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子将帅论再考察
——兼与简文《将义》等比较
2021-11-25熊剑平
熊剑平
战争由将帅负责指挥完成,因此孙子非常重视将帅的作用,对将帅职守有深入探讨。“将”在十三篇中凡49 见,也是一个高频词。孙子推崇“知兵之将”,且有很多具体要求。在孙子眼中,只有“知兵之将”才是“民之司命,国家安危之主”(《孙子·作战篇》)。当然,重视将帅的孙子也由此而受到误会,被批评为“重视过度”,并且给予将帅“太大的行动自由”〔1〕。如何正确看待孙子的将帅观,显然是一个非常有趣的论题。银雀山汉墓也出土了不少有关将帅论的简文,正可以为我们考察孙子的将帅思想提供新的视角。
(一)由“五德”到“五危”
对于将帅军政素质的考察,孙子主张从五个方面展开,即“智、信、仁、勇、严”(《孙子·计篇》),人们习惯称之为“五德”。“五德”强调的是将帅的全面素质,如智力水平、管理能力、个人品格及精神意志等。这五者,虽说不可偏废,但从排序可以看出作者的侧重:“智”排在第一,与《司马法》的“以仁为本”有着很大区别,也与儒家“仁、义、礼、智、信”的排列有所不同。《司马法》是古兵法,重视“仁本”并不奇怪。孙子崇尚诡诈,已经开始和古军礼告别,因而对将帅的要求也发生变化。
将“智”列第一,体现出孙子对将领智谋水平和军事才能的突出和强调。在进行“庙算”这种敌我比较时,孙子也特别强调考察将帅的才能“将孰有能”(《孙子·计篇》),并且其核心是考察将帅“诡道用兵”的能力。简言之,就是通过认真比较、考察,得知哪一方将领更会带兵、更懂指挥之术。因为这种才能会对战争胜负产生直接影响,进而影响到国家安全。所以,孙子进一步把二者联系在一起:“将者,国之辅也。辅周则国必强,辅隙则国必弱。”(《孙子·谋攻篇》)也就是说,将帅是国家的重要辅佐,对这种辅佐能力的要求必须从严,如此才能实现“辅周”的目标。这里所说的辅佐能力,其实也是指挥作战的能力。
在孙子眼中,会打仗的将帅还必须懂得防败,尤其是要懂得如何避免军队在战场上失控。孙子将作战过程中经常出现的败象总结为“六败”,即“走”“弛”“陷”“崩”“乱”“北”(《孙子·地形篇》)。对避免“六败”的探讨,集中体现了孙子对将帅指挥能力的要求。比如“势均”,是说敌我双方占据对等条件,如果将帅昏昧,必然会贸然出击,甚至以少击众,那就只能在战场上招致失败。“北”就是失败的具体表现,是由于将帅能力不足而造成的:“将不能料敌,以少合众,以弱击强,兵无选锋,曰北。”不知敌情,以少击众,也没有组织战斗力很强的前锋部队,那就只能遭到失败。
孙子认为,将帅不仅要懂得战争规律,善于指挥战争,还需要懂治军、善管理。《地形篇》论述防止“六败”,其实也是系统探讨和总结了战时的治军理论。比如,“弛”就是因为官兵关系不佳而产生的:“卒强吏弱,曰驰。”士卒强悍,必然会给军队管理带来困难,军官此时尤其不可太过懦弱无能而导致局面失控。至于“崩”,则更是带兵能力的具体体现:“大吏怒而不服,遇敌怼而自战,将不知其能,曰崩。”高级军官如果不服从管理,擅自领兵出战,身为领导的将帅却不知其真实指挥才能,必然会造成部队崩溃瓦解的局面。至于“乱”,也是因为将帅能力不足而产生的:“将弱不严,教道不明,吏卒无常,陈兵纵横,曰乱。”这其中既包含了对士卒的管理,也涉及对军官的管理。将帅如果不能对部队实施有效的管理,就会导致士卒和军官都不守纪律,排兵布阵之时必然会杂乱无章,以至于部队混乱,缺少战斗力。
