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有企业党建政工工作的职能定位与模式研究

2021-11-25李雨佳

经营者 2021年12期
关键词:政工职能党组织

李雨佳

(陕西交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陕西 西安 710000)

一、引言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对党建各项工作都提出了具体、明确的要求,提出了许多关于国有企业党建政工工作的重要论述以及工作部署,这就要求国有企业党员干部在政治工作中明确自身工作职责,找准政工的职能定位,并创新工作模式,以保证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以及国有企业党委各项工作部署的贯彻落实。

二、国有企业党建政工工作的职能定位

在分析国有企业党建政工工作本身所蕴含的职能以及定位时,首先要明确一点,就是应坚持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不动摇,始终发挥各个不同企业党组织的核心领导作用以及政治核心作用,确保我国国家方针政策以及党的重大部署均能够在国有企业被切实贯彻与执行。党建政治工作是国有企业管理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是国有企业在深化改革中强“根”固“魂”的根本路径。将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工作等进行有效融合,确保所有的政治服务、政治工作均服务于企业在经营生产时的生产活动需求。在开展企业党建政工工作时,需要充分调动国有企业内所有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确保企业的生产经营任务可以按时完成,提高国有企业的经济效益。基于此,在新的历史环境下,国有企业应准确定位党建政工工作的职能,为自身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和氛围。

(一)教育职能

在国企内开展党建政治工作,其工作的主要目的是帮助所有党员干部职工明确工作的思想、工作的重要性,调动好、发挥好干部职工的生产积极性。国有企业的中心工作是完善管理机制,健全管理制度,提高经济效益,支持国有经济的健康高效发展。一直以来,思想教育都是开展党建工作的重要途径之一,也是培养更多优秀党员干部,提升党员干部政治素养的重要方式。但在市场经济环境下,部分国企在经营管理时,存在过分追求经济效益而忽视了党的领导地位的问题,在党建工作中敷衍塞责,没有真正实现党建工作与企业中心工作的有效融合。针对此,国有企业党建政治工作应明确教育职能,通过系统教育将党的思想、路线、方针贯彻到国有企业领导者的心中,促使其在工作中自觉实现党建工作与中心工作的统一。

(二)服务职能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党的根基在人民,党来源于人民,植根于人民,服务于人民。当下,一些国有企业党组织在建设中存在脱离群众的现象,不屑于听取群众意见,不愿意反映群众的呼声,缺乏服务群众的意识和能力等等,这样大大影响了党建工作水平的提升。针对此,国有企业党组织应回归初心,重新明确自身的服务职能,密切联系群众,主动面向基层和职工,创新服务方式,协调解决各类利益诉求,落实工作责任,不断提高整体服务水平。

(三)反馈职能

在信息化时代,及时有效的信息反馈能够让党组织全面掌握信息,了解国企政治工作的现状,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而对症下药,推动党建工作进一步发展。基于此,国有企业应明确党建政工工作反馈职能的定位,积极建立反馈机制,即党组织应联合研判,分析反馈信息,确定党建工作中的问题和不足,及时召开反馈会,集中解决工作问题,并加强监督,压实整改责任,避免风险反弹。这样才能从整体上规划设计党建政工工作。

三、国有企业党建政工工作的模式创新

根据国有企业党建政工工作的职能定位,政工工作应结合国有企业深化改革的要求,积极探索新的工作路线,构建新的工作模式,以加强思政教育工作,服务群众,顺应信息化发展趋势,提高政工工作水平。具体来讲,国有企业党建政工工作的模式创新可以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坚持群众路线,建立服务群众的工作模式

对党的发展而言,群众路线是不可忽略的,是最为根本的生命线。国有企业在党建政工工作中要坚持群众路线,构建服务群众的工作模式,既是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基本要求,也是凸显党建工作优势、推进深化改革的重要方法。

