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加快雪域高原教育高质量发展步伐
——湖北发挥科教大省优势开展教育援藏工作速写
2021-11-25庄辉锦潘锃东
文/庄辉锦 潘锃东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为了加快西藏自治区教育高质量发展步伐,湖北省充分发挥科教大省优势,自觉扛起教育援藏政治责任,自2016 年以来,先后派出180 名“组团式”援藏教师,对口援助山南市第一高级中学、山南市东辉中学,以及山南市乃东、琼结、曲松、加查四县区中学,将爱我中华、民族团结的种子播撒在山南市青少年的心灵深处,为加快推进西藏山南市教育高质量发展贡献出湖北力量。
援建基础设施,改善办学条件
湖北省将硬件帮扶支援作为教育援藏的重要一环,制定教育援助专项规划、统筹推进教育援助。据统计,“十三五”时期,湖北省安排教育援藏资金2.3亿元,占总援藏资金36.5%。支援建设西藏山南市教育基础设施类项目15 个。其中,建设规范化学校4所,完全小学提质改造4 所,教育信息化项目4 个,村级幼儿园2 所,儿童游乐中心1 个。在谋划“十四五”规划中,湖北省还将集中力量办大事,继续加大教育援藏基础设施项目的资金投入,大力改善西藏山南市办学条件。
聚焦重点学校,提高教育质量
湖北省按照“合理、可实现、可持续、可评价”总要求,围绕“西藏一流、力争第一”的总目标,聚焦援建山南市东辉中学,努力打造湖北教育援藏新品牌。
2019 年8 月,湖北教育援藏团队进驻该校后,紧紧围绕学校教学改革、师资建设、特色打造、理念提升等现实需求,全面发力,多措并举,着力打造一支带不走的优秀教师队伍,努力变“输血”为“造血”,为学校管理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做出了新贡献。
湖北教育援藏团队以提高教学效率为核心,加强常规管理,加大教研力度,协调华中师范大学教授专家团队指导学校在“管理、教育、教学、德育、课程、评价”等方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创新年级组管理制,开设“东辉讲坛”,上好每一堂示范课,扎实推进与乃东区中学开展“两校联考”模式收到良好效果。
在湖北援藏教师进驻仅一年时间和发生新冠肺炎疫情的特殊情况下,西藏山南市东辉中学2020 届中考取得历届最好成绩,领跑山南全市和所辖12 个县区中学,内地西藏班录取比例达17.3%,比上届增加6%,同时毕业学生在数学、物理和道德与法治等单科满分达5 人。
加大投入力度,办好内地西藏班
湖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开办的武汉西藏中学,以及省内4 所有插班生的高中学校建设。武汉西藏中学地处国家5A 级风景区东湖之滨,占地140亩,校园环境优美,设施完善,装备先进,是一所现代化的学校。全省共有西藏籍初、高中各族学生1000多人。从2020 年起,在鄂的西藏籍初、高中生均经费达1.6 万元,高于国家规定8000 元一倍的标准。
武汉西藏中学持续推广民族班“合校学习、混班上课、混寝居住”模式,取得较好效果,促进了西藏籍学生与内地学生的交往交流交融。学生在国家、省市级各类竞赛中获奖120 余项、1000 余人次,连续9 年实现100%高中毕业生考上理想大学。
应西藏受援地请求,2016 年武汉西藏中学开办山南市高中代培班,每年招录40 名高中生。2020 年,该校山南代培班重点本科率35.9%,本科率74.4%,总体上线率100%,均创新高。该校创造了湖北民族教育史上的辉煌。学校先后荣获“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先进集体”“全国民族团结创建活动示范学校”“湖北省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等国家级、省级荣誉200余项。
强化师资培训,提升“造血”功能
