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粤桂边纵队在解放战争时期的历史贡献

2021-11-25刘绍卫何昌业

广西地方志 2021年2期
关键词:野战军边区纵队

刘绍卫,韦 鸿,何昌业

(1.中共广西区委党史研究室;2.广西革命纪念馆;3.广西民族大学 广西 南宁 530022)

粤桂边纵队是解放战争时期党领导下重要的华南游击纵队,是南路特委、粤桂边区党委、广东区党委、香港分局等党组织在领导南路人民抗日解放军的基础上逐步发展壮大的一支华南人民武装力量。解放战争期间,粤桂边纵队通过开展统一战线工作、创建根据地、配合南下野战军作战等方式与国民党反动派作坚决的斗争,为解放粤桂边区和华南地区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

目前粤桂边纵队研究的著作数量较少并且研究的范围较小,更多是资料整理和史料梳理的比较多,如中共广西区委党史研究室编著的《中国共产党广西历史(第一卷)》和中共肇庆市委党史研究室编纂的《粤桂边纵队史》(广东人民出版社,1992年)等对粤桂边纵队历史进行梳理,但没有对其历史地位进行探讨。在中国知网查阅不到相关论文。本文的主要创新:一是内容创新。首次全面总结了粤桂边纵队的历史贡献。二是视角创新。从解放战争的全局中看待粤桂边纵队的贡献,强调党的正确领导和集体的作用,强调其在广西战役中的贡献。

一、粤桂边纵队的基本历程

粤桂边纵队正式成立于1949年8月。实际上,粤桂边纵队源于抗日战争后期的南路人民抗日解放军。从抗日战争后期至解放战争后期,粤桂边纵队从无到有,从小到达,从弱到强,逐渐发展为华南地区七大纵队之一,为粤桂边区和华南地区的解放作出了贡献。

(一)南路抗日人民解放军阶段

南路人民抗日解放军是粤桂边纵队的源头。1943年2月,在日军侵占广东雷州半岛及附近一带的严峻形势下,南路特委建立了以反对日本侵略为主要任务的南路人民抗日解放军。1945年1月,南路人民抗日解放军下辖5个团,共3000多人。其中,周楠任司令员兼政委,李筱峰任参谋长,温焯华任政治部主任。抗战胜利后,国民党派军队进驻雷州半岛,准备清剿南路人民抗日解放军。1945年9月,南路人民抗日解放军主力第一团西进十万大山,以十万大山为根据地开展反清剿斗争。其余四个团则留在雷州半岛分散活动,以改编、隐蔽的方式开展反清剿斗争,并在广东区党委和南路特委的指示下建立两面政权、开展统战工作和人民群众工作。内战爆发后,南路抗日人民解放军集中队伍,扩大武装队伍规模。不久,为了避免被国民党军重点进攻,南路抗日人民解放军以“保持精干、分散隐蔽”的方针继续开展反清剿斗争。

(二)粤桂边区人民解放军阶段

粤桂边区人民解放军是粤桂边纵队的基础。1947年3月,成立粤桂边区人民解放军,直至1949年5月。这一阶段,是解放战争的关键时期。为了加强对粤桂边区武装队伍的领导和指挥,南路特派员吴有恒等决定成立粤桂边区人民解放军,吴有恒任代司令员,温焯华任政委,左洪涛任参谋长,欧初任政治部主任,先后以团和支队的形式开展武装斗争。粤桂边人民解放军成立后,大力开展反对国民党的武装斗争,开辟和扩大了十万大山、六万大山、勾漏山、云开山、遂廉化吴等根据地。同时,粤桂边区人民解放军在根据地开展减租减息、征税征粮、统战、交通情报等工作,不仅巩固了根据地,而且扩大了在人民群众中的影响。根据粤桂边区党委的指示,粤桂边区人民解放军开展了以三查、三整为主要内容的整党整军运动,进一步提高了粤桂边区人民解放军的军政素质,为接下来开展更大规模的春夏季攻势奠定了重要基础。在解放战争的关键时期,粤桂边人民解放军开展了众多工作:大力开展统一战线,推动陈一林等国民党军率领队伍起义,进一步增强了人民武装的力量;号召和组织人民群众参军参战,利用有利战机主动袭击国民党军,进一步削弱了国民党在粤桂边区的统治基础;在粤桂边区建立了多个区、县、乡政府,为解放全边区奠定了基础。至1949年4月2日,粤桂边区党委书记兼临时军委主席梁广在向华南分局作报告,明确提出了粤桂边区武装队伍人数达5000多人,还不包括其余的四个支队。在两年多的时间里,粤桂边区人民解放军逐步发展壮大,由弱变强,为最后歼灭国民党军,解放华南地区创造了重要条件。

