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院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现状、问题和对策
2021-11-25夏天雨
夏天雨
(上海大学 上海 200444)
近年,我国的志愿服务事业得到了政府、高校等各类机构的大力支持,得到蓬勃发展。美术学院的大学生也积极投身其中,在各志愿服务领域做出自己的贡献。但同时,大学生的志愿服务活动仍存在诸多问题,如何促进我国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可持续发展已成为研究者关注的焦点。
一、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基本内涵
志愿服务一般是指利用自己的时间、技能、资源,在不为物质报酬的情况下,为组织、社区、社会提供非营利、无偿援助的公益性服务。[1]当前,我国志愿服务正朝着“体系化”“制度化”“完备化”的方向发展。而高校大学生作为最庞大、最稳定的年轻团体,依靠自身掌握的知识与技能成为志愿服务活动的主力军,对我国的志愿服务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二、美术学院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功能与价值
相对于其他学科的学生而言,美术学院大学生思想活跃、想象力丰富、实践能力强、热情高涨,是一个生气勃勃、富有创新精神的群体。他们在不断学习继承中华传统艺术的同时,又富有创造力,但比较有个性,易出现情绪不稳定、自由散漫等表现。在志愿服务中,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专业特长、兴趣和发展方向选取适合自己的志愿活动,从而达到在实践活动中强化道德素质、增强社会责任感与培养专业化道路的目的。
志愿服务可以强化美院学生的道德素质。抓好德育是高校人才培养的根本,高校应将德育工作落实到各项实践中去。志愿服务是一种道德实践,也是大学生体现自我价值的最好方式。在付出过程中,学生获取快乐,并不断完善自身的道德素质。将助人为乐的精神和道德实践相结合,能提升大学生的道德素质,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推动社会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志愿服务可以增强美院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大学生肩上承载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责任,在学校里,要努力学习专业技能,顺应时代潮流,成为时代需要的人才,毕业后,要积极投身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去。而志愿服务是一个很好的载体,通过参加志愿服务,美院学生能感受到自身能力在社会中的作用,在回馈社会的同时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和时代使命感,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而努力奋斗。
志愿服务可以培养美院学生专业化发展道路。充分发挥自身的专业知识和经验是实现专业化志愿服务的基底。美术学院的学生能够运用自己的技能为社会提供专业服务。学生将在校期间学习的知识运用到志愿服务中,能提高专业知识水平,并在实践中得到训练,使自身技能逐渐纯熟,这是认识与实践的一般规律,也是志愿服务走向专业化发展的道路。
三、美术学院大学生志愿服务的现状调查
本次研究一是文献梳理以往数据;二是问卷调查,调查对象为上海美术学院不同专业不同年级的学生,针对美术学院大学生志愿服务的核心问题设计问卷。本次调查采用微信小程序共发放104份问卷,回收有效问卷104份。
其中,大一年级48人,占调查总人数的46.15 %;大二年级39人,占调查总人数的37.50 %;大三年级9人,占调查总人数的8.65%;大四年级8人,占调查总人数的7.69%。
在专业分布上,史论专业共计36人,占调查总人数34.62%;设计专业共计37人,占35.58%;数字媒体专业14人,占调查总人数的13.46%;建筑专业6人,占调查总人数的5.77%;油画专业4人,占调查总人数的3.85%;国画专业3人,占调查总人数的2.88%;版画专业3人,占调查总人数的2.88%;雕塑专业1人,占调查总人数的0.96%。
从志愿服务种类来看,参与学院学校活动如迎新晚会类57人,占调查总人数的22.89%;参与技能类,如展馆讲解引导47人,占调查总人数的18.88%;参与专业类,如指导绘画书法40人,占调查总人数的16.06%;参与爱心奉献,如关爱特殊人群40人,占调查总人数的16.06%;参与社会公益类,如保洁服务36人,占调查总人数的14.46%;参与体育类,如竞赛服务17人,占调查总人数的6.83%;参与新闻与媒体运行协助11人,占调查总人数的4.42%;参与农村支教类1人,占调查总人数的0.4%。
从志愿服务次数来看,参与过1次志愿服务15人,占调查总人数的14.42%;参与过2-5次志愿服务42人,占调查总人数的40.38%;参与过5-9次志愿服务17人,占调查总人数的16.35%;参与过10次志愿服务13人,占调查总人数的12.50%;参与过30次志愿服务3人,占调查总人数的2.88%;从未参加过志愿服务有14人,占调查总人数的13.46%
从志愿服务动机来看,单纯为服务精神为回报社会50人,占调查总人数的18.66%;为丰富阅历、方便今后找工作有83人,占调查总人数的30.97%;想获得人脉有57人,占调查总人数的21.27%;为掌握技能,如英语交流或加强专业有37人,占调查总人数的13.81%;为评奖学金31人,占调查总人数的11.57%;自己没想法,纯粹跟风的参加者有9人,占调查总人数的3.36%;家长要求参加的有1人,占调查总人数的0.37%。
