疗,主要选用低分子量肝素钙注射液以及硝酸酯类药物,主要注意的是低分子量肝素钙注射液过量使用将会对患者的身体产生极大的危害,因此治疗中低分子量肝素钙注射液用量不能超过0.5ml。药物注射采用皮下注射,每天两次,并同时口服阿司匹林300mg,每天服用一次。疗程为2个月[2]。观察组患者给予瑞替普酶治疗。使用10mL0.9%的生理盐水对100万单位瑞替普酶进行稀释,将稀释后的药液加入100mL5%的葡萄糖溶液,将混合后静脉注射输入患者体内。为了保证药物疗效,控制药液在2小时之内注入完毕。疗程为期2个月,坚持每天治疗不间断。治疗期间保证患者充足的休息时间,并对患者进行必要的心理疏导。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治疗一段时间后,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身体状况改善成都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观察对比。胸痛、气促、呼吸困难等临床症状得到缓解或消失,影像学显示梗死有所改善判定为有效;胸痛、气促、呼吸困难等临床症状无减轻或加重,影像学显示加重或恶化判定为无效。
1.4 统计学方法
将研究数据汇总入SPSS24.0软件包进行分析处理,以t检验计量资料组间对比,以X2 检验计数资料。出现P<0.05时说明对比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治疗效果治疗后发现,实验组的治疗有效率达91.2%显著优于对照组的56.3%,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
2.2不良反应情况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2%(6/180)远远低于对照组的23.3%(42/180),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较低,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
讨论:
随着老龄化的加剧、生活方式的改变和饮食结构的变化,急性心肌梗死的患病人群明显增多,且具有年轻化趋势,已成为导致死亡的重要原因,给人类的生命健康造成严重影响。糖尿病、高血压、肥胖、血脂异常、炎症反应是引起急性心肌梗死的重要危险因素。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预后较差,若不及时有效地控制,病情会迅速恶化,影响心脏功能恢复,严重者甚至危及生命。因此采取积极有效的治疗来降低心机梗塞的发病率提高患者的存活率显得非常关键和急迫[3]。
为探讨有效治疗心肌梗死的策略,本文对本院收治的360为患者展开了研究,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发现,实验组的治疗有效率达91.2%显著优于对照组的56.3%,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2%(6/180)远远低于对照组的23.3%(42/180),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较低,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瑞替普酶为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其中第四代瑞替普酶不仅具有较强的溶栓作用,同时去除了t-PA中的三个区,避免与肝脏上的受体发生结合造成血浆清除过快的情况,同时瑞替普酶还具有较强的纤维蛋白选择性,临床应用中起效迅速,可在短时间内提升患者血管再通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同传统治疗方式相比,瑞替普酶可以更加有效地提升患者心肌梗死的治疗效果,对梗死血管进行疏通、减少抗血小板凝集,从而改善患者的治疗效果。另外,采用瑞替普酶0可使患者在治疗后得到较快的恢复,可显著提升患者的生活治疗。
综上所述,对心肌梗塞患者开展心内科治疗能有效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减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效果显著。
参考文献:
[1]徐俊. 院前急救性护理干预在急性心肌梗塞患者救治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 四川解剖学杂志,2020,28(01):171-172.
[2]张俊敏,邱会国.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心肌梗塞对心肌再灌注及微循环的影响[J]. 实用中医药杂志,2020,36(04):454-455.
[3]沈莲花,陈美花. 急性心肌梗塞五级法早期活动的心脏康复护理措施及效果观察[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20,7(36):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