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孙子“五德”思想与曹操的为将之道

2021-11-25

孙子研究 2021年6期
关键词:三国志袁绍孙子兵法

史 晓

曹操是汉末重要的军事人物。他基本实现了对中国北方的统一,为魏晋时期的开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曹操一生征战无数,极其重视对兵法的研读,甚至亲自对《孙子兵法》进行详细注解,开注释《孙子兵法》之先河。

《孙子兵法》是一部聚焦为将的军事理论著作,其预设的阅读对象就是将帅。全书十三篇,几乎均涉及与“将”相关的词语和表述。〔1〕曹操注解《孙子兵法》十三篇的主要目的之一,应该就是为了提供给自己的将领使用。曹操对《孙子兵法》为将观的研究与实践,在其整个军事生涯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孙子兵法》为将观的直接体现就是“五德”思想。其在《计篇》中讲道:“将者,智、信、仁、勇、严也。”〔2〕曹操注云:“将宜五德备也。”〔3〕曹操认为,为将者应该尽可能做到“五德”具备。这其中,“将”指的是主将或主帅,即能够独立指挥一支部队的统帅;“智”指的是军事智慧和军事才能;“信”指公信力,必须赏罚分明、令行禁止;“仁”指对待部下和士兵仁慈;“勇”指作战勇敢、不畏葸怕死;“严”指军纪严明、法度完善。

下面,我们依次阐述曹操作为一位优秀的军事统帅在这五个方面所做出的军事实践。

一、智

曹操非常重视为将者的军事智慧和军事才能。他向我们展现了他本人在这方面的杰出天赋,并充分展示了智慧对战争胜负的重要影响。这类例子,在曹操的军事生涯中非常多,这里只举两例加以阐述。

第一个例子,发生在官渡之战期间。建安五年(200),袁绍率大军攻打曹操。曹操在斩杀颜良解白马之围后,出于战略考量,主动放弃白马,带领白马的百姓沿黄河西迁。袁绍率军渡过黄河追赶曹操,一直追到延津南面。曹操暂时安营歇息,命人登高打探追兵情况。探马报告说,大概有五六百骑兵追来;一会儿又报告说,敌人骑兵越来越多,步兵数不胜数。曹操说:“不要再报告了!”随即命令自己的骑兵下马解鞍,就地休息。〔4〕当时,从白马运出的辎重都在路上,曹操部下将领都认为敌人骑兵太多,应该把辎重搬到营寨里面去,但曹操没有允许。等到报告说袁绍的将领文丑和刘备率五六千骑兵已经追过来时,曹操的各位将领又说需要赶快上马迎战,曹操又没有允许。等袁绍的大量骑兵追赶过来,并且开始下马争夺曹军丢在路上的辎重时,曹操突然下令骑兵攻击。结果,曹军当时不到六百名骑兵,一齐杀出,大胜袁军,并且斩杀了袁绍的大将文丑。〔5〕此役正如曹操谋士荀攸所言:“此所以饵敌……”〔6〕可见,曹操命令部队把辎重散落在路上,是为了以此为诱饵,麻痹敌人,诱其争抢,趁其不在战斗状态时予以痛击。《孙子兵法》云:“兵者,诡道也。故……利而诱之,乱而取之……”〔7〕曹操在此注曰:“以利劳之。”〔8〕《孙子兵法》又云:“故善动敌者,形之,敌必从之;予之,敌必取之,以利动之,以卒待之。”〔9〕曹操在此处注曰:“以利诱敌,敌远离其垒,而以便势击其空虚孤特也。”〔10〕可见,曹操在此役中充分运用了“以利诱敌”的军事智慧,并且取得了胜利。

