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学化学课程思政内容特征及渗透方式的研究

2021-11-25李苏贵曹旭琴王伟群

化学教与学 2021年8期
关键词:渗透方式中学化学课程思政

李苏贵 曹旭琴 王伟群

摘要:课堂教学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主要阵地。围绕化学课程思政的内涵,确定中学化学课程思政的主要内容为:家国情怀、法治意识、以人为本、唯物辩证、严谨求实、批判创新、和谐发展和责任担当。以2019、2020年江苏省化学优质课一等奖共24节课为研究对象,探析中学化学课程思政的内容特征和渗透方式,研究发现:课堂教学的思政内容与知识类型密切相关,情境教学是渗透思政内容的重要形式,教学方式会影响思政渗透的最终效果。关键词:课程思政;中学化学;思政内容;渗透方式

文章编号:1008-0546( 2021)08-0009-06

中图分类号:G632.41

文献标识码:B

doi: 10.3969/j.issn.1008-0546.2021.08.003

一、问题的提出

课堂教学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主要阵地,所有课堂都有其育人价值。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他指出:“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1]

目前,课程思政主要集中在高校和高职阶段,各个专业都在积极构建思政课与专业课程之间的融合,包括化学化工类课程[2.3]。中学阶段比较少用“课程思政”这个词,但学科德育却是一个热点研究话题:强调中学化学学科德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4.5],探究如何在化学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唯物辩证、环境保护等教育[6.7]。

本研究旨在通过对课程思政内涵的剖析,明确课程思政和学科德育的关系。结合现有中学化学优质课教学中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情况,通过质性分析,探讨总结出化学课程思政的内容特征和渗透方式,并为中学化学课程思政的进一步开展与推广提供借鉴。

二、中学化学课程思政的主要内容

“中学化学课程思政”是指在中学化学教学过程中,结合化学学科特点,帮助学生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而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总目标的一种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它的重点在于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念,政治观念和道德规范。

党的十八大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24个字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凝练和集中表达[8]。

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多次强调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立德树人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本质要求[9]。为了把立德树人的宏观要求细化为具体的人才培养目标,林崇德等人组成的研究团队研制了“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总体框架。其中“社会参与”中的“责任担当”包括“社会责任”和“国家认同”两个方面;“社会责任”的具体内涵主要体现了对学生“法治意识”“以人为本”“和谐发展”以及“社会责任”等方面的要求;“国家认同”主要体现了对学生“家国情怀”的要求[10];除此之外,“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总体框架中“人文底蕴”“科学精神”以及“实践创新”也蕴含大量思想观念、政治观念和道德规范的要求。

2017年版《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为了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统领课程改革,提出了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其中“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要求学生具有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具有保护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意识,能够对于化学有关的社会热点问题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11],蕴含对学生的“严谨求实”“和谐发展”以及“社会责任”等思想观念、政治观念和道德规范的要求。

本研究围绕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育人价值,整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核心内容,结合“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具体表现,形成中学化学课程思政的主要内容,共分为八个方面:家国情怀、法治意识、以人为本、唯物辩证、严谨求实、批判创新、和谐发展和责任担当。可见课程思政包括学科德育,但内容更加丰富。具体的内容如表l所示。

三、研究对象及内容编码

为了探讨巾学化学课程思政的内容特征和渗透方式,本文选取2019年、2020年江苏省化学优质课一等奖共24节课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初中阶段和高中阶段各三个主题,每个教学主题共有4节课,例如“A氮及其化合物”分别为Al、A2、A3、A4。按照知识类型和课堂类型进行分类,结果如表2所示。

我们分别从课堂类型、知识类型、思政内容、情境素材、教学方式以及学生对思政教学的反应情况几个方面分析中学化学课程思政内容特征及渗透方式,并对其进行编码,编码方式如表3所示。

笔者通过观看24节优质课的教学视频,完整记录课堂教学过程,包括学生的讨论和课堂气氛。从中抽取课程思政的教学内容、教学形式和与此相关的学生学习情况进行编码,最终结果如表4所示。

