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企业实施EAP的实践与思考
2021-11-25方海翔皮志芬中交二航局第六工程分公司
文_方海翔 陈 畅 皮志芬 中交二航局第六工程分公司
(编辑:汤雪涛 380189996@qq.com)
作为国有建筑施工企业,行业的特殊性导致工程项目分散在全国乃至全世界各地,且大多数地处偏僻、交通不便。工期紧、任务重、劳动强度大,长期远离家人朋友,休假成本高昂,使得员工的心理健康问题相较于一般行业更加突出。本文围绕国有建筑施工企业开展EAP(员工帮助计划)的具体实践,探讨开展EAP服务的必要性,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对策建议。
具体实践
2019年,笔者所在的国有建筑施工企业通过慎重选择比较,引入专业的心理辅导机构,正式启动了EAP项目。自实施EAP以来,公司始终以“打造身心和谐的职工队伍”为主线,面向员工、家属两大主体受众,以“团体辅导”、“一对一咨询”、“EAP专员培训”为抓手开展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
广泛宣传,推动全员参与。公司采用现场加视频会议方式召开EAP启动大会,近千名员工观看了EAP宣讲。结合企业实际设计心理关爱三折页、书签等宣传手册及展架发放给各单位,在公司微信公众号开设EAP专栏,推送EAP专业知识及案例,面向全体员工及家属开通24小时心理热线,实现员工EAP知晓率达到 95%以上。
摸底调查,制定实施方案。公司组织全体员工进行心理健康体检,共发放测评问卷近3000份,回收测评问卷2259份,其中有效问卷1929份,形成1929份测评报告并一对一发送参与测评本人。通过专业心理机构对员工心理健康基础大数据的统计分析,迅速确立从“幸福导航”、“筑爱合家”、“行达天下”三个层面入手,通过“内部专员为主、外部专业机构为辅”的方式启动EAP实施方案。
严格考核,建设EAP专员队伍。公司专门制定“三年培养计划”,举办EAP专员培训班,覆盖各基层单位工会主席、专兼职工会干部、办公室主任以及EAP积极分子,86人参加结业考试,第一批30人获得湖北省心理学会EAP专员资格证书,通过培训考核组建了公司EAP专员队伍。同时,在理论培训、资格认证的基础上,广泛征集EAP骨干专员在日常工作中开展心理帮扶的实际案例,组织心理咨询专家同大家进行专题分析交流,引导EAP工作骨干从理论走向实践。
服务职工,推动EAP服务落地。自2019年10月项目启动以来,公司组织心理专家到总部机关、各基层单位开展团队辅导10余场、一对一心理咨询50余人次,开设线上“幸福心课堂”系列讲座,并将EAP课程增设到业务骨干培训、新员工培训当中。特别是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公司紧急启动线上心理危机干预,开通心理健康专家24小时热线电话,切实发挥了安抚员工情绪、维护企业稳定的作用,受到领导和职工的一致好评。
取得的成果
提升员工心理健康。通过开展心理援助,给员工提供一个倾诉对象,引导员工直面工作生活中的困难问题,帮助员工缓解压力,保持身心健康。
维护企业和谐稳定。开展EAP帮扶,能够有效缓解员工压力,减少或消除心理问题,改善员工个人情绪和人际关系,提升工作的积极主动性,维护企业和谐稳定,增强凝聚力。
降低人才培养成本。实行EAP可以有效缓解员工工作生活压力,保持员工队伍稳定,降低离职率,为企业节省招聘新员工及培训费用,降低人力资源成本。
存在的问题
员工认识不足。由于中国社会的传统习俗,人们对于精神方面的问题讳莫如深,甚至简单地将心理问题与精神病划等号,即使有精神压力无处倾诉,也不愿意去寻求外部帮助。
缺乏领导支持。EAP项目是由企业购买,然后无偿提供给员工的一项福利,因此必定会非常关注投资收益。但是EAP效果的产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一旦管理层缺乏足够耐心,就可能导致后续项目搁浅甚至终止。
效果不易评估。EAP对于员工乃至企业所起的积极作用是一个长期的潜移默化的过程,无法用直观的、可量化的成本进行计算,面对外界的质疑通常也很难进行有力的说服。
思考与建议
1. 加大宣传力度,扩大项目影响。心理帮扶是一种无形的关爱,由于看不见、摸不着,很多人对其仍不了解,要想顺利开展EAP项目,首先就要加大宣传力度。企业可通过与专业机构合作,通过印制宣传手册、制作宣传短片、举办专题讲座等形式,向广大员工普及EAP基础知识,增强EAP工作的吸引力,扩大项目的影响力。
2. 加深关爱帮扶,突出重点人群。开展EAP服务,在进行普遍性心理帮扶的同时,还应重点帮扶工作生活遇到困难、家庭发生重大变故、身体健康出现异常情况等特殊群体。发现这类群体,应立即组织专家介入,有针对性地开展一对一心理疏导服务,帮助他们战胜生活困难,走出心理阴影,回归正常人生。
3. 加强活动创新,展现项目特色。EAP项目的最终落地还是要靠活动,除了要综合运用问卷调查、走访座谈、知识讲座、心理热线、团队建设、危机干预等传统方法外,还应探索与互联网技术的深度融合,不断为EAP注入新的技术,建立各具特色的EAP服务模块,提升员工对EAP的体验感,始终保持新鲜感和吸引力。
4. 加速人才培养,建立长效机制。目前各大企业开展EAP基本都是与外部专业心理机构开展合作,成本预算居高不下,短期内还能维持,长时间就会显现困难。要想建立EAP长效机制,必须加强企业EAP专员培训力度,建立一支企业自己的EAP骨干队伍。要借助外部力量将企业的管理精英培训成为懂得EAP专业知识、具备开展日常心理帮扶技能的复合型人才,将EAP项目由外部专家主导变为内部专员主控,逐步实现由外到内、由表及里的角色转变。
5. 加紧基础建设,营造和谐氛围。大部分企业引入EAP服务,是在员工出现了心理健康问题、进而引发一系列管理问题而开展的工作,归根到底是一种事后性的补救措施。而要想员工心理健康、企业和谐稳定,最重要的是加强日常关怀,防微杜渐、未雨绸缪,将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不断增强员工的幸福感、获得感和安全感,促进员工与企业同频共振、共同发展。
国有建筑施工企业不仅应该建立EAP项目,而且应该将它当作一项长期性的、基础性的保障工作抓早抓好,推动其抓在经常、立足平常、融入日常,不断挖掘内部潜力,真正造福职工、惠及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