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护理对急性脊髓炎患者生活能力与下肢肌力的影响
2021-11-25高文晶
高文晶
急性脊髓炎是比较多见的神经内科疾病,主要是非特异性炎症反应造成的脊髓脱髓鞘病变,该病发生较为突然,患者可快速出现感觉缺失、运动功能异常等病症[1]。青壮年是高发病人群,患病后会降低其生活自理能力和下肢肌力,进而影响整体生活质量。所以,要在一般护理的基础上同时展开康复护理,以提升患者康复效果,改善预后。本院为了进一步掌握康复护理的作用,选出2019 年3 月~2020 年3 月入院的66 例急性脊髓炎患者展开研究,详情做如下报告。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 年3 月~2020 年3 月本院收治的66 例急性脊髓炎患者,根据入院日期单双号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3 例。试验组年龄19~52 岁,平均年龄(35.06±5.65)岁,女16 例,男17 例,病程20~45 d,平均病程(30.25±4.92)d。对照组年龄20~53岁,平均年龄(35.18±5.95)岁,女15 例,男18 例,病程21~44 d,平均病程(30.11±4.64)d。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取标准护理,内容涉及用药护理、皮肤护理、生活护理、饮食护理等。试验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康复护理,具体方法如下。
1.2.1 肢体功能位摆放 休克期患者肌力为0,需要进行良肢摆放,根据患者实际情况,以下肢功能位摆放为主,防止发生异常。前挺髋部和骨盆,大腿稍微内旋、夹紧,将沙袋或者软枕放置在患者大腿和臀部下面,对大腿起到支撑作用,防止外旋;保持足尖向上,踝关节保持90°[2]。
1.2.2 肌力康复护理 护理人员帮助患者从上向下推拿按摩患肢,并对腕关节、肘关节、肩关节等部位进行揉捏;一只手将患者腕部托起,另一只手对其手指进行捋拽,共计5 min;从上到下使用两只手对患者的下肢肌肉进行拿捏,重点部位包括髋关节、膝部、踝部等部位,之后整个下肢使用手掌反复轻抚几次,共计20 min,3 次/d。患者经过了休克期,肌力有所提升后,所有异常的肌肉都要进行强化训练,包括下肢屈肌、伸肌训练,以及上肢屈肌、伸肌等训练,让患者更快提升肌力[3]。
1.2.3 关节活动度护理 护理人员帮助患者被动屈伸肢体各个关节,同时进行外展、内收活动,每次活动20 下,4 次/d。护理人员要动作轻柔缓慢,手法圆滑,并控制好手法速度、手法力度,避免脱臼、损伤韧带和肌肉拉伤等情况,并根据患者耐受程度、康复进度,逐渐扩大活动范围[4]。在肌力明显改善后可进行助力运动训练,并增加训练次数。
1.2.4 卧位康复护理 在护理人员帮助下进行床上翻身、移动身体等训练;同时协助患者床上举杠铃,以锻炼背部和上肢肌肉,20 min/次,3 次/d。
1.2.5 坐位康复护理 患者恢复稳定的生命体征,同时肌力恢复到3 级后,引导其开展坐位平衡锻炼,在护理人员陪伴和保护下,利用背架坐起,先从较小的角度开始,逐渐扩大角度,期间要将软垫放在臀部下方,做好保护工作。在训练中指导患者进行双手支撑、双手离床练习。在达到较好平衡效果后,适当增加推动力,对患者的再平衡能力进行锻炼,训练中让患者在椅子上坐定,双手平放在膝盖处,保持静态平衡。最后进行动态平衡练习,即结合患者实际情况,指导其拿取移动物品或是放在不同高度、不同方向的物品,从近到远逐渐提升训练难度[5]。
1.2.6 行走训练 在患者肌力、神经功能有所恢复后,可以引导其在双手扶床情况下进行行走训练,先从原地踏步开始,再进行前后踢腿,逐渐的离床活动,在病房中行走过程中做好步态指导,循序渐进的增加训练时长、行走距离[6]。
1.2.7 心理康复护理 因为大部分患者合并活动受限情况,所以生活自理能力较差,疾病带来的这些改变,会给患者带来心理负担,表现出抑郁、焦虑等消极情绪,降低康复护理的积极性、配合度以及主动性。所以,要结合患者实际心理状况做好心理干预,通过有效流通为患者讲解疾病相关知识,强调术后康复护理对预后改善的影响,并告知康复训练中的注意事项。同时,利用科学的、针对性的沟通技巧,帮助患者消除各种顾虑,恢复积极乐观的心态,增强康复信心。在康复训练过程中,多给予鼓励和表扬,让其获得肯定,在后续训练中能主动配合。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Barthel 指数评分、下肢肌力评级情况、生活质量。