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Mie散射理论的粉尘浓度测量研究

2021-11-25王鹏飞樊新学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21年33期
关键词:散射光微粒串口

王鹏飞,张 喆,樊新学

(1.青岛滨海学院 教务处,山东 青岛266555;2.青岛益群漆业集团有限公司技术研发部,山东 青岛266000)

尘,通常指的是直径小于100μm并能较长时间悬浮于气体中的固体微粒。粉尘主要因生产过程或其他因素所产生,通常情况下指的是固体物质经研磨、破碎、筛分等机械过程,或者由火山喷发、土壤、岩石风化等自然过程中形成的。

工业生产过程不仅源源不断地提供人们需要的产品,而且也在不断产生各种各样的工业粉尘。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城市人口数量逐渐增长,各类污染物大量排放,最终导致空气中悬浮的颗粒物浓度进一步增加,即当前引起人们密切关注的PM2.5(细颗粒物)和PM10(粗颗粒物),使得空气能见度严重降低,直接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而且最为严重的是粉尘不仅能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还可以对植物、近地大气环境、工业生产等方面产生严重影响。因此,我们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对于不同行业不同环境,粉尘浓度的测量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散射光强与粉尘浓度关系模型建立

本论文所涉及的粉尘颗粒主要来自于空气中,因此其粒径一般较小,即不大于1μm,故可将Mie散射近似为瑞利散射。

完整的Mie理论可以用一个数学级数来表达,所有微粒粒度也在其内。它的第一项完全相当于瑞利散射公式,当在微粒较小的情况下,麦卡特尼E.J.著的《大气光学:分子和粒子散射》详细地论述了Mie散射与Rayleigh散射相比其误差在1%以内。并且明确地给出了角散射光强的表达式:

表达式中:θ为散射角,Is(θ)代表散射角为θ方向的散射光强,I0为入射光强,d是微粒直径,m是光的折射率。

通常情况下微粒属于非相干的散射,因此各个微粒的散射都可以进行相加,假设当微粒数浓度为N时,利用式(1)变化后有:

微粒数浓度和质量浓度有如下关系:

W为质量浓度,所以有:

在测试中,光源波长λ、入射光强I0、距离散射体的距离r、微粒直径d及折射率m均可视为定值。由此定义:

所以:

如图1所示,对应于不同入射光波长时,散射光强Is随着散射角θ变化的曲线图。

图1 对应于不同入射光波长时,散射光强Is随散射角θ的变化曲线(m=1.5,a=1μm)

从图1可以看出当颗粒物直径和入射光波长比较接近或比入射光波长大时,散射光强分布在0~80°的范围内,而且光强比较集中在0°~40°一定角度,由此可见,我们就可以把某个光强比较集中的角度(比如散射角θ=0°时,制作工艺较易实现)近似地看作光电倍增管一定立体角接收到的光强,这样(1+cos2θ)就为1个定值K=2,因此光电倍增管接收到的一定立体角的散射光强为(K和C为常数):

即一定立体角的散射光强与质量浓度成正比。

2 系统及硬件设计

粉尘浓度测试系统技术方案:该系统中光学传感器是根据光散射理论,利用半导体激光器发出的稳定光束照射采样粉尘时,在粉尘性质保持一定的条件下,粉尘的散射光强正比于质量浓度的原理,通过光电倍增管将散射光强度转换成电信号,经过前置放大电路、滤波电路和二级放大电路和A/D转换后,从而由单片机处理计算出粉尘的相对质量浓度,通过数码管驱动芯片实现LED直接显示或者和电脑连接实现数据共享。

2.1 硬件总体设计

硬件系统主要由光学传感器(粉尘传感器)、信号调理系统、微机控制系统、电源系统组成。系统结构框图如图2所示。

图2 系统结构框图

2.2 光学传感器设计

2.2.1 激光光源选型

考虑到测量系统主要针对低浓度粉尘,而且体积小,便于组装调试,输出功率稳定,实用性强等特点,采用由长春镭仕光电科技有限公司生产,型号为MWIR-650/1-2000MW,光束直径为5.0*6.0,输出功率为10MW,功率稳定性<1%,波长为650nm的半导体激光器为宜。

2.2.2 光路系统设计

光路系统主要由半导体激光器、扩束镜、准直镜、测量区、傅里叶透镜和光电探测器(光电倍增管)组成,如图3所示。

图3 光路系统

2.2.3 气路系统的设计

气路系统主要包括四大部分,即散射腔(测量区)、进气口、排气口、抽气泵等。

具体光学传感器内部结构如图4所示。

图4 光学传感器内部结构图

2.2.4 光电探测器选择

光电探测器的主要功能是实现光信号到电信号的转化,把被测物理量的变化转换为光强的变化,最后通过电子技术手段对输出的电信号实现测控。

此次设计是利用光电倍增管检测光通过被测物前后的强度,即可得到被测物质的光吸收程度,从而计算出相应的物理量。根据本文设计需要,考虑到能与波长为650nm的半导体激光器基本在频谱的峰值上具有很好的吻合性,选用型号为GDB-423,管型是直径为40mm的端窗式11级光电倍增管为宜。其光谱响应范围为300~850nm,阳极光照灵敏度100A/Lm,阳极暗电流为20nA。

