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优质+均衡” 模式助推非遗传承体验

2021-11-25黄之琳

非遗传承研究 2021年3期
关键词:长宁长宁区文化

黄之琳

2017年,上海市长宁区在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项目)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以下简称“国家创建办”)和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的支持指导下,精心筹划、积极申报,于2018年初获得第四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资格。2018年创建伊始,长宁区确立了“优质+均衡”的创建思路。

“优质+均衡”是公共文化高质量发展中密不可分的供给关系,同样也是非遗保护高质量发展的工作要求,在区域非遗保护协同机制构建过程中,“优质”保护必须达到“均衡”发展的状态,实现保护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全覆盖,才能体现社会主义公共服务的公益性质。以“均衡”发展为基础的非遗传承,必须追求“优质”保护的工作标准,才能体现上海作为国际大都市的文化治理水平和遗产保护水平。然而,作为长宁区非遗传承保护工作主管单位,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长宁分中心(长宁公共文化馆联合总馆)在保护工作上也存在“优质”与“均衡”有差距的问题。因此,现阶段长宁区非遗传承保护工作在“优质”上有较大进展的前提下,适度对“均衡”有所侧重,进而为全面实现非遗传承保护高质量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一、现状分析

长宁区的非遗保护工作起步较早,普及面广,工作规范,目前已建立完整的非遗保护档案数据库和非遗收藏档案库,实现了非遗保护工作数字化。2007年成立上海市非遗保护中心长宁分中心(以下简称“非遗保护中心”),2014年建成长宁区非遗传承体验中心,2020年被文化和旅游部确定为“国家级文旅融合试点单位”。

1.进展与成效

长宁区有关部门认真研究,积极采取措施,推动区域非遗保护工作取得新进展、新成效,主要表现为:形成传承保护协同矩阵,致力打造非遗保护品牌项目,不断壮大非遗表演团队规模。

2019年长宁区文化和旅游局实施体制机制改革,建立文化馆总分馆体系,作为区域非遗传承保护利用合作联盟,实行非遗传承保护协同工作机制。在推进非遗传承保护工作中,区级层面由长宁区文化馆联合总馆(长宁文化艺术中心和长宁民俗文化中心)牵头,下设非遗保护中心。社区层面以10个街镇社区文化活动中心为分馆,吸纳佳都大厦、羽瓦台书画馆、粟上海社区美术馆、上海艺术品博物馆四月天书院、Oms传统戏曲文化综合体、曲全立非遗影像公共体验基地共6家单位作为非遗社会分馆,包含虹桥香事馆在内的183个基层非遗保护点,构建起集传承、体验、教育、培训、旅游等功能于一体的传承体验设施体系,完善保护网络。它们与12所“非遗进校园示范学校”和29个非遗保护单位等企事业单位,共同建立非遗传承保护协同体系。在长宁区文化和旅游局公共服务和非遗保护科的统一指导下,坚持“见人见物见生活”的理念,以代表性项目和代表性传承人为抓手,提升非遗系统性保护水平,开展各类非遗保护活动,提高非遗保护传承能力,形成区域传承保护协同矩阵,使非遗保护传承意识深入人心,为保护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作出贡献。

非遗保护品牌项目,包括“非遗进校园”“非遗在社区”“非遗研学游”等。“非遗进校园”项目历久弥新。2016年至今,长宁区设立“非遗进校园示范学校”12所,选出“非遗小达人”15名,累计开展各类非遗体验活动100余场、非遗培训1000多课时,培训非遗学员3000余人。“面塑”代表性传承人张书嘉编纂的长宁社区《手工面塑》(初级)教材,被评为上海市优秀教材。“非遗在社区”项目蓬勃开展。非遗保护中心通过资金保障、传承人引进、平台搭建等措施,与10个街镇建立起“非遗在社区”合作关系。现有16个非遗项目入驻社区,建立和培育了非遗传承基地21个,分享非遗资源、配送非遗培训、广泛宣传动员,现已实现非遗项目在社区全覆盖。“非遗研学游”线路丰富多彩。目前,结合长宁区实际,盘活文化微旅游资源,长宁非遗保护中心初步打造了“长宁文旅地图”,开发独具特色的海派文化探访游、江南文化体验游、红色文化研学游等多条旅游线路,并与“全国民间艺术之乡”新泾镇、北新泾等民俗街区的打造相结合,将长宁区民俗特色点位串联起来,让各地游客看看皮影、扯扯响铃、闻闻香道、听听评弹、品品雅集,逐步形成集研学、观光、游览、体验、互动、休闲于一体的文旅品牌深度游系列,充分展现非遗特色体验的文旅价值。