近年来,湖北省根据西藏山南市教育人才师资培养需求,积极开展干部教师赴鄂培养和远程专项培训工作。实施跟岗培训计划,湖北每年拿出100 万元经费,为山南市培训校长、管理干部和教师25 名,到湖北跟岗培训期限一年,由湖北省在武汉、宜昌、黄冈等地市选择优质学校组织。通过跟岗培训计划的实施,使山南市教师整体素质得到进一步提升,对本地教师辐射带动作用明显。
2019 年,湖北举办了一期山南市教育管理干部培训班,通过聘请知名教育专家讲课、参观学校、座谈会交流等方式,有效提升了山南市一批校长和管理干部的理论水平和工作能力。2020 年疫情期间,湖北大学附属中学承办“湖北省送教山南”线上培训广受好评。目前,在湖北省教育厅和华中师范大学的大力支持下,鄂藏两地联手正在筹备建设山南市教师发展研究中心,创新启动双导师行动计划。
开展交往交流交融,促进各民族大团结
湖北充分发挥教育大省优势,坚持前后方一盘棋,积极搭建省市、地市、学校互动平台。着力实施“援藏援疆万名教师支教计划”,湖北省从武汉、黄石、襄阳、宜昌4 个对口支援市精心选派25 名管理干部和教师,分别对口支援山南市乃东区、琼结县、加查县和曲松县四个县区初中学校,每一批为期三年。谋划推进教育援藏行动计划,华中师范大学以东辉中学为重点,辐射山南市万人计划支援学校和盟校,制定出一对一在线助学、深度教学课堂改进、教师队伍现代化建设、校长领导力与学校治理促进、区域教育现代化促进、党建校外基地建设“六大援助计划”,后期将面向山南全面服务。
目前,湖北省还竭力支持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在山南市乃东中学实施大学生支教项目。支持湖北文理学院第10 批“格桑花”支教团队在琼结县实施大学生服务项目,该项目荣膺西藏自治区年度最佳志愿服务项目称号,被中宣部、中央文明办评选为2019年度全国最佳志愿服务项目等荣誉。支持中国地质大学(武汉)附属学校教师对东辉中学部分家庭困难学生的助学活动。
湖北援藏教师进藏后亦积极融入藏族学生及其家庭之中。开展“学跳藏舞、学唱藏歌、学说藏语”活动,增进各民族之间的感情。湖北援藏教师赴山南市隆子县雪沙乡普卓村慰问扶贫,积极开展捐款献爱心活动,为普卓村小学17 位学生购买手套、围巾、帽子、洗衣机等物品。在提升教育质量同时,深化了交往交流交融,加深鄂藏各民族群众之间的感情,共同促进了民族团结,进一步增强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强化组织管理,打造教育援藏铁军
近年来,在湖北省教育厅和省援藏工作队的直接关心指导下,湖北援藏教师团队着力加强党的建设,不断建立健全完善管理机制,打造教育援藏铁军,有力促进了全省援藏教师队伍健康安全干事创业。
强化组织建设。20 名组团式援藏教师成立教育党支部,万人计划25 名教师分属4 个县区援藏工作队党支部。设立教育党支部书记1 人,纪检委员、组织委员各1 人,支部委员1 人负责宣传、健康、安全工作。压实支部委员主体责任,加强支部政治建设、能力建设和作风建设,对全体援藏教师,实行“双支部”组织管理模式。
强化管理服务。坚持爱到深处,提高和落实援藏教师工作经费,保障集中供餐供氧,加大交通设备配备,结合每月主题党日、集体过生日等活动,营造团结奋进的深厚氛围;坚持严到实处,严格执行请示报告、党风廉政、谈心谈话、述职评议等工作制度,对援藏教师工作生活进行全方位、全过程、全领域监管。
强化健康管理。坚持视小为大、防微杜渐,健全援藏教师日报平安、应急处置、健康体检、信息跟踪等健康保障制度,确保全体援藏教师在藏工作顺利,平安健康。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湖北省全体援藏教师将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精神,按照湖北省委省政府安排部署,用实际行动在推动新时代西藏长治久安、助推山南市教育优质发展、促进鄂藏民族团结进步等方面贡献湖北教育战线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