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辅导员和本科生导师协同育人模式探究
2021-11-25
(上海海事大学 上海 201306)
2018年5月,教育部启动“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工作,全面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2019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师座谈会上强调,着力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要求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1]。落实思想政治教育的关键在教师,结合“三全育人”的制度背景,依托高校辅导员和本科生导师这一协同育人主体,构建起及时反馈、动态调整的育人模式,关注育人主体与客体之间的良性互动,以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精准落地,引导和培育青年学生更好地度过人生的“拔节孕穗期”。
一、落实“三全育人”,明确立德树人目标
1.“三全育人”,重点在“全”
落实“三全育人”工作,重点在“全”,即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和全方位育人。全员育人要求充分挖掘育人资源,包括高校辅导员、教师、学校各职能部门等,构建教育资源支持体系;全过程育人侧重时间范畴,将思想政治工作和教学工作有机结合,贯穿到成长成才的全过程;全方位育人则侧重空间范畴,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将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潜移默化地渗透到校园学习和生活的各方面。
全员育人是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人力基础和组织保障;全过程育人体现全员参与、全方位覆盖的客观要求;而全方位育人既需要全校各职能部门的积极参与和配合,又需要按照全过程育人的要求,挖掘不同领域、不同体系的育人元素,聚焦育人资源,创新育人方式[2]。三者之间相互联系,相辅相成,是有机的整体。辅导员肩负着打通“三全育人”最后一公里的重大责任与使命,在协调各方育人主体、达成育人共识、尊重育人规律和探索育人模式等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致力于将铸魂育人的理念贯穿于育人的全过程,渗透到育人的各个方面。
2020年6月,教育部印发了《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旨在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的普及化,拓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阵地,深入挖掘思政课程之外的其他各类课程的育人元素,形成协同效应。除了完善的顶层设计,持续的反馈机制是“三全育人”制度落地的有力保障。将宏观政策落实到育人的日常工作过程中,来自育人主体与客体之间及时、有效的信息交流和反馈有助于推进育人工作的动态调整,实现理论指导实践,实践反哺理论的良性互动,消除教育供给与需求之间的信息不对称,达到一个动态平衡,完善育人资源的分配,优化育人效果。
2.“三全育人”,目标在“育”
目前,在全国各地高校的大力推进下,“三全育人”工作稳步开展,以纵向衔接和横向贯通的方式将思想政治工作融入高校办学治校全过程,统筹办学治校各领域、教育教学各环节、人才培养各方面的育人资源和育人力量,更体现系统性、协同性、整体性[3]。但是,从铸魂育人的长远目标来看,一些现实问题有待改善。
第一,育人主体的覆盖面不够广。高校学生的思想引领和政治教育工作主要由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和辅导员承担,随着课程思政的推广,越来越多的专业课教师加入学生价值观引领的实践,但主要局限于课堂,而且缺乏连贯性。
第二,育人过程缺乏动态调整。反馈机制的建立健全能够指导高校不断完善“十全育人”体系,在传统育人模式下,育人主体和客体间的反馈频率较低,一般以学期,甚至学年为单位计算。如果没有一个恰当、及时的反馈机制,育人资源难以以一种最高效的方式分配到育人客体,可能产生供需不均衡。
第三,“三全育人”的目标在“育”。落实“三全育人”工作的最终目标在于培养可担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了更好地达成这一目标,应当关注政策和制度的落实情况。习近平总书记在我国全面深化改革进入新阶段之际曾强调“一分部署,九分落实”。教育领域的试错成本非常高,一劳永逸的想法是不切实际的,只有通过持续的反馈和改进,才能把握好育人的方向,见到成效。
二、聚焦育人资源,挖掘思政教育元素
在全国高校辅导员优秀骨干培训班的开班仪式上,教育部长陈宝生将“辅导员”三个字拆开做了解释,“辅”是作用,辅导员不仅是统筹推进“十全育人”体系的助手,还要辩证看待岗位的主辅二重性,即思想政治工作的主攻手、学生管理的主导者和学生成长的主心骨;“导”是方法,辅导员主要从思想引领等方面对学生进行全方位指导;而“员”是身份,要找准定位,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在大力推广课程思政的背景下,为了确保教书与育人的有机结合及育人效果的连贯性,结合学生所学专业,建立专业课教师与学生双向选择的本科生导师制度是一种育人模式的新尝试,旨在帮助突破自身局限,勇于探索未知,并融思想政治教育于专业发展,通过给予及时反馈,关注学生的点滴成长。
1.关注辅导员的育人使命,丰富育人载体
高校辅导员是全员育人中的重要一员,在全面落实“十全育人”体系中承担着主导者、协调者和推动者的角色,对学生的价值观引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辅导员与学生的联系最为紧密,从入党启蒙到学风建设,从社区管理到实习实践等各育人场景,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中坚力量,辅导员在主导各项事务性工作的同时,通过易班平台、主题班会等各种线上、线下的育人载体,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和外延渗透到学生管理工作中。
辅导员在“十全育人”体系中不仅要协调其他育人主体之间的关系,包括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专业课教师和学校各职能部门等,还要协调育人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关系,包括学生及其家庭,更要协调育人客体之间的关系,包括以班级为单位的凝聚力建设和以寝室为单位的学生社区文化建设。这是一个复杂多元的网络,需要其中的每一个节点紧密衔接。