第二个例子,是曹操击破马超、韩遂的潼关之战。此战,曹操又多次向我们展现了“智”在战争中的重要性。建安十六年(211),马超、韩遂等关中诸将反叛,曹操率军西征,双方在潼关和渭河一带展开激战,局面一度陷入僵持。这时,曹操采用了谋士贾诩的计谋,离间敌军主将马超和韩遂,使二者相互猜疑。此举大大削弱了敌军的战斗力,曹操趁机攻打他们,并最终取得大胜,平定了关中地区。〔11〕《孙子兵法》云:“兵者,诡道也。故……亲而离之……”〔12〕曹操则在此处注曰:“以间离之。”〔13〕曹操在潼关之战中除了使用了离间之计外,还巧妙地实践了“避实而击虚”的谋略思想。战争初期,马超据守潼关,曹操将重兵也放在潼关一线,与马超对峙。〔14〕有的将领在战后问曹操当时为何不派主力从北边渡河去攻打敌人兵力薄弱的冯翊所部。曹操回答说:“敌人发现我们的主力不在潼关,就一定会派兵严密把守河岸各个渡口,我军渡河就会很困难。我故意把主力放在潼关与其对峙,目的就是为了把敌人的注意力吸引到这边来。”〔15〕曹操在部署主力吸引敌人大军的同时,又派徐晃、朱灵二将率精兵从蒲津渡专攻西河。结果,双方在潼关和渭河一带僵持不下,而徐晃、朱灵的部队则成功西渡黄河,建立了桥头堡。此举之后,曹军顺利西渡黄河再南渡渭水,形成对潼关的夹击之势,奠定了胜利的基础。马超、韩遂的部队也正是在面临曹操军队两面夹击的局面下无心再战,被迫放弃关中地区,逃到了凉州。《孙子兵法》云:“兵者,诡道也。故……攻其无备,出其不意。”〔16〕曹操则在此处注曰:“击其懈怠,出其空虚。”〔17〕潼关一战,曹操可谓充分展现了“兵以诈立,虚实相生”的军事智慧。

除了军事实践,努力学习和研究军事理论,也是为将者提升自身军事智慧的重要方法。曹操在其整个军事生涯中,始终非常重视对兵法的学习和研究。他甚至到了手不释卷的程度,并且经常与部下讨论兵法。

《三国志·魏书·武帝纪》裴松之注引《魏书》记载:“太祖……行军用师,大较依孙、吴之法,而因事设奇,谲敌制胜,变化入神。自作兵书十万余言,诸将征伐,皆以新书从事……御军三十余年,手不舍书,昼则讲武策,夜则思经传……”〔18〕我们知道,《孙子兵法》的重要思想之一是尚“智”,而曹操也将“智”看作是为将者最为重要的一项军事指挥素质。

二、信

“信”指的是为将者在军中的公信力。为此,必须做到赏罚分明、令行禁止,方能得到部下的信任。曹操一生掌军,其对军中事务,向来赏罚分明。

建安二年(197),张绣第一次投降曹操之后又行反叛,曹操遭到突袭而惨败。当时,战败的曹军十分混乱,大都各自散乱地去寻找曹操率领的大部队。只有于禁率领的几百人,边战边撤,虽有伤亡,却始终保持队形,没有溃散。〔19〕

在撤退的途中,于禁又遇到了青州兵抢劫曹操其他部队的现象。于是,他带兵征讨这些青州兵,并且谴责了他们的罪行。结果,这些青州兵纷纷跑到曹操那里去告于禁的状。但于禁回到大本营后,并没有急着去向曹操说明情况,而是先整顿军队、构筑营垒,把自己的安危放在后面,把军队的安全放在第一位。

曹操得知事情的全部经过后,非常高兴,称赞于禁说:“将军在乱能整,讨暴坚垒,有不可动之节,虽古名将,何以加之!”〔20〕最后,曹操历数于禁在此战中的功劳,封他为益寿亭侯。而于禁也在之后攻张绣、擒吕布的战役中,又多次为曹操立功。