四、中学化学课程思政内容特征分析

对24节优质课中体现的思政教育内容和数目分别进行统计,结果如图l所示。

从图1看,选取的24节优质课在教學过程中都渗透了思政教育,有的一节课中多次进行思政教学,例如El“氮及其化合物”这节课有6次思政教学,少的也有1次,表明这些化学优质课都重视化学课堂的育人功能,对学生进行了思政教育。

图2描述的是24节优质课巾思政内容的整体分布情况,可以看出八大思政内容在这些课中都有体现,其中“唯物辩证”和“责任担当”的相关表现占比最多;而“法治意识”和“以人为本”两个方面的内容表现相对较少。这可能和化学学科的自身特点以及课本身的知识内容有关。化学是一门研究物的科学,以辩证的观念看待事物的变化,是化学学科的基本观点。而化学对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和人类生活质量的提高有着广泛而深刻的影响,是化学科学发展的动力,也是化学学科最重要的价值。“唯物辩证”和“责任担当”也就成为普遍的思政内容。

五、中学化学课程思政渗透方式分析

为了研究影响中学化学课程思政的因素,我们对课程思政与课堂教学内容的知识类型、课堂教学的情境素材、思政内容的教学方式以及课堂类型等的关系进行研究。

1.课程思政与知识类型的关系

为了探析教学内容的知识类型和课程思政内容的关系,对三种不同知识类型课的思政内容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如图3所示。

从图3数据可以看出,不同知识类型的课所实现的思政内容的占比情况有明显的差异,这表示课的教学内容知识类型不同,可以实现渗透的思政内容也有不同,知识类型和渗透的思政内容之间存在内在联系。物质转化及应用知识类型的课,即元素化合物等知识内容,这部分的知识是与现代人们生活和社会发展联系最紧密的知识,因此责任担当、和谐发展的思政内容比较容易实现;反应原理与规律的知识即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的知识,这类知识的形成过程体现着丰富的科学观念、科学方法和科学态度,因此唯物辩证和批判创新的思政内容占比最多;物质结构与性质知识类型从分子、原子水平上认识物质构成的规律,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原子结构”这节课主要向学生介绍了原子结构模型的发展历程,是培养学生勇于探究、敢于质疑、批判创新的科学精神的良好思政素材。

可见中学化学课程思政的内容要与学科知识的类型有机结合,相得益彰。忽视教学内容及其特点,一味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无疑是本末倒置。

2.课程思政与情境素材的关系

从课堂教学过程来看,情境教学是这些优质课进行思政教育的重要形式。依据思政教学选取的情境素材来看(表4),素材类型丰富多样,五种类型都有呈现。为了更加明确地看出思政内容和情境素材两者之间的关系,对进行不同思政内容教学所选取的情境素材进行统计分析,具体结果如图4所示。

从图4可以明显看出,不同思政内容教学所选取的情境素材类型有一定的差异,换句话说,思政教学的内容不同,情境教学的素材载体也会相应不同。

例如“家国情怀”注重对学生国家意识和民族文化自信的培养,教师通常会以化学史料,特别是我国化学史上的相关成就,例如“屠呦呦提取青蒿素”等素材作为载体,介绍我国古代科学技术在化学方面的重大发明,凸显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新成就。

“唯物辩证”“严谨求实”和“批判创新”都是对学生思想观念的要求,化学作为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探究是很好的情境素材。教师引导学生设计实验方案、完成实验操作、收集实验证据并对实验结果作出评价的过程巾,锻炼学生的科学思维,自然地实现对学生正确思想观念的培养。

化学教学中实现课程思政既不能生搬硬套,也不能牵强附会[12]。如何在化学教学过程中实现思想政治的自然渗透,情境是关键,教师需要根据思政教学的内容特点,选取最佳的情境素材。

3.课程思政与教学方式的关系

情境素材与思政内容相关,是静态的。如何将静态的情境素材变成动态的教学情境,需要经过恰当的加工,教师需要采取一定的教学手段生动形象地呈现情境,使其具有真实性。在课堂中,可以通过阅读文字材料、实验以及教师口述等方式进行,也就是依靠不同的教学方式来实现思政内容的渗透。