结合互联网+教育的发展趋势,辅导员的育人工作也应当与时俱进,通过聚焦学生关注的平台和内容,深挖育人元素,充分运用新兴线上育人载体,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互动和交流。从学生的需求出发,产生共鸣,才能推动思想政治教育理念落实落细,达到正向的育人效果。
2.探索本科生导师的育人方式,拓宽育人阵地
课堂是教书育人的主渠道和主阵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授课内容不乏育人元素,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大学生的思维渐趋活跃,空洞的“说教”或者单一的价值观输出难以满足学生的需求。随着越来越多专业课教师的加入,思政课程向课程思政拓展,育人主体实现了多元化,也丰富了思想政治教育载体,获得了专业知识、技能传授与价值引领有机结合的教育效果[4]。而要实现育人效果的连贯性和持续性,可效仿研究生培养模式,以高校辅导员和本科生导师为协同育人主体,构建两者合力育人的新模式。
导师在英语中译为Advisor,也有“顾问”的含义,即给出意见和建议的专家。在西方的高等学府,导师本质上就是专业顾问,关注学生的每一次进步,通过不断互动,与学生切磋学问,解答其疑惑。因此,本科生导师的职责就是突破以往专业课教师和学生课堂互动的局限,与学生建立更为紧密而持久的联系,关注育人的全过程,不断给予反馈,支持学生的求索和发展。
本科生导师在专业课程方面承担着传道、授业、解惑的责任与使命,指导学生明确专业方向,夯实专业知识;在科研方面,本科生导师能够指导学生从检索和阅读文献开始,接受系统的研究方法训练;在实践竞赛方面,本科生导师能够结合自身研究方向,指导学生参与学科竞赛或申请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在职业规划方面,本科生导师通常都是博士及以上学历,对于有深造需求的学生,能够分享经验,给予指导。因此,本科生导师在完善育人的全过程和各领域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可将价值引领融于学生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提升,是学生成长过程中的重要引航者。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过,学高为师,身正为范。除了广博的知识面和高超的教学能力,高校教师对学生最深远的影响应当体现在道德和品行方面。首先教师应以德立身、以德立学,将师德师风建设的要求内化为自身的道德品质和学术修养;其次,应以德施教,在与学生的互动交流中传递正能量,在专业课程中深入挖掘育人元素,着力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引导学生向善求真;最后,应以德育德,品德的修炼需持续地跟踪与不断反馈,关注学生的点滴进步,做学生求学路上的一盏明灯,引导和培育青年学生更好地度过人生的“拔节孕穗期”!
三、探索育人模式,构建及时反馈机制
为了更好地关注不同学生的个体差异和需求,实现因人施教,高校应当转变原先频率较低的评价模式为更及时的动态反馈,依托辅导员和本科生导师两大育人主体,建立长期、动态调整的育人模式,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
1.完善协同育人载体和表现形式
构建辅导员和本科生导师协同育人的模式,首先应当完善育人的载体和表现形式。辅导员与学生的联系更为密切,可以通过全方位了解学生的日常表现建立起学生的成长档案,例如,在学风建设方面,辅导员通过每周听课,查看学生的出勤、座位分布、与任课老师的互动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态度;定期与学生本人或其朋辈的沟通,直接或间接知晓学生的学习方法;结合每学期的考试情况,掌握学生的学习效果,以及时给予反馈,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并及时改进。成长档案是“全过程育人”和“全方位育人”的体现,也是辅导员将思想政治教育融于事务性工作的有力抓手。
本科生导师对学生的指导侧重于专业领域知识与技能的拓宽,其表现形式不局限于考试成绩,更体现在学术思维和方法的训练,或是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互为补充,充分关注不同学生的需求,兼顾个体差异,适时地进行反馈,实现因材施教上。辅导员和本科生导师的合力育人,在学生成长成才的全过程给予指导与帮助,以显性或隐性的方式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渗透到“三全育人”中。
2.建立及时反馈机制与动态调整
为了提升育人实效,高校不仅要丰富硬件设施、整合教育教学资源,更要营造能提供及时反馈、帮助学生持续改进的育人环境。在学业方面,虽然考试也是一种反馈,但频率较低,难以帮助学生及时发现问题。良好的反馈机制体现在学生的点滴成长都能得到外部环境的及时反馈,包括来自高校辅导员、本科生导师及学校其他职能部门全方位的反馈。
问题导向有助于形成反馈机制与教学改进的良性循环。在“三全育人”的视角下,反馈机制的建立依赖于良性的互动。首先,应当加强辅导员、本科生导师与学生三方的沟通意识,建立密切、主动的联系,有利于完善学生全过程、全方位的成长档案;其次,通过育人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及时反馈,形成良性互动,动态调整育人方式,指导学生发现问题、及时改进,达到正向育人效果;激励学生突破自身局限,勇于探索未知,最终实现“铸魂育人”的根本目标。
四、结语
在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的过程中,高校“三全育人”工作得到扎实推进。一方面,引导学生牢固树立“四个自信”、培育爱国主义情怀,丰富育人主体和育人资源是关键。思想政治工作的主攻手、学生管理的主导者和学生成长的主心骨,在主导各项事务性工作的同时通过线上和线下的育人载体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和外延渗透到育人工作中;为了更充分地发挥专业课教师的育人作用,保障育人效果的连贯性和持续性,建立反馈效率更高的本科生导师制度,依托高校辅导员和本科生导师作为协同育人主体,实现专业知识、技能传授与价值引领的有机结合。另一方面,创新育人模式,构建育人主体和客体间及时反馈的机制是重点。每个学生的成长轨迹不同,辅导员和本科生导师应合力为学生建立成长档案,因材施教;通过及时反馈,动态调整育人方式,关注育人的各个方面、学生成长成才的全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