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文史传统的交叉学科实践
—— 云南大学民间文学/民俗学学科建设省思录*

2021-11-25

民间文化论坛 2021年6期
关键词:云南大学民俗学民间文学

张 多

如果自19 世纪末章太炎、梁启超等学人从西学引入“神话”“史诗”等算起,中国现代民间文学/民俗学的学术历程已经超过120 年。在这期间虽然学科的名称一直在变化,但学科的内核、学术史和研究队伍逐步得到凝聚。目前,这一学科在中国官方的表述是“民俗学(含:中国民间文学)”,从这个两位一体的表述可以看出,民间文学/民俗学在高等教育体制中的定位仍是个有张力的问题。

“民间文学”和“民俗学”分别指向“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两种属性。按照普遍科学发展规律来看,学科之间本不应有壁垒,然而从国家科学政策的管理角度看,边界不清往往造成实际工作中的某些障碍。1949 年之后,民间文学/民俗学学科绝大多数都是在中国语言文学系设立。到1997 年,教育部将官方学科目录中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下的中国民间文学二级学科撤销,在社会学一级学科下设民俗学(含:中国民间文学)二级学科。由此造成了自2000 年以来的学科建设大调整,这一调整的高潮则是2010 年之后许多高校中文系的民俗学被调整到社会学院系,从而引起许多高校的中文系自主恢复中国民间文学二级学科。

2020 年9 月,云南大学(以下简称云大)中文系民俗学硕士点也因社会学一级学科建设的需求,被调整至重组不久的社会学系。云大中文系也开始自主恢复增设中国民间文学二级学科。有关本学科在2000 年前后的历史细节,黄泽《李子贤教授与三次云南大学民间文学、民俗学暨少数民族文学学科座谈会》①黄泽:《李子贤教授与三次云南大学民间文学、民俗学暨少数民族文学学科座谈会》,云南大学神话研究所官方微信订阅号“神话王国”,https://mp.weixin.qq.com/s/oSZcVf6a3ZLiFEsgQEbkCQ,发布日期:2020 年10 月4 日,浏览日期:2021 年3 月8 日。一文已有诸多回忆。在这一学科建设大变动的过程中,笔者兼具“事外”“事内”的角色,兹对学科建设进行省思与阐发。

一、云大民间文学/民俗学学科的根源及萌发(1937—1949)

1922 年底,私立东陆大学在昆明贡院建校,1923 年开始招生,中国语言文学是建校之初便展开教学和科研的专业之一。1923 年至1936 年云大国文学科主要进行师范教育。1937 年改国立云南大学后,原中国文学系扩充为文史学系。1940 年文史学系增设西南文化研究室,由方国瑜(1903—1983)主持。

1937 年,徐嘉瑞(1895—1977)到文史学系任教,他是云大民间文学/民俗学研究的第一位专业学者。徐嘉瑞是大理人,其母为白族。他的文艺思想以“平民文学”为核心,集中体现为他对“民间”的关切。②吴婉婷:《徐嘉瑞的文学思想与文学实践研究——以“平民文学”为中心视点的一种考察》,云南大学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2016 年,第32 页。早在1924 年,徐氏就出版了第一部著作《中古文学概论》,他对民间戏剧文学的关注便从此书开始。1932 年底他开始深入研究中国近古文学,并于1936 年出版了《近古文学概论》。

1939 年徐嘉瑞任教授,兼云大文史学系主任。1940 年他完成了我国第一部研究云南民间小戏花灯的专著《云南农村戏曲史》。这是一部见功力的民间文学专著,他常请昆明郊区农村的艺人来讲剧本,③徐嘉瑞:《云南农村戏曲史》,《徐嘉瑞全集》(第二卷),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8 年,第45 页。其将民间本土知识融入学术探讨的研究方法堪称超前。因此可以说,徐嘉瑞开始从事民间文学研究,是他到云大任教后发生的重要学术转向。

1947 年,徐嘉瑞的代表作《大理古代文化史(稿)》写定,该书在方国瑜的努力下收入“西南研究丛书”,1949 年7 月由云南大学西南文化研究室出版。《大理古代文化史(稿)》是将民间文学、民俗研究和民族史有机结合的学术经典。他在文化史架构中,将古代大理地区的民族史、神话、传说、歌谣、民俗文献、民俗实物、民间信仰、民俗语言、民间图像、民间音乐等融为一炉,展示了多元材料的互证方法。他在民族本土视角、汉文典籍视角、西人调查视角之间穿梭对堪,视野极为开阔。从1949 到2020 年,此书在北京(中华书局,1978)、香港(三联书店,1979)、台北(明文书局,1982)、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5)多次再版,影响甚大。

1938 年,经著名教育家、时任云大附中主任(校长)的杨春洲举荐,云南大学熊庆来校长聘请楚图南(1899—1994)到云大任教,先后任讲师、副教授、教授,文史学系主任,1942 年又兼任云南大学西南文化研究室研究员。楚图南在云大讲授过“文学概论”“史记”“文选及习作”等课程,深受学生喜爱。抗战期间,与楚图南一起在云大文史学系任教的还有胡小石、顾颉刚、姜亮夫、方国瑜、刘文典、钱穆、刘尧民等一批知名学者,他们对云南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科影响深远,同时也是云大民族学、历史学学科的渊源所系。楚图南的名篇《中国西南民族神话的研究》a开辟了云大神话研究的园地,后来他翻译古斯塔夫 斯威布(Gustav Schwab)的《希腊神话和传说》在学界影响深远。b

