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内控管理制度的建设与完善分析

2021-11-25齐静

经营者 2021年6期
关键词:管理制度评估监督

齐静

(天津商业大学,天津 300134)

高校内控管理是指高校为了保证各项经济活动合法合规、资产安全和使用有效、财务信息真实完整,有效防范舞弊和预防腐败,管控经济活动风险,提高管理效率和效果,而制定并实施的一系列控制方法、措施和程序。内控管理贯穿高校招生、教学、科研、人事、行政等各项活动始终,涉及学校顶层设计和业务设计各个层面,是高校管理的重要环节,完善内控管理制度是学校健康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一、高校内控管理制度建设的重要意义

高校通过内控建设,结合实际业务对现有规章制度进行更新和修订,完善空白内容,查漏补缺,有助于理清经济秩序,明确管理边界,细化主体责任;通过重新梳理各项业务流程,可以及时发现不合理或不适用的业务环节并进行纠正,有助于优化业务流程,降低行政运行成本,提高办事效率;通过对各项业务进行监督及风险评估,有助于及时纠正工作中的差错和舞弊行为,防范财务风险,保障国有资产安全和完整。完善的内控管理能促进高校持续健康发展。

二、高校内控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内控管理意识薄弱,人员素质有待提高

高校资金来源主要依赖于财政拨款,相比企业而言缺乏自主权,从而缺乏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的积极性,管理思想也比较落后,缺乏风险意识,往往以信任代替制度,内控管理意识薄弱。学校内控管理大多由财务、审计、纪检等部门兼顾,缺乏权威性和独立性,由于没有设立独立部门进行整体规划,缺乏总体设计和统筹协调,管理过程往往缺乏前瞻性和科学性。内控管理制度的实施需要全员参与,目前高校对此的宣传力度普遍不足,很多职能部门对内部控制的认识不足,没有充分认识内控管理对学校发展的重要作用,对内控制度的落实不到位,不利于内控管理制度的有效实施。另外,内控管理人员的素质有待提高。如今高校中财务人员和审计人员是内控管理的主要人员,基本上要兼顾内控管理与本身业务,并没有设立内控管理与监督专岗,业务能力往往仅限于各自专业领域,而内控管理涉及学校各项业务活动,仅靠一个领域的专业知识,很难实现全面管控,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水平有待提高。

(二)内控管理制度不完善,风险评估系统不健全

高校经济业务繁杂,内控管理范围广,上级部门很难出台一套完整的高校内控制度指导规范,特别是对于独有和非常规业务,需要高校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自行制定制度,而完备的制度架构需要经过不断的实践摸索和修正。各高校的管理水平参差不齐,容易产生制度上的空缺,出现无章可依的情况。针对部分业务,虽然已经制定相关制度,但是更新不及时,可能存在原有制度不适用于现有业务的情况,极易造成管理上的漏洞。有些高校虽然及时制定了相关制度,并随着业务发展而更新,但多数是业务部门根据当下自身业务制定,缺乏统一规划,有些制度之间重复叠加,而对于有些业务,制度没有涉及,各制度间没有相互连接,不能形成系统的长效机制。制度建设的目的是对学校各类经济业务活动进行细致规范,风险评估的目的则是在全面基础性评价的基础上防范可能发生的重大风险。目前大多数高校的风险防范意识比较片面,集中在人为层面、操作层面,防范手段比较落后,往往凭经验进行预判预防,没有建立相应的风险识别机制,未形成合理的风险分析方法和完善的风险管控体系,不能有效开展风险评估工作。

(三)内控管理制度落实不到位,内部监督力度有待加大

内控管理制度重制定、轻落实,且存在人为干涉,导致内控管理制度落实不到位。高校内控管理意识薄弱,重点关注经费是否得到合规使用,不会过度关注经费使用效益,对于加强经费支出管理产生结余的财政资金往往没有自主权,落实内控管理制度的内生动力不足。制度落实不严格,存在人为因素影响,对于有利的执行,对于不利的选择性执行,执行力度大打折扣。内控制度落实不到位,原因是内部监督力度不足,没有形成长期监督机制、进行定期和不定期检查及纠正。高校内部监督部门的独立性较弱、监督人员的专业素质不高、监督领域和范围较窄,未深入管理领域,很少涉及内控制度的建立和有效监督,监督范围有待扩展,监督力度有待加大。

(四)内控管理信息化程度不高,内控管理不能有效落地

内控管理涉及业务多、范围广,管理细节较多且复杂,想要有效落地,信息化手段必不可少。目前高校信息化建设普遍停留在核算管理和查询服务上,内控管理的信息化程度较低,主要依赖于人的管理,很难避免出错及失误,也容易滋生腐败行为,亟须进行信息化建设,使内控管理流程化、透明化,促进内控管理有效落地。