2.3 信号采集及处理电路设计

信号采集部分由前置放大器、滤波电路、二级放大电路以及A/D转换电路组成;处理电路部分由AT89C51单片计算机、LED显示电路(显示器)、串口通讯等组成。电路系统部分的测试系统工作原理:光电探测器(光电倍增管)-前置放大器-滤波电路-二级放大器-A/D转换电路-单片机-LED显示,串口通讯-电脑。具体原理如图5所示。

图5 测试系统工作原理图

光电倍增管输出的光电流信号,由于信号较弱,必须先经一个前置放大器进行一级放大,同时将电流信号变成电压信号(I/V转换),然后经过一个带通滤波电路过滤掉无关的干扰信号,而后再经过主放大器放大至后续A/D变换器所要求达到的幅值。信号经过A/D转换后接入单片机,由单片机将采集到的信号通过计算处理后显示出来,或者与微机实现通讯连接。

2.3.1 微控制器

关于AT89C51单片机。

根据本文设计的实际方案,需连接的外围器件及其利用的单片机资源为:

信号(已处理)(功能分类)-光学传感器-信号调理电路信号(外围器件)-数字量输入DI(信号/功能)-P0.0到P0.7(所用I/O口);人机交互(功能分类)-显示模块(外围器件)-4位LED显示(信号/功能)-P2.3 P2.4 P2.5(所用I/O口);人机交互(功能分类)-通讯模块(外围器件)-串口(信号/功能)-RXD TXD(所用I/O口)。

2.3.2 信号采集电路

信号采集电路主要由前置放大器、滤波电路、二级放大器3部分组成。前置放大器采用的是AD620,滤波电路选择由OPA603(一种电流反馈型的高速运算放大器)组成的带通滤波器。二级放大器仍然采用AD620作为核心原件。

2.3.3 其他电路(1)A/D转换电路采用ADC0809的集成电路。

(2)数据显示电路系统采用4位LED数码管显示总粉尘浓度值,数码管驱动芯片选择74HC595。

(3)数据传输电路采用的是RS-232串行接口。

(4)电源电路为多路输出的稳压电源电路,利用变压器的4个次级绕组和7812、7805、7905、7912分别提供+12V、+5V、-5V和-l2V 4组相互独立的输出电压。

3 系统软件设计

单片机开发中除必要的硬件外,软件采用的是由美国Keil Software公司所出品的Keil开发软件。

3.1 单片机初始化

在进行单片机初始化时应该禁止片内看门狗定时器(WDT),防止其在系统初始化时使CPU进入复位状态。禁止看门狗的方法是:向看门狗定时器(WDT)写入0×DE后再写入0×AD,在单片机初始化成功后启动片内看门狗。

3.2 A/D转换

ADC0809是采样分辨率为8位的、以逐次逼近原理进行模-数转换的器件。其内部有一个8通道多路开关,它可以根据地址码锁存译码后的信号,只选通8路模拟输入信号中的一个进行A/D转换。可以和单片机直接接口。

ADC0809模拟通道选择信号A、B、C分别接最低三位地址A0、A1、A2即(P0.0、P0.1、P0.2),而地址锁存允许信号ALE由P2.0控制,则8路模拟通道的地址为0FEF8H~0FEFFH。此外,通道地址选择以WR写作选通信号。

具体程序如下:

3.3 粉尘浓度测量的软件实现

粉尘浓度测量是本仪器的核心部分。其计算公式是:

上述(8)式中:K=(1+cos2θ)(此次的设计在水平方向进行光的收集,故θ=0°,因此W即为所测的粉尘浓度,不同的工况,C是不同的,为了能够正常精确测量,在测量之前必须作参数的设置。

3.4 LED显示

控制端口:P2.3 P2.4 P2.5

具体程序如下:

3.5 串口通讯

串口通讯,用于在PC机上显示采集到的数据,将数据设置为字符串。串行传输的设置数据格式为1位起始位,8位数据位,1位停止位;波特率设为19200b/s。程序包括串口初始化子程序和发送子程序:

猜你喜欢

散射光微粒串口
SIMS微粒分析制样装置研制
基于NPORT的地面综合气象观测系统通信测试方法及故障处理
百千焦耳装置集束验证平台的背向散射光诊断系统
在线浊度分析仪消除气泡影响的改进方法
基于API函数库实现串口数据通信的分析与设计
基于EM9000工控板高性能双串口通信模型设计与实现
基于后向光散射的颗粒测量技术研究
船舶电子设备串口数据的软件共享方法
浅谈背向弹性散射光谱测量中获取光谱的不同实验方法与优点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