值得一提的是,文史系的西南文化研究室(1942—1949)是一个深具影响的研究机构,其在云大文史学术传统基础上,积极投身于西南边疆社会问题的综合调查研究。在1944 年3 月18 日的《国立云南大学西南文化研究室概况》中记载,该机构的诸多研究问题中,包括了民俗学/民间文学研究的议题,如“民族生活史”“礼俗文学、艺术、语言文字诸端之实况”“人民生活”等。③雷文彬、卫巍编著:《云南大学校史简明读本》,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15 年。在该机构出版的著述中,除徐嘉瑞的著作外,张镜秋(1903—1998)译注的《僰民唱词集》④张镜秋译注:《僰民唱词集》,国立云南大学西南文化研究室,1946 年,第75—76 页。也是民间文学的重要成果。张镜秋是昆明本土翻译家、世界语学者、中医学家,他于1940 年底到西双版纳勐海地区任督学,并在佛海简易师范学校兼课,故而得以接触傣族口头传统。徐嘉瑞为《僰民唱词集》作序,充分肯定其“学习僰文,足茧荒山采访民间歌谣”⑤张镜秋译注:《僰民唱词集·徐序》,国立云南大学西南文化研究室,1946 年。的研究方法。

1938 年10 月,顾颉刚(1893—1980)到昆明任云南大学教授。他为学生开讲“经学史”“中国上古史”等课程,并编写了著名的《中国上古史讲义》。他讲课体系完整、论辨有据,又善于将民俗学和史学的方法相结合,颇受学生欢迎。在昆明期间,他因有感于云南边疆少数民族问题的复杂性,在昆明《益世报》创办了《边疆》周刊,组织边疆学会,后来又写了著名的文章《中华民族是一个》⑥顾颉刚:《中华民族是一个》,《益世报·边疆周刊》(昆明),1939 年2 月13 日。。顾颉刚在昆明北郊浪口村居住期间,写下了读书札记《浪口村随笔》⑦顾颉刚:《浪口村随笔》,《责善半月刊》,1940 年第1 期—1941 年第3 期。,后于1961 年编定为《史林杂识初编》。

1938 年秋,吴文藻(1901—1985)和冰心(1900—1999)夫妇到达昆明。吴文藻在1939 年创建云大社会学系,延揽了包括费孝通在内的一批优秀青年学者。1940 年,吴文藻支持费孝通组建社会学研究室(即云南大学-燕京大学社会学实地调查工作站)。后因昆明遭受日军飞机轰炸,研究室迁到城南呈贡县魁星阁,故有“魁阁”之称。在“魁阁时代”,费孝通、林耀华、许烺光、史国衡、谷苞、田汝康、陶云逵、瞿同祖、张之毅等人组织了一系列的卓有成效的实地调查研究,这是云大“田野研究”“社区研究”作为学术方法论的开端,时至今日仍然泽被后学。

1948 年,杨堃(1901—1998)、张若名(1902—1958)夫妇抵昆,分别任教于云南大学社会学系和文史系。杨堃特别强调民族学、民俗学的研究要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坚持社会调查。他经常带领学生到乡村和民族地区进行社会调查或实习。他还率先在云南大学开设田野调查方法的课程。1953 年他转入历史系任教,翌年参加全国民族识别工作,任云南少数民族调查组西盟分组组长。直到1966 年,65 岁的杨堃还骑马翻山越岭,带领学生到红河哈尼族、彝族地区进行调查,并写出报告《哈尼族的宗教生活》。在云南大学工作的31 年时间里,杨堃为云南大学民俗学、社会学和民族学的教学和科研奠定了坚实的基础。1983 年,钟敬文联合杨堃、顾颉刚等七位教授联名倡议,在北京成立中国民俗学会。

1948年,应时任云南大学中文系系主任的徐嘉瑞邀请,民间文艺学家叶德均(1911—1956)前往昆明,任中文系教授,讲授“中国戏曲史”“中国通俗文学”等课程。教学之余,叶氏完成《明代南戏五大腔调及其支流》《歌谣资料汇录》等一批在学术界颇具影响力的著述。秦家华在评述《明代南戏五大腔调及其支流》时总结了叶德均治学的民间文艺立场:

温州腔发展到后来,虽然为余姚、弋阳两腔所代替,但温州腔所具有的原始南戏的特点,却一直保持下来。不论是余姚腔还是弋阳腔,都是劳动人民最喜爱的戏曲。对于这种情况,从不同的立场出发,会有不同的看法。历史上曾有人认为,南戏盛行,“声音大乱……若以被之管弦,必至失笑”。叶先生经过对南戏唱腔的详细考察,认为这是“从重音律、管弦的保守观点出发,不明白民间创造新腔调的趋势,因此产生这样歪曲的结论”。叶先生又进一步批评了明代一些封建士大夫由于偏嗜北曲和轻视人民的创造,把人民大众创造的南戏说成是“不幸”“胡说”,认为“这显然是有意的歪曲和诬蔑”。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叶先生对劳动人民在历史上创造的文化艺术是给予高度评价的。①文平(秦家华):《从民间文艺中吸取营养——读叶德均〈戏曲小说丛考〉》,《思想战线》,1991 年第5 期。

