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企业成本管控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2021-11-25李明艳
李明艳
(唐山燕山钢铁有限公司,河北 迁安 064403)
一、引言
钢铁行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基础性行业,在我国工业现代化进程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目前,钢铁行业正处于成熟阶段的中后期,国家在2017年3月确定了去产能的目标,现已经历3年的去产能阶段,有不少钢铁企业已经退出此行业,余下的钢铁企业也面临着退出的巨大威胁,行业中竞争异常激烈,且行业产品也已趋于标准化,多数企业要以差异化取得市场竞争优势恐难达到,所以很多钢铁企业只能寄希望以成本取胜,然而对过去以粗放式管理的钢铁企业来说,能够迅速转型为精细成本管理会遇到较多问题。因此,企业只有解决成本管控中存在的问题,才能使企业在竞争中取得优势得以生存。
二、钢铁企业加强成本管控工作的重要性
成本核算是每个企业进行成本有效管控的重要环节,其准确与否关系着企业的预算控制、成本控制、定价合理性、激励考核机制等方面有效开展。目前环保方面对钢铁行业影响重大,关系着企业的生死存亡,企业纷纷投入资金安装环保设备确保达到A 类企业标准,以保证企业能够全负荷生产,在这种环境下企业必须稳住市场占有率加快资金回笼,然而企业要想在市场竞争中留有一席之地,必须精打细算、加强成本控制。因此,成本核算精细、准确对钢铁行业来说非常重要。
三、钢铁企业成本管控中存在的问题
(一)成本核算信息来源滞后且缺乏可靠性
1.成本信息收集滞后,影响企业决策
大部分企业为了保证生产稳顺,普遍存在原料需要备货、运输周期长等客观情况。而价格等成本信息从合同协议落实到成本核算中间存在验收、质检、开票等环节,等成本信息出来时,已经滞后于市场。另外,由于物资出库管理不到位、维修费用完工后信息传递不及时,会出现成本核算滞后情况。成本信息收集滞后,成本核算数据会使成本控制、销售定价等方面与实际发生数据存在偏差,不能很好地为决策起到指导作用。
2.成本数据归集不准确,降低了成本控制的有效性
在核算各工序成本时,生产过程中发生的材料、人工、能耗、费用等数据全部归集后按一定的方法进行分配,最后形成各工序成本。大部分钢铁企业对矿石、矿粉、煤、焦炭等主要材料库存管理不到位,堆料不规范,给库存盘点造成困难,导致消耗数据不准确;对大中修、改扩建界定标准不明确,发生的维修费用不能准确计入各工序成本中,导致各工序可控成本核算不准确。因此成本数据可靠性差,降低了成本控制的有效性。
(二)成本管控向精细化升级用时较长
近几年来,各大企业都在进行信息化升级,向精细化成本核算转变是其主要目的之一,迅速升级的企业能够优于其他企业进行准确成本核算,能在激烈的竞争中打有把握之仗。市场的激烈竞争会加速高层管理人员由粗放型转为精细化管理的进程,然而在转变过程中要对生产设备调研升级、对人员岗位调整并培训、规范各项管理流程、完善内控监督机制,这些工作用时较长,短期时间内不能使成本核算数据达到精细化管理所需要的水平,具体表现如下:
1.为成本核算提供数据的软硬件设施更新进度慢
钢铁企业在粗放型管理时,基础消耗数据因生产线未安装计量设备或未进行校磅而无准确数据,只是对采购材料进厂、销售出厂成品数据进行准确核算,而对生产工序间用料数据未进行准确核算,各生产车间只能以人工统计估算。公司转变为精细化管理时再使用原粗放型的成本核算数据不能满足使用,提高生产工序间成本核算准确性,需在生产线上新增计量设备,并且由软件提供准确计量数据。企业为了保证全负荷生产,新增或更换计量设备只能在大中修时间断性的更换,这样会使为成本核算提供数据的软硬件设施更新进度慢。
2.员工对精细化核算成本管理存在抵触心理
企业要转为精细化管理,就要从一线开始进行管控,对于已经适应了原来粗放式管理的生产车间工人及管理人员来说,会觉得被戴上了紧箍咒,对成本高低的可操作空间变小了,因此他们内心会对成本核算精细化管理有些抵触,具体表现在:首先,精细化核算情况下,成本考核标准会趋于准确,成本控制会较之前严格许多。其次,原在粗放式管理下不纳入绩效考核的指标会随着精细化管理而增多。最后,绩效考核方面会因成本控制、考核指标增多进行大的调整,会给员工带来不安,从而抵触成本核算精细化。因此上述情况会加大成本核算向精细、准确转变的难度。
(三)成本管控人员胜任能力不够
成本核算人员在实际操作时,大部分缺乏主动积极性,不到现场了解生产工艺,不了解关键指标的作用,只是机械的依据生产线上提供的数据完成基础核算工作,对成本对象归集、分配的科学性缺乏深入研究,对核算出的结果没有敏感性,对成本数据完整性和准确性不能做出合理判断,对异常的成本数据不能进行有效分析并提出合理化的建议。
