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化自信视角下农类职业学校传统文化教育研究

2021-11-25滕传

职业 2021年14期
关键词:传统文化教育中职学生文化自信

滕传

摘 要:本文以广西玉林农业学校为例,阐述了文化自信视角下中职学生传统文化教育策略,从学校、教师、学生三个维度构建“三融三跨三阶”文化育人模式,充分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德育内涵,加强对中职学生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的培育,促进学校实现内涵建设的新跨越、人才培养质量的新提升。

关键词:文化自信    中职学生    传统文化教育

课   题:本文系广西玉林农业学校优秀传统文化创意工作室及2020年度广西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立项研究项目“习近平传统文化观视阈下民族地区中职学生文化自信培育研究”(立项编号GXZZJG2020B152)的研究成果。

蕴含着丰富思想内涵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广西玉林农业学校根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土壤,从学校、教师、学生三个维度构建“三融三跨三阶”文化育人模式,促进学生树立文化自信,建设专业教师队伍,增强学校内涵建设。

一、农类职业学校传统文化教育研究内容

一是以文化培育为目标,构建三维育人模式。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建设幸福校园、文化校园为目标,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中,以新时代文化为引领,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为重点,以涵养文化认同、文化自信为主线,以“爱农乐业、知行合一”为主题,融通学校物质文化、精神文化、行为文化三方建设,从学校、教师、学生三个层面打造三维文化育人模式,形成“三融三跨三阶”文化育人体系,持续促进学校育人质量稳步提升。

二是以教师发展为主线,构建跨界培育模式。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依托,组建以“平台+生态”为主要特征的“跨学科(德育与学科)、跨领域(学校与企业)、跨时空(线上与线下)”的跨界式传统文化育人团队;以内涵建设、教师发展、学生成长为核心,成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工作室,全方位、深层次打造德学兼备的优秀传统文化育人师资队伍。

三是以学生成长为根本,构建三阶活动模式。立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根,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引导中职学生主动参与活动,进而培养其文化自信,提高其文化认同感。举办“传统文化之光”系列活动,创设“耳濡目染”“潜移默化”“躬行践履”三大系列品牌经典项目,形成“认知—深悟—行动”三阶递进的传统文化教育活动模式,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德育工作的“同向同行”协同效应,打造处处可学、时时可学的传统文化育人环境。

四是以文化传承为内容,构建特色教学模式。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创新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把文化自信的培育融入课堂教学中,开设渗透文化自信内涵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特色课程,将文化自信的培育与专业学习、人文教育有机结合,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文化自信培育贯穿教学全过程,形成教学视频、课件等系列教学资源。

五是以传播创新为特征,构建多元宣传模式。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与新媒体、新技术融合,打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网络教育平台,创新平台载体、方式、手段,创设“跨时空”宣传教育模式,逐步提升中职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关注度,将传统文化教育渗透到学校的每一个角落。

二、农类职业学校传统文化教育研究的关键问题

一是中职学生对传统文化践行自觉性不高。中职学生的文化自信需实现知与行的统一,才能树立对民族文化的自信心,但在实际生活中,中职学生对传统文化继承、发扬、创新参与度不高,践行的自觉性不强。因此,需要从学校、教师、学生三大维度探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文化自信培育中的渗透,引导学生在强化思想道德修养的同时积累文化知识,进而提升文化素养,坚定文化认同、文化自信,探索中职思政教育的新方向。

二是中职传统文化育人师资不足。在文化自信培育的过程中,教师是培养实践的关键,是培育人才的主体,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受时间、学生、社会等因素影响,教师更注重技的传授,从而忽略了对学生德的培养。通过成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工作室,打造跨界师资培育模式,加强学校与企业之间的交流互动,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优化教育生态环境,实现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协同效应。

三是中职学生文化自信培育渠道局限。德育课堂是培育中职学生文化自信的主要平台,培育渠道缺乏多元性和生命力。而形式多样的“传统文化之光”系列特色活动恰好弥补了其中的不足,可以拓宽培育路径,丰富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从而潜移默化地培育中职学生文化自信,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

三、农类职业学校传统文化教育研究方法

一是調查问卷法。通过问卷调查及访谈形式,实地调研分析中职学生文化自信现状及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为深入研究中职学生文化自信培育的实际情况提供依据。

二是文献研究法。查阅梳理相关文献,为形成中职学生文化自信培育路径运行机制的策略与措施提供有效参考。

三是行动研究法。采用理论与实际调研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调查实证研究,获取真实可靠的一手数据,探究以传统文化培育学生文化自信的策略。

四、小结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人思想和精神的内核,用其引导中职学生文化自信教育具有较强的指导价值。认真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传承理念,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讲仁爱、守诚信、崇正义等时代价值,从而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中职培养人才的重要源泉。

参考文献:

[1]汪寒.习近平传统文化观视阈下大学生文化自信建构路径探究[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20,36(5).

[2]王清亮.关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中职教育的问题研究[J].职业,2020(8).

(作者单位:广西玉林农业学校)

猜你喜欢

传统文化教育中职学生文化自信
关于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教育的探讨
试分析提高高中历史教学中传统文化史教育的必要性
浅谈小学传统文化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关于高中语文古诗文教学中的传统文化教育研究
浅谈中职英语单词教学策略
浅谈如何在语文课堂上激发中职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如何让西方文化帝国主义“退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