孙子将审察“六败”视为将帅的首要任务。他指出:“凡此六者,败之道也,将之至任,不可不察也。”(《孙子·地形篇》)在孙子看来,这六种败局的出现,都是因为将帅能力不足、处置不当而造成的,并非天灾:“凡此六者,非天之灾,将之过也。”(《孙子·地形篇》)由此出发,孙子进一步强调了将帅“知地”乃至“知情”的重要性:“料敌制胜,计险厄远近,上将之道也。知此而用战者必胜,不知此而用战者必败。”(《孙子·地形篇》)此处,孙子重申“料敌”和“知地”,实系出于对情报工作一以贯之的重视。
就管理部队来说,孙子也提出了明确要求,并且作出了很多富有价值的论述。孙子认为,将帅必须懂得和使用“令之以文,齐之以武”(《孙子·行军篇》)等管理手段,以期实现“治众如治寡”(《孙子·势篇》)和“齐勇若一”(《孙子·九地篇》)的目标,直至使整个部队达到“携手若使一人”(《孙子·九地篇》)的效果。此外,将帅还必须要做到“令素行”:“令素行以教其民,则民服;令不素行以教其民,则民不服。令素行者,与众相得也。”(《孙子·行军篇》)这就是说,将帅管理军队、处理官兵关系时,必须要把握好“度”。如果和士卒感情疏远,动辄对其严加处罚,就会将彼此之间的心理距离拉得更远,无法保持上下团结一心,战斗力自然也会大打折扣。但是,如果和士卒过于亲近,则会导致处罚士卒错误行为时优柔寡断,同样会带来危险。而且,出于统御和指挥的需要,将帅在必要时也需对士卒实施“愚兵之术”,即“愚士卒之耳目”(《孙子·地形篇》),不让士卒对整个作战计划和高层的指挥策略等有更为详尽的了解。
孙子对合格将帅的标准也进行了界定:“进不求名,退不避罪,惟人是保,而利合于主,国之宝也。”(《孙子·地形篇》)孙子此处强调的是“利合于主”,由此可知孙子的终极目标是在“国君之利”,而不一定是“民”。但是,即便如此,从《孙子兵法》中也可见孙子已有保全民众的思想,而且将战争和民众之利益紧密联系在一起,体现出进步倾向。以“利合于主”作为要求,也许是特定的语境使然。通观十三篇,孙子始终将“安国全军”和“唯民是保”作为战争的终极追求,并没有刻意对二者严加区分,其中所体现的是伟大政治家的情怀。在孙子看来,真正懂得战争的善战之将,不仅掌握着国家的命运,同时也主宰着民众的生死,故此可称“生民之司命,国家安危之主”(《孙子·作战篇》)。
十三篇中,孙子对将帅职责有较为明确的规定,与用兵之术互为补充。更为可贵的是,孙子不仅提出“将之五德”,而且列出“将之五危”:“必死,可杀也;必生,可虏也;忿速,可侮也;廉洁,可辱也;爱民,可烦也。”(《孙子·九变篇》)孙子认为,“覆军杀将,必以五危,不可不察也”(《孙子·九变篇》)。这充分体现出孙子的辩证思想。在孙子看来,考察将帅不必斤斤计较于其个人品德,而应更看重将帅的军事素质与指挥能力。即便是关注将帅的个人素质,也是出于考察其对战争胜负所产生的影响。孙子所列“五危”,有些实则为美德。比如“爱民”,这正是儒家所提倡的仁义之师的题中之义。但孙子认为,这种“爱民”可能会给己方带来不可预知之恶果。因为,将帅为了保护或救援民众,有时会使部队处于极度疲惫状态,并可能就此导致全局陷入被动。将帅如果在此过于纠缠,会很容易被敌人所利用,中了敌军之计。再如,孙子对“必死”也提出批评。他认为,将帅固然需要具备勇敢精神,但也不能盲目勇敢。刘寅《孙子直解》注曰:“必死者,将愚而勇者也。勇者好行其志,愚者不顾其死。言不避险易强弱之势,不计众寡胜败之情,但欲轻生决战,以图侥幸者也。可布奇设伏以杀之。”刘寅的这段话,很好地诠释了孙子对于将帅素质的要求,亦即把握“勇”与“必死”之间的“度”,不能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