为了分析思政内容的教学方式对思政渗透效果的影响,统计不同教学方式,学生对思政教学的反应情况,结果如图5所示。

从图5的数据可以明显看出,思政内容的教学方式会影响思政渗透的最终效果。教师通过直接陈述的方式进行思政教学,学生对思政教学无明显反应的情况占75%,说明教师陈述的教学方式进行思政内容的渗透效果并不好。其他几种教学方式,都能一定程度上调动学生的情绪,学生能够对思政教学的内容产生共鸣。

实现思政教育与学科教学有机渗透和融合,教学方式起重要作用。在“金属的腐蚀与防护”这节课上,教师们播放了港珠澳大桥的视频,介绍了港珠澳大桥这一伟大工程和技术突破,在视觉震撼的基础上,教师进一步以陈述的方式烘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

4.课程思政与课堂类型的关系

中学化学课程思政与新课、复习课的关系如图6所示。可以看出基本上新授课和复习课实现的思政内容的分布是一致的,说明课堂类型对课程思政内容影响不大。也就是说不管是新课还是复习课,都可以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六、研究启示

基于中学化学课程思政的内容特征以及渗透方式的分析,得出几点启示。

1.关注内隐特点,理解思政内涵

化学课程思政内容的内隐特点,决定教材上很少对思政内容直接表述。教师需要在对化学学科课程理解的基础上,加强对具有化学学科特色的思政内容的理解;在掌握化学课程理论与知识的同时,学习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与要求,加强对课程思政的认识。只有这样,才能挖掘现有课程中的思政内容,或利用各种思政课程资源,进行化学课程思政,发挥化学教学的育人功能。

2.选择合理素材,实施课程思政

教师要深入挖掘现有的情境素材中蕴含的思政因素,选择优质的素材通过情境教学进行课程思政。例如,关于中外化学史的相关素材,让学生了解科学家研究事物和现象的过程,学会用科学理性的思维方式认识事物和解决问题,培养勇于探究、批判质疑的科学精神和态度;又如,一些传播弘扬中华民族优秀傳统文化的素材,如“酿酒技术与酒文化”,可以培养学生的国家意识,拥有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上述这些内容,是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具体内容,同样也是课程思政所要求和体现的。分析和挖掘已有的情境素材中所蕴含的思政内容,寻找思政教育、学科教学、情境素材三者结合的最佳融合点,能更好地实现思政渗透。

3.丰富教学方式,提高渗透效果

如何在化学教学过程巾有效融入和渗透思政教育,关键在教师。以教师为主导,借助教学环境,运用多元手段,对传统教学环节革新与优化,改变现有的重结果轻过程的思政教育模式,构建专业课程延展课堂,以丰富的教学组织形式,才能使思想政治教育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在化学课程的全过程巾渗透与融入,使学生乐于接受专业课程中的优质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在提升学生专业实践应用能力的同时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理想信念教育。

参考文献

[l]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

[2]冯亚青,陈立功,张宝,闫喜龙,徐加良.化工类专业课程思政与教学改革探索——以“精细有机合成化学及工艺学”为例[J].中国大学教学,2018(9):48-51

[3]陈晓姣.高职专业课的课程思政教学探索与实践——以“配位化合物”的思政教学为例[J].化学教育(中英文),2020,41(8):77-81

[4]杨梓生.基于技术教育的化学学科德育尝试[J].化学教与学,2018(12):2-4

[5]简彩娣.浅析如何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有效的渗透德育教育[J].考试周刊,2019(77):134-135

[6]赵一明.中学化学教育与德育[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18(16):7-8

[7]曹亚娟.浅谈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德育教育[J].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2019(2):11

[8]刘云山.着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J].求是,2014(2):3-6

[9]林崇德.构建中国化的学生发展核心素养[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1):66-73

[IO]核心素养研究课题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J].中国教育学刊,2016(10):1-3

[II]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4-6+83

[12]李焦明.如何实施“课程思政”[N].中国科学报,2019-09-04(4)

猜你喜欢

渗透方式中学化学课程思政
课程思政下的民办高职院校师生关系构建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课程思政下的民办高职院校师生关系构建
基于手持技术在中学化学实验中应用的研究
国学经典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方式的研究
小学语文教学中怎样渗透思想教育
大阅读在初中语文课中的渗透
情感教育在历史教学中的渗透
例析中学化学中对硝酸强氧化性的
聚焦中学化学中的两大定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