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流专业人才培养的科教融合创新实践
2021-11-25李玉菊朱俞青
李玉菊,朱俞青
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高等教育从科教并重转向科教融合,但科教融合依然是有“共实”无“共识”。在科教分离的教育理念下,高校丰富的优秀科学研究资源始终无法转化为人才培养优势。正确认识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的本质特征,理顺科研与教学二者之间的关系,实现“钱学森之问”的解答,是当前高校亟须解决的问题。
一、科教融合与会计学本科人才培养的实践情况
(一)科教融合
早在19世纪之初,现代教育之父威廉·冯·洪堡就首次提出“教学与科研相统一”的教学理念。到了20世纪下半叶,洪堡理念日渐式微,大学开始面临科教分离的危机,相关学者认为洪堡理念虽然在大学内引入了科研,但是其培养“完人”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洪堡理念仍然是小众精英式教学理念,实用性不强。21世纪以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大学开始审视和重建高素质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开始出现以“科教融合”理念替代洪堡时代的“教学与科研统一”理念的现象。“科教融合”理念实现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三大使命的有机统一,助力社会更好更快发展(2)刘健婷,刘云.教学与科研由统一走向分离:从洪堡到伯顿·R·克拉克[J].江苏高教,2020(9):56-61.。《高等学校“十三五”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中进一步明确提出,“科教融合作为现代高等教育发展的关键,是保证杰出人才产出的重要理念”。2021年4月,教育部与自然资源部联合发布《关于加强校所合作推动科教融合的意见》,一致决定全面推进科教融合合作共建工作。科教融合是国家在新发展阶段落实科技创新战略的关键实践,推进科教融合实质建设,应加强在人员互聘、设施共享、联合培养学生、合作攻关等方面的深度合作,对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如何更好地实现科教融合也是教育工作者们关注的课题。相关学者认为,科教融合的实质是在“科研—教学—研习”的过程中进行知识的革新、教授、宣传和延续,使师生在学术共同体中进行协作式学术切磋,扬长避短、开拓进取(3)张大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做实“三个融合”[J].中国高教研究,2020(3):1-3.。张飞龙等认为,“科教融合”包括理念层、制度层、操作层三个层面的内涵,包含广义和狭义两个维度。广义的科教融合是指科技事业与教育事业的相互结合,以教育促进科学,以科学引领教育,形成协同发展的局面。狭义的科教融合更加强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启发和引导作用(4)张飞龙,于苗苗,马永红.科教融合概念再构及研究生教育治理[J].中国高教研究,2020(11):31-37.。将科教融合的人才培养理念落实到课堂教学中,就是要在讲授基础知识的同时开展以探究为导向的文献、案例研读和专题训练,教师在教学中以问题为导向出发,引导师生互动,用顶尖的师资、卓著的科研培育和创造优秀的学生。本研究从狭义维度研究本科人才培养的科教融合创新实践。
(二)国内会计学本科人才培养的实践情况
从1997 年开始,湘潭大学在本科高年级选修课教学实践中将教学方式从讲授式更替为研讨式,在激发学生研讨学术热情的同时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迈出了我国高素质人才培养模式探索的第一步(5)郭汉民.历史课程研讨式五步教学法[J].中国大学教学,2006(3):34-35.;2009年,对浙江农林大学科技学院推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调研显示,有80%以上的教师选择缩小班级人数,其中,有25%的教师认为最佳的班级人数应控制在30人以下,这样有利于进一步激发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改变传统意义上以“教师主导”“单方面接受”为主的传统讲授式教学(6)刘志坤,吴成林,王亚伟.产学研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浙江农林大学工程学院为例[J].