叶德均的民间曲艺理论著作《宋元明讲唱文学》②叶德均:《宋元明讲唱文学》,上海:上杂出版社,1953 年。(商务印书馆2017 年出版精装本)1953 出版,这是一部研究古代民间曲艺的力作,系统梳理了讲唱、陶真、涯词、鼓子词、诸宫调、覆赚、词话、驭说、说唱货郎儿、弹词、鼓词、宝卷等曲艺的源流关系。

从学术专门度和任教时长的角度来考量,徐嘉瑞、叶德均构成了云大民间文学/民俗学学科的第一代学者之“双璧”。

二、中文系对云大民间文学/民俗学的持续滋养(1950—1997)

1950 年云南和平解放之后,云南大学的学术研究进入了新的阶段。这一时期,国家百废待兴,人才的分散和流失导致中国学术研究格局发生了巨大变化。特别是在1951 年到1958 年,云南大学作为综合性大学的学术力量遭到人为严重分化,学校进入发展困难时期。但这一时期,云大民间文学/民俗学学科却逆势上升,学科的独立姿态渐渐形成。

朱宜初(1925—2013)教授是云大民间文学/民俗学学科重要的承启人物,其民间文艺学、少数民族文学方面的建树在20 世纪中后期颇有影响,出版了《民族民间文学散论》等著作。朱宜初1947 年考入云大文史系,得徐嘉瑞、叶德钧等先生亲炙,1951 年毕业留校任教。③感谢朱宜初教授之女朱霞教授帮助核订信息,朱霞教授为云南大学中文系1984 届本科校友,现任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学院民俗学教授、博导。他带领云大中文系在民族民间文学研究上取得的成绩,得到钟敬文的充分肯定。这也是1980 年“全国《少数民族民间文学概论》师资培训班”在云大举办的重要原因。他的学术贡献也主要体现在经典教材《少数民族民间文学概论》①朱宜初、李子贤主编:《少数民族民间文学概论》,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3 年。(2016年再版)的编写上。

1952 年,著名诗人、文学家李广田(1906—1968)出任云南大学副校长(1957 年任校长),十分关注少数民族民间文学,并重新整理了此前由黄铁、杨智勇、刘绮、公刘等人搜集整理的彝族长诗《阿诗玛》②中国作家协会昆明分会重新整理:《阿诗玛》,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60 年。 访谈对象:李子贤,访谈人:张多,时间:2012 年12 月27 日,地点:昆明市五华区李子贤教授家中。。据李子贤(1938—2020)回忆:“李广田校长虽然没有给我直接讲过课,但是他对我产生很大影响。他写的一些文章,比如歌谣集《金花银花献给毛主席》等,我认真拜读过。他在当时的特殊情况下高度赞美了少数民族口承文学。1979 年我在《思想战线》上发表了一篇文章《满腔的热情,科学的态度》,专门讲李广田与民间文学。他重新整理了《阿诗玛》,在后记中提出的‘四要四不要’,当时达到相当高度,应该是当时民间文学整理的高水平论著。”③

1952 年张文勋(1926— )从云大中文系毕业,在李广田、刘尧民(系主任)关心下留校任教。20世纪50 年代,云大中文系开设了“人民口头创作”课程,由朱宜初、杨秉礼等老师讲授。张文勋作为中国古典文论专家,其学术生涯中却颇多关注民族民间文学。他和朱宜初教授构成了云大中文系民间文学/民俗学的第二代学者。当然,张文勋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培养人才上。

1955 年,张福三考入云南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1958 年,云大中文系55 级师生组成5 个调查队,到大理、丽江、西双版纳、德宏、文山进行少数民族文学调查,云南省委宣传部很重视这次三年级的“实习”,调查队就叫做“云南省少数民族民间文学调查队”。张文勋负责大理调查队,张福三是调查队成员。经过近一年的调查,他们走遍了下关、剑川、宾川、洱源、漾濞、巍山、鹤庆等县的白族地区,搜集到千万字的第一手材料。后来张文勋、张福三等撰写出了中国第一部正式出版的少数民族文学史《白族文学史(初稿)》④云南省民族民间文学大理调查队:《白族文学史(初稿)》,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59 年。。

其他调查队的成果包括,傣族民间叙事长诗《葫芦信》⑤云南省民族民间文学西双版纳调查队收集翻译整理:《葫芦信》,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59 年。《娥并与桑洛》⑥云南省民族民间文学德宏调查队搜集翻译整理:《娥并与桑洛》,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60 年。,纳西族史诗《创世纪》⑦云南省民族民间文学丽江调查队搜集翻译整理:《创世纪》,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60 年。和《纳西族文学史(初稿)》⑧云南省民族民间文学丽江调查队:《纳西族文学史(初稿)》,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59 年。等。这次民间文学调查活动是云南第一次大规模的少数民族民间文学调查,获得了对白族、傣族、纳西族、壮族、苗族等民族民间文学面貌的第一手资料,在中国民间文学史上有重要影响。

