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混合式教学在高职课程中的应用研究*
——以“服装结构设计与制作”课程为例

2021-11-25江丽君

福建轻纺 2021年11期
关键词:结构设计线下教学模式

江丽君

(闽北职业技术学院,福建 南平 353000)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颁布推进了教学改革进程,而“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的指导意见进一步促进了教学模式的改变。传统线下教学模式与疫情防控期间广泛采用的线上教学模式各有千秋,而随着社会教育环境的变化及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发展,线上、线下教学相结合再配以课程服务平台(简称“课程平台”)辅助教学形成了混合式教学模式。混合式教学模式的采用,使线下、线上教学相结合起到了“1+1>2”的效果,推进了教学改革,促进了教育信息化的进程。本研究尝试将混合式教学模式在高职课程“服装结构设计与制作”教学中进行应用,并对信息化技术的使用进行了重点分析,探索基于课程平台的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教学方法。

1 “服装结构设计与制作”课程采用混合式教学的必要性

“服装结构设计与制作”是高职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的核心课程,其内容依据企业实际需求,按企业的制板流程组织教学过程,将把相关的知识点分解到相应的操作过程中。课程要求学生通过对项目任务进行分析,再进行款式分析和结构设计,从而熟悉整个结构设计流程,再经过裁剪、缝制,最后实现设计图稿到服装成品的转换,也就是一个二维到三维相互转换的过程。在课程学习结构设计时,学生在脑海里先将服装款式图转化三维成品图,而后结合所设计的缝制工艺,通过逆向思维解构成不同的部位结构纸样,接着把设计好的结构纸样进行到三维的拼合构想用以检验结构纸样的合理性、可行性。

1.1 传统的教学方法存在的不足和问题

采用传统方法教学时,教师单纯地对设计原理和结构构成的讲解会显得异常枯燥。学生很多时候是通过教师板书制图结合自己对结构制图的练习进行学习,而板书时结构制图的细节尺寸很难以表达,尤其是二维与三维之间的相互转化无法直观地体现出来,这就导致学习比较抽象。同时,教师通常选择基础款式作为教学内容,对变化款式的讲解不多,从而使得学生不能很好地学习设计中的变化,这使培养的学生难以适应当下就业要求。

目前,很多服装企业在生产管理和结构打制等均采用了计算机平台为支撑的先进技术,但是,我国服装专业仍然存在对新技术应用不够重视的情况,教师、学校对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应用的认识不足,教学方法无创新、教学内容死板乏味。

1.2 学习社会环境发生变化

以互联网应用为主的信息时代改变了学习环境,但是,线上教学实施过程中也存在不少问题。

一是如何保证学生的课程参与效率,学生可以按时打卡签到、签退,但是很难知道哪些同学是否真实在听课以及他们的学习效率;二是如何指导学生在实训中遇的问题,线下教学时很直观,解决答疑很容易,但在线上直播却有难度,学生实训过程中所遇问题很大一部分是无法单独文字表述清楚的;三是如何保证学生按时提交作业以及解决学生之间复制作业的问题,由于很大一部分都是电脑绘制作业,若学生相互复制作业提交则无法达到练习的目的;四是如何保证考试由学生单独完成,而非复制他人的考试结果。

采用混合式教学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上述提及的问题,从而使得教学达到更优质的效果。

1.3 混合式教学优势

传统线下教学和线上教学都各有优缺点,融合两种教学方式,再结合课程服务平台(后简称“课程平台”)的辅助教学作用,就产生了所谓的混合式教学模式,该混合式教学模式强调通过信息化手段的合理应用而发挥线上、线下各自优势。

线下教学设计遵循学生为主体,教师主导的理念,提高教学内容的直观性,加大师生的互动。线上教学充分发挥直播和课程平台灵活手段及全时段覆盖的技术优势,选择适合的线上直播与课程服务平台,确保直播视频可回放以方便学生复习以及缺席补课,从而达到“随时随地”学习。通过教学过程、教学手段、考核评价的多方位融合,最终达到一个优势叠加的结果。

2 混合式教学中的信息化技术运用

“服装结构设计与制作”课程的混合式教学方法是运用“互联网+”作为信息技术载体结合线下教学手段,以该专业培养目标为依托,结合本课程特点进行的课程教学改革。通过不同的方式呈现教学内容,通过有效互动营造出丰富多样的学习环境,从而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实现更好的教学效果。

2.1 利用Flash软件制作动画课件

“服装结构设计与制作”课程中二维与三维之间相互转化的内容是抽象的,传统多以图片式的分解步骤加上教师现场演示进行教学。但是在新时期,图片式的分析已经无法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师现场演示受场地等的限制无法兼顾所有学生,且多次重复是一件很考验教师的难题,因此教学效果以及质量都不令人满意。