除了不吝惜封赏之外,曹操在“信”这一方面还有一点做得非常好:那就是胜利了归功部下,不怕部下与自己争功劳;失败了归罪自己,不担心自己的形象受损。比如,前面提到的张绣反叛一事,给曹操的军队造成了严重的损失。战败后,曹操当着多位麾下将领的面,深刻检讨自己。他说:“吾降张绣等,失不便取其质,以至于此。吾知所以败。诸卿观之,自今以后不复败矣。”〔21〕曹操将此役的失败归咎于自己没有把张绣的家人作为人质来接受他的投降,并且当着众将的面立誓以后不会再犯同样的错误。这样一来,他在军中的形象不但没有受损,反而更加高大。他的部下都清楚地知道,他们的统帅是一个深明事理的人,会更加努力为其战斗。

此外,即便是在某次战争中曹操胜利了,对于那些曾经提出过反对意见的人,只要是有道理的,战后也会给予赏赐。例如他的北征乌丸之战,就是如此。

为了彻底消灭袁绍的残余势力,曹操于建安十二年(207)北征乌丸。出征之前,曹操的许多将领都不建议他远征。他们认为,北方夷狄,贪婪而没有信义,不会真正与袁尚结盟。并且,一旦曹操北征,刘备必然会说服刘表从南方突袭曹操的大本营许都。只有郭嘉料定刘表不会听从刘备的计谋,一力主张应该远征乌丸。〔22〕

曹操的这次远征最终取得了胜利,但得胜归来后,他却将之前反对出征的人一一予以重赏。他说:“孤前行,乘危以徼幸,虽得之,天所佐也,故不可以为常。诸君之谏,万安之计,是以相赏,后勿难言之。”〔23〕由此可见,曹操是想尽一切办法激励部下说真话、献良策,让自己的部下真实地感受到他们有一位值得信任的统帅。

通过上述事例,我们可以清晰地了解到曹操对“信”的重视程度。他清楚全军上下对主帅的信任感事关整个部队的战斗力,并且一直将“信”看作是为将者的一项重要素质。

三、仁

“仁”,指的是对部下和士兵要有仁慈和仁爱之心。相比于在其他方面的狡诈和狠毒,曹操对待他的部下却非常的宽容。关于这一点,我们举一个非常典型的例子进行阐释。

官渡之战前,表面上看袁绍的实力是要强于曹操的。当时,包括曹操的许多部下在内,有很多人都不看好曹操,但最终结果是袁绍大败亏输。在缴获的战利品中,曹操发现了他在许都和军中的部属私下里写给袁绍的大量信件。然而,没想到的是,曹操竟下令把这些信件全部烧毁了。〔24〕

当时,很多人都不理解曹操为什么要这样做,认为对这种叛变行为应当予以严惩。但是,曹操说:“当绍之强,孤犹不能自保,而况众人乎!”〔25〕所以,他不仅没有追究当事人,而且为他们销毁了证据。当然,曹操的目的是让大家继续死心塌地追随他,但他能做到这一点,也是极为难得的。假如他没有一定的宽容与仁慈之心,恐怕是很难做到的。

曹操的“仁”,还体现在他对麾下将领的选拔和任用方面。建安二十年(215),孙权围攻合肥时,曹操恰在征讨张鲁。当时,合肥的守军只有七千多人,而孙权的军队多达十万,形势对曹操十分不利。除了兵力上的差距,另一个困扰曹操的问题,就是留守合肥的主将张辽、乐进和李典之间素有矛盾。〔26〕但是,曹操并没有因此换将。因为他清楚,三人虽然私下里有矛盾,但在重大问题面前,他们是不会因私废公的。

曹操深知张辽勇略过人,能独当一面。于是,他在写给他们的信函中指示说:“若孙权至者,张、李将军出战;乐将军守护军,勿得与战。”〔27〕结果,三位将军果然勠力同心,共御大敌。依照曹操的指示,张辽、李典率八百勇士主动出战,在敌军阵中左右突击,大破吴军。孙权眼见曹军士气旺盛、作战勇猛,自感难以攻下合肥,只好撤军。