1958 年,周恩来总理视察云大,提出云大要办好民族史和民族文学两个专业。于是1959 年,云大中文系设立了中国第一个少数民族语言文学本科专业,李子贤、秦家华便是首届学生。这个本科专业一共招收1959、1960、1964 三届学生,至1966 年停招。

1962 年,首届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专业的毕业实习,是一次重要的民间文学调查活动。李子贤担任了云南小凉山彝族民间文学调查队的副队长,从昆明经楚雄到丽江,从丽江徒步到达宁蒗彝族自治县。这次调查不仅摸清了小凉山彝族的民俗和民间文学,还进行了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对纳西族摩梭人的民间文学调查。1963 年,李子贤毕业留校任教。这一年,他就又带着学生到独龙江流域进行民间文学调查。当时进入独龙江是一件异常艰险的事,他带着两名学生硬是翻过云岭、高黎贡山,越过澜沧江、怒江到达怒江州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独龙江乡。这也是我国历史上首次对独龙族民间文学的专题调查。

1966—1976 年间,云大中文系开展工农兵学员教育,设两个专业:文学班、新闻班。在正常教学受到干扰的情况下,李子贤利用带新闻班到基层采访的机会,带学生到少数民族地区继续进行民间文学的田野调查。他前后共带过4 期新闻班,直到1978 年新闻班停办。在6 年时间里,李子贤跑遍了允景洪、勐连、中甸、剑川、金平等地方。正是得益于这些难得的调查,云南大学党委批准中文系在1978 年成立了少数民族文学研究室。民间文学的调查和研究在1966—1976 年间并未中断,反而积累了大量宝贵的民间文学资料。

1979 年2 月,国家相关部门在昆明举办了全国性的“少数民族文学史编写座谈会”。李子贤在会上提出民间文学界要拨乱反正,恢复少数民族民间文学应有的地位。同年7 月,李子贤参加了由北师大举办的“《民间文学概论》暑期教师培训班”,得到钟敬文的指导。从1977、1978、1979 级开始,云大中文系开设了“民间文学概论”“少数民族民间文学概论”“西南少数民族原始文学”“神话研究”“宗教学导论”“少数民族民间文学选讲”等课程,这样的课程在当时国内民间文学高等教育中算是最系统的之一。

1980 年,受教育部委托,云南大学中文系举办了“全国《少数民族民间文学概论》师资培训班”,共有来自全国19 所高校的青年教师来参加。师训班上,钟敬文于6 月24 日乘机抵达昆明,亲自到云大为学员授课。张文勋接机并与钟先生和诗,钟先生诗云:“翠湖堤上吊斜醺,诗老①指柯仲平(1902—1964),云南广南人,著名作家。云亡十五春,金马碧鸡余韵在,诗人今复见文勋。”②吴婉婷编著、施维达审订:《张文勋学术谱录》,北京:中华书局,2021 年,第51—52 页。在师训班上,朱宜初、李子贤、张福三、秦家华等分别主讲了神话、史诗、民间故事、民间叙事长诗等专题。这次师训班用的讲义,经过后来几届学生的试用,最终形成了我国第一部《少数民族民间文学概论》③朱宜初、李子贤主编:《少数民族民间文学概论》,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3 年。。多年来,这部教材都是公认的经典教材。

1983 年开始,云大中文系开始招收民间文学方向的硕士生。1983 级硕士生包括朱宜初教授招收的沈怀灵,李子贤教授招收的谢国先(后随尤中教授攻读博士学位)。后来张福三教授招收1986 级硕士生邢定生、李子贤教授招收1988 级硕士生黄泽(系本校教师在职攻读)。1992 年,在李子贤、秦家华、张福三、傅光宇几位教授的努力下,中国民间文学硕士学位授权点得以确认。

傅光宇(1934—2001)于1979 年到云大中文系任教,1993 年出版著作《三元——中国神话结构》④傅光宇:《三元——中国神话结构》,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3 年。。该著是中国首部与法国著名学者乔治·杜梅齐尔(Georges Dumezil,1898—1986)的“三功能论”开展对话的重要成果。傅光宇并未照搬杜梅齐尔,而是在对中国神话进行本土解析的基础上修正“三功能论”,使之适应于中国的比较神话学研究。傅光宇学术视野宽广,他将云南少数民族民间文学和东南亚民间文学融会贯通,凝结为专著《云南民族文学与东南亚》①傅光宇:《云南民族文学与东南亚》,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1999 年。。若单论学术水准,傅光宇当入20 世纪90 年代中国民俗学、民间文学的第一集团,许多学术见解至今依旧是后学对话的标杆。

