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清代科举考试趣闻及谎报年龄现象探析

2021-11-25孟凡明

地域文化研究 2021年4期
关键词:童生乡试举人

孟凡明

清代科举考试始于顺治二年(1645),乡试和会试均要考三场,考生不限年龄和次数限制,期间奇闻逸事不胜枚举。

一、科考趣闻

1.老童生应试

湖北某童生年过七十,“次次观场,自言功夫纯熟。”科举考试“次次观场”,既说明对科考的执着,也表达了科考不中无可奈何的心态。学使取《四书》各首句并作一题为:“大学之道,天命之谓性,学而时习之,孟子见梁惠王”。老童应声答道:“道本乎天,家修而廷献也。”“道本乎天”分别概况了《大学》和《中庸》的首句。“家修而廷献也”则是对《论语》《孟子》首句的回应,“家修”可以认为是在家“学而时习之”,“廷献”意思是“献议于朝廷”,可以窥见“孟子见梁惠王”的意图。老童生的回答使学使大为佩服。①《七十岁童生应院试》,载徐珂编撰《清稗类钞》(第二册),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第614页。科举考试,考了几十年没有取得功名的人不在少数。还有参加会试的举人在外考试几十年,路途中父子相见彼此不认识,或者路途中夫妻相见彼此也不能确认对方,这些情况也时有发生,还有的客死他乡。

2.阿拉伯数字答卷

黄漱兰任江苏督学时,某廪生在有数字的地方,用阿拉伯数字书写。黄阅之大怒曰:“某生以外国字入试卷,用夷变夏,心术殊不可问。着即停止其廪饩。”①《以外国字入经古试卷》,载徐珂编撰《清稗类钞》(第二册),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第619页。这反映了当时清朝官员天朝上国的思想根深蒂固,既是对1500年前后地理大发现世界发展大势的愚昧无知,也反映了中西文明碰撞下的文化保守倾向。最后的结果是以某生发狂死的惨剧落幕。

3.外国人参加科举

鸦片战争之后,清政府签订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中国的领土、领海、司法、关税、贸易等主权遭到严重破坏。英国人赫德担任清政府的海关总税务司长,主持中国海关长达45年之久。赫德有两个儿子羡慕中国的科举,通过“纳监”的方式,将户籍纳入顺天府,聘请名师教学,后来参加顺天乡试,不料被顺天考生“群起而攻之,乃不入场。”②《外人捐监应乡试》,载徐珂编撰《清稗类钞》(第二册),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第654页。科举考试本来就竞争残酷,每省录取名额自宋代及后世实行定额制,现在外国人也来争夺科举名额,那些寒窗苦读的士子岂能善罢甘休。

4.交白卷

清顺治十五年(1658),江苏溧阳县人马世琪参加江南乡试,试题为“渊渊其渊”。马世琪有才学,想考出好成绩,迟迟不肯轻易落笔。到了第二天,还没有写一个字。考试快结束了,马世琪口占一诗,在试卷上写道:“渊渊其渊实难题,闷煞江南马世琪。一本白卷交还你,状元归去马如飞。”③《马世琪乡试交白卷》,载徐珂编撰《清稗类钞》(第二册),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第639页。一时之间成为笑谈,为雪前耻,三年后的乡试中马世琪高中解元,再后来的殿试中又高中状元,大魁天下。

5.县学诗题问答

某县院试考试的诗题为“多竹夏生寒”,某考生答曰:“客来加暖帽,人至戴皮冠”,这样格调并不高雅的诗句,居然得到学使的称赏,称赞其“吐属华贵,非寻常寒酸所能道。”还有这样一道“润物细无声”的诗题,某考生云:“开门知地湿,闭户闹天晴。”亦有某名士极为赞赏,“谓无声二字,熨帖入妙。”④《院试之试帖诗》,载徐珂编撰《清稗类钞》(第二册),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第614页。由此可知,某县学读书人的学识和学使等人的水平,也反映出当地的教育状况。

科举考试是一个说不尽的话题,奇闻逸事不胜枚举。有人春风得意马蹄疾,有人中举后发狂,有人客死他乡,有人一生落魄穷困潦倒。关于乡试考生的神态,蒲松龄有这样生动的描述:“秀才入闱,有七似焉。初入时,白足提篮似丐。唱名时,官呵隶骂似囚。其归号舍也,孔孔伸头,房房露脚,似秋末之冷蜂。其出闱场也,神情惝恍,天地异色,似出笼之病鸟。”⑤《蒲留仙论乡试情形》,载徐珂编撰《清稗类钞》(第二册),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第635页。

二、清代科举谎报年龄现象

清代科举谎报年龄的现象,除了“官年”问题①“‘官年’的出现,由来已久,清代亦盛行,主要是指中试者为日后的选、任官能得到实际利益,而在报考时即隐匿年龄,少报几岁。李世愉:《试论清代科场中的谎报年龄现象》,载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清史研究室编《清史论丛》(2011年号),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11年,第45页。外,生员报考时谎报年龄主要有三种情况:童生试、八旗科举,以及恩赏政策下的老年士子谎报年龄。②李世愉:《试论清代科场中的谎报年龄现象》,载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清史研究室编《清史论丛》(2011年号),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11年,第45页。谎报年龄都是为了钻空子,以求获得实际利益。