评估患者日常生活活动功能采用Barthel 指数评分,最高分值为100 分,最低0 分,根据得分分成四个级别,能完全生活自理(91~100 分)、轻度功能障碍(61~90 分)、中度功能障碍(41~60 分)、重度功能障碍(0~40 分)。②下肢肌力评估方法:共分为6 个级别,肌力正常为5 级;关节在肌肉带动下能大幅度运动为4 级;关节在肌肉带动下能小幅度离开床面为3 级;关节在肌肉带动下能轻度活动为2 级;关节活动度差但肌肉能正常收缩为1 级;无肌力为0 级。③使用美国医学院研究所的生活质量量表,对患者健康变化、社交、睡眠、情绪反应、精力、躯体活动做评分,最高100 分,得分高生活质量好。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1.0 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Barthel 指数评分比较 护理前,两组患者Barthe 指数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Barthe 指数评分均高于护理前,且试验组Barthe 指数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Barthel 指数评分比较(,分)
表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Barthel 指数评分比较(,分)
注:与本组护理前比较,aP<0.05;与对照组护理后比较,bP<0.05
2.2 两组患者下肢肌力评级情况比较 试验组下肢肌力评级为1 级、2 级占比均低于对照组,3 级、4 级、5 级占比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下肢肌力评级情况比较 [n(%)]
2.3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试验组患者健康变化、社交、睡眠、情绪反应、精力、躯体活动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分)
表3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分)
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5
3 讨论
急性脊髓炎的产生与自身各种免疫反应相关,病变主要集中在脊髓的不同节段。脊髓鞘肿胀、轴索变性、淋巴细胞增生、血管周围炎性细胞浸润、脊髓鞘脱失等都是该病的病理特点,疾病发作早期会有脊髓休克症状,严重者可造成下肢瘫痪,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影响身心健康[7]。由于长时间脊髓休克会造成肌肉萎缩、关节痉挛,加之患者长时间卧床,会降低肌力,为了避免肌力严重丢失需要积极展开康复护理,以改善预后效果。
临床中标准化的护理内容包括用药、皮肤、生活、饮食等方面的护理,缺少具有针对性的康复训练,也就会影响患者的康复效果。而专业的康复护理能弥补这一问题,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会根据患者实际病情、疾病特点等制定合理的康复训练计划,早期阶段主要是肌力训练、关节活动度训练,促使患肢知觉恢复;随着病情恢复,逐渐进行卧位、坐位平衡训练,改善患肢的下肢功能,为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奠定基础[8]。在本次研究中,护理后,两组患者Barthe 指数评分均高于护理前,且试验组Barthe 指数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下肢肌力评级为1 级、2 级占比均低于对照组,3 级、4 级、5 级占比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健康变化、社交、睡眠、情绪反应、精力、躯体活动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证实,康复护理的应用能帮助患者更好的恢复肌力,改善关节活动功能,提升生活自理能力,优化康复效果,改善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急性脊髓炎患者进行康复护理能有效改善生活能力,提高下肢肌力,促进功能恢复,有推广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