中国林业教育,2013,31(1):9-12.;2010年以来,北京大学在创建世界一流大学进程中,探索21世纪本科人才培养新模式,培养具有国际竞争能力的高素质创造性人才;东北财经大学在会计专业教学中积极开展精英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至今已连续开办十届财会专业菁英班,为学生打造“专业化、学术化和国际化”的多元化培养方案,这是以科教融合为主导的会计专业本科高素质人才培养模式成功的案例;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持续完善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围绕“创新创业”新理念,每两年优化一次培养方案,创新教学方法改革,注重案例教学,开展课内、课外小组讨论,推进科研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
二、我国高校会计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我国科教融合的发展经历了科教分离—科教结合—逐步融合的三个过程。当前,高校将教育和科研划分得过于“精准”,始终无法处理好科学研究和教书育人之间的矛盾,教学和科研仅仅是“结合”在一起,未能达到教学和科研的有机融合,形成两者相辅相成的新模式。会计人才培养模式是培养高素质会计人才的基础,不仅可以促进会计行业的进步,还可以促进会计教育的与时俱进(7)苑泽明,李田,孙钰鹏.互联网新技术时代会计高等教育的改革路径——基于供需错配的分析视角[J].会计研究,2018(8):80-86.,目前高校会计人才培养方面还存在一定的问题,科教融合的效果未能达到预期(8)温辉,金继承,郭毓东.科教融合助推创新人才培养[J].中国高校科技,2019(3):55-56.。
(一)培养目标与社会需求不一致
为顺应时代潮流,会计行业与时俱进,以AI智能化、高端管理化为发展目标,对会计人才的能力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企业更倾向于聘用基础理论扎实、综合素质强、业务水平高的会计应聘人员,而不是唯学历论(9)邓德强,温素彬,赵忆忆,等.会计实践能否提高会计学生职业道德推理能力?[J].会计研究,2018(8):87-94.。从以科教融合为主导的人才培养理念来看,传统的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形成了对高素质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的阻碍,其具体表现如下:第一,课程设置的引导力欠缺。高校教师过分注重于来自书本上的知识教学,缺少实践实操课程设计及经济类知识教学,这会降低会计专业学生对本专业知识的钻研能力。第二,教学方法的创新力不足。目前教师普遍采用多媒体教学方式,但是互动式教学和情景式教学等方式的普及性还处于较低水平。第三,考核方式的全面性不足。目前以卷面成绩评价的考核方式受到了多数高校的青睐,而用人单位往往侧重于考察财会专业毕业生的实操能力。从现状看,高校在会计专业创新人才培养过程中仍缺乏系统规范的考评体系。对于学生而言,侧重机械记忆能力、模仿学习能力的培养模式极大地限制了其综合素质的拓展。
(二)教学与科研存在“两层皮”现象
相关数据显示,2007年至2019年,研究型大学偏好教学和偏好科研的教师比例从4∶6变成了2∶8,教师每周教学工作时间均值和科研工作时间均值的比例也从1∶1.3变成1∶2.4,高校教师出现了学术论文盛产与科研成果反哺教学不足之间失衡的问题,科研与教学存在加速分裂现象(10)姚源,郭卉.高校教师科研合作及其回报的变迁——基于CAP和APIKS调查数据的分析[J].复旦教育论坛,2020(6):71-78.。教学与科研“两层皮”的局面依旧存在,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第一,科研型课程设置较少。教学课时安排不足,导致学生对问题研讨不够深入;对学生科研能力培养不足,导致学生缺乏解决实际问题的水平与能力(11)马新玲.基于科教融合、以赛促学的精益化人才培养探索与实践[J].力学与实践,2021(3):463-467.。第二,教师流动性强。会计学科带头人和拥有丰富科研经验的教师数量稀缺。因此,如何把握教学重点,在研讨式教学中引导学生开展科研学习,提升学生的科研能力也是高校教师需要面临的严峻考验。第三,教学压力大。为完成科研任务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与精力,且教师从事的项目研究与科研相关度高,与教学相关度小。在高校中有许多教师认为教学对其个人成长的影响程度远低于科研,久而久之便会对教学产生懈怠,更有甚者将教学工作与科研工作放在对立的位置,严重影响教学质量。
(三)教学资源平台较为单一