(三)粤桂边纵队阶段

1949年8月,正式成立粤桂边纵队,为全面解放粤桂边区奠定武装力量基础。经过三大战役后,国民党主力基本被消灭,国民党处于被围剿状态。为了最后解放粤桂边区,配合野战军南下作战,在华南分局的指示下成立粤桂边纵队。1949年6月27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部批准成立中国人民解放军粤桂边纵队,并任命了司令员、政委、参谋长等纵队及各支队负责人。8月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粤桂边纵队公开宣布成立,梁广任纵队司令员兼政委,唐才猷任副司令,杨应彬任参谋长,温焯华任政治部主任,下辖六个支队,达13000多人。至1949年冬,粤桂边纵队发展到25000人,是华南7个纵队中人数较多的一个纵队。粤桂边纵队成立后,从思想政治、正规化、后勤、情报、培训等方面推进纵队建设,提高将士的综合素质。同时,粤桂边纵队打通粤桂边区走廊,建立各级人民政权,策动第六十二军、保安第九团等国民党军队起义,协助南下野战军围剿白崇禧集团。1950年1月1日,粤桂边纵队广东部队改编为广东军区第八军分区,粤桂边纵队广西部队改编为广西军区警卫团。至1954年4月,粤桂边纵队下属支队改编完成,意味着粤桂边纵队光荣地完成了历史使命,进入了新的历史发展时期。

二、粤桂边纵队的历史贡献

在短短四年的解放战争期间,粤桂边纵队结合当地实际,积极开展统战工作,团结社会各阶层的反抗国民党专制独裁的力量,扩大了粤桂边区的人民民主统一阵营。粤桂边纵队充分利用地理上的优势,联合越南人民武装力量,创建中越边境根据地,有效地削弱了国民党及法国殖民主义的统治。更值得一提的是,粤桂边纵队迅速建立各级支前机构,动员和组织粤桂边区人民参军参战,为南下野战军提供情报、后勤等,协助南下野战军作战,为最后歼灭白崇禧集团和解放华南地区作出了重要贡献。

(一)积极开展统战工作,扩大人民民主统一战线

统一战线是中国共产党取得胜利的三大法宝,是削弱敌人力量、壮大人民武装队伍的重要武器。在粤桂边纵队的领导下,粤桂边区各地武装队伍通过同学、同乡、宗族等社会关系,对不满国民党独裁统治的各阶层知名人士、地方士绅、少数民族首领和国民党军政人员开展统战工作,争取他们的支持和援助,使他们为共产党及其领导的武装队伍提供情报、资金、军粮等。1946年11月至1948年4月期间,粤桂边纵队积极开展统一战线工作,争取国民党军政人员及地方乡绅的支持和拥护,进一步扩大人民民主统一战线阵营。根据地方实际,遂溪、廉江、化县、吴川等地成立统战工作委员会,争取到部分国民党乡长和地方士绅的支持和理解,为粤桂边区人民武装提供情报、医疗物品、枪支弹药等,对于开展粤桂边区的武装斗争起到了积极作用。在粤桂边纵队的指示下,湛江、十万大山、茂名、电白、信宜等地的人民武装也纷纷开展统战工作,进一步瓦解国民党阵营,壮大人民武装队伍。如1946年下半年,信宜特派员郑光民等人到云开乡对国民党信宜县参议员张凯如开展统战工作,得到他的支持和同情,为建立云开山游击区起了积极作用。

