栽培基质对银叶菊生长影响初探
2021-11-25王美婷林宏静曾海祥
王美婷,林宏静,2,曾海祥
(1.广州市花木公司,广东广州 510075;2.嘉应学院,广东梅州 510075)
银叶菊[Jacobaea maritima(L.)]为菊科千里光属多年生草本植物。银叶菊喜凉爽气候,生长适温为20℃~25℃,在25℃时萌枝力最强;稍耐寒,忌高温;银叶菊喜充足的阳光,忌强光暴晒。银叶菊原产巴西,地中海沿岸,在长江流域能露地越冬。喜疏松肥沃的沙质壤土或富含有机质的黏质壤土。银叶菊纯色花卉配置栽植,效果佳,是重要的花坛观叶植物[1]。
随着生活质量的逐渐提高,环境的绿化和美化已经日益引起了人们的重视,传统的绿化植物材料单一,绿化景观效果单调,已经远远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2]。银叶菊以其花朵一样绚丽的叶色,又因是稀有的耐寒露地观叶花卉,特别在秋冬交替季节极具观赏价值,极大地丰富了城市的景观层次[3]。几年来非常流行银叶菊于花坛以及大型容器、风景园林和花园上的应用。主要用种子繁殖,但常出现发芽不整齐和苗期生长缓慢等现象[4]。银叶菊为喜肥型植物,在种植过程中常常由于营养不足,叶片银白色亮度不高,且营养生长缓慢,影响银叶菊的观赏价值[5]。
该试验以银叶菊为研究对象,笔者试图筛选出更适合银叶菊生长发育的基质,改善其观赏价值,也为改良银叶菊的基质配方提供一定的试验基础和理论依据,以及为银叶菊基质栽培的工厂化、规模化生产和应用提供一定的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1.1 试验地概况。试验地点为广州市花木公司石碁园艺场,位于番禺区石碁镇前锋村内(广州亚运城旁),113°20′15″~113°26′57″ E,22°47′15″~22°57′35″ N,试验基地总占地约17.33 hm2[6]。
1.1.2 试验品种选择。银叶菊幼苗为实生苗,均从广州市花木公司购买。于2019 年9 月18 号播种到温室大棚的穴盘中,试验时间为2019 年11 月19 日至2020 年1 月15 日。
1.1.3 培养基选择。培养基质为椰糠、树皮、黄泥。
1.1.4 实验仪器。型号为DHG 101-0的电热鼓风干燥箱(温州标诺仪器有限公司);型号为SF-400A的电子秤(宇展仪器厂)(精确到0.01 g);型号为YD-1H的EC 电导仪(齐威仪器厂);型号为06的pH 仪(广东仪器耗材厂);型号为AHT99102的测量钢卷尺(上海晨光文具股份有限公司)(精确到0.1 cm)。
1.2 方法
1.2.1 银叶菊株高、冠幅、生长势、景观效果、覆盖率及成活率的测定。株高冠幅以30 株为单位取平均值;将景观效果依据个人审美进行一二三级的等级分级;取冠幅的一半作为植株的圆半径,利用圆面积算出该株银叶菊的覆盖面积,再除以塑料花盆的表面积,用百分数表示,将每个处理30 株银叶菊的覆盖率取平均值,即可得到银叶菊在本次测量中的覆盖率;计算出每个处理中存活的银叶菊株数,再除以每个处理中的总数30 株,用百分数表示,即可得到银叶菊在本次测量中的成活率。
1.2.2 不同基质的干容重、湿容重、孔隙度、饱和含水量、EC、pH的测定。
(1)将配比好的6 种基质装入4 cm×3.14 cm×2 cm的小盒子里,并放入电热鼓风干燥箱中调到105℃烘干6 h 后取出,用精确到0.01 g的电子秤测定每个装有基质的小盒子的烘干重量,重复3 次,取平均值;将所得到的6种基质的烘干重量平均值乘以试验所用的水的重量平均值即可得到6 种基质的干容重。
(2)将试验所用的水装入4.00 cm×3.14 cm×2.00 cm的小盒子里,用精确到0.01 g的电子秤测定每个装有水的小盒子的重量,重复9 次,取平均值,并用电导仪测得试验所用的水EC 值为0.36 ms/cm。
(3)将椰糠、树皮、黄泥、石灰按照配比均匀加水搅拌后,把每种基质分别装入4.00 cm×3.14 cm×2.00 cm的小盒子里,每种基质重复9 次,用精确到0.01 g的电子秤测定每个装有基质的小盒子的重量,取平均值。
(4)将所得到的6 种基质的重量平均值乘以试验所用的水的重量平均值即可得到6 种基质的湿容重。
(5)土壤孔隙度(%)=1-(土壤容重/ 土壤密度)×100%。
(6)土壤饱和含水量(%)=土壤孔隙度/(100×土壤容重)×100%。
(7)电导仪和pH 仪测定EC 值和pH。
1.2.3 试验设计。该试验设置6 个处理,每个处理设30 次重复,采用完全随机排列。银叶菊在6 种基质中栽培58 d,观察记录每株银叶菊的生长状况,并查看银叶菊的生长状况,每11 d 进行数据统计。第7、17、27、37、47、57 d 记录并统计银叶菊的形态指标。银叶菊的形态指标包括:株高、冠幅、生长势、覆盖率、景观效果、成活率。试验数据共测定6 次。测量每株的生长情况,取平均值作为最终结果。第一次测量时将每一种基质的每一株银叶菊挂上吊牌,标记好阿拉伯数字,作为每次测量的跟踪对象。