我国的大多数高校在教学模式实践中存在一项通病,即仅仅关注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上的互动交流能力而忽视师生课后交流探讨的重要性。近年来,随着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在高校中纷纷出现了教学设备单一、师资配备缺乏与日益增长的学生数量之间的矛盾。传统的校企合作和实践教学基地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起到一定作用,但由于企业财务保密性导致毕业实习等专业实习仅仅流于形式,学生实训效果并未得到保证;师资力量的薄弱导致专业课授课模式单一,不能提起学生的学习兴趣;部分高校受地理位置、资源环境等因素影响出现教师跳槽、人才流失的困境。受众多因素的影响,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受到阻碍(12)欧阳宗书,叶小杰,崔华清,等.全国会计领军(后备)人才培养成效与优化研究——基于十周年问卷调查的分析[J].会计研究,2015(12):3-16.。
三、会计学一流专业人才培养的科教融合创新实践
科教融合引入本科人才培养实践,贯穿OFPU理念,构建科教融合导向下“理论、实践、素质”三位一体的新型培养模式(13)倪渊,杨露,高霞,等.基于文献计量的科教融合领域研究[J].中国高校科技,2021(5):63-66.,旨在培育在道德素养、创新思维、实践水平、研究技能和专业知识体系各方面能力出众的精英,引领本科人才培养的创新实践,使我国高等教育实现培养一流专业人才的目标,进而实现专业与学科的可持续协同发展(如下页图1所示)。
图1 科教融合的创新实践
(一)针对一流专业人才素质需求的调研(Observe)
会计是一门交叉学科,会计人才是复合型人才,在“大智移云物区”时代,必须更新会计教育理念,对培养人才的目标定位进行调整和改变,不断把培养学生的科研思维和能力内化为教师的教学与发展需要,将人才培养的要点、知识结构的重塑放在培养其创新意识、创造能力上,注重认知和能力的同步进阶、知识和综合能力的有机融合。实施科教融合教学实践,应了解当前社会对本学科一流专业人才综合能力素质的需求,并对标开展人才培养模式创新(14)欧阳宗书,郭永清,万文翔,等.企业类全国会计领军(后备)人才培养项目效果研究——基于问卷调查的分析与建议[J].会计研究,2013(1):4-12.。国内外理论及实务界从不同维度对会计人才能力进行了界定,重要涵盖实务操作与综合素养、出色的职业道德与信息整理分析能力、创新和追求卓越的能力、终身学习提升的意识和能力及解读、说服与协作精神。(1)实务操作与综合素养。会计人才应熟悉财务共享、业财融合、区块链的知识与系统操作,并具备经营管理、金融学、战略分析、多因素决策等综合素养。(2)基于良好职业道德的职业判断与信息归纳分析能力。会计人才的职业道德必定会直接影响会计职能的发挥,从而影响整个社会的经济、政治和道德,这就要求我们培养的人才能够对现存会计问题做出体现专业能力的合理判断,提供具有创新价值的决策信息、分析报告支持管理层的决策。(3)创新和追求卓越的能力。会计人才应具备扎实的会计专业及相关知识储备、创新思维意识、解决综合问题的能力。(4)终身学习提升的意识和能力。会计人才应能够快速适应信息化社会对会计相关系统操作及各类知识快速更新的需求,具备较强的知识再获取意识和能力。(5)解读、说服与协作精神。会计人才应能够合理统筹团队工作所需的时间和资源,以有效解决问题、推动创新。这五种能力的培养,均精准指向一个靶向思维——强化科教融合主导下的理论基础培育。
(二)构建与科教融合相适应的教学模式(Finding)
当代大学生不仅需要完成规定的必修课程,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技能,同时还需积极参与科研立项、大学生创新计划等项目活动,充分了解并掌握相关课题的研究方法及途径,有针对性地提升自身专业素养及创新实践能力(15)刘开振,刘海峰,殷伟,等.新时代高校科教融合创新育人的着力点[J].中国高校科技,2019(S1):85-87.。“科教融合”理念是会计学专业教学模式实行改革的中枢,是连接书本知识和工作实务的节点。高校教师作为教学和科研活动的践行者,对科教融合教学模式的整合革新起到关键作用。将科教融合理念融入教学模式具体应从以下方面入手:(1)注重教师的课程思政教育。引导其传统教学观念的转化,加深理论教学和科研育人的新时代教育理念的构建。(2)激发教师教学研究的兴趣和热情。引导教师完善教学模式,更新教学方式,改善教学方法,在课堂中展现成果,进而激发学生对科研的热情,强化培养学生研究型学习素养。(3)建立项目培育制,创新科教融合模式。在教研项目培育工作中,对于那些既有科研成果,又积极将科研成果引入课堂的老师,可选择事后立项的方式给予课题立项资助,打通科教融合短板。
(三)制订科与教融合相适应的科研指导体系(Practice)