非遗表演团队,主要有青梦圆皮影团、民间文艺团队、民间手工团队。青梦圆皮影团是上海市长宁民俗文化中心的特色非遗团队,以本单位年轻职工为骨干,创作皮影音乐剧《孔门弟子》,以皮影艺术的表现形式结合现代音乐和声光技术,讲述“克己复礼天下归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儒家文化思想,得到小学高年级和初中学生的喜爱。青梦圆皮影团曾赴台湾地区参加锡口艺术节,与台湾同胞交流民间艺术;还曾赴河北省邯郸市参加首届中原皮影艺术节,与全国各地皮影团同台表演。民间文艺团队在非遗保护中心业务干部的指导下,在每年春节元宵等传统节庆活动中大显身手,如莲湘、空竹、大头娃娃、舞龙、舞狮、高跷、福禄寿等节目在行街表演队伍里是一道靓丽的风景线。民间手工团队每年参与上海市民文化节手工艺大赛,曾荣获2017年市民文化节“百名市民艺术创客”称号。民俗中心手工团队自发组建“手作群”,在线上开展各类手工培训,香囊制作团队为长宁福利院和新长宁仙霞物业等单位举办多场“做香囊”“编香囊”端午体验活动,开展四史教育艺术党课活动。

2.潜力和空间

长宁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已取得长足进步,但从高质量要求出发,非遗保护仍然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就长宁区文化馆联合总馆开展非遗保护工作而言,主要是均衡度有待提升,在精准和高效上仍有较大潜力和空间。

其一,“优质+均衡”现状与高质量要求还有差距。党的十八大以来,长宁区按照“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原则,在公共文化产品增量提质、公共文化设施布局和资源配置均衡方面加大力度,全区“优质均衡”发展已明显高于一般水平。创建之初,长宁区对“优质+均衡”情况进行了广泛调研、深入思考和实践探索,力求进一步解决基层公共文化服务存在的街镇发展不均衡、资源分布不均衡、公众服务不均衡、需求供给不均衡等问题。

其二,数字资源与服务需求不匹配。目前,长宁区文化馆联合总馆及其下辖分馆(包含区级场馆2家、社区级10家、社会场馆6家)虽然均已开展非遗数字化服务和资源建设,但由于经费投入较少、基础条件较差和建设能力不足等多种因素,存在区域规模和共享覆盖不均衡的情况。非遗传播数字化服务手段(如文化云非遗专栏、公共文化产品线上供给平台建设和应用)需进一步提高效能。长宁非遗保护中心的数字化建设情况也基本相同,数字化服务手段单一,内容匮乏,非遗特色数据库的使用率和知晓率较低,不能满足长宁区公共文化和非遗的发展需求。

其三,人才队伍与服务需求不匹配。这一问题在不同层面有不同表现。如长宁区文化馆联合总馆(长宁文化艺术中心和民俗文化中心)这样的区级文化场馆集中表现为人才缺口较大、激励机制不足、管理体制僵化等问题,尤其是创作人才、非遗人才、数字化服务人才、理论研究人才近年来缺口比较大。社区文化活动中心集中表现为人才队伍年龄结构偏大、工作人员流动性较大、非遗专业从业人员匮乏等问题,尤其是在对接区级场馆开展区域性非遗挖掘、普及、调研等工作中,长期以来问题突出。居民区综合文化活动室的问题集中表现为人员编制少、管理人员难以应对多样化服务要求、专业化管理水平低等。

其四,非遗进社区资源配置供给不平衡。长宁区现有非遗保护项目29个,其中国家级项目1个,国家级传承人2名;市级项目10个,市级传承人7名;区级项目18个,区级传承人7名。然而29个项目中适合进社区开展非遗普及课程的只有10个左右。长宁区共有10个街镇和183个居民区,对非遗项目的配送演出和体验培训都有一定的需求。现有的传承老师和非遗团队数量不能完全满足社区精准配送需求,非遗供给能力显然不足,能做到“优质”,但远达不到“均衡”。