1987 年,云大中文系教师木霁弘开始对滇藏“三江并流”区域进行田野调查,并构想出“茶马之道”的概念。1990 年夏,木霁弘会同陈保亚、徐涌涛、李旭、王晓松、李林沿迪庆到昌都、甘孜进行百余日的民俗调查。1991 年六人发表《超越——茶马古道考察记》,正式提出了“茶马古道”这一概念,并于《滇藏川“大三角”文化探秘》②木霁弘、陈保亚、徐涌涛、李旭、王晓松、李林:《滇藏川“大三角”文化探秘》,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3 年。中披露田野成果。后来云大师生一直在拓展“茶马古道”的研究,③晚近成果诸如木霁弘、周重林:《茶马古道文化遗产线路》,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20 年。这代表了云大民间文学/民俗学学科的原创性成果。

20 世纪八九十年代,云大民间文学/民俗学学科的学者出版了若干极具影响力的著作,比如朱宜初的《民族民间文学散论》④朱宜初:《民族民间文学散论》,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0 年。、张福三和傅光宇合著的《原始人心目中的世界——西南民族原始文学研究》⑤张福三、傅光宇:《原始人心目中的世界——西南民族原始文学研究》,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1986 年。、李子贤的《探寻一个尚未崩溃的神话王国——中国西南少数民族神话研究》⑥李子贤:《探寻一个尚未崩溃的神话王国——中国西南少数民族神话研究》,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1 年。、秦家华等合著的《西南少数民族风俗志》⑦《思想战线》编辑部:《西南少数民族风俗志》,北京: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1 年。,以及杨知勇和李子贤、秦家华合编的《云南少数民族婚俗志》⑧杨知勇、李子贤、秦家华:《云南少数民族婚俗志》,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1983 年。《云南少数民族生葬志》⑨杨知勇、秦家华、李子贤:《云南少数民族生葬志》,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1983 年。《云南少数民族生产习俗志》⑩杨知勇、李子贤、秦家华:《云南少数民族生产习俗志》,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1990 年。《云南少数民族生活志》⑪杨知勇、李子贤、秦家华:《云南少数民族生活志》,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1992 年。,还有黄泽的硕士论文《西南民族节日文化》⑫黄泽:《西南民族节日文化》,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1995 年。出版后,也成为民族节日研究领域的重要著作,多次再版。秦家华在钟敬文主编的《民俗学概论》中撰写第三章第一节“饮食民俗”。⑬钟敬文主编:《民俗学概论》,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 年。此外,秦家华还任《中国风俗辞典》⑭叶大兵、乌丙安主编:《中国风俗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0 年。副主编。这些著作不仅成为少数民族民俗研究、民间文学研究的经典著作,并且也标志着民间文学/民俗学学科逐渐成为云大中文系的优势特色学科,同时有力支撑了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二级学科的发展。

1997 年,教育部将原属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的“中国民间文学”二级学科调整为社会学一级学科下的“民俗学(含:中国民间文学)”二级学科,云大中文系遂转设民俗学二级学科,会同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二级学科一道,继续招收和培养民间文学/民俗学方向的硕士生。

三、民俗学专业的蓬勃发展(1998—2020)

到20 世纪末,云大中文系的民间文学/民俗学学科已经形成了一个强大的学术团队,包括张文勋、朱宜初、李子贤、秦家华、傅光宇、张福三、段炳昌、黄泽、木霁弘、秦臻、李道和等。在秦家华(1938—2011)教授担任主编时期,云大期刊《思想战线》不仅成为中国名刊,还是民间文学/民俗学的重要阵地。在傅光宇、张福三教授的努力下,以西南多民族研究为专长、以民俗研究和民间文学交叉为方法的学术特色得以明确。在李子贤的领衔之下,该学科点召开多次民间文学/民俗学的国际学术会议,与日本、美国、泰国、越南、韩国,以及我国台湾、香港地区学界往来频繁。并且神话学成为云大民间文学/民俗学学科的优势方向,在海内外的学术影响力十分可观。

1997 年至2004 年,李子贤召集了三届中日民俗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1997 年首届会议聚焦中日民俗学研究的状况和前沿,有二十余位日本学者参会。2000 年第二届会议在楚雄举办,聚焦“稻作与祭仪”主题,诸如伊藤清司、小岛璎礼、工藤隆等民俗学家都莅临会议。2003 年第三届会议在怒江州举办,聚焦怒江大峡谷民俗文化,伊藤清司、工藤隆、冈部隆志、西胁隆夫、繁原央等日本学者到会。2010 年,已退休多年的李子贤依旧走在田野调查一线,在开远市老勒村发现了当时可能是西南民族地区唯一活态存续至今的洪水遗民兄妹婚“人祖庙”,并召集了“兄妹婚神话与信仰民俗暨云南省开远市彝族人祖庙考察与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成为中国神话学的一桩盛事。在李子贤的推动下,云南大学文学院与韩国延世大学中文系和中国研究院建立了长期的学术合作关系。分别于2017、2019 年在云南大学与延世大学举办了两届“东亚民俗文化与民间文学论坛”,就当代东亚各国民俗文化传承的现状与走向、东亚各国民俗文化与口传文学交流互动等问题展开研讨。