策反国民党军官起义,也是粤桂边纵队开展统战工作的重要任务。在粤桂边纵队的统战政策下,国民党广东省保安团第十团团长陈一林于1948年12月率领全团在遂溪县城起义,交给粤桂边区武装队伍10多挺重机枪、140多发炮弹、30多挺轻机枪、700多支长短枪、10万多发子弹等武器弹药,不仅打乱了国民党军“清剿”粤桂边区的军事部署,而且极大地改善了粤桂边区人民武装的武器装备。粤桂边纵队派陈孔安、冯驻朝等党员潜入国民党广东省第九团开展策反工作。经过一段时间的统战工作,国民党广东省保安第三师副师长兼第九团团长陈赓桃于1949年10月15日率领第九团1000多人起义,随即加入粤桂边纵队,进一步壮大了粤桂边纵队的武装力量。在粤桂边纵队派出的王克、湛江市工委书记黎江等中共党员策反下,国民党第六十二军警卫营营长邱德明于1949年10月16日率领第六十二军直属部队900多人在湛江西营起义,击毙副军长张一中等人,收缴一大批武器弹药,并释放被关押的600多名群众和进步人士。华南分局负责人叶剑英和方方致电粤桂边纵队司令员兼政委梁广,高度肯定了邱德明起义:“你们争取了两个多营起义,使敌军迅速瓦解,南路以至全省解放更快实现,这对广东人民以及今后全省迅速转入生产建设都极有利,望继续努力。”[1]这三次较大的国民党军起义,都是粤桂边纵队结合各地斗争实际,积极开展统一战线工作的结果。粤桂边纵队还派干部潜入国民党军内部,策反板蒙、南宁等地的国民党军和陈达增、甘清池等国民党军官起义。粤桂边纵队对起义的国民党军队进行整编,采取团结方针,消除起义人员的顾虑。同时,大胆任用起义的国民党军官担任纵队下属的团长或营长,进一步增强了粤桂边纵队的实力,加速了国民党军阵营的崩溃和瓦解。

在解放战争期间,粤桂边纵队坚决执行党中央的统一战线策略,结合粤桂边区的斗争实际,对国民党军官、基层政权人员、地方士绅等开展统战工作,扩大了人民民主统一战线,加速了国民党内部的瓦解,增强了人民武装的力量,推进了粤桂边区的解放进程。

(二)创建中越边境游击根据地,联合越南华侨团开展武装斗争

越南海宁省与防城县(当时防城属于广东)等地接壤,为中越联合开展武装斗争创建了条件。粤桂边纵队充分利用地理、共同的被侵略史等条件,创建中越边境游击根据地,与越南人民武装联合开展武装斗争。1947年初,思明党组织在越南谅山省陆平县解放区建立板乐交通站,负责联系越南谅山、北江等地。在思明党组织的领导下,思明游击大队在中越边境开展武装斗争,将板乐交通站与浦马交通站联成一片,创建公母山游击根据地。同年11月,粤桂纵队第二十团副团长刘镇夏率领两个连到越南海宁省马头山开展武装斗争,并组建中越中队。1948年4月,印度支那共产党越南海宁省行政委员会主席阮春竹、军事部部长邓公令、省委常委阮海等3人率领越南人民军1个团400多人,到防城县(当时防城属于广东)那良、垌中一带开展武装斗争。随后,越南海宁省军事部部长邓公令、粤桂边区人民解放军第二十团中越中队长陆竹林、政治指导员沈鼎勋三人组成中越边境联合指挥部,统一领导和指挥越南海宁省与广东防城县(当时防城属于广东)边境地区的武装队伍。粤桂边区纵队第二十团与越南国家军队独立中团海宁独立大队互相配合,深入法国占领区开展群众工作。经过1年多的时间,开辟了南市、北市、进梅、多河口等20多个游击区。此后,越南人民军邓公令小团、陈荣小团和海宁省辽县大队在马头山、平辽等地“配合第三支队第二十团第四、第五营活动”[2],开辟了这一带的游击根据地。

1949年6月12日,越南国家军队与民军部队越北联区司令黎广波率领越军第五十九中团1000多人从越南谅山省陆平县出发,抵达防城县(当时属于广东)那梭后编为粤桂南人民解放军第三支队第二十七团,与十万大山武装队伍协同作战。粤桂边纵队司令员兼政委梁广就这一情况致电华南分局:“越盟部队700人至1000人已开入,与我主力500人合编成第三支队,由越方干部负责军事,我方陈明江(地委书记)任政委,彻底解放十万大山区后,即向东北方推进,与纵队主力六支及合灵部队会师。”[3]随后,已编入二十七团的越南人民军与十万大山武装队伍协同作战,主动袭击东兴、竹山等国民党据点。在两年多的时间里,粤桂边纵队与越南人民军互相配合,协同作战,创建中越边境游击根据地,成立统一指挥部,不仅推动了中越边境武装斗争的发展,而且有力地打击国民党和法国殖民主义的统治。