《孙子兵法》云:“故善战者,求之于势,不责于人,故能择人而任势。”〔28〕曹操注曰:“求之于势者,专任权也。不责于人者,权变明也。”〔29〕可见,在这一点上,曹操十分认同孙武。他认为,在战争中创造己方战略优势的关键,在于主帅能够根据属下将领的不同特点合理安排和任用,而不是仅仅依靠部下自身的能力主导全局。因为曹操清楚,人无完人,对部下的仁慈是保证将士用命、保证军队战斗力的重要前提。所以,“仁”是为将者所必须具备的重要素质之一。

四、勇

对于为将者来说,“勇”同样是一项必备素质。纵观曹操的整个军事生涯,不管是早期率领队伍战场拼杀,还是中后期作为全军最高统帅领兵出征,他都展现出了自己的勇猛和果敢。

初平元年(190年),董卓在得知关东诸侯组成联军讨伐他之后,派人把汉献帝挟持到长安,自己留守洛阳。关东联军的诸侯们忌惮董卓军队的战斗力,都不敢率先进军。曹操努力说服大家一齐发兵,但无人响应。最后,曹操只好率本部兵马去进攻董卓,而诸侯中只有张邈派部将卫兹带了部分兵马随曹操出征。结果,曹操被董卓的部将徐荣打败,曹操本人还被流矢射中,最后艰难脱险。〔30〕曹操仅以少量兵马追讨董卓的西凉大军,虽然战败,却展现出了非凡的勇气。事实上,曹操在其军事生涯早期是吃了不少败仗的,但其为将者的勇气一直没有丧失。

官渡之战中突袭乌巢一役,同样显示了曹操在关键时刻有勇敢作战的特点。此战中,袁绍部将淳于琼在屯粮之所乌巢的守军有一万多人,曹操亲自率五千人去攻打乌巢。〔31〕袁绍在得知消息后,又增派骑兵去救援淳于琼。可以说,当时曹军面临的战场形势,并不乐观。

当袁绍援军赶到乌巢时,曹操身边的人报告说:“贼兵稍近,请分兵拒之。”〔32〕曹操生气地说:“贼在背后,乃白!”〔33〕最终,曹操率领部众拼死作战,终于击溃了淳于琼的部队和袁绍派来的援军,夺占了袁绍的屯粮重地乌巢,成功扭转了官渡之战的战局。以不足敌人一半的兵力死战,他仍能冷静制敌,直至取胜,充分体现了曹操的勇猛和果敢。

此外,对于其部下的使用,曹操也十分重视“勇”这一基本素质。他所以招揽张辽、许褚、典韦、徐晃、张郃等重要将领作为自己的部将,很大程度上是看中了他们的勇猛与果敢。

五、严

“严”,即管理军队要有严明的军纪和法度,这也是为将者所必须做到的。曹操在给《孙子兵法·谋攻篇》做注时曰:“军容不入国,国容不入军,礼不可以治兵也。”〔34〕意思是说:不能把治理国家的礼仪教化和管理军队的军纪法度混淆,统御军队需要有严明的军纪法度,完全靠礼仪教化是无法掌兵的。

有一个比较典型的例子,就发生在曹操自己的身上。据《三国志·魏书·武帝纪》裴松之注引《曹瞒传》记载,有一次曹操行军至一片麦田,下令士兵不得践踏麦田,违令者死。于是,骑兵都下马以手扶麦而行。然而,没有想到的是,曹操自己的马突然受惊踏入麦田。曹操当即把随军主簿找来议罪。主簿说:按照《春秋》之义,刑罚不施加于尊贵之人。曹操说:“自己制定的法令自己违犯,还怎么做全军的统帅?既然我身为主帅不能自杀,那就自己处罚自己吧。”说完,拔剑割掉自己的头发扔在地上。〔35〕