(二)君将相处之道
孙子在讨论将帅职守时,还重点论及将帅与国君的相处之道。身为将帅,必须善于与国君相处,这是将帅所必须面对的,而且可说是最重要的关系。将帅地位固然重要,需要统御千军万马冲锋陷阵,但终究还需面对国君的领导、接受国君的任免。因此,孙子不能不对君将关系进行深入探讨。
十三篇中曾多次论及君将关系。比如,《谋攻篇》《九变篇》等都对此有所讨论。在《谋攻篇》中,孙子对“将”的作用和地位进行了定位:“夫将者,国之辅也。”在当时,“国”与“国君之利”很难分开。“将”既然是“国之辅”,也即“君之辅”;既然定位为“辅佐”,将帅之地位并没有被肆意抬高。说到底,将帅负责的是在战场上披坚执锐和指挥作战,只能定位于“辅佐”。
有意思的是,对于如何处理好将帅与君主的关系,孙子提供的是“二选一”的选择模式,即通过告诉人们何为“非”而得出何为“是”,告诉人们什么是“患”而提醒人们如何避免“不患”,从而正确处理君将关系:
故君之所以患于军者三:不知军之不可以进而谓之进,不知军之不可以退而谓之退,是为縻军;不知三军之事,而同三军之政者,则军士惑矣;不知三军之权,而同三军之任,则军士疑矣。三军既惑且疑,则诸侯之难至矣,是谓乱军引胜。(《孙子·谋攻篇》)
在这段话中,孙子已经告诉人们处理君将关系的基本原则。其中,“患于军”,简本作“患军”,意思似乎更加简洁。“縻”为“束缚”之意,意为控制而使其不得自由。“引”为“失去”之意。《礼记》郑玄注曰:“引,却也。”此句意指由军队混乱而失去胜利之机。第一句中的“三”,钮先钟认为是“二”字之误。〔2〕这段话中以“是为”作为标志,谈到“縻军”和“乱军引胜”。孙子认为,这是国君必须注意并杜绝的行为。身为国君,如果不知三军不可前进却下令军队前进,不知军队不可后退却胡乱命令其后退,这就是“縻军”。由于胡乱指挥和盲目干预军队事务,就会造成“三军既惑且疑”的局面,那么其他诸侯就会趁机发难,这就是所谓的“乱军引胜”。从这一角度分析,“三”确实很可能为“二”。遗憾的是,简本《谋攻篇》有太多损毁,无可查对。此处“三”字也可能为衍误,是抄书之人不慎误抄,遂流传至今。不管如何,孙子于此强调了君将关系的基本原则:不要把军队搞乱,更不能由此而让将帅无所适从,给对手可乘之机。也就是说,应力避不懂军事的国君胡乱干涉将帅的指挥。
需要注意的是,孙子此论存在一个重要前提:国君的“不知”。国君既然不懂军事,那就一定不能随意干预,胡乱指挥。如果是懂军事的国君,是不是应该另当别论呢?孙子在书中并未提供明确答案。但是,孙子反对国君干涉军务,似乎隐含了“不知”这一重要前提。
此外,还有一个重要前提“将能”。如果将帅可以胜任战争指挥,那么国君就不必横加干涉:“将能而君不御者胜。”(《孙子·谋攻篇》)而且,这是作为这五条“知胜之道”而提出的:“故知胜有五:知可以战与不可以战者胜,识众寡之用者胜,上下同欲者胜,以虞待不虞者胜,将能而君不御者胜。此五者,知胜之道也。”
这五条“知胜之道”似可从《计篇》等见到影子,可与“五事七计”对接。表面上看,孙子只是换一种说法,实则也有所提炼和深化。其中,“识众寡之用者胜”对应“兵众孰强”,“上下同欲者胜”对应“主孰有道”,“知可以战与不可以战者胜”则是“庙算”所得之结论,“以虞待不虞者胜”为综合论证之后所得结论。至于“将能而君不御者胜”,则为前述君将关系所形成之结论。在孙子眼中,上述五条最为关键,故反复强调。人们也由此而更多关注“知胜之道”,却对“将能”这一前提有所忽视。