身处海外的广大华侨,从经济、政治、军事等方面大力支援祖国的武装斗争,为祖国的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事业奉献自己的力量。解放战争时期,越南华侨团大力援助祖国的解放事业。粤桂边纵队第三支队政委陈明江与越军总参谋长黄文泰会谈商定,越南华侨团回祖国参加解放战争。1949年5月,越南华侨团600多人编为粤桂边纵队第三支队第二十八团,下辖两个营,从越南保下出发回国,并于6月到达防城县(当时防城属于广东)。7月1日,未经休整的越南华侨团立即参加第三支队组织的围攻国民党竹山据点战斗,表现了“华侨子弟不怕疲劳、不怕牺牲的顽强战斗精神”[4]。20日,第二十八团第二营营长邓允芳指挥两个连袭击钦州湾重要港口龙门,全歼国民党钦县龙门水上联防中队30多人,俘虏48人,缴获1000多枚手榴弹、军服、药品等军用物资。8月8日,国民党海南特区警备总司令部保安第六团600多人,兵分两路清剿防城县(当时防城属于广东)南区的马路、茅坡一带根据地。第二十八团在当地人民武装和群众的配合下,沉着应对,迅速出击,驱敌10多公里,击毙一批敌人,并缴获步枪等武器装备。十万大山地委和第三支队召开联欢大会,肯定了第二十八团的战绩,并嘉奖了有功人员。8月中旬,第二十八团包围防城县(当时防城属于广东)国民党军长达20天,并封锁交通,伺机袭击。9月4日,防城县(当时防城属于广东)国民党军出城抢粮,立即遭到第二十八团的袭击,中队长等5人被击毙。10月上旬,第二十八团编入粤桂边纵队第七支队,改称第二十团,并参加了粤桂边战役。不久,第二十团警卫北海,动员人民群众支援涠洲岛和海南岛的解放。越南华侨团回国参加解放战争,短短半年内参加了粤桂边纵队开展的一系列武装斗争,发扬不怕牺牲、勇于作战的革命精神,在粤桂边区的解放过程中起到了积极作用。

(三)建立各级支前机构,动员和组织人民群众支援前线

由于对粤桂两省不熟悉,且长途作战,南下野战军面临后勤保障等不少困难。1949年7月22日,华南分局下发《迎接大军南下工作布置》的指示,要求各级党委“健全区、乡政权(未有政权的组织动员委员会),以便将群众编整为运输、担架、侦察、交通、宣传、慰劳的各种参战队伍,临时得以有组织的调动”[5]。9月11日至19日,华南分局第一书记叶剑英主持召开扩大会议,研究讨论军事行动、支前工作等问题,通过《关于支前工作的决定》,要求华南各地党政军把支前工作作为当前最重要的中心工作。随后,粤桂边区党委和粤桂边纵队发出支持和配合野战军作战的总动员令,要求粤桂边区各地从军事、政治、后勤等方面全力支持和配合。

粤桂边纵队成立支前司令部,从军事、后勤等方面全力支援南下野战军。十万大山山区、钦县、博白、陆川、容县、北流、兴业等粤桂边区纷纷建立县、市支前司令部,由粤桂边纵队下辖各武装队伍领导人担任支前司令部司令,领导辖区内支援前线各项工作的开展。此外,还在区、乡建立支前指挥所,在村建立支前办事处。各级支前司令部、指挥所和办事处的设立,为开展筹集物资、搜索情报、救治伤病员等工作创造了便利条件。从10月至11月下旬,谢王岗和陈明江率领第三支前4个团在邕钦公路三十六曲至小董和合钦公路钦州至平银一带筹集物资,筹集了340多万斤粮食和400多万斤柴草,为南下野战军提供了充足的补给。经过灵山县支前司令部、乡支前指挥所和村支前办事处的努力,短期内筹集20多万斤粮食、1万多斤猪肉、数万斤蔬菜、200多双布鞋等物资,解决了南下野战军的部分补给问题。防城县(当时防城属于广东)支前司令部组织1200多人的民工到邕钦公路沿线毁坏80 多公里公路和19 座桥梁,为歼灭正在逃跑的国民党军设置了交通障碍。茂名、电白和信宜支前司令部组织1000多名群众随军担任向导、架桥修路、运送物资、救治伤病员等。同时,在三县设立后方医院,医治南下野战军伤病员近千人。郁林(今玉林)各地支前司令部动员妇女读书会、妇女解放同志会、姐妹会等组织支援前线,组织郁林(今玉林)各地妇女筹集物资、传递情报、缝制军鞋、编织面巾、救治伤病员等支前迎军活动。在短短的两个月时间内,粤桂边区各地支前司令部组织群众捐献大量的医药、粮食、生活用品等物资,还组织民工支援前线,不仅为南下野战军解决了后勤保障问题,还为南下野战军歼灭白崇禧集团创造了便利条件。