这件事,后世多被拿来解释为曹操奸诈的表现。但是,事实上割发在曹操所处的东汉末年是一种比较重的刑罚——“髡刑”,对于被刑罚者来说是一种耻辱。所以,不管怎样,曹操的确是受了刑罚的。由此可见,即便可能是面子工作,曹操还是很重视自己军中赏罚的严明与公正的,因为这直接影响到军队主帅公信力的强或弱。在曹操眼里,“严”与“信”二者是统一的,都是为将者统御军队所必备的素质。

要而言之,孙子论述的“五德”思想,影响了中国历代的军事理论探讨和战争实践,而大军事家曹操的有关研究与实践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曹操不仅在理论上对“五德”思想进行了深入的思考,更在自身的战争实践中对其进行了检验和发展。如今,战争已经进入高技术信息化的现代化战争阶段,但人仍是影响战争胜负的决定性因素。作为一名军事统帅或将领,“为将”的素质、能力和水平仍然至关重要。所以,即使在当下,这一思想也依然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注释】

〔1〕田宝贵:《〈孙子兵法〉的为将观》,《孙子研究》2021年第1 期。

〔2〕《孙子兵法·计篇》,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第3 页。

〔3〕《孙子兵法·计篇》曹操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第3 页。

〔4〕《三国志·魏书·武帝纪》,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12 页。

〔5〕《三国志·魏书·武帝纪》,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12 页。

〔6〕《三国志·魏书·武帝纪》,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12 页。

〔7〕《孙子兵法·计篇》,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第7 页。

〔8〕《孙子兵法·计篇》曹操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第7 页。

〔9〕《孙子兵法·势篇》,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第52 页。

〔10〕《孙子兵法·势篇》曹操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第52 页。

〔11〕《三国志·蜀书·马超传》,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564 页。

〔12〕《孙子兵法·计篇》,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第8 页。

〔13〕《孙子兵法·计篇》曹操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第8 页。

〔14〕《三国志·魏书·武帝纪》,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20 页。

〔15〕《三国志·魏书·武帝纪》,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21 页。

〔16〕《孙子兵法·计篇》,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第8 页。

〔17〕《孙子兵法·计篇》曹操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第8 页。

〔18〕《三国志·魏书·武帝纪》裴松之注引《魏书》,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32 页。

〔19〕《三国志·魏书·于禁传》,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314 页。

〔20〕《三国志·魏书·于禁传》,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314 页。

〔21〕《三国志·魏书·武帝纪》,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9 页。

〔22〕《三国志·魏书·武帝纪》,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18 页。

〔23〕《三国志·魏书·武帝纪》裴松之注引《曹瞒传》,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18 页。

〔24〕《三国志·魏书·武帝纪》,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13 页。

〔25〕《三国志·魏书·武帝纪》裴松之注引《魏氏春秋》,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13 页。

〔26〕《三国志·魏书·李典传》,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320 页。

〔27〕《三国志·魏书·张辽传》,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312 页。

〔28〕《孙子兵法·势篇》,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第53 页。

〔29〕《孙子兵法·势篇》曹操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第53 页。

〔30〕《三国志·魏书·武帝纪》,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5 页。

〔31〕《三国志·魏书·袁绍传》,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114 页。

〔32〕《三国志·魏书·武帝纪》,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13 页。

〔33〕《三国志·魏书·武帝纪》,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13 页。

〔34〕《孙子兵法·谋攻篇》曹操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第31 页。

〔35〕《三国志·魏书·武帝纪》裴松之注引《曹瞒传》,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33 页。

猜你喜欢

三国志袁绍孙子兵法
第十一届海峡两岸青年学生孙子兵法友谊辩论赛在滨州学院举办
称象
大话三国志
眼力与气度
《三国志演义》的“知遇”之感
袁绍其实不无能
三国鼎立之袁绍杀宦官(下)
三十六计之釜底抽薪
《孙子兵法》这样读
从《孙子兵法》中的“奇正相生”联想到雕塑与环境的适应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