基于对“战道”的考察,孙子也支持将帅拥有一定程度的战场决定权:“故战道必胜,主曰无战,必战可也;战道不胜,主曰必战,无战可也。”(《孙子·地形篇》)这里所谓“战道”,也即“战争之道”——指占据了可靠之情报,并有科学合理之分析,对战争胜负也有较为可靠之预判。孙子认为,如果战争必胜,即便是国君下令不打,将帅也可发起战争;如果预判战争必败,那么即便国君下令开打,将帅也可据理力争并拒绝出战。也就是说,决定战或不战,都要充分尊重战争规律,考察战争结果是否有利于己,力争最为理想的结局。这同时也是基于冷兵器时代特定作战特点所提的建议。在那种时代,由于国君和战场距离较远,情报传递不畅,国君不知敌情,无法对战场进行遥控指挥,战争决定权便只能交给将帅,由现场指挥员全权负责。如果此时国君强加干涉,就一定会让指挥员无所适从,直接导致败局出现。因此,防止失当干预是尊重“战道”的表现,从打赢战争的实际需要出发,也是一种非常务实的主张。
孙子由国君之“不知”和“将能”以及“战道”这三个主要前提出发,进一步认为,战争中其实还存在着这样一种“变术”:“君命有所不受。”这句名言出现在《九变篇》:“途有所不由,军有所不击,城有所不攻,地有所不争,君命有所不受。”上述这段话,一共总结了五条变术,但重点强调的是最后一条,即“君命有所不受”。也就是说,即使由国君所发出的命令,有的也可以不必听从。至于何时才能不听,笔者认为,显然需要存在上述三个前提时。这句话中包含“有所”二字,明显是有所指,并非授意将帅公然违抗国君之命。国君考虑问题,毕竟在出发点和所站高度上都和将帅存在着差别。如果是眼光高远之国君,可能会因整体利益而放弃局部利益,至少不会和某些不明事理的将帅那样只拘泥于局部之得失。而昏愦之将帅如果因为贪图局部小利,只争一时之胜负,便可能给全局带来被动。故孙子特意使用“有所”二字,意在强调对战争指挥权要有区别地对待和争取。孙子为将帅争取的是战场指挥权,似乎并不存在忽视君权的倾向,更不至于由此而影响战略全局。
(三)对过度解读的纠正
在《谋攻篇》《地形篇》《九变篇》,孙子分别从君“不知”和“将能”及“战道”这三个角度出发,探讨了特殊条件下的为将之道。虽说角度和用字不同,但就“将道”这一主题而言,立场并没有多大变化,强调的是在处理好君将关系的同时,也为将帅争取更多的战场指挥权。《谋攻篇》在前,意在铺垫。《地形篇》在后,似乎是为《九变篇》“君命有所不受”的合理性进行阐释。这种立论自有逻辑存在其中,却不幸被过度解读。如前所述,包括钮先钟等学者在内,有不少人由此而批评孙子存在“扶将而弱君”之倾向。
虽说孙子的“君命有所不受”含有前提条件,或存“扶将”之念,却无“弱君”之意,但这种言论在古代社会仍然极富震撼力,也因此而招致非议。
由于北宋政府的提倡,兵书得以立经,文人论兵渐成时尚。苏洵父子都曾深入研究《孙子》,在肯定孙子所论战法的同时,也基于儒者的立场批评了孙子缺乏仁义观念。苏洵甚至写有《权书》这样的论兵之作,其中也可见受《孙子》影响之痕迹。苏轼也曾深入研究《孙子》,并写作《孙武论》,曾留下这样一段评语:“天子之兵莫大于御将……(将)而立毫芒之功以藉其口而邀利于其上,如此而天下不亡者,特有所待耳。”(《东坡全集·孙武论下》)苏轼同样曾批评孙子缺乏仁义观念,但此处集中批评的是其“扶将”倾向。苏轼此论毫无疑问是站在最高当权者的立场上,维护的是国君之利。“天子之兵莫大于御将”,意在提醒国君注意加强对武将的控制。这种主张似乎是对宋代“重文抑武”精神的延续,倒也情有可原,但“而立毫芒之功以藉其口而邀利于其上”之类言论显系栽赃,明显是对孙子君将关系的过度而失当的解读。