借助Flash软件将二维与三维之间相互转化的内容分解步骤制作成动画,则能够很好地展示教师讲授内容。学生对相互转化的先后顺序、逻辑关系一目了然,且Flash动画可以反复播放,方便了师生之间的互动,提升教学效率。教师精心将动画、视频、图片等素材融合形成动态课件辅助教学,既能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又锻炼他们的思维。

2.2 利用直播平台录制讲课、演示视频

为了方便学生全时段地学习,线上教学资源的建设显得尤为重要。首先,教师可以运用平台将授课的过程进行录像,录像视频可直接作为教学资源,也可以再经过编辑制作成更加高效的微课,而且线上直播、现场授课可以结合进行。其次,在理论讲解时结合实操演示,利用线上教学平台分享屏幕的功能,分享教师的电脑屏幕,同时进行课件讲解、实操演示,且对其直播内容进行录制,方便学生课后回放。

2.3 利用课程服务平台辅助日常教学

课程平台主要包括学习资源、学习任务、作业考试、问答讨论、课堂表现等模块,对线上、线下授课都可以起到良好的辅助作用。通过课程平台,教师可以随时关注学生在学习平台上的学习动态,掌握学生的知识、技能掌握程度。课堂上利用课程平台可以增添课堂活力,互动也更加有趣、生动;投屏功能使得课堂更加炫酷,大家的问题、观点、作业情况可以更加直观地呈现在屏幕上。

2.4 利用服装CAD打板软件的进行结构设计演示

课程中的结构设计部分传统教学中多以黑板演示操作,以致坐后排的学生无法看清,且修改演示、重复演示都不方便。

其次,传统教学在讲解排料操作时,需要先准备好工业结构,然后在黑板上或是面料上进行操作演示。在黑板上操作时需要进行工作量很大的结构描线,而在面料上进行排料演示时却无法保证所有同学都能够看清,另一方面,尺寸较小的结构教师尚可进行演示操作,但对于大型的结构,教师就无法进行现场演示,因此只能抽象地讲解。排料内容的讲解是复杂、繁琐的,但是教师示范的只能为单件单码排料,传统教学无法做到对工业性排料全面系统地进行演示。

混合式教学中的信息化技术运用则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利用CAD软件可以在线上、屏幕上快速移动、复制等操作步骤来演示、控制结构变化,同时还可以实现多种款式的多种排料方式的演示,并且面料利用率等也能实现快速地计算;同时,服装CAD的放码强大的功能降低了手工放码以及放码教学难度,降低学生的畏惧感。

2.5 利用3D试衣软件检验结构设计的合理性

在混合式教学中,把设计好的结构图导入3D试衣软件,实现二维的结构图到三维成品图的转换(图1)。在此转化过程中,学生可非常直观地看到每一个结构部位对应的成品位置,以及缝制后的效果,经过试衣过程可以检验纸样的合理性,以及选择面料、工艺呈现的着装效果是否与设计创意匹配。利用信息化技术将二维的结构图转化为三维的成品服装,大大地吸引了学生的兴趣,轻松完成检验结构图合理性的课程重点内容。

图1 3D虚拟试衣

3 混合式教学应用实施过程

由于“服装结构设计与制作”课程实践学时比例较大,而对实践课而言线下教学更占有优势,为了线上直播教学具有更好的效果,采用混合式教学实施的基本组织形式为:

⑴ 利用打开直播平台和课程平台,教师讲解本次课的教学目标,避免学生盲目听课;

⑵ 线上、线下相结合地展开教学内容,教师课前布置任务要求学生观看实践部分演示视频,然后学生可在课程平台进行提问、讨论等,教师了解学生的困惑点,课堂上有针对性地进行讲解以及做片段式演示操作,然后进行与学生的充分互动,实现重点、难点的突破;

⑶ 最后对课堂进行总结,回顾课堂的重点、难点,给学生加深印象。

3.1 课前准备

教师课前准备相关教学材料,把相关学习资源、以及课前预习任务发布到平台上;学生登入课程平台查看教师发布的课前预习内容,在课程平台上完成相应任务,同时就疑惑进行提问,学生间、师生间都可以进行课前讨论。课前任务学生可以利用碎片时间完成。课程平台具有统计记录功能,教师可以通过平台查看学生课前预习进度、以及完成情况等,教师针对收集到的学生困惑点修改教学设计,将对困惑点的解答融入授课。