需要指出,正是在20 世纪90 年代民间文学/民俗学学科的推动、滋养、培育之下,云南大学的民族学学科逐步崛起,成为今日之高峰学科。1990 年,张文勋任云南大学中国西南边疆民族经济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李子贤任专职副主任,这个中心也就是今天的“教育部重点人文社科研究基地云南大学西南边疆少数民族研究中心”的前身之一,系民族学一流学科的重要依托。1991 年,张文勋主持、李子贤策划在大理召开了全国“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与现代化学术研讨会”。1993 年在李子贤推动下召开了“首届哈尼族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这两次盛会在相关领域内皆为里程碑式的学术活动。

到21 世纪,云南大学中文系的民间文学/民俗学学科进一步巩固研究成绩,除了民俗学硕士点的招生和培养质量不断提升,还于2000 年获得中国少数民族艺术专业(属民族学一级学科)博士点,2001 年开始在该专业下招收民间文学/民俗学方向的博士生。该博士点由施惟达、段炳昌、何明、黄泽任校内博导,由杨福泉、袁鼎生任外聘博导。该博士点陆续培养出毛艳、董秀团、黄静华、洪颖、刘红、和晓蓉、杨杰宏、陶书霞、田玉玲、罗梅、罗瑛、杜鲜、冯瑜、汪榕、李世武、高健、金红、纳张元、侯小纳、习建勋等从事各民族民间文学/民俗学研究的学者。

2014 年,云大中文系设立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高健成为首位进站(2015)和出站(2017)博士后,出站后留校任教。他的出站报告《民间文学搜集整理的诗学与政治学:1949 年以来云南民间文学搜集整理的研究》①高健:《民间文学搜集整理的诗学与政治学:1949 年以来云南民间文学搜集整理的研究》,云南大学博士后研究报告,2017 年。充分彰显了云大中文系民间文学/民俗学人才培养的新高度。2014届民俗学专业硕士毕业生张多考入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民间文学专业攻读博士学位,后进入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博士后流动站工作,2019 年出站后作为高层次人才引进到云大中文系任教。

中文系民俗学(含:中国民间文学)硕士点,从1997年到2020年的毕业生中,有不少在学界崭露头角,比如毛艳、董秀团、洪颖、杨立权、和晓蓉、孙信茹、魏美仙、陶书霞、刘红、杜鲜、杨杰宏、杨晓勤、光映烔、田素庆、田玉玲、李荣荣、罗梅、黄静华、冯瑜、丁晓辉、卢鹏、韩鼎、高志明、段铃玲、杜新燕、陈丹、何马玉涓、张振伟、胡云、李世武、高健、张多、李冬、张云、王自梅、何佩雯、陈蓉榕等人。从1997 年到2020 年先后担任民俗学硕士生导师的计有:李子贤、张福三、秦家华、段炳昌、黄泽、段跃庆、木霁弘、张宇丹、郑筱筠、秦臻、马翀炜、毛艳、洪颖、李道和、董秀团、黄静华、杜鲜、罗瑛、高健、张多。

云大中文系的民间文学/民俗学学科,在21 世纪形成了以民俗学(含:中国民间文学)专业和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专业两个硕士点为依托的硕士研究生人才培养格局。2016 年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博士点开始招收民间文学方向博士生,由董秀团任博导。而中文系的中国少数民族艺术博士点则于2018 年调整至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

2020 年在内蒙古大学召开的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学会第九届代表大会上,董秀团再次当选常务理事,高健、张多当选理事,高健兼任副秘书长。

2014 年10 月,中国民俗学会第八届代表大会暨2014 年年会在云南大学召开,该会议由中文系民间文学/民俗学学科承办,是对中文系学科建设成绩的充分肯定。这次代表大会上,董秀团当选中国民俗学会常务理事,当时还在攻读博士学位的高健、张多当选理事①2018 年在广州召开的中国民俗学会第九届代表大会上,董秀团再次当选常务理事,高健、张多再次当选理事,罗瑛新当选理事。,并因为他们在中国民俗学会志愿者团队工作中的杰出表现,获得中国民俗学“生命树奖”。这里值得一提的是,云大中文系民俗学专业研究生从2008 年至今,一直是参与中国民俗学会主导的民俗学互联网学术交流平台建设的骨干力量,其中以杨杰宏、高健、张多、朱卿、崔震、陈悦、刘兰兰等志愿者为代表。他们在中国民俗学网、民俗学论坛BBS、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全媒体开展的网络平台建设在学界产生广泛影响,探索出一条“互联网+学会+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