其五,非遗社会场馆和创新点位设立困难。长宁区现有地域面积为37.19平方千米,现有常住人口69.36万,现有非遗主题场馆为长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体验中心,隶属长宁区文化馆联合总馆,服务面积为500多平方米,展示了区域内29个非遗保护项目的基本情况。区非遗保护中心地处长宁区西部北新泾地区,虽然有地铁2号线便利的交通优势,但要将服务能级覆盖全区各个年龄层次的市民,显然难度较大。而且,公共文化阵地尚可以用来服务非遗宣传,但开辟社会化点位、创新点位进行全方位、公益性的非遗普及,就更是难上加难。

二、“优质+均衡”模式助推

现阶段,长宁区非遗传承保护工作在“优质”上有较大进展的前提下,适度对“均衡”有所侧重,确定以“长宁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高质量发展”为制度设计研究选题,构建具有长宁区特色的非遗保护制度体系,为全面实现非遗传承保护高质量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1.推进非遗保护“优质+均衡”理论创新

目前国内关于非遗保护工作精准化、效能化问题的研究相对有限,且大多停留在项目研究层面,对精准化保护传承缺乏相应的理论支持,对“非遗+”文旅融合发展缺乏有效的工作抓手。长宁区立足本区实际,一方面,在厘清非遗保护“优质”与“均衡”关系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精准保护”和“文旅融合”的实现路径,探索构建“非遗指数工作机制”来实际测度非遗保护质量和发展状况,并实际运用于创新实践;另一方面,长宁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上海市和长宁区时的重要指示,紧密围绕“精准保护”,研究和建立“大数据分析机制”和“文旅融合发展机制”,坚持不懈地提高全区非遗传承保护的能力和水平。“非遗指数工作机制”“大数据分析机制”“文旅融合发展机制”等制度的设计和研究,填补了学界非遗质量监测、精准保护、文旅融合等研究的空白,也能在非遗保护高质量发展创新实践中发挥强有力的引导和支撑作用。

长宁区主动服务国家战略,充分发挥上海在长三角区域文旅融合一体化发展中的龙头带动作用,利用长宁区区位基础、非遗资源优势,积极推动长三角区域“非遗+”文旅融合一体化发展。一方面,将非遗指数工作机制宣传推广到长三角地区,助力长三角地区非遗保护发展和文旅融合发展;另一方面,率先探索大数据技术在非遗发展保护领域的全面应用,建立“大数据工作机制”,以数据驱动决策,以数据促进发展,以数据服务项目保护,以数据研究新方法,为区域非遗保护高质量发展探索路径、提供示范。

2.形成非遗活动特色集群

在“优质+均衡”的理论指导下,长宁区已形成自身特有的传统音乐、美术、方言、民俗等各类非遗活动品牌及多个非遗特色项目,还积极打造非遗时尚创意策源地,建立时尚非遗新地标。

(1)巩固并推广品牌

“丝竹韵·弦外音”民乐推广品牌。“江南丝竹”是长宁区最早的市级非遗保护项目之一。为推广、弘扬传统音乐项目江南丝竹,长宁区自2014年起,连续8年举办“丝竹韵·弦外音”民乐推广季活动。历届内容丰富多彩,热闹非凡,有民乐与爵士乐的对话互动,有民乐与侗族大歌的联袂献演,有全市优秀江南丝竹汇演,有全国部分省市传统音乐交流研讨等,形式新颖多样,集舞台演出、社区巡演、文创集市、文旅推介、行街展演、非遗原创节目汇演等于一身。多年来,推广季活动在“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举行,每年都盛况空前,已成为长宁区百姓参与非遗、了解非遗的盛会。

“上海话·上海情”沪语推广品牌。自2011年起,该品牌活动在长宁区已经连续举办10年,荣获上海市民文化节品牌活动的称号。8年来,长宁区通过各种形式对沪语进行推广和普及,演绎大赛、名家论坛、“阿拉窝里厢”故事汇、原创微视频演说等活动,让上海人重温乡情乡音,让新上海人增添城市认同感和参与感,提高人们对地方语言文化艺术的鉴赏力和亲和力。

