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保持“检身若不及”的高度自觉

2021-11-25周燕虎

政工学刊 2021年6期
关键词:枕巾万邦光荣传统

☉周燕虎

“年轻干部是党和国家事业接班人,必须立志做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的忠实传人。”习主席在2021年春季学期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谆谆教诲:“年轻干部要有‘检身若不及’的自觉,经常对照党的理论、对照党章党规党纪、对照初心使命、对照党中央部署要求,主动查找、勇于改正自身的缺点和不足。”

“检身若不及”源自《尚书·商书·伊训》:“先王肇修人纪,从谏弗咈,先民时若。居上克明,为下克忠,与人不求备,检身若不及,以至于有万邦,兹惟艰哉!”文中伊尹讲述了商汤始修为人纲纪,有过则改,从谏如流,要求居上则明、居下则忠,对人不求全责备、对己则严加检敕,感叹如此方能拥有天下万邦。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从古至今,但凡成就大业者,无一不是修身立德、反躬自省、检身如常之人。晚清重臣曾国藩律己极严,即便只是做了一个羡慕别人有钱的梦,他都会检讨痛斥自己内心不够坦荡磊落,检身之深刻发人深省。一个人只有坚持自重、自省、自警、自励,时常直抵内心最漆黑的部分,主动进行自我批驳和自我净化,方能修炼出坦荡襟怀和高尚品行。北宋王安石曾说:“修其心治其身,而后可以为政于天下。”意思是说,从政的前提是修心治身、修炼德行。由此可见,修身立德从来不是虚无缥缈的,而是走向事业高峰的重要保证。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周恩来毕生严以律己、艰苦朴素,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政治操守和优良作风。1958年1月,周恩来到杭州视察,随身带着枕巾、棉褥子、床单、被子。被子是解放战争时期在梅园新村用的那一床,洗得已经泛白。枕巾用了又用,中间已经破损,他就把破了的地方剪掉,两端重新缝上继续用。浙江省警卫处的同志实在看不下去,就从后勤部门领了一条新枕巾给换上了。周恩来开会回来发现后语重心长地说,我们的国家还不富裕,要保持艰苦奋斗的传统,即使以后富裕了,也不能丢了这个光荣传统。“大贤秉高鉴,公烛无私光。”正是始终怀揣律己之心、敬畏之心、自省之心,铸就了周恩来一生心底无私、天下为公的高尚人格,为后世景仰。

所谓“人无完人,金无足赤”,广大党员干部从成长成熟、成人成才到成事成功,本身就是一个修身立德、完善自我的过程。对此,我们必须保持“检身若不及”的高度自觉。正如刘少奇在《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中谈道,“我们应该把自己看作是需要而且可能改造的。不要把自己看作是不变的、完美的、神圣的,不需要改造的、不可能改造的”。少数因违纪违法而身陷囹圄的党员干部,在初入“雷区”时,并非没有感觉到来自灵魂深处的那种惴惴不安。然而,由于律己不严、检身不及、自省不够、改过不力,底线一退再退,原则一失再失,最终迷失了自我,走向了深渊。

检身是一个重大课题、终身课题,必须融入日常、常抓不懈。广大党员要敢于刀口向内、自我革命,坚持打好主动仗和持久战,用好自我批评这把利器,跟一切与党性原则格格不入的东西斗争到底,坚决抵制享乐主义、奢靡之风,做到“一念之非即遏之,一动之妄即改之”,培育积极健康的生活情趣,构建高尚纯洁的精神家园,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干事、清清白白为官,确保初心永不变心、本色永不褪色,在新时代新征程留下许党报国的奋斗足迹,以优异成绩迎接建党一百周年。

猜你喜欢

枕巾万邦光荣传统
多彩的梦
春疫
枕巾
新时代弘扬“支部建在连上”光荣传统的启示
庆建国70周年
不辱使命为强我中华修船业不懈努力
——记舟山万邦永跃船舶修造有限公司
枕巾之梦
“枕巾”不怕火炼
发扬我军官兵一致的光荣传统
发扬我军密切联系群众的光荣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