在1997年之后,中文系民间文学/民俗学学科团队陆续产出一批高质量成果,其中著作有2003年“中国少数民族村寨调查”的几种成果,②秦臻、马国忠主编:《东乡族:甘肃东乡县韩则岭村调查》,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4 年;杜鲜、彭清深主编:《保安族:甘肃积石山县大墩村调查》,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4 年;董秀团、万雪玉主编:《柯尔克孜族:新疆乌恰县库拉日克村吾依组调查》,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4 年。李子贤的《再探神话王国——活形态神话新论》③李子贤:《再探神话王国——活形态神话新论》,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16 年。、段炳昌的《南诏大理国的流风遗韵——穿越白族民俗长廊》④段炳昌:《南诏大理国的流风遗韵——穿越白族民俗长廊》,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1999 年。,黄泽的《神圣的解构——民族文化研究的多维审视》《西南民族文化与民俗——民族文化学的新视野》《非物质文化遗产视野下的民俗艺术与宗教艺术》,⑤黄泽:《神圣的解构——民族文化研究的多维审视》,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8 年。黄泽:《西南民族文化与民俗——民族文化学的新视野》,海口:海南出版社,2008 年。黄泽主编:《非物质文化遗产视野下的民俗艺术与宗教艺术》,海口:海南出版社,2008 年。黄泽和黄静华合著的教材《神话学引论》⑥黄泽、黄静华:《神话学引论》,海口:海南出版社,2008 年。,木霁弘的《茶马古道考察纪事》⑦木霁弘:《茶马古道考察纪事》,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2001 年。,李道和的《岁时民俗与古小说研究》《民俗文学与民俗文献研究》《干将莫邪传说研究》《中国古代食人风俗研究》,①李道和:《岁时民俗与古小说研究》,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4 年。李道和:《民俗文学与民俗文献研究》,成都:巴蜀书社,2008 年。李道和:《干将莫邪传说研究》,香港:香港大学饶宗颐学术馆,2009 年。李道和:《中国古代食人风俗研究》,香港:香港大学饶宗颐学术馆,2013 年。董秀团的《白族大本曲研究》《石龙新语:剑川县沙溪镇石龙村白族村民日记》《野有蔓草:大理石龙民间故事集》,②董秀团:《白族大本曲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 年。董秀团主编:《石龙新语:剑川县沙溪镇石龙村白族村民日记》,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 年。董秀团、朱刚、段铃玲编著:《野有蔓草:大理石龙民间故事集》,北京:商务印书馆,2019 年。毛艳、洪颖、黄静华合编的教材《西南少数民族民俗概论》③毛艳、洪颖、黄静华编著:《西南少数民族民俗概论》,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12 年。,黄静华的《日常生活视阈中的民间艺人研究》《中国白族村落影像文化志——狮河村》,④黄静华:《日常生活视阈中的民间艺人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7 年。黄静华、苟正霞:《中国白族村落影像文化志——狮河村》,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13 年。高健和张多参撰的《新中国民俗学研究70 年》⑤叶涛主编:《新中国民俗学研究70 年》,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9 年。等。

2021 年,中文系的民俗学专业硕士点调整至社会学系。同时,中文系自主增设中国民间文学硕士、博士点,黄静华遴选为博导。至此,云南大学中文系的民间文学/民俗学学科完成了一级学科架构的调整,学科点的名义虽由“民俗学”调整回“民间文学”,但民俗学的学术传统和梯队依旧是中文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并且形成了中国民间文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双线交叉发展的学科格局。

四、从中文系到社会学系:契机与挑战

学科建设既是高等教育政策的关键实践,也是推进学术的惯常手段。虽然人文社会科学通常不太强调团队协作研究,但是传承有序、梯队合理的学术团队是建设优质学科的必要条件。在这样的背景下,2010 年之后中国的人文社会科学高等教育建设比较倚重“一级学科”的建设。因为人文科学在国际上并没有约定俗成的分科标准,因此中国高校的文科建设就主要参照教育部的学科目录。

但是民间文学/民俗学恰恰是一个交叉学科,其人文属性、社科属性缺一不可,加上这一学科规模相对较小、具有相对独立性,这就造成了不论划归中国语言文学还是社会学一级学科都不十分合适的问题。

(一)民俗学和民间文学的二分

从学术史的根源上讲,民间文学和民俗学共享了学术史的开初阶段。民间文学抑或民俗学就像同一个学术领域的两个旗号,在百年前歌谣运动阶段民间文学话语稍强,在此后中山大学民俗学会阶段民俗学话语稍强,但在1949 年之前基本上没有民间文学/民俗学的二分“问题”。1949 年之后,在苏联的影响下,中国的学术政策比较注重专科的划分。在这种背景下,民间文学就成了文学科目下的“人民口头创作”,在20 世纪五六十年代民俗学的话语基本上由民间文学(民间文艺学)代言。在这一阶段,以北京师范大学为代表的一大批中文系都开设了民间文学的课程或专业方向。这也奠定了此后至今为止的学术格局。

直到1997 年的学科目录调整,“民间文学”从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目录中调整到社会学一级学科下的“民俗学”,作为一个括号内包含的三级学科。这种目录表示方法本身就表明这种调整只是一种权宜之计。而彼时大多数民俗学专业又都是中文系在承办。中文系开设民俗学专业,从实际运作上看也比较顺利,基本上都能融入中国语言文学,并且成为特色。说到底,中国民俗学的相对独立性其实脱不开民间文艺学,离开了民间文艺的民俗学,基本上都可以被人类学、社会学、历史学、宗教学吸收掉。

2010 年之后,在学科评估日益倚重一级学科的情况下,民俗学被社会学(院)系吸纳是大势所趋,许多院校都进行了这样的调整,比如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而进入社会学系的民俗学也在或多或少地向社会学、人类学靠拢。云南大学中文系的民俗学二级学科在2020 年秋季被社会学系吸纳,既是学科评估的需要,更是顺应“大势”的产物。但毕竟民间文学是云大中文系的优势特色,因此中文系自主复设中国民间文学二级学科也是顺势而为。