不管合理不合理,苏轼的批评之论多少也道出了数千年古代社会发展的一个侧面,即“御将”始终是国君空前关注并投入研究的课题。尤其是到了宋代,统治者吸取前朝教训,极端重视文治,也由此而“长期奉行重文抑武的治国理念”〔3〕。苏轼由此视角出发,其实是戴着有色眼镜考察孙子,对孙子提出了批评之论。在苏轼之后,仍有学者站在最高统治者的立场对孙子提出批判。《历代名贤确论》〔4〕等书作者借苏轼的批评之语,继续保持批评态度,并作进一步发挥。其实,不只是宋朝皇帝重视“御将”,迫于稳固皇位的需要,历代统治者都不得不谨慎处理君将关系。在有些朝代,孙子这一极富震撼性的言论还被授意删除。清朝编撰《四库全书》时,编纂者曾向皇帝写下这样一份报告:“增孙武子曰:将能而君不御者胜,又曰将在军,君命有所不受。”〔5〕从中不难看出,统治者确有删减孙子敏感字句的现象发生,而且集中于其“将帅论”。皇帝当然不会希望手握重兵的将领借孙子之言要挟自己,从而扩大将权,以至于由此而动摇自身统治地位。
但是,历史上也有学者支持孙子,并对苏轼的批评提出反对意见,而其中以明代学者邱濬和贺复征为代表。邱濬在《大学衍义补》中指出:“人君择将,当以无用之先详审征验,然后用之。既用之后,付以便宜之权,俾其随机制胜可也。”将需要君主任命,既然已经获得任命,那便需要发扬“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的精神,充分放权。邱濬的这段话很好地诠释了君将关系,既是为孙子开脱,也有力地反驳了苏轼的言论。贺复征则表达了类似观点:“此贤主之所施于能将。将兵权常在将,将将权常在君。”〔6〕他从君将的各自作用出发,结合对领导层次的区分,认为孙子并无“扶将而弱君”观念。在他看来,如果贤君和能将都很好地履行各自职守,那么将权和君权之间不仅不会产生任何矛盾,而且会互相扶助,形成良性互动。法国启蒙思想家霍尔巴赫曾就有关论题有一段精彩论述:“将领是军队的灵魂,军队不论它的力量如何,当它的领袖不给鼓舞、不加以带动的时候,就只能是不起积极作用的乌合之众。”〔7〕相信孙子的主张在霍尔巴赫眼中,也一定是非常合情合理的。
与苏轼相比,邱濬等人持论较为公允,也可以帮助我们正确看待孙子的将帅论,并对孙子心目中的君将关系持有清晰的认识。孙子说“君命有所不受”并非挑战君主的权威,只为争取适当的将权,让将帅对战场作战有较为充分的指挥权,防止受到不必要干扰而影响战争进程。孙子非常清楚,将只是辅佐,“将能而君不御者胜”也是基于战胜的目标,争取的是战场指挥权,而非国家领导权。而且,孙子此论完全依据春秋战争实践,有其特定历史背景和相对合理性。春秋时期,通讯不够发达,战争规模也不大,如果每事必报,必然增加一些不必要环节并由此而延误战机。不像是在今天,作战环境和作战条件都已经发生很大变化,通讯手段非常先进,这时如果过分强调“君命有所不受”,就不是明智之举,更不可以此作为违抗军令和擅作主张之借口。〔8〕但是,在孙子所处时代,“君命有所不受”所体现的将帅观,就特定的战争条件而言有相对合理成分存在。
另外,《史记·孙子吴起列传》及简文《见吴王》所记载的“吴宫教战”,便是诠释孙子“君命有所不受”的生动例证。如果孙子果真是挑战君主权威,那么他就一定不会被吴王所接纳和重用。而吴王阖闾,显然深深懂得孙子的本意,才会对其斩杀美妃的行为最终给予谅解。
(四)简文论“将败”和“将失”