非遗艺术展览系列品牌。多年来,以长三角地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项目)合作机制的建立为契机,长宁非遗保护中心加强长三角区域在公共文化领域的交流合作,发挥长三角非遗项目及传承人的资源优势,立足非遗系列品牌发展战略定位,举办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全国及长三角地区非遗精品展览。如“山丹丹花开到长宁·脱贫攻坚奔小康”陕西安塞农民画、上海长宁西郊农民画作品交流展,再如“金牛送福迎新春”2021撕纸艺术作品展、月份牌年画非遗共享体验展“玫瑰我爱‘宁’”“百年百艺·薪火相传”中国传统民族乐器展等,依托长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体验中心、虹桥当代艺术馆、博乐展厅、中国元素展厅等非遗场馆,与杨子精品酒店等主题酒店结合,成为长三角民俗游的必选之地。

(2)建成非遗时尚创意策源地

“上生·新所”——历史建筑变身城市“网红”。近期,长宁区支持和促成了延安西路1262号原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改造,完成了“上生·新所”建设,打造融办公、经营、活动、酒店、购物为一体,汇集科技、文化、时尚、创意、媒体等优质企业。

虹桥香事馆——开在公园绿地里的非遗社会分馆。2019年,长宁民俗文化中心(长宁区文化馆联合总馆)与新虹桥中心花园合作,利用公园闲置房屋,在公园绿地内建立了虹桥香事馆暨长宁文化馆联合总馆下属社会分馆。多年来,香事馆主打“文旅+文绿”融合模式,以传承“人文香事”项目为抓手,开展一系列集展示、交流、研学、传习为一体的非遗保护活动。在此基础上,长宁区将进一步丰富旅游内容,强化非遗内核,结合“非遗日”主题活动,打造全新非遗打卡地,对线上“非遗会客厅”观众进行引流,丰富游客实地体验感,引导游客充分感知由传统文化带来的生活美学。

海派国际艺术风情街区——非遗艺术品展览与交易中心。长宁区采取多点恢复、连点为线、扩线成面的方法,推进海派国际艺术风情街区建设,旨在打造以非遗艺术品为主的艺术品展览与交易中心。推动程十发美术馆和文化大厦建设,与刘海粟美术馆、上海油画雕塑院形成联动,已构成专业展览展示中心、时尚活动中心和艺术品交易中心功能板块。

3.擦亮“优质+均衡”非遗创作创意名片

长宁区文化馆联合总馆作为地市级公共文化馆,每年在开展区域性群众性文艺创作的同时,将非遗传播理念融入其中,对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将艺术普及、文艺创作与非遗保护相结合,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做出广度深度,夯实文艺精品创作的基础,努力攀登艺术高峰,谱写文艺创作和非遗保护繁荣发展的新篇章。

其一,传统音乐创作。群星奖获奖作品《和·鸣》将传统音乐创新演绎。2007年,“江南丝竹”获批市级非遗保护项目,但多年来,其演奏曲目陈旧,表演形式单一,演出团队固定,保护方式局限。究其原因,在于非遗传统音乐没有精品新作,艺术表现力停留于传统美学,没有时代吸引力;受众群体局限于中老年人,没有年轻群体关注。为改变这一现状,长宁文化艺术中心创作民乐重奏《和·鸣》,并于2019年5月荣获由文化和旅游部颁发的“第十八届中国文化艺术政府奖—群星奖”。

其二,传统戏曲创作。沪剧是2007年进入市级保护名录的长宁区非遗项目。2019年11月,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作为第二十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展演重点推介剧目,以长宁区虹桥街道虹储居民区党总支书记朱国萍为原型的原创沪剧《小巷总理》受邀参加中宣部、文旅部联合主办的“2019年全国基层院团戏剧汇演出”,同年参加国家文旅部“全国优秀现实题材舞台艺术作品展演”,长宁区非遗登上全国舞台,讲述长宁故事,演绎长宁非遗,尽展长宁形象。多年来,长宁沪剧传承中心坚持原创特色,注重现实题材,致力打响长宁红色文化品牌。《小巷总理》在京演出时,受到北京观众的热烈欢迎。