三、完善高校内控管理的对策和建议

(一)增强内控管理意识,重视内控管理人才培养

增强内控管理意识,要从校领导做起,明确校领导在内控建设中的重要责任,只有以校长为首的领导引起重视,才能统一部署,形成合力,培养出良好的内控意识和内控环境,为学校高效有序地完成内控制度建设提供良好的基础。高校可以设立内控管理部门,由主要校领导作为部门负责人,并设置专人专岗进行内控管理,同时针对主要部门领导定期开展专题培训,加强对内部控制各项制度、政策的宣传,增强风险意识;加强对关键岗位人员的业务培训,使其掌握相关法规和相关领域专业知识,并定期进行轮岗,尽可能熟练掌握各项业务,努力提高综合业务水平能力,建立起一支高水平的内控管理队伍,使内部控制得到更有效的执行。

(二)完善内控管理制度,加强内控风险管理

完善各项内控管理制度,可以从制度上起到堵塞漏洞、防范风险的作用。内控管理部门或内控管理领导小组通过定期召开会议解决内部控制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形成内部控制联席工作机制。开展内控管理建设专项工作,对制度建设进行总体设计,并按管理职责分类加以完善,对预算业务、收支业务等六大业务模块及招生、教学、人事、行政、党建、纪检监察等管理活动进行全面梳理,对于涉及多部门的业务要加强部门间沟通,逐项核实是否存在制度空白以及制度更新不及时等问题,及时修正,做到精准不累赘,将专项工作完成情况纳入绩效考核范围,真正做到全面梳理、不留死角。同时,增强风险防范意识,建立风险评估机制,成立风险评估工作小组,并由校领导担任组长,从组织机构与保障措施、控制活动等多方面进行风险评估。坚持问题导向,以资金管控为核心,根据学校内控体系建设的目标,按照简洁可控、行之有效的原则,针对已识别出的管理漏洞和风险隐患设计管控措施,并对业务流程进行优化。当内外部环境发生较大变化的时候,应重新评估经济活动,建立有效的风险评估机制。

(三)落实内控管理制度,健全内控执行监控体系

首先要增强绩效意识,加强绩效管理,通过对资金执行过程及执行结果的考核,使各部门注重资金运行的结果,自主加强内控管理,落实各项内控制度,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其次,结合现有的管理制度与流程,对单位层面与业务层面的内控设计及管理控制情况进行认真的梳理,明确相关审批权限、程序和工作流程,落实责任主体。最后,加强内外部监督,外部要加强主管部门及第三方机构对学校的监督,进行联网审计,实时监督,动账提醒,并定期聘请会计师事务所等第三方机构对学校进行内控审计及风险评估;内部要强化审计、纪检监察及工会等内部监督部门的职责,通过各种手段增强监督部门的独立性,通过日常检查和专项检查的方式开展内部控制的监督评价工作,并在校园网适当公开,充分发挥内部控制监督职责,建立有效的内部控制评价机制。

(四)提高内控管理信息化程度,提升内控效能

高校管理者要打破固有的思维,信息化建设早已不是可有可无的用于锦上添花的建设,而是高校管理必不可少的手段,要增加对信息化建设的认识,加大对信息化建设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支持。通过内控信息系统建设,提高预算管理、合同管理、采购管理、成本核算、内部监督稽核及风险管控等的信息化程度,把内控管理的各项制度固定化、流程化,并对重点领域和风险点进行自动识别和预警,通过信息系统使已完成的内控成果落地,有效提高管理效率,减少人为干预,保证过程与结果的公开、公正,减少财务风险,提高管理水平;同时要加强沟通和协调,积极推进相关部门业务系统的互联互通,打破壁垒,实现资源共享,增强和提高信息的统一性和透明度,使内控管理制度得到全方位的落实。

四、结语

完善内控管理制度对高校管理至关重要,高校要增强内控管理意识,在已有内控建设的基础上进行进一步的细致分析,找出管理上的薄弱环节,加强内控制度建设,完善内部监督体系,定期进行风险评估,并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落实内控管理,堵塞漏洞,防范风险。同时,也要认识到内控管理不是一成不变的,面对新事物要做到与时俱进,及时更新,逐步完善,从而促进高校健康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管理制度评估监督
制度与规范:近现代设计管理制度研究
两款输液泵的输血安全性评估
不同评估方法在T2DM心血管病风险评估中的应用
探讨企业内控管理制度的建立与完善
核电工程建设管理同行评估实践与思考
第四代评估理论对我国学科评估的启示
突出“四个注重” 预算监督显实效
行政事业单位内控管理制度的建立与完善
做到监督常在 形成监督常态
王秉刚:电动汽车宣传应实事求是,管理制度要加强事后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