十三篇的“将帅论”内容丰富。可贵的是,银雀山出土文献中有《将义》《将德》《将败》《将失》等篇,可视为孙子“将帅论”的补充。尤其是《将败》《将失》,无疑是对孙子“五危”做了最好的注解。此外,银雀山还出土有简文《将过》,内容与《六韬·龙韬·论将》大致相同。〔9〕这里不再多作分析。
由于将帅的地位非常特殊而且至为关键,先秦兵典大多都会就“将帅论”进行深入探讨。比如,《吴子》有《论将篇》,指出将帅有“五慎”〔10〕,还要学会掌握“四机”〔11〕。《尉缭子》有《将理篇》,要求将帅既然是万物之主宰,就不能有任何偏袒,即“不私于一人”。《六韬·龙韬》中有《论将》《选将》《立将》《将威》等篇,专门论述将帅之道。《六韬》总结将帅应有“五材”,即“勇、智、仁、信、忠”(《六韬·龙韬·论将》),此外还应力避“十过”,即“勇而轻死”“急而心速”“贪而好利”“仁而不忍”(《六韬·龙韬·论将》)等。这些论述与孙子有相似之处,也有不同之处,对孙子的将帅论也是很好的补充。《六韬》总结之“五材”与孙子“五德”,在要求和排序上有差别,但主体内容仍有相似性。《六韬》所论“勇而轻死”与孙子所论“必死”则几乎无差别。当然,就总体而言,《六韬》所论似乎更加系统而完整,对将帅的要求也更加严格,在表现出对孙子继承的同时,也明显有所发展。就这一点而言,银雀山出土文献也是这个特点。四篇论将简文,从不同侧面诠释和发展了孙子以“五德”和“五危”为中心的将帅论。
《将义》虽说篇题突出强调了“义”,.但所论内容分别为“义”“仁”“德”.“信”“智”,不妨视为另一种形式的“五德”。从所列要素及排列次序,可以看出作者更突出强调的是为将者的仁义情怀。“智”被孙子列第一,但《将义》将其排在最后,这似乎是受了《司马法》“以仁为本”观念的影响。
《将德》简文有较多残缺,但“……而不御,君令不入军门,将军之恒也”一语,似乎是对孙子“君命有所不受”很好的注解。《六韬》也认为,君主应该充分信任将帅,既然要求其完成君主所赋予的工作,就应充分放权,不应再干预军务:“军中之事,不闻君命,皆由将出。”(《六韬·龙韬·立将》)这其实是当时对兵家的普遍要求,所以似乎可从一个侧面证明孙子“扶将”之论的合理性。此外,《将德》也讨论了治军思想,主张将帅治军应“爱之若童,敬之若严师,用之若土盖(芥)”。这与孙子一面主张“视卒如婴儿”(《孙子·地形篇》),一面主张“愚士卒之耳目”(《孙子·九地篇》),以“令(合)文齐武”为总原则的治军思想不无暗合之处。军事家对于士卒,秉持的是“用”的态度,一切立足于打赢战争。“爱”与“严”,都是为了管理好部队,使其能在战争中发挥作用。
《将败》《将失》重点讨论的是将帅的过失等,主体内容与孙子所论“五危”相差无多,但简文明显更加细致。其中,《将失》的篇题为整理小组所添加,疑与《将败》为一篇。整理小组认为,《将失》可能是在“多败者多失”一句之后。〔12〕《将败》和《将失》的侧重点各有不同:《将败》列举了将帅的种种缺点,《将失》则总结了将帅作战失利的种种情况,前后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因果联系,归于一篇自然可以,但分开来也有理由。
《将败》总结将帅容易出现的过失一共有简文二十条,其中只有第五条和第十一、十二、十三条残缺,其余均清晰可见。其分别为:“一曰不能而自能。二曰骄。三曰贪于位。四曰贪于财。【五曰□。】六曰轻。七曰迟。八曰寡勇。九曰勇而弱。十曰寡信。十一……十四曰寡决。十五曰缓。十六曰怠。十七曰□。十八曰贼。十九曰自私。廿曰自乱。”〔13〕在作者看来,将帅如果存在上述素质和品德方面的缺陷,就会导致失败,而且是“多败者多失”。既然如此,国君在选将时,就必须多加注意。身为将帅,也必须努力避免和克服。