其三,传统美术工艺创作。运用非遗技艺开展静态类非遗艺术品创作。一是原创长宁西郊农民画《中国速度——火神山医院》入选中华艺术宫“召唤——上海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美术、摄影主题展”。二是撕纸传承人华兴富创作撕纸作品《新时代·新上海》,为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以上海的简称“申”字为主线,以圆圈凸显上海城市精神,弘扬“海纳百川、追求卓越、开明睿智、大气谦和”的国际大都市风采。2019年,华兴富的作品在上海市剪纸艺术大赛中荣获“金剪刀奖”。2020年,华兴富的作品参展上海进博会,并受邀在现场展示撕纸技艺。2021年,华兴富又创作完成了题为“展现百年党史‘撕’说背后故事”的18幅撕纸作品,这组作品记录了建党百年间的重大历史事件,还原了中国共产党一步步发展壮大,带领中华民族走向繁荣昌盛的珍贵历史瞬间。三是面塑传承人张书嘉与上海话剧艺术中心联合制作面塑动画短片《剧场观剧礼仪》,以中国话剧先驱黄佐临先生的“Q版面塑”和上海话剧艺术中心吉祥物“安福鹿”为动画人物,用生动有趣的形式展示剧场观剧礼仪,并在每场演出前的大屏投放。2021年,她又与上海社会科学院及《新民晚报》合作,根据张晓栋作品《红色弄堂》为剧本,创作录制了“红色弄堂”系列短视频,讲述了一个中国共产党人早期在上海进行革命活动的弄堂故事,寻找烟火气里的红色记忆,在《新民晚报》全媒体播出报道。张书嘉用具有千年历史的面塑技艺还原了百年前的场景,用“动起来”的面人讲红色故事,让那段历史更加生动,让非遗“活”了起来。四是长宁非遗保护中心手工艺团队创作的创意香囊“端午安康”“金鱼戏水”“复古香囊”“瘦十斤”,荣获“慧心巧思,大匠运斤——2019年上海市端午香囊大赛”最佳创意奖。

其四,非遗文旅IP设计。一方面,打造非遗特色文创产品。2021年初,长宁非遗保护中心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团队合作,共同设计创作了两款“年画话年”表情包,包括第一弹“借你吉言”和第二弹“神仙拜年”,吸收木版年画的风格特征,神仙造型高度还原,表情萌态十足,使传统年画中的神仙跃然“屏”上。这些年画包含“万事如意、五谷丰登、手气最佳、吃瓜看戏、食来运转、Happy牛Year”等多款表情,融入年轻人的热门聊天场景,传递年轻人时尚另类的春节祝福和诙谐调侃的日常对白,携吉言吉语走进现代生活,再造传统年画新形象。另一方面,开发皮影元素文创,打造非遗伴手礼。皮影为形,昆曲为韵,2021年,长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体验中心联合昆山当代昆剧院、印象昆韵共同设计推出新春文创年礼,以“八仙过海”神话为设计元素,以皮影戏人偶形象为设计特点,文创礼盒心怀传统、脚踏实地,将上好的滋味、有趣的游戏融为一体。同时,定制知味观传统老字号点心,共8种14样,象征新年八方来客,事事顺遂。文创礼盒以“新年第一口糕”的经典味道,开启一年的好心情,以最东方的传统方式,祝四海宾朋新年好运,祝文旅公共服务融合出彩。

两年多的示范区创建,为长宁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注入了强大的动力。长宁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实现跨越式发展,也为长宁区非遗保护带来了溢出效应。下一步,长宁区可以按照文化和旅游部《“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工作要求,深化非遗传承体验设施体系建设,全面推进非遗传承保护高质量发展,将以“均衡”发展为基础的非遗传承与“优质”保护的工作标准相结合,将“技艺传承”与“团队培育”相结合,将非遗艺术品创作与群文艺术创作相结合,加强非遗跨界交流,尝试多种非遗保护“优质+均衡”新方式。

线上传播方式,可以使非遗展现出新魅力、新亮点,使非遗培训以互联网思维迅速转化发展,让非遗保护“优质+均衡”的时代特征得以显现。下一步,长宁区可以进一步拓展线上非遗课程内容的宽度和广度,发挥文化馆总分馆体制和联合总馆理事会机制优势,使长宁区非遗传承保护工作从优质走向均衡,创建长效发展、非遗人才培育、资金政策保障等多项机制,讲述长宁非遗故事,坚定长宁非遗自信,助力长宁经济提升。

猜你喜欢

长宁长宁区文化
上海各区战“疫”显担当(上)长宁区代表处在行动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赞长宁地震台
谁远谁近?
娘子好生猛
“一世长宁”全民大晒字
党建引领自治 自治改变生活
深化拓展“凝聚力工程”建设提高新形势下党的群众工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