(四)成本管控制度不完善
1.制定成本预算标准的相关规定不完善
多数企业在选择成本预算方法时采用的都是增量预算,此种方法是指新的预算使用以前期间的预算或实际业绩为基础来编制的,是建立在稳定的经营环境基础上。钢铁行业由成长阶段发展至成熟阶段,经历了多次改建、扩建;受环保政策要求更新或新增环保设备;执行去产能政策增减产量;因信息化不断升级等诸多因素均可能影响成本不断发生变化,进而导致以前期间的预算发生不可准确估算的变化。并且钢铁企业在预算标准制定的各环节上基本以粗放式进行管理,对成本预算标准制定的管控环节普遍存在不完善的情况,在这种环境下使用增量预算方法确定成本预算标准,会使企业生产管理人员有机可乘,预算标准制定的合理性会存在较大偏差,可能导致采取的降成本措施执行不到位,达不到有效降低成本的目的。
2.成本管控制度不健全
成本核算数据来源可靠,才能为公司决策提供准确依据。钢铁企业生产工序较多,普遍会因监管制度不完善出现影响成本数据可靠性的问题,如:原始记录不完整或不准确,没有复核机制;生产中,存在跑冒滴漏现象,未制定有效监管机制,造成浪费;原燃辅料使用粗放,超出正常损耗率,无有效核对机制;采购环节监管制度不合理,可能会出现质次价高、超计划采购等情况;生产单位制定的班组降成本规定不完善,不能对成本实施有效控制,出现浪费材料的情况。
四、制造业企业成本核算问题的解决对策
(一)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1.提高成本信息传递的及时性
对于产品消耗的各类原料成本、动力成本、劳务成本,均应立足于以实际发生当时的时点来归集成本,并防止数据不完整。针对发票因到货验质等手续不能在发生当月入账的,可以根据合同和验收内容进行暂估核算;因物资出库晚于发生当月影响成本的,应加强物资盘点频次,防止成本信息滞后;因维修等劳务完工后不能及时传递导致暂估统计不完整的,应建立相应制度进行有效管控,提高成本数据信息传递的及时性,保证数据的完整性。
2.以库存管理为核心,确保直接消耗数据的准确性
就钢铁企业而言,产品生产所需的物资种类繁杂,且在生产成本中占比较重,为了确保企业成本核算原料数据的准确性,企业应该重视库存管理,建立成熟的库存管理系统,采取规范堆料、红外线测量、全部入仓管理方法,解决原料库存盘点难的问题,达到可追溯的条件,并能定时准确盘点库存,确保原料消耗数据的准确性。
(二)加快信息化建设,缩短成本核算向精细化转变的时间
企业在进行信息化升级前需深入调研,拟定周密的实施计划,避免窝工情况,要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更新软硬件设施;并且做好员工的思想工作,讲明精细核算对企业、对个人的优势,化解员工心中的抵触,全体员工上下联动,缩短成本核算向精细化转变的时间。
(三)培养选拔素质高的成本管控人员
成本管控是一个系统工程,要培养选拔素质高的人员,途径有:一是从同行业中高新聘请,能够带来丰富的成本管控经验,为企业创造更多的效益;二是从内部选拔,不仅要精通核算方法,而且要对工艺设备流程有清晰的认识,能够主动、有针对性地去生产现场学习,要有责任心,有不怕苦的精神。企业平时要加强成本人员培训,提升职业道德,并对培训结果进行考核,培养品学兼优的成本管控人员,为企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四)完善各环节的成本管控制度
成本准确核算是建立在成本制度健全且运行有效的基础上的。钢铁企业制定一套切实可行的成本管控制度是必须的,能够为成本管控提供制度支持与保障。制定成本预算标准制度时必须考虑生产运营环境发生变化时对成本预算标准带来的影响,进而制定调整预算标准的管控规定,使成本预算标准趋于合理,达到控制成本降低的目的。成本管控制度必须与企业的生产经营相协调,能够约束企业的成本归集、分配方法;能够阐明具体的核算方法、核算流程、成本分析方法、成本考核流程;能够监督各环节核算流程规范化;约束采购、生产各环节成本管控流程;能够有效促进各环节加强成本管控的考核流程,且充分体现会计成本核算在企业生产经营中的重要作用。总之,企业要选择恰当的成本预算方法,制定合理的成本预算标准,加上行之有效的成本管控制度,才能使企业成本在准确核算的基础上得到有效控制,才能为企业决策提供有利依据。
五、结语
近年来,钢铁行业面临着复杂多变的生存环境,为企业长期持续发展,各个环节都要突破原来的成本核算问题,成本准确核算是成本分析、成本管控的基础,是企业竞争的基础。只有正确认识到各环节中存在的成本核算问题,在成本管理上精打细算,从根源上去研究解决对策,并在实际中落实应用,才能够稳住市场份额,在竞争中取得优势,进而实现企业生存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