(二)分属不同“学科”的利与弊

民间文学/民俗学分属中国语言文学、社会学两个一级学科,从实际操作层面并没有妨碍这一学术共同体的学术演进,就像“民族学一级学科”和“人类学二级学科”的关系。从这个角度看,分属不同学科有利于中国民间文学/民俗学的资源拓展和开放研究,也有利于更好地发挥这一领域人文与社会科学属性兼备的特点,培养学科交叉人才。

但从既有的实践经验来看,民俗学在社会学一级学科下是“边缘”,中国民间文学在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下也是“边缘”,这就造成学术话语分散、学科研究力量分散的不利局面。尤其是在社会学系,社会学二级学科通常比较强势,且缺乏民间文学的课程,从而对民俗学独立存在的必要性提出了挑战。

而在中文系,除了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民间文学与其他二级学科都有极大差异,同系同事的知识背景、文学观往往不易兼容。即便是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二级学科尚包含民族语言、作家文学的部分,也不能完全和民间文学兼容。

从实践来看,设有中国民间文学专业的中文系,诸如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华中师范大学等院校,都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民间文学的教学活动有力促进了中文系本科生整体文学观的形成,并且对研究生教育有重要完善作用。以云南大学中文系为例,该系在1949 年之后一直开设有“人民口头创作”“民间文学概论”“神话学”等课程,直接促进了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的壮大。云大中文系的本科生也以具备整体文学观、具备民族和民间文学知识背景而著称。历史上1958年、1962年、1980年的历次民间文学大调查,也基本上是云大中文系教师带领本科生完成的。

(三)“两条腿走路”何以可能

着眼于未来,民间文学/民俗学领域如何更好地在两个院系下发展,是当前学科建设亟待研讨的问题。目前一些高校已经有可资借鉴的宝贵经验。例如山东大学的儒学高等研究院同时设有民俗学、民间文学的研究生专业,较好地促进了多学科交叉和开放性研究;再比如中山大学人类学系和中文系皆设有民俗学二级学科招生点,两方各有侧重、互有合作。

就当前云南大学的学科建设实际来说,社会学一级学科隶属于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而民族学是该单位学科建设的中心任务。在这样的情况下,民俗学被调整到社会学系不可避免地要与民族学研究相融会,从而大大削弱民间文学课程和教学。与此同时,中文系复设的中国民间文学二级学科,仍然是原有的民间文学/民俗学科班师资团队承担其教学和科研。民间文学教研室同时建设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中国民间文学两个二级学科,并且培养方案中依旧会保留民俗学理论方法的研究生课程和本科生课程。

未来理想的状况是:云大民间文学/民俗学学科能在新的二分格局下实现“两条腿走路”,从而寄望于跨院系的合作,进一步增强民间文学/民俗学学科过去数十年业已在中文系积累的学术实力,凸显民间文学/民俗学研究的复杂性与多样性,从而助力云南大学第二个百年的文科发展。

结 语

当代中国的民间文学/民俗学学科即将全面迈入“两条腿走路”的时代,除了在社会学院系陆续开设民俗学,在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的教育部目录中恢复中国民间文学二级学科将是一个顺势的选项。2021 年,艺术学理论一级学科下新设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本科专业,这和民俗学非遗研究的实绩有千丝万缕的关系。同时也有学者在2021 年全国两会提案,建议在艺术学门类下设置民间文艺学一级学科。①《全国政协委员潘鲁生:发展新文科,增设“民间文艺学”》,人民网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93463009222925763&wfr=spider&for=pc,发布日期:2021年3月6日,浏览日期:2021年3 月20 日。2021 年1 月3 日,张多、高健召集了“面向未来的学术共同体——云南大学民间文学学科建设座谈会”,全国20 所院校的青年学者在云端研讨,对云大复设中国民间文学专业乃至全国的民间文学/民俗学发展走向各抒己见。总的来说,大家对未来民间文学/民俗学作为一个整体的学术共同体的发展是乐观的。在中文系和社会学系的双重架构,乃至加入艺术学的多重架构下,学科同侪势必要充分利用交叉优势“左右逢源”,通过学科建设助力学术发展。

最后再次强调,学科之间本不应有界限、壁垒,教育行政部门的学科目录更不应是学者研究、人才培养与学科演进的束缚。因此,本文意不在讨论学科的理论本色和价值属性问题,而是针对当代中国高等教育尤其是云南大学学科建设的实操问题做出讨论与思考。

猜你喜欢

云南大学民俗学民间文学
导言
民俗学如何融入新文科建设
民俗学的悲剧
——学院派民俗学的世界史纵览
济慈长诗《拉米娅》中的民间文学“母题”
《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投稿须知
《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报)》论文版权授权确认书
云南大学百年校庆启动仪式举行
中国民间文学艺术发展现状与保护
The Whole Society Should Take Necessary Responsibility for the Children
民间文学是民众自己的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