3.2 课堂教学

混合式教学的课堂教学需要同时打开直播与课程平台,无法到现场上课但是可以参加直播课的学生可以通过直播平台进行线上听课。教师与学生之间可以通过直播间语音、现场或是课程平台的“讨论”模块进行互动交流。无论是教师在电脑上的演示操作还是实训室现场的演示操作,都可以利用直播平台的分享屏幕功和录播功能让在线学生清晰地观看到教师的演示过程。

在授课过程中可以运用课程平台的投票/问卷、头脑风暴、答疑讨论、随机点名、测试等多种功能活跃课堂气氛、增加师生互动,参与每一项活动的学生都可以获得相应的经验值。经验值作为课程平台学习成绩的重要依据,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的讨论积极性、任务完成的质量情况奖励经验值。混合式教学的这一模式在课堂上有效地利用了学生的手机功能,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以及课堂的趣味性,避免了学生上课玩手机游戏等问题。

线上直播要注意学生的参与度,线下教学则注重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教学思路,多进行“翻转课堂”,让学生在课堂上相对忙碌一些,教师更多观察学生的课堂表现,并及时调整教学设计。以成果导向教育教学模式结合信息化手段,在结合多元弹性的个性化学习要求,让学生通过学习过程完成自我实现的挑战,再将成果反馈来改进原有的课程设计与课程教学。

3.3 课后作业与评价

课后,教师通过课程平台发布课后作业,学生通过平台提交书面作业。客观题直接提交课程平台自动打分,而主观题则细分为文字型、图纸型、图片型,采用不同的评价方式。文字型作业直接以文档格式上传;结构制图、排料图、放码图等图纸型作业以导出的图纸图片和源文件格式提交;缝制成品实物作业提交的为成品照片、图片或实物,教师对实物进行面对面批阅,现场指出实物的优缺点等,然后在课程平台上记录作业成绩。课程平台根据设定好的课程评价方案进行自动生成评估报告。在课后信息反馈上,蓝墨人工智能基于课堂反馈的大数据,对每一位学生提出个性化的建议,帮助教师关注到每一位同学的学习情况。

3.4 教学反思

“服装结构设计与制作”课程运用混合式教学结合项目化任务驱动式教学,以工作任务为中心引领知识、技能和态度,让学生在完成工作任务的过程中学习相关理论知识、技能,以及培养综合职业能力。课程内容依据企业实际需求,按照企业的制板流程确定教学过程的组织,把相关的知识点分解到相应的操作过程中。学生通过对项目任务的分析、款式分析、结构设计,到完成制板,熟悉整个制板程序,以致熟练操作,并使结构能准确达到设计所要效果。

4 混合式教学模式应用实施效果及意义

“服装结构设计与制作”课程作为核心课,在服装专业课程中有着重要的地位。传统教学多以教师课堂演示为主,课堂氛围难以活跃。教师在演示的过程中无法兼顾学生观看演示的情况,因此无法保证所有学生都掌握课堂知识。另外,本课程实训内容基本上都需要较长时间的操作才有作品,大部分学生更喜欢课后实训,这就给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进度跟踪带来了很大的难度,无法掌握学生的实时掌握情况。

通过混合式教学,在教学设计上有了新思路,课程平台上有大量的学习资源,且直播平台可回放教师授课过程,课堂没有掌握的学生课后可以随时进行反复学习。混合式教学模式使得学习环境变得更加轻松、活跃。教师可随时查看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从而了解学生对授课内容的掌握程度,对学生进行差异化辅导,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最终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5 结语

通过教学实施,取得了不错的教学效果,学生的作业成果也相当丰富,但是也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如由于班级人数比较多,在直播授课时无法准确、及时的了解到哪些同学没有进行课堂互动,只能课后看平台数据才能得知,如果是进行小班直播教学,或者在平台上增添自动统计互动学生的功能,课堂效果应该会更好。又如直播与现场教学同时进行的过程中,教师在授课过程中需要同时关注线上、线下学习的同学,难免分身乏术,以致直播与线下授课衔接不够顺畅。

混合式教学主要以“互联网+”信息化技术作为载体,将课件、微课、慕课等各种形式的教学资源融于教学设计中,呈现出一种新的教学课堂,从而提高课堂师生互动程度,促进提升整体的教学效果。混合式教学是将来教学的发展趋势,希望上述可以给同仁们提供一些参考,更好地运用混合式教学这种主流模式,培养出更符合行业需求的高技能型人才。

猜你喜欢

结构设计线下教学模式
2022年4月部分家电线下市场简评
超限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与优化思考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思”以贯之“学、练、赛、评”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人防结构设计疏漏的思考
结构设计优化在房屋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应用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分析探讨
COZMINE线下集合店
传统线下与直销模式孰强孰弱?这家动保企业是这样看的
从“偶然”的疫情大爆发到“必然”的线下线上教学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