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支气管扩张症患者临床特征及预后相关因素分析

2021-11-25吴旭先

中国典型病例大全 2021年12期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特征

吴旭先

摘要:目的 研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支气管扩张症患者临床特征及预后相关因素分析。 方法 选择我院2019年1月-2021年1月期间收入的36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支气管扩张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不同预后患者分为存活组与死亡,对比一般资料差异情况,采用Logistic回归方程进行计算,分析预后影响因素。 结果 Logistic回归方程计算发现,两组一般资料上年龄、吸烟年限、症状持续时间、白蛋白水平均有差异,P<0.05。将上述因素带入Logistic回归方程计算发现,年龄≥60岁、吸烟年限≥7岁、症状持续时间、白蛋白水平均是患者死亡的影响因素。 结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支气管扩张症患者预后较差,与多种因素均存在一定关系,这类患者需要高度警惕相关因素风险,改善患者预后情况。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支气管扩张症;特征;预后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026(2021)12--01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为主要特征的肺部疾病,多见于老年患者,呈进行性发展,会出现发热、呼吸困难加重等症状。患者肺部出现气道闭陷、阻力升高、呼气不完全等改变,导致内源性呼气末正压的产生,显著增加呼吸功耗,合并呼吸衰竭者死亡率较高。而支气管扩张在呼吸内科中较为常见,病程长,且管腔扩张与变形不可逆转,两者合并会使得患者病情严重,气道严重加重,需要及时采取处理措施。由于这类患者大多预后较差,因此本文通过分析这类患者预后影响因素,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36例2019年1月-2021年1月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支气管扩张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符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支气管扩张症诊断标准;②积极配合本文研究;③自愿接受临床观察的患者。排除标准:①合并其他肺部原发性疾病;②需使用有创机械通气患者;③合并心功能不全者、肺性脑病等危重患者。其中男20例,女16例,年龄为51-75岁,平均为(63.25±2.54)岁。

1.2 方法

所有研究对象一般资料发放问卷进行调查,由医护人员在旁指导,调查内容包括:性别、年龄、吸烟年限、症状持续时间、白蛋白、血红蛋白(Hb)、痰色、生存地,分析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性,将有差异项目带入Logistic回归方程计算[4]。

1.3 观察指标

所有研究对象一般资料发放问卷进行调查,由医护人员在旁指导,分析一般资料差异性,将有差异项目带入Logistic回归方程计算。

1.4 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采用SPSS 18.0统计软件对本文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预后不同两组患者一般资料

两组一般资料上年龄、吸煙年限、症状持续时间、白蛋白水平均有差异,P<0.05,见表1。

2.2影响因素

将上述因素带入Logistic回归方程计算发现,年龄≥60岁、吸烟年限≥7岁、症状持续时间、白蛋白水平均是患者死亡的影响因素,见表2。

3 讨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高于患者为中老年人群,其主要指机体吸入有害气体及颗粒所引发的慢性支气管炎与肺气肿,患者临床特征多表现气流持续性阻塞、肺实质受损[5]。COPD病程长,迁延不愈,且反复发作,长期可造成患者肺功能的下降,并影响心脏、骨骼等组织的损伤,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6]。目前COPD合并支气管扩张的情况在临床并不多见,二者合并后,患者细菌感染风险会随之提高,使得肺组织出现损害,导致患者预后较差[7]。

慢阻肺合并支扩患者不仅临床症状重,而且支扩的存在反过来也会影响慢阻肺疾病的预后[8]。本文通过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支气管扩张症患者预后较差的影响因素,结果显示:Logistic回归方程计算发现,两组一般资料上年龄、吸烟年限、症状持续时间、白蛋白水平均有差异,P<0.05。将上述因素带入Logistic回归方程计算发现,年龄≥60岁、吸烟年限≥7岁、症状持续时间、白蛋白水平均是患者死亡的影响因素。高龄患者本身机体营养状态较差,肺功能也开始出现受损,出现低氧血症和低自蛋白血症,使得肺部防御与低白蛋白症,使得对肺部防御与免疫功能造成损害[9]。而合并症患者出现低氧血症和低白蛋白血症时,临床需要及时对症处理。通过临床总结,根据临床表现特征总结出疑似慢阻肺合并支扩患者的临床特点,通过影像学早期甄别出这些合并支扩的慢阻肺患者[10]。在临床处理过程中兼顾慢阻肺和支扩,则能使患者受益,节约医疗成本和社会资源。因此早期识别并诊断慢阻肺合并支扩,及时预防和治疗,对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预防急性加重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11]。合并症患者呼吸系统疾病因有更高的细菌感染和定植风险,因而其临床症状和预后一般较单纯疾病差;目前多见于女性患者,其临床症状较重,预后较差[12]。

综上所述,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支气管扩张症患者存在多种因素影响患者预后,诸多因素均会出现预后造成影响,因此在出现高危因素情况下,需要及时处理,改善患者预后,值得应用。

参考文献:

[1] 王明明,邓毅书. Reiff评分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支气管扩张症的临床评估价值[J]. 中外医疗,2017,36(3):191-193,198.

[2] 邹外龙,闫磊,张鑫,等. 支气管扩张症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患者住院死亡的相关因素[J].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2021,20(8):590-594.

[3] 王正,王震,柴书坤,等.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未合并支气管扩张患者炎症指标分析[J].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2020,41(8):888-891.

[4] 朱彩霞.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支气管扩张症患者临床特征及预后相关因素探讨[J]. 中国保健营养,2021,31(12):74.

[5] 姜爱英,赵丽丽,罗海龙,等. 茚达特罗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支气管扩张患者血浆P-SLT、IL-6、IL-8的调控及临床疗效[J]. 中国老年学杂志,2020,40(21):4542-4545.

[6] 程岚,张玉宝,沙亚莉,等. PRECEDE护理模式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支气管扩张患者急性加重次数及肺功能的影响[J]. 海军医学杂志,2020,41(5):580-585.

[7] 冯秀敏,葛海燕,顾文超,等. 上海地区部分二、三级甲等医院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合并症特征调查及其临床意义[J].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2021,42(2):177-188.

[8] 闻海梅,邓毅书.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支气管扩张的CT Bhalla评分与临床的相关性研究[J]. 临床肺科杂志,2016,21(12):2216-2218.

[9] 张灿辉,彭志文,吴建辉,等. FACED评分评估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支气管扩张患者急性加重期的作用[J]. 中国临床新医学,2018,11(1):25-29.

[10] 王利花. 阿奇霉素联合噻托溴铵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支气管扩张的临床疗效分析[J]. 中外医疗,2021,40(11):104-107.

[11] 吴捷,蔡博,张吟,等. 高流量氧疗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血气指标的影响[J]. 吉林医学,2021,42(9):2111-2113.

[12] 包金星,温燕,孟云霞,等. 无创呼吸机联合纳洛酮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疗效[J]. 湖南师范大学学报(医学版),2021,18(1):111-114.

猜你喜欢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特征
抓特征解方程组
无创正压通气联合参麦注射液治疗COPD并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
无创机械通气联合盐酸氨溴索雾化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伴Ⅱ型呼吸衰竭的效果分析
授权理论在使用无创呼吸机COPD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春天来啦(2则)
抓特征 猜成语
不存在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