童生试之所以谎报年龄,是因为在考试难度上有已冠、未冠之分。③已冠、未冠之分,以20岁为界,20岁以上为已冠,20岁以下为未冠。已冠题稍难,未冠题目略微简单。于是就有人钻这个空子。到后来,这种现象就比较少了。原因是“清代中后期,很多地方的州县试已不再有已冠题、未冠题之分,即使保留旧俗的地方,已冠题与末未冠题的难度已无多大差别,而且是任应试者自行选择面已。”为了防止童生考试舞弊,清政府采取的主要措施是:应试童生亲自报名,当堂填写姓名、籍贯、年岁及三代履历,不得请人代写。“且须五童互结,廪生保结”。考试时,“必须点名、核对身份、年貌入场。如违反条例须严惩。”杜绝地方官徇情滥纵,草率从事。④李世愉:《试论清代科场中的谎报年龄现象》,载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清史研究室编《清史论丛》(2011年号),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11年,第51页。

老年士子谎报年龄现象“自恩赏例推行之日起,直至清末,虚捏年岁的现象从未间断,可谓是禁而不止。”为了笼络读书人和炫耀“盛事”。乾隆元年(1736)首次对会试中没有考中的老年举子进行恩赏。乾隆十七年(1752)规定:会试未中的举人,年龄在80岁以上者赏翰林院检讨衔、70岁以上者赏国子监学正衔。乾隆五十四年(1789)又加赏财物,对90岁以上者加赏缎三匹,80 岁以上者加赏缎两匹,70岁以上者加赏缎一匹。嘉庆时,赏赐老年落第举人,官职又增加了翰林院编修、国子监助教职衔,其后形成定制。对于乡试中没有考中举人的老年生员赏给举人衔,始于乾隆三十五年(1770)。乾隆五十四年(1789)规定:乡试末中的老年生员,80岁以上者赏举人衔,允许参加会试,70岁以上者赏副榜衔。有人统计,整个清朝恩赏老年举人3,581人,副榜5,117人,会试恩赏老年职衔者2,958人,共计11,656人次,其中不乏谎报年龄者。⑤李世愉:《试论清代科场中的谎报年龄现象》,载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清史研究室编《清史论丛》(2011年号),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11年,第48-54页。

从根本上说,清政府对谎报年龄问题是放任的。谎报年龄现象在清代科举考试中非常普遍,并未真正得到重视。社会舆论关注的焦点是科举取士是否公平。与科场的种种作弊现象相比,谎报年龄显得无足轻重。于是,谎报年龄现象逐渐成为一种风气,慢慢为人们所接受,甚至一直影响到今天。⑥李世愉:《试论清代科场中的谎报年龄现象》,载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清史研究室编《清史论丛》(2011年号),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11年,第55页。

清中叶以后,士风日下,生员多是有名无实之辈,根本不在学校读书,只想等待考试,以老年获得恩赏。这些人“根底浅薄,文艺祖疏者,滥竽充数”。同治皇帝要求各省学政认真“整饬士习”,但是无济于事。①李世愉:《试论清代科场中的谎报年龄现象》,载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清史研究室编《清史论丛》(2011年号),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11年,第53页。

三、废科举

关于废科举的过程,《清稗类钞》有较为详细的记述。1903年4月,袁世凯和张之洞联衔上奏《请递减科举中额专注学校折》为废除科举制定了实践路径。1905年8月30日,袁世凯、张之洞、赵尔巽、岑春煊、周馥、端方五人联衔上奏《立停科举推广学校并妥筹办法折》,主张废除科举制度。废除科举制度,并不是没有阻力,守旧的王公大臣竭力反对。王文韶是其中的代表人物,对于废除科举,“则力阻之”,并且扬言“老夫一日在朝,必以死争之。”1905年日俄战争结束以后,日本派遣外相小村寿太郎与中国议约,清政府指派袁世凯负责商议。事后,袁世凯密陈慈禧太后,谓“宜乘日俄之惫,亟变法以图强”。清政府终于下定决心,于光绪乙巳(1905)七月(公历1905年9月2日)下诏废除科举,设学堂。乡试、会试以及各省岁科童生考试,“均一体停罢”。②《废科举》,载徐珂编撰《清稗类钞》(第二册),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第595页。

光绪二十九年(1903)举行最后一科乡试,光绪甲辰(1904)科考,是中国历史上的最后一场科举考试,河北肃宁县人刘春霖成为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位状元。

科举虽废,但是科举并没有立即绝迹。对于从东西洋毕业的留学生,奖励举人或者进士头衔。宣统己酉(1909)明文规定:留学生最优等者奖给进士,中等者奖给举人,冠以文科进士、文科举人等称号,其他学科仿照此法。例如,宣统己酉(1909)十二月,分别赏给詹天佑、严复等人进士、举人头衔。③《游学生之进士举人》,载徐珂编撰《清稗类钞》(第二册),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第634页。

结语

清代的科举考试有吸纳人才、整合社会的作用,优待老年士子的做法也客观上导致了老年士子谎报年龄的现象时有发生。清代的科举舞弊案很严重,处罚也是科举史上最严厉的王朝。清代的科举考试,严重摧残人才,冯桂芬在《校邠庐抗议·改科举议》中指出:科举“意在败坏天下之人才,非欲造就天下之人才”。对于经世致用之学,“道德性命之理、古今治乱之体、朝廷礼乐之制、兵刑、财赋、河渠、边塞之利病,皆以为无与于已,而漠不关其心”。将算学斥之为“洋鬼子”的学问,根本不相信还有西班牙和葡萄牙等国家的存在。④李琳琦:《清代的科举制度探析》,《社会科学家》1993年第3期。在世界近代化的潮流中,清王朝一步步趋于没落,1911年在辛亥革命的浪潮中最终被时代淘汰。

猜你喜欢

童生乡试举人
清张志宁嘉庆丁卯科乡试硃卷档案
韩童生与倪大红的同命之交
会说话的窗户
郴州出土明嘉靖七年《湖广乡试录》考析
韩童生 陶慧敏(下)
清代贵州举人数量考辩
清末科举:实践背离严密制度的困局
年羹尧:残忍将军爱家教
人情大如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