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执行政府会计制度的实践探讨
2021-11-25李英
李英
(简阳市人民医院,四川 简阳 641400)
一、引言
医院执行政府会计制度,是医院会计制度的一次重大变革,对财务人员也是一次重大的挑战。在政府会计制度的实践过程中,经过系统学习和理解政府会计制度的各项衔接政策和实施规则,将原来的医院会计制度核算转变为财务会计和预算会计的双重核算。简阳市人民医院在实践摸索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顺利完成了新旧制度的转换工作。本文对实践经验进行总结分析。
二、医院执行政府会计制度的背景
根据财政部财会〔2017〕25号关于印发《政府会计制度——行政单位会计科目和报表》的通知、财会〔2018〕3号关于印发《政府会计制度——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科目和报表》与《行政单位会计制度》《事业单位会制度》有关衔接问题处理规定的通知,医院自2019年1月1日起施行《政府会计制度》,不再执行《行政单位会计制度》《事业单位会计准则》《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医院会计制度》等。
三、医院执行政府会计制度的具体要求
政府会计制度构建的会计核算体系包括预算会计和财务会计,采用双重功能核算业务收支情况,即在同一会计系统中实现财务会计和预算会计双重功能核算。财务会计采用权责发生制核算,预算会计采用收付实现制核算,从而通过财务会计核算形成财务报告,通过预算会计形成决算报告。在具体的科目设置和核算运用中,要按照政府会计制度的要求进行。
四、执行政府会计制度的难点
与原医院会计制度相比,政府会计制度增加了预算会计的核算和预算财务报告的披露等,加之医院资产规模大、种类多,经费来源复杂,折旧提取规则的改变也是衔接与转换的难点[1]。根据衔接规定,简阳市人民医院制定了切合自身实际的结转报告,按照政府会计制度的衔接要求,分步实施结转衔接,有序推进了新旧制度的衔接工作。
第一,科目设置要求高,既要按照经费来源又要按照经济分类核算,多层次、多维度、全方位反映经费使用情况,核算复杂。一是在期初设置科目时,不仅要同时满足财务决算报告和预算报告两套报表的需求,全面反映医院按照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核算的运行情况,还要考虑医院成本核算、运营管理等管理需要来设置科目。二是新制度要求,对部分收支类核算科目,既要按照经费性质核算又要按照经济分类核算,两者均需兼顾,核算内容多,难度大,加大了财务人员的核算工作量,对财务核算的信息质量要求较高。
第二,财务会计与预算会计的平行记账不能完全自动生成,要依靠财务人员自身的知识积累和专业判断来实现。预算会计与财务会计在相互衔接时,可以通过科目对照表直接生成,在填制记账凭证时点击平行记账直接生成预算会计凭证。但是,预算会计核算的内容与财务会计的内容不完全相同,导致财务会计科目与预算会计科目不能完全匹配和对接,要依靠财务人员根据具体的业务情况来判断,并手工填制预算凭证,增加了财务人员的工作量;同时,财务人员已习惯于采取权责发生制来填制凭证,对预算会计尚处在初学阶段和实践阶段,平行记账的准确性难以把握,增加了填制预算凭证的差错风险,降低了财务基础工作的准确性。
第三,财务核算与预算会计存在差异,本年盈余与预算结余差异情况表需要衔接和核对。由于两种制度核算方法的不同,期末本年盈余和预算结余存在差异,需要通过结余差异情况表来检验和核对。在填制记账凭证选择差异类别时,容易出现漏选、不选等情况;或财务凭证与预算凭证应相互关联而未关联、预算凭证应做未做等情况,最终造成本年盈余和预算结余调节表不平,需要逐笔对预算会计进行校验检查。若依靠人工逐一逐项查找差异形成的原因,工作量非常大,工作效率低,会严重阻碍财务工作的进度,影响财务工作的时效性。