科教融合是一个系统工程,应当贯穿于本科教学活动的全过程(16)张红霞,施悦琪.聚焦“科教融合”:“双一流”大学本科教育评估的应有之策[J].江苏高教,2021(6):15-24.。教师可通过将科研成果引入专业课程教学、指导毕业论文与大学生创新计划项目、接收学生参与导师科研项目来实现全链条式科教融合实践,具体可采取以下措施:(1)寻找科研任务和课时任务的平衡点。会计学的研究常兼具基础前沿和应用前沿,要引导学生了解学科前沿问题和会计实务面临的难题,既能让学生分享教师的研究成果,也能拓宽学生视野(17)刘继安,盛晓光.科教融合的动力机制、治理困境与突破路径——基于中国科学院大学案例的分析[J].中国高教研究,2020(11):26-30.。教师在进行教材选定时应该结合最新的热点话题择选出会计学科前沿的教材,以促使学生了解最前沿的会计问题,从而激发学生参与科研的热情。在课程体系设置方面,要增加实践课程学时,增加大数据商业研究、统计学等与信息技术有关的课程教学,有机融合会计专业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重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研究能力。(2)实现教师科研课题与本科生毕业论文指导的有机结合。将科研融入论文和大学生创新计划项目的指导有利于帮助学生确定具有新颖性、挑战性、科学性及学术前沿性的选题。教师可以结合自己多年的研究经验,积极引导学生思考并针对最前沿的会计学问题进行研究探讨,引领学生直面会计学难题,激发学生的学习能力、创新潜能、思辨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同时,引领学生自主寻找解决方案,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提炼与分析问题的能力,切实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3)实现教师科研与大学生创新项目及学科竞赛指导的有机结合。将科研融入大学生创新计划和学科竞赛有利于确定具有新颖性、挑战性、科学性及学术前沿性的选题,实现会计学大纲与基础会计实训、财务大数据、Python、商业数据分析实训等模块课程的有机结合。如教师可以从会计学专业角度以“上市公司资源价值状况分析”“中美上市公司商誉估值、商誉减值及其合理性验证”“基于企业能力视角的并购效果评价与分析”“商誉价值确认与计量方法及在我国500强企业的应用分析研究”等为选题,给学生传授自身多年积累的研究经验和研究方法,并通过言传身教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引领学生勇于探索会计学前沿问题,带领学生直面商誉等会计学难题,运用所学会计学专业知识,对商誉的会计处理、公允价值的应用、企业创新能力的评价、以企业资源为基础的财务报告等会计学问题进行创新性的探索与研究,注重问题导向,引领学生寻找问题的解决方案。
(四)打造科教融合的教学资源平台(Use)
从教师层面来讲,在专心搞好科研工作的同时也要在学校规定的课时量中保质保量地完成教学任务;从学生层面来讲,既要吸收课堂传授的知识,又要利用课余时间积极参与科研活动培养自己勤动手的科研能力(18)罗筑华.科教融合的困境、潜因与对策[J].中国高校科技,2020(7):71-73.;从课程设置层面来讲,课程体系既应涵盖一般知识,也应启发学生去探究知识,而网络平台系统的建立则为科研活动的组织与开展提供了极大便利,将有效促进研讨式教学模式下师生互动的加强以及创新型人才培养机制的顺利实施。学校应积极运用Mooc等课程平台搭建教学资源平台,推动科创融合创新实践。(1)搭建内容丰富、涵盖不同课程的网络互动平台。在科教融合的大环境下,将科研问题固化在网络教学互动平台中,能够使师生及时获取更多的会计科研成果,为教师提供更有力的教学工具,给师生提供更多互动机会,使学生获得更多的科研思路与实践机会。这样可以增加师生互动机会,既能帮助新教师及时解决教学过程中遇到的疑难杂症,又能为学生提供宝贵的实践机会。(2)优化综合评价体系。教学资源平台可以多样化地对会计专业人才进行核查创建与科教融合政策相协调的学生能力综合评价体系。在网络教学资源平台还可以专门设立出学生成绩综合管理模块,将学生的课业成绩和课后科研参与成绩进行比例分配,同时嵌入学生匿名互评模块,在广泛征求师生意见的基础上制订出较为合理的综合成绩计算方法,以提高学生在日常学习中对个人科研及实践能力的重视程度。(3)有效监控科教融合实践效果。借助以网络为依托的教学资源平台,可以帮助教师达到对学生科研、对课题组教学的监督目的。学生在线上进行课题组科研研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节省线下的资源成本,实现时间上的灵活自由。同时,教师可以通过网络平台的活动轨迹记录及时清楚地了解学生最新的动向并因材施教,达到不在现场就能监督学生完成课题任务的目的,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科教融合是推动我国高校实施教学改革的必然选择,同时也是高校实施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战略计划。作为会计学教师,积极推动科教融合创新实践,构建与之相适应的评价体系,推进会计学科教学实践,是现阶段会计学一流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