国有企业在建立服务群众的工作模式的过程中,应做到以下几点。第一,通过政治工作协调各种利益关系。国有企业党组织应始终将“人民利益至上”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尊重并回应人民的意愿和诉求;党员干部要做好表率,优先维护群众利益;积极协调群众利益,维持公平正义;帮助困难群众,做好帮扶工作。第二,建设反腐倡廉制度。腐败是造成党群、干群关系紧张的重要原因。在反腐倡廉的时代背景下,国有企业党组织进一步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完善腐败惩防体系,完善公示制度,建设以“为民、务实、清廉”为核心风尚的纪律。第三,健全协商民主制度。贯彻党的群众路线难在长期坚持,重在制度建设,贵在取得实效,因此要健全协商民主制度,把党的群众路线坚持下去。

(二)坚持深化改革,建立政工与业务相融合的模式

在国有企业发展中,党的领导核心和政治核心不仅体现在思想引领上,还应该体现在经营管理上。但在实际工作中,党建政工工作与企业经营管理脱节的现象屡见不鲜,这导致党的领导优势得不到有效发挥,因此,探究政工与业务深度融合模式也是提高国有企业党建质量的必然要求。国有企业在政工与业务深度融合的过程中,首先,要分析党的治理与企业管理之间的契合之处,并探索将党建工作嵌入企业治理体系的路径,分析将党组织嵌入企业行政管理机构的方法,完善党的领导体系与企业行政领导体系的共同建设,从而提高党组织对企业决策部署的领导与监督力度。其次,理顺二者的目标要求,实现党组织初心使命与企业愿景、使命和战略的统一;重视党建考核体系和企业绩效考核体系的统一。最后,把握工作重点,将政治工作的标准和要求贯穿企业经营管理各环节,将思想政治建设与企业文化建设相结合,将思想政治理论融入员工的业务培训之中,将组织建设与企业人才队伍建设相结合,将党员干部的纪律作风建设与企业的内控建设以及风险管理相结合,将组织生活与职工的各项活动相结合,从而密切党群联系,助推企业发展。

(三)坚持与时俱进,建立信息化党建政工工作模式

在信息化时代,利用大数据技术构建信息平台,能够实现党建信息的管理一体化、服务功能一体化以及思想教育一体化建设,这是提高国有企业党建水平的新举措。国有企业建设信息化党建政工工作模式,对于教育职能、协调职能以及反馈职能的履行而言,是十分重要的。

目前 “互联网+国有企业党建”平台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信息化平台将宣传、管理、教育、监督、考核等功能应用集中整合,实现了一站式党建。在信息化平台上,党员可以浏览党建新闻,随时随地掌握最新的时政和热点新闻,接收党建新思想、新动态;可以进入视频党校,在线输入关键词搜索学习课程,通过视频学习分类中快速找到想要学习的内容,学习党史系列视频、近五年历史成就展等;可以参与专题学习,学习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党的十九大精神、改革开放四十年、党史专题等专题内容,在线记录学习笔记,保证学习的时效性、生动性和多样性;可以了解党委各项年度和月度工作计划,并以此制定个性化的学习方案;可以进行在线汇报思想,主动接受党组织的教育和监督,形成汇报记录,以便随时查看;可以在线考评基于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形成可量化、可对比的党建考核评价体系,查看考核信息等等。信息化党建政工工作模式的建设与应用能够打破时空隔离,构建开放的政工环境,还能够实现主动管理,提高服务水平,有利于协调党建工作与企业经营管理的关系,促进国有企业的协调发展。

四、结语

政治工作是国有企业党建工作的重要内容。在新的历史时期,国有企业必须增强对党建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增强工作责任感,把政治工作与业务学习相融合,用党建工作成效推进企业的改革发展。这样才能明晰党建政工工作的新责任,履行新使命,要以更加坚定的决心、更大的格局开展新时代国有企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猜你喜欢

政工职能党组织
督办职能推进医院高质量发展的实践与探讨
《政工学刊》2021年优秀通讯员
烟草企业政工管理的必要性分析
基层政工工作者需要具备的素质和能力
村党组织委员会候选人预备人选的推荐与确定
发挥人大职能优势 推动建立社会治理共同体
基层党组织书记培训教材
刊发郭沫若佚文《宣传要领》的《政工通讯》
交纳党费的过程中,下级党组织上缴党费时应该注意什么问题?
突出人大特色 发挥职能优势 持续深入推进精神文明创建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