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超声斑点追踪技术评价心肌梗死患者心功能的研究

2021-11-25张健莉何余霞

中国典型病例大全 2021年12期
关键词:心功能心肌梗死

张健莉 何余霞

摘要:目的:探讨超声斑点追踪技术评价心肌梗死患者心功能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1月-2021年6月我院收治的心肌梗死患者80例作为观察组,另选择同期于我院体检健康者80例为参照组。结果:观察组基底、中间、心尖段心肌节段缩短规律异常于参照组,收缩期峰值低于参照组,P<0.05。结论:心肌梗死患者基底、中间和心尖段的心肌节段缩短规律异常,收缩期峰值降低,心功能明显降低。

关键词:心肌梗死;心功能;超声斑点追踪技术

【中图分类号】R54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026(2021)12--01

心肌梗死是心肌缺血坏死造成的一种心血管疾病,发病主要是因为冠状动脉阻塞和供血不足,常导致患者心前区压榨性疼痛,多数患者或有憋闷感,造成该症的原因较多,包括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夹层或斑块/血栓形成、痉挛等,发病常导致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心功能损伤。超声斑点追踪技术是临床推荐的一种心功能评价方法,本文探讨该技术评价心肌梗死患者心功能的作用。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纳入标准:(1)选择2020年1月-2021年6月我院收治的心肌梗死患者80例作为观察组,另选择同期于我院体检健康者80例为参照组。(2)临床综合检查确诊为心肌梗死和身体健康者[1]。(3)依从性良好。(4)入院信息和检查报告等资料完善。排除标准:(1)认知异常。(2)精神疾病史。(3)无法正常沟通。(4)不能正常配合临床研究。一般资料:观察组男女占比为49:31,年龄42-75岁,平均(62.39±5.10)岁。对照组男女占比为48:32,年龄41-75岁,平均(62.41±5.06)岁。两组基线数据比较,P>0.05。

1.2方法

(1)用超声斑点追踪技术评价受检者的心功能,超声检查采用GE超声诊断仪,探头选用M4S,调整为每秒49-90帧,频率调整为1.7-3.4MHZ。(2)检查前嘱受检者保持心情稳定,平稳呼吸,指导受检者摆放左侧卧位,用胸导联心电图仪进行心电图记录。(3)储存好每位受检者的检查图像,将获得的图像传到计算机工作站进行数据处理。运用超声斑点追踪程序对受检者的心肌区域进行对应分析,根据分析数据画心内膜曲线,对分析区的宽度合理调整,使其与心肌厚度吻合。(4)对受检者的各节段心肌运动进行追踪,测量3次,以3次数值的平均值为准。

1.3觀察指标

观察受检者各节段心肌运动情况,记录各阶段前壁、后壁和侧壁、下壁以及前室间隔、后室间隔数值,参照[2]评价受检者的心功能。

1.4统计学方法

用SPSS 26.0检验计量资料、计数资料,P<0.05,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基底、中间、心尖段心肌节段缩短规律异常于参照组,收缩期峰值低于参照组,P<0.05。见表1:

3、讨论

心肌梗死的患者心脏肌肉缺乏血供后发生坏死,这会导致患者的心脏功能发生不同程度的损伤,威胁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心肌梗死患者需要及时有效的治疗,尤其是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发病后需短时间恢复患者的心肌血供,消除临床症状,挽救患者的生命,而心肌梗死患者心功能恢复非常重要,如果患者出现心室重构,便会较大程度影响其心功能,要高度关注心功能检查和评价[3]。

本次研究显示心肌梗死患者的心功能有不同程度的降低,患者基底段和中间段、心尖段正常节律发生较大的改变,收缩期峰值有一定程度的降低,提示患者心肌损伤。本次采用超声斑点追踪技术是基于二维超声的检查手段,这种技术能对同部位的心肌空间运动情况进行实时跟踪,过程中可实现不同帧频的检查,弥补了超声声束的局限,能多角度的检测心肌运动,对受检者的心肌运动状态能进行多角度观察,可定量评价受检者的心功能。

综上所述,超声斑点追踪技术评价心肌梗死患者心功能的价值与可行性高。

参考文献:

[1]赵亚西,汪海飞,刘艳午,等. 二维斑点追踪技术与三维斑点追踪技术在预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左心室重构的应用[J]. 医学影像学杂志,2021,31(09):1519-1523.

[2]李胜,郑光美. 斑点追踪超声心动图对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左心室重构的评价作用研究[J]. 影像科学与光化学,2020,38(04):626-631.

[3]姚雪,谭团团,宋宏宁,等. 斑点追踪成像技术随访左室下壁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右室收缩功能的恢复及重构改变[J].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2019,21(08):574-579.

猜你喜欢

心功能心肌梗死
探讨中医活血化瘀法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效果
冠心病合并心衰介入治疗后BNP水平及其对心功能的影响分析
院前急救标准化管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
参麦、参附注射液在老年慢性心功能不全治疗中的疗效观察
心脏再同步治疗慢性心衰对心律失常与心功能水平的影响
急性心肌梗死的院前急救和急诊急救护理
综合康复护理对改善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的效果观察
急诊护理干预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这些疼痛可能预示心肌梗死来临
miRNA—1和心肺复苏后心功能障碍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