配制6 种不同的基质:①33.3%椰糠+33.3%树皮+33.3%黄泥;②37.5%椰糠+37.5%树皮+25%黄泥;③100%树皮;④100%椰糠;⑤40%椰糠+30%树皮+30%黄泥(CK);⑥28.6%椰糠+28.6%树皮+28.6%黄泥+14.3%石灰。
2 结果分析
2.1 不同基质对银叶菊株高的影响
第一次测量时①组是整体中恢复、生长得最好的,其次是⑤组,但是①组在之后的测量中生长缓慢,而⑤组则一直保持着生长的优势,表现优良。④组在前期时表现得生长缓慢,与③组的生长速度相似,但在第3 次测量时开始提升生长速度,以至于慢慢向⑤组靠拢,在第6 次测量时甚至超过了⑤组,成为了该试验中株高最高的栽培基质。在株高方面的长势由优到差依次为:④组>⑤组>①组>②组>③组>⑥组(表1)。
表1 不同基质银叶菊的株高比较 cm
2.2 不同基质对银叶菊冠幅的影响
从表2 可以看出,④组和⑤组银叶菊的冠幅长势最好,分别达到了19.37 cm 和18.87 cm,其次是①组和②组,分别达到了17.73 cm 和17.80 cm,③组较差,仅为16.03 cm,⑥组最差,仅有4.70 cm。
表2 不同基质银叶菊的冠幅比较 cm
2.3 不同基质对银叶菊生长势的影响
从表3 可以看出,在6 种栽培基质中银叶菊生长势的动态表现,第3 次测量,即12 月15 日的生长势变化最大最快;④组在所有的基质之中表现最好,其次是⑤组,③组和⑥组基质表现较差;④组在前3 次测量中比⑤组稍稍逊色,但是在后3 次测量中动态变化较大(表3)。
表3 不同基质银叶菊的生长势比较
2.4 不同基质对银叶菊覆盖率的影响
从表4 可以看出,银叶菊在6 种基质中的覆盖率除了⑥组,其他5 种基质的变化趋势一致,彼此之间呈现出一定差异,但是不明显。银叶菊在②组、④组、⑤组基质中的覆盖率一致达到了250%以上,其中①组、②组、⑤组在第5 次测量中就已经达到覆盖率200%以上;④组在第6 次测量中生长期间的增长幅度较大;⑥组的覆盖率整体一直较低。
表4 不同基质银叶菊的覆盖率比较 %
2.5 不同基质的理化特性对银叶菊的影响
在试验基础上,分别对6 组基质的不同理化特性进行测定。从表5 可以看出,在与植物生长关系较密切的pH与湿度方面,⑥组与其他组别存在一定差异。在EC 值测定中,③组和④组与其他组别存在一定差异。
表5 不同基质的理化特性测定
3 结论与讨论
3.1 结论
试验结果表明,银叶菊株高、冠幅、覆盖率和长势最好的基质配方为:100%椰糠,说明椰糠具有良好的保水性、透气性的特点完全符合银叶菊喜肥、多年生的生长特性。对照组40%椰糠+30%树皮+30%黄泥仅次之,说明这2 种基质最适合银叶菊生长。各处理中银叶菊的株高、冠幅、覆盖率与对照组均有显著差异,其中28.6%椰糠+28.6%树皮+28.6%黄泥+14.3%石灰与对照组40%椰糠+30%树皮+30%黄泥差异最显著,可能是石灰所占比例太大,抑制了银叶菊的生长或导致死亡率的增加。
3.2 讨论
由于时间有限和试验条件的制约,考虑到所选用的基质比例还不够全面,3 种原料的配方只有6 种,具有局限性,至于这6 种基质是否能够以更好的比例搭配,使银叶菊生长得更好,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参照汪飞等[10]所述方法,对筛选配比基质处理以及对照进行容重、饱和含水量、孔隙度、pH、EC 值的测定;参照杨恒[7]所述方法,对银叶菊进行株高、冠幅、生长势、覆盖率、成活率、景观效果的测定。整个不同配比基质处理下的银叶菊在生长过程中都伴随着复合肥和缓释肥的存在,参考张蒲[11]等的试验得出椰糠∶沙子∶有机肥=20∶1∶1的混合基质有利于番茄穴盘苗的生长;参考史云峰[12]等的试验得出在甜瓜栽培中,使用椰糠∶河沙∶有机肥=6∶2∶1的混合基质加入适当比例含有氮、磷、钾的缓释肥,有助于甜瓜的营养生长和开花结果;参考丁哲利[13]等的试验得出在未添加基肥的椰糠基质上,小白菜生长较差,椰糠添加羊粪作为基肥有利于小白菜的生长。此外,在使用含有椰糠的混合基质进行番茄、草莓、甜瓜等农作物栽培时,通常会选择适宜的营养液配方以保证农作物的正常生长[14]。由于银叶菊为试验材料的有关文献较少,有关银叶菊在椰糠处理条件下的育苗基质研究尚未有文献报道。关于银叶菊开花的数量、大小以及未来的变化等的研究,还需要更长时间的观察和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