在华南分局的领导下,粤桂边纵建立了各级支前机构,推动支援前线工作的开展。在各级支前机构的号召和组织下,粤桂边区人民群众踊跃参军参战,发扬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无私奉献、不懈奋斗的精神,为南下野战军提供了充足的后勤保障,为最后歼灭白崇禧集团、解放粤桂边区奠定了重要基础。

(四)配合野战军开展粤桂边战役,歼灭白崇禧集团

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国民党残余势力仍然在西南地区负隅顽抗。退入广西的白崇禧集团此时仍有将近20万人,妄图逃往海南岛、云南、贵州或越南。为了歼灭白崇禧集团,毛泽东和中央军委确定了“大迂回、大包围、大歼灭”的作战方针。随后,南下野战军4个兵团、9个军、31个师,共45万人,分东、西、中三路南下围剿正在逃跑的白崇禧集团。

10月下旬,粤桂边纵队司令员兼政委梁广率领5000多人迎接南下野战军,并商讨协同作战等问题。随后,梁广命令粤桂边纵队各支队在廉江、遂溪、钦县、南宁、合浦、茂名、信宜等地配合野战军作战。11月27日,粤桂边纵队第五支队配合第二野战军第四兵团第十三、十四军,击毙1000多国民党军。粤桂边纵队第一支队配合第二野战军第四兵团第十三军一部,击溃国民党第一二六军。在粤桂边纵队各支队与第二野战军的相互配合下,3天之内粉碎白崇禧部署的“南线攻势”。28日,粤桂边纵队第一支队配合第四野战军第十二兵团第四十三军进占容县和北流,击毙国民党第十一兵团副司令胡若愚。30日,粤桂边纵队第一支队配合第四野战军第十五兵团第四十三军进攻博白县城,歼灭国民党第三兵团司令部,俘虏国民党华中军政长官公署副司令官兼第三兵团司令张淦。12月1日,粤桂边纵队配合第二野战军第四兵团第十三军,收复廉江,全歼国民党第二十三、第一〇九军等6000多人,俘虏粤桂边剿匪总指挥部司令官喻英奇中将和粤桂边挺进纵队司令曹英。短短6天的粤桂边战役第一阶段,粤桂边纵队各支队配合南下野战军歼灭了白崇禧集团的主力,挫败其从雷州半岛逃往海南岛的计划,取得了粤桂边战役的决定性胜利。

12月2日至8日,是粤桂战役的第二阶段。在这一阶段,粤桂边纵队各支队继续配合野战军解放粤桂边的县市。粤桂边纵队第四支队配合第四野战军第十三兵团作战,于3、4日解放合浦和北海。随后,在北海成立钦廉军政委员会,粤桂边纵队副司令唐才猷任主任,粤桂边纵队第三支队政委陈明江任副主任,加强了对钦廉地区的领导,为进一步配合野战军作战创造了条件。粤桂边纵队第四支队配合第四野战军第十二兵团第四十军,在百合全歼国民党第一二五军残部,迫使第一二五军军长陈开荣率领800多人投降,加速了白崇禧集团的瓦解。3日,粤桂边纵队第三支队第十、二十一团在小董以北袭击企图南逃的白崇禧残部。粤桂边纵队第三支队邕江挺进大队则在灵山县西部俘虏国民党第三兵团残部600多人。7日,粤桂边纵队第三支队密切配合野战军第四兵团第十四军、第十五兵团第四十三军、第十二兵团第四十和第四十五军作战,围歼国民党国防部第一、二、三和交通警察纵队,击毙1万多人,俘虏华中军政长官公署广西新兵训练参谋长陆学藩中将等国民党军官,取得了围歼战的胜利。