通过分析回收问卷可以看出,目前美术学院大学生志愿服务在多个方面都存在着较为突出的问题,包括对个人志愿服务精神的理解不深入、专业教育培训不足、激励机制不完善及经费保障不完备等方面。
四、开展美术学院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对策思考
1.扩大志愿服务精神的宣传
调查结果显示,77.62%的志愿者是为获得某种利益而参与志愿服务,仅18.66%的志愿者表示参与志愿服务的动机是出于志愿服务精神,还有3.37%的志愿者承认是在对志愿服务几乎没有了解的情况下而盲目参与进来的。如果学生对志愿服务工作的目的不明确,只是机械地完成志愿服务内容,是不可能产生深层次认知的,更谈不上提高服务能力。
我国的志愿服务事业还处于发展中,志愿服务的精神尚未在我国得到普及和理解。面对学习的巨大压力,大学生在志愿服务中无法做到全面投入,对于服务的精神主旨领悟不彻底、不清晰。因此,高校应正确引导和普及志愿服务精神。志愿服务精神不仅是帮助他人,志愿服务活动也不仅是为某个机构或组织做事情,参与志愿服务应是不求个人回报的、长期持续性的利他行为,其范围更广更宽,如此社会才能真正进步。
美术学院应该通过学院广播、院报、讲座、网络媒介宣传和推广志愿服务精神,树立无私奉献的榜样。在学习生活中,要不断提升美院学生的思想觉悟,让崇高的奉献精神在内心深植,以思想指引行动。
2.提高志愿服务方面的专业教育培训
根据调查,28.93%的学生认为组织方没有发挥学生志愿者的能力,或没有培训到位,使学生不能很好地完成任务。以上海美术学院为例,学校目前并没有关于志愿服务方面的教育培训课程,因此美院学生在参加志愿服务活动时缺乏足够的专业知识,因认识不足导致了能力不足。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在报名进入某项志愿工作后,由有经验者简单传授服务经验,再根据学生自身悟性开展志愿工作。志愿服务教育的缺失,使高校的志愿服务发展受到阻碍。高校应引导学生深入学习志愿服务精神、加强服务意识,在此基础上,开设专门课程提高学生的志愿服务专业素质和能力。志愿者在培训中,不但可以充分学习志愿服务精神的内涵,还能结合自身经历,通过专门的教育培训,将理论学习付诸实践。首先,教育培训能帮助学生清晰了解自身思想意识上的不足并予以纠正;其次,专业教育培训能够帮助学生更快找到适合自身的志愿服务,从中获得更多的成就感。教育培训在明确服务倾向和喜好的基础上,帮助学生将喜好和自身专业优势相结合,精准定位到志愿服务中,以免学生将精力花在不必要的地方,降低其走歪路的风险,避免志愿者因盲目活动而被打消积极性,甚至满足不了组织方的需求。
3.建立相应的志愿者激励机制
学院志愿服务的评价、激励体制不健全。以上海美术学院为例,学院只是对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进行简单的宣传和招募,在服务完成后总结材料、发放证书。此外,激励机制不完善会降低大学生投入志愿服务的热情,26.76%的学生希望在志愿服务之后能表彰优秀志愿者,并将志愿者证书存入人事档案。将精神激励作为改革主体,能保持志愿服务的长效性。第一,对于积极投身志愿服务并取得优秀成果的大学生志愿者,学院可以在评优、入党等时给予优先考虑;第二,表彰优秀的志愿者,增加大学生对志愿服务的关注度;第三,通过网络海报等方式宣传优秀志愿者的光荣事例;第四,学院可沟通志愿组织部门,志愿组织部门颁发的荣誉证书往往是志愿者更为重视的,如“世博工作先进个人”就是2010年世博会给优秀大学生志愿者的称号。对志愿者的服务记录存档,提升大学生志愿者的参与积极性。
4.完善大学生志愿服务经费保障制度
资金不足也是志愿服务遇到的难题。调查显示,19.73%的志愿者认为志愿服务活动经常会遇到资金不足,需要零用钱补贴的情况。很多时候,志愿服务组织方无法保证活动开展的资金,学生在志愿服务中的通话费、交通费、餐费等基本补贴往往只能自掏腰包,时间长了会增加学生的经济负担,由此影响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学院应在发布志愿服务信息时,与志愿服务组织方沟通协调,提醒组织方在规划活动之始,做好交通费、工作时间通话费、餐费等基本补贴的资金配备。如果是学院自身开展的项目,也应预算资金,专款专用,以解决学生的后顾之忧,帮助学生志愿者积极长久地投入志愿服务事业。
5.创新服务内容、拓展服务领域
目前,美术学院的志愿服务活动种类较为传统,包括美术馆讲解导引、关怀弱势群体、校园活动、义务家教辅导、媒体运行、农村支教等。调查表明,有19.73%的学生认为应该创新服务内容,拓宽服务范围。与学生个别沟通后发现,学校或志愿服务组织方会限制美院学生的服务种类,初衷是发挥美术学院学生的专业能力。但有部分学生更希望去涉及不同领域,服务不同的人群或行业,锻炼自身除专业外其他方面的能力。
志愿服务精神的推广,不应有局限性,可以体现在社会工作中的方方面面,遍布社会各个角落。应提升大学生的素养,让其全方位发展。学院应勇于尝试、潜心发掘丰富多样化的志愿服务项目和内容,让学生可以参与其他艺术领域的志愿服务,使志愿服务精神遍地开花。多学科多专业的交叉融合,是当前我国创新素质教育发展的战略重点,在美术学院志愿服务活动中发挥跨域性联合,势必也会形成一条教育发展新路。
五、结语
志愿服务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近年来国内的相关理论研究及实践探索也很多,志愿服务对于大学生乃至每个公民的道德建设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笔者通过研究现状问题,探索得出的这些对策,对于美术学院大学生志愿者自身的发展和锻炼,以及整体素质的提升都有一定的启示意义,并能使整个志愿服务队伍保持长期可持续性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