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科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意识的实践探究

2021-11-25郑中欢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2021年15期
关键词:科学素质小学科学教学创新意识

郑中欢

摘 要:现代化素质教育以及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推动了科学学科教育教学的变革,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科学素养。要实现这一目标,教育实践就应顺应时代发展潮流进行创新,摒弃传统的教育方式方法,让学生深入了解科学知識,进而促进小学科学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的提高。为此,本文就小学科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意识和科学素养的实践进行研究。

关键词:小学科学教学 创新意识 科学素质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1.15.049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提出,激活了全社会的创新活力,教育领域也开始将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作为重点,在各学科的教育教学中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小学科学教育就是一门专门针对学生创新意识与科学素养进行培育的学科,其中蕴含诸多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内容,有助于帮助学生打开科学世界的大门,开拓学生的视野。然而小学科学教学要切实做好学生创新意识科学素养的培育工作,具有较大难度,需要教师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有效的教学策略,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这无疑对小学科学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基于此,以下就结合自身思考与实践展开相关探讨,希望能够为小学科学教育工作的发展提供参考。

一、小学科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重要性

科学作为我国教育学科中重要的一门学科,和其他的科目有所不同,强调对学生进行思维拓展,形成对科学的认同和理解,进而获取科学知识,增强探究能力,促进学生创新意识科学素养的养成。首先,小学科学教学是教育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学习科学的过程中学生会根据自己的思想去构建学习框架,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会将自身原有的认知和积累的经验应用到实践当中。其次,科学教学作为基础的教学内容之一,是学生学习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由于每个学生对科学的认知水平存在一定的差异,要求教师创新教学方法,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注重对学生学习过程的关注,有利于增强学生学习科学的积极性,提高小学科学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二、小学科学教学现状

1.小学科学教学缺乏创造性的教学指导

科学虽然作为小学的一门必修课,但是一些学校却没有提高对科学教学的重视,小学科学教学的发展仍然面临着或多或少的问题。比如,学校的师资力量不足,一些小学科学教师往往由其他科目教师兼任,缺乏对科学内容的知识掌握,虽然对科学资源进行了整合,但是在教学过程中无法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思考和探究,不能为科学教学提供专业性的教学指导。其次,任何教学都需要资金投入,没有资金支持的小学科学教学就不能有效运作。目前,一些学校相关的科学教育体系不够完善,缺乏对科学教学的资金投入,不能为科学教学提供现代化的教学设备,教学过程中缺乏相应的教学工具和材料,无法为学生进行创造性的教育指导,缺乏一个良好的科学环境。

2.教师素质有待进一步的提升

教育不仅是对课本知识的传授,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和综合素质,可以说小学阶段的学习有利于为学生以后的学习奠定基础。现阶段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仍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和思维方式,缺乏对课本教材的教学设计和应用,内容枯燥,导致学生失去了学习科学的兴趣,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已经不能适应新时代发展的需求。第二,很多教师过于重视学生的成绩,却忽略了对教育过程的关注,一些小学教师没有真正了解科学教学的理念,只是盲目对其进行开发和应用,影响了小学科学课堂的教学质量和效果。第三,很多科学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没有结合科学的特点开展教学,缺乏系统性,只是对单个的科学知识点进行讲解,缺乏对科学内容和体系的串联,在实际教学中,缺乏和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无法引导学生建立对科学知识的认知和了解。

三、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意识的策略

1.立足课堂,以实验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

科学课本教材内容丰富,与生活联系密切,但是小学阶段的学生刚刚接触科学学科,学习起来还是有一定困难的。通过采用实验教学的方式有利于提高小学科学教学效果,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进而在实验中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比如,在《大气压力》这节实验课中需要让学生了解到大气是有压力的,教师可以在桌子上面放一盆水,然后请一个学生到讲台上用吸管去吸水喝。然后向学生提出了一个问题“这位同学用吸管吸水体现的是什么原理?”,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的见解,有学生说是靠自己的力气吸出来的,也有一部分回答说是大气压力的作用。在这个时候学生之间就展开了激烈的讨论,讨论的过程其实就是学生创新思维的一个体现,增强了学生和学生之间的交流,也提高了师生之间的互动,营造了一个活跃的课堂氛围。随后,教师可以在吸管上扎几个孔,再让学生尝试吸水,自然而然就得出了实验结论:“大气压力将水压入吸管,水才被吸入口中。”由此可见,让学困生充分参与到实验活动中来,能激发他们获得知识的动力和创造力,在认识、学习、实践中培养学困生学习的主动性,树立学生学习的自信。

2.结合生活中的科学案例,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

科学作为一门自然学科,对于学生的思维发散具有促进作用。由于小学生的好奇心比较强,对于自然科学的探求欲也是很高的。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不仅仅要让学生掌握简单的科学自然知识,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选取一些贴近生活的科学教材和内容,可以增加学生的接受度。因此,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设定符合学生发展的学习目标,就地取材,选择一些贴近生活实际的科学现象开展科学教学活动,帮助学生建立清晰的学习思路和框架。

比如,教师引导学生去了解植物的一生可以分为几个周期,并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和观察能力。教师作为引导者要和学生积极进行交流和沟通,让学生观察周边植物的生长过程,向学生提出“为什么这样”“你是怎么推断出来的”等问题,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讨论中来,引导学生学习种子萌芽、生长发育、开花、结果、死亡这个生长过程。最后,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一个植物生长的动态视频,向学生介绍植物各个生长周期的特点,然后让学生实际动手操作种植一种植物,做好相关的生长记录,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3.加大教育投入,创设科学探究学习氛围

小学科学和生活实践具有紧密的联系,课本教材内容更加丰富多彩,但是对于刚刚接触科学学习的小学生来说,学习具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学校要提高对小学科学教学工作的重视,加大对该项工作的教育资金投入,完善相关的教育设备和教学资源,招聘专业的小学科学教师,为推动小学科学教学的开展提供优秀的师资队伍。其次,教师要更新教育理念,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科学素养,结合学生的特点和需求选择科学的教育资源和材料,创设一个有趣的科学教育环境,增强小学生的科学学习体验,进而提高其创新能力。比如,教师可以广泛引进一些生活中比较常见的科学作品,鼓励学生利用所现有的材料进行科学作品的创造,对于一些优秀的科学作品教师可以进行表扬,将其放在科学探究教室内,提高学生进行科学创造的动力。

现代化的教育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为根本宗旨,促进学生发展为最终目标。为了提高小学科学教学的效果,要求教师顺应时代发展变化更新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充分利用教育资源为学生打造一个良好的科学教学环境,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意识,增强对科学教学知识的认知,实现培养小学科学创新意识学科素养的目标。

参考文献:

[1] 周文轩《浅谈小学科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意识科学 素养实践策略》,《考试周刊》2017年第2期。

[2] 刘琦《小学科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意识科学素养实 践研究》,《中国校外教育》2017年第10期。

[3] 范眉云《小学科学教学中学生科学精神的有效培养》,《西部素质教育》2019年第23期。

[4] 李晶《如何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中国教育学刊》2018年第S2期。

[5] 袁娜《浅谈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策略》,《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20年第12期。

[6] 付向春《浅谈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方法》,《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20年第12期。

[7] 赵美玲《论小学科学实验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2020年第10期。

猜你喜欢

科学素质小学科学教学创新意识
浅析初中生物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科学素养
高中物理教学中学生科学素质的培养策略
高校文科物理教学初探
探究小学科学教学中多媒体技术的应用思路
高中体育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浅析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素质教育背景下音乐欣赏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当代大学生创新意识培养的研究
思想品德教育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渗透
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生活化的实践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