献礼建党百年 讲巾帼英雄故事
2021-11-25
邵云環: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 新华社驻贝尔格莱德分社记者
1951年,邵云环出生在黑龙江省佳木斯市一个普通工人之家,1968年,只上了4个月高中的邵云环,响应党的号召上山下乡,报名去了最冷的大兴安岭加格达奇。1971年9月,她在北京外国语学院东欧语系塞尔维亚语班学习了3年多,以优异的成绩毕业,走上工作岗位。东欧组,是个对综合工作能力要求较高的单位,负责东欧地区各个国家的参考、报道,每人要监管选报、翻译、编稿和调研等工作,难度较大,邵云环具体参与对南斯拉夫的报道。南斯拉夫是个国情很特殊的国家,要想从南斯拉夫的大量报刊中,挑选出有参考价值的材料就像沙里淘金,但是她在这方面很快入了门,不仅翻译速度快,而且译文准确通顺。1990年下半年到1993年,她被派往贝尔格莱德任新华社常驻记者,3年时间里,正值南斯拉夫发生分裂和波黑战争激烈的时候,她与其他记者一起,不顾安危,在困难的条件下,密切跟踪事态进展。为了取得第一手材料,她克服种种困难,前往波黑,根据获得的第一手材料,发回多篇重要的参考稿件、系列通讯稿和大量图片,据统计,3年中,她向总社发回的公开参考稿件以及为一些刊物提供的稿件多达500多篇,写出了许多有见地、有深度、有现场感的稿件。除公开稿外,她还写了大量内参综述稿,仅《参考资料》一个刊物就刊登了48篇,平均每月两篇。1999年5月8日凌晨,以美国为首的北约袭击中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邵云环不幸以身殉职,年仅48岁。
梁建英:全国最美科技工作者 全国三八红旗手标兵 高铁“复兴号”总设计师中国青年科技奖获得者
1995年7月,梁建英从上海轨道交通学院毕业,分配到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开始了和中国铁路事业的不解之缘。她历经中国高铁从无到有的不同发展阶段,更是让中国高铁享誉世界的幕后功臣。
自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一直经受着一种大国之痛——春运。在几十亿人次的人口流动中,交通运输承受着巨大的压力,而破解困局的唯一出路,就是加快铁路现代化建设,推进铁路技术装备现代化,包括发展高速铁路。梁建英作为技术带头人,带领团队成功研制了运营时速200公里至350公里各个速度等级的“和谐号”“复兴号”系列动车组,从2007年国产动车组投入运行以来,乘坐舒适的高铁,已经成为越来越多的人出行的首选交通工具,中国高铁从无到有,从跟随到领跑,有四个阶段的发展历程:第一阶段是2004年以前的原始积累;第二阶段是技术引进和吸收;第三阶段是自主提升创新;第四阶段是全面创新。凭借责任、激情,梁建英和团队成员们从关键部位展开研究,将设计思路变成了可行的图纸,她主持的CRH380A动车组,创立了时速486.1公里的世界铁路运营试验最高速,“复兴号”动车组实现了时速350公里商业运营,使我国成为世界高铁商业运营速度最高的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