12月8日至19日,是粤桂边战役的第三阶段。8日,粤桂边纵队第三支队一部及防城县(当时防城属于广东)武装协助第四兵团第十三军第三十七师袭击,全歼国民党海南特区警备司令部第六、九团1000多人。粤桂边纵队第三支队扶绥独立大队配合第四兵团第十三军第一一七师追歼,全歼国民党第七十一军一部,俘虏国民党第一兵团副司令兼第七十一军军长熊新民、副军长鲍志鸿等400多人。13日,粤桂边纵队第一支队第一团配合第四兵团一个团全歼白崇禧集团第一五二师残部,俘虏师长梁荫冉等900多人。14日,粤桂边纵队第三支队第二十三团配合第十三兵团第一一五师全歼国民党第九十七军军部和第三十三军、八十二师一部,俘虏副军长郭文灿、参谋长伍国光等4000多人。17日,粤桂边纵队第八支队来宾县独立大队配合野战军第三十二大队围歼国民党迁江县军政人员和自卫总队,俘虏300多人,并缴获了步枪、轻重机枪、子弹等一批武器弹药。

粤桂边纵队各支队积极配合南下野战军开展粤桂边战役,全歼白崇禧集团17万多人,白崇禧集团仅2万多人逃往越南。其中,粤桂边纵队击毙国民党军达2.4万多人。粤桂边战役的胜利和白崇禧集团的覆灭,粤桂边纵队作出了巨大贡献。对于粤桂边纵队在歼灭白崇禧集团过程中的作用,第二野战军第四兵团司令员兼政委陈赓作了高度评价:“此次围歼白匪战役中,粤中、粤桂边军民在人民政府领导下,全力支援前线,自动缴献粮草,抢修桥梁,许多地方县长亲率担架队到前线抢运伤员,沿途广大人民及党政部队同志,皆以忘我精神日夜在伤员转运站服务,使伤员及时得到治疗与热情照顾,隆情厚意,深为感动。粤桂边纵队更主动配合战斗,充满手足情谊,大大减少了我们作战的困难,有力地保证了前线的胜利。特代表全军向你们及全区人民致以谢意。”[6]粤桂边战役的胜利,除了南下野战军的正确战术外,也离不开粤桂边纵队各支队的大力配合,不仅从战场上配合,而且从粮食、情报、武器弹药等物资方面也积极配合。如粤桂边纵队第三支队4个团率领3500多个民工筹集粮食、柴草、担架等,为野战军解决了部分后勤问题。粤桂边纵队在后勤、军事、政治等方面全力支持和配合野战军,是全歼白崇禧集团、取得粤桂边战役胜利的重要因素。

三、结语

作为解放战争时期华南地区七支人民武装队伍之一,粤桂边纵队的成立时间较晚,人数也不是最多的,但其为粤桂边区和华南地区的解放作出了不可忽略的历史功绩。在整个解放战争期间,粤桂边纵队坚决贯彻上级党组织的指示,结合当地实际持续地开展与国民党反动派的武装斗争。广大指战员践行为民族解放和人民独立的初心使命,发扬不怕牺牲、斗争到底的革命精神,始终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敢于与实力强大的国民党反动派作斗争,直至粤桂边区和华南地区的解放。粤桂边纵队作为党领导下的人民军队,在解放战争中体现出来的斗争精神和初心使命,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过程中仍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

猜你喜欢

野战军边区纵队
抗日战争时期的邓宝珊——支撑北线,保护边区
动画IP《海底小纵队》推出大电影
珠江纵队在中山成立
《粤中纵队之歌》情景歌舞剧牵动阳春观众心
韩国防改革取消野战军编制
“野战军”父亲
为什么企鹅以一列纵队行走?
新中国成立前后中共中央如何统一各根据地军事力量
抗日战争时期国共两党在陕甘宁边区的宣传斗争
沙角处,奔跑在智慧海事路上的“野战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