《将失》是对失败情况进行总结,多达三十二条。整齐排列的句式,令我们很容易想起《孙子·行军篇》的“相敌三十二法”。可贵的是,在对这些失败原因的总结中,除少数残缺之外,基本都得到了完好保存,令我们不能不对古代兵家的探索精神发出由衷的赞叹。当然,其中也有一些在其他兵典中可以找到出处,已成兵家共识。比如“军数惊”亦见于《吴子·料敌》,“师老”亦见于《尉缭子·兵教下》。《将失》也对孙子“六败”等进行了吸收。比如,“令不行,众不壹,可败也”似从孙子“令素行者,与众相得也”(《孙子·行军篇》)一语受到启示;“民苦其师,可败也”则从“远输则百姓贫”(《孙子·作战篇》)等论述受到启示;“众不能其将吏,可败也”则从孙子“将弱不严,教道不明,吏卒无常,陈兵纵横”(《孙子·地形篇》)等受到启示。“不能”即“不相得”,指上下关系处理得不好。〔14〕至于“战而忧前者后虚,忧后者前虚,忧左者右虚,忧右者左虚”等,则可更明显地看出是从孙子的备人之术袭来。《孙子·虚实篇》曰:“备前则后寡,备后则前寡;备左则右寡,备右则左寡;无所不备,则无所不寡。”两者对比,不难看出句式上的相似。由此,不难看出简文《将失》对《孙子》及既往军事经验的总结和吸收。当然,《将失》不只是继承,也有创新。不过,这其中也确有若干内容存在凑数之嫌。比如“兵遁,可败也”,既然军队逃遁,就已处败局,这几乎是人所共知的常识。
总之,银雀山出土的数篇论将简文,为我们考察先秦时期的将帅观提供了非常宝贵的新史料。它们与《孙子》或《孙膑兵法》有无联系,存在什么关系,似乎还有待进一步考察。但不管如何,其中既有受孙子启发之处,也有对孙子的补充和发展。它们和《奇正》一样,虽然目前没被当成孙子佚文,但同样都是研究孙子兵学思想不可忽视的重要史料。
【注释】
〔1〕钮先钟:《孙子三论》,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71 页。
〔2〕钮先钟:《孙子三论》,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34 页。
〔3〕陈峰等:《宋代治国理念及其实践研究》,人民出版社2015年版,第10 页。
〔4〕《历代名贤确论》,作者失考。有关论述详见《历代名贤确论》卷九五。
〔5〕《四库全书·御定渊鉴类函》卷二〇一九。
〔6〕《文章辨体汇选》卷四九。
〔7〕霍尔巴赫:《自然政治论》,商务印书馆2011年版,第352 页。
〔8〕将帅一面要与决策部门保持密切联系,认真贯彻好统帅部门的意志和决策思想,同时也要做好保密工作,防止因传递军情而出现泄密事故。
〔9〕银雀山汉墓竹简整理小组:《银雀山汉墓竹简(二)》,文物出版社2010年版,第160 页。
〔10〕《吴子·论将》:“一曰理,二曰备,三曰果,四曰戒,五曰约。”
〔11〕《吴子·论将》:“一曰气机,二曰地机,三曰事机,四曰力机。”
〔12〕银雀山汉墓竹简整理小组:《银雀山汉墓竹简(二)》,文物出版社2010年版,第160 页。
〔13〕银雀山汉墓竹简整理小组:《银雀山汉墓竹简(二)》,文物出版社2010年版,第136~137 页。
〔14〕银雀山汉墓竹简整理小组:《银雀山汉墓竹简(二)》,文物出版社2010年版,第138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