第四,由于人员素质和业务水平参差不齐,对政府会计制度的理解和运用能力存在差异,影响新旧制度衔接和运用。医院执行政府会计制度是一次重大变革,与以前的财务制度相比,核算科目多,辅助更为复杂;财务人员已习惯于按照权责发生制的方法对经济业务进行账务处理,对预算会计的理解和运用尚处在摸索阶段,对政府会计制度中要求的核算概念和核算范围理解不透彻,标准把握不一;对某一项经济业务是否纳入预算会计,预算会计做得正确与否等不能作出正确的判断,影响核算工作质量,影响政府会计制度执行的准确性。
五、执行政府会计制度的解决措施
(一)建立健全会计核算科目
《政府会计制度》科目设置分为八大会计要素,与原医院会计制度相比增加了预算收入、预算支出、预算结余三大类。结合医院的实际情况,在同时满足财务会计、预算会计和医院管理的前提下,收入类科目按制度要求设置,其中财政补助收入按照补助项目进行明细设置,以全貌反映项目资金的收支余情况。支出类科目两种核算方式同步设置,财务会计、预算会计均按资金性质设置,按《政府收支分类科目》设置三至七级明细。这样既能满足预算报告编报的数据需求,也能减少填制凭证时重复选择会计科目和经费来源的频率,从而大大减轻财务工作人员的工作量,降低填制凭证的差错率,确保财务数据的真实可靠性。
(二)充分利用科目辅助核算功能
一是利用资产卡片账建立辅助核算。对“固定资产”“固定资产累计折旧”“无形资产”“无形资产累计摊销”等资产类科目,统一在资产卡片明细账中按照资产的经费性质(财政项目拨款经费、科教经费、其他经费)进行辅助明细核算,在会计核算中则按照资产类别如房屋建筑物、专用设备等核算,同时满足财务核算和资产管理的需求。二是建立收入、支出、盈余科目的项目辅助核算。对财政补助收入、业务活动费用、累计盈余等科目设置辅助核算,并设置统一的项目资金名称,同时满足项目资金的收入、支出、结余管理,全面反映项目资金的使用情况和使用进度,有利于提升项目资金的管理效果和使用效率。
(三)加强信息化建设
一是完善信息系统,及时优化和更新医院的财务信息系统,加强医院综合运营管理集成平台建设,为政府会计制度的实施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2],利用信息系统规范财务行为。对新增的差异分析设置差异分析的项目,分别显示财务会计的收支金额、预算会计的收支金额、已确认为财务收入(支出)未确认为预算收入(支出)、已确认为预算收入(支出)未确认为财务收入(支出),对差异项目和会计科目逐一罗列供勾选。在财务凭证生成预算凭证后存在差异时,可以实时查看任一凭证的差异分析是否填制平衡。二是设置财务凭证与记账凭证关联查询汇总表,作为检验和核对差异情况表的纽带,既能帮助财务人员在每月核对结余衔接表之前,查看所有的预算凭证与财务凭证的差异分析是否全部录入和录入正确与否,又能及时修订业务中出现的差错。汇总表的设置不仅提升了核算的准确性,也提升了财务人员的工作效率。
(四)加强对业务流程的梳理和总结
一是在日常业务处理中不断总结经验,改进工作方法,提升业务处理能力和工作效率。将原来复杂的复式记账凭证进行分离和细化、简单化、标准化,使预算会计凭证更容易操作。例如,将过去总的门诊收入凭证拆分为纯门诊收入、特病门诊收入、体检中心收入、停车场收入;发放工资薪金的核算拆分为在职职工、临聘职工、退休职工;零星收入当日存行,与当天的零星费用报销分开入账等。通过实践,凭证的填制工作量较原来有所增加,但大大提高了预算会计凭证填制的准确性。二是加强对账务处理的审核和复核。设置专门的稽核岗位,对账务处理进行实时审核,及时纠正账务处理过程中出现的差错,减少会计差错的发生。三是每月月末在结转财务收支结余时,对预算业务收支也一并结转。对教材中建议的按年结转设置为按月结转,每月核对本年盈余与预算结余差异情况表,及时发现差错并调整,减轻年终核对预算账务的工作量。
六、结语
医院执行政府会计制度是财务会计制度的一次重大变革,对财务人员也是一次重大挑战。并且医院是一个特殊的单位,与行政单位相比,发生的经济事项种类多、业务复杂多样、财务核算更为复杂,建议国家出台相应的医院执行政府会计制度的财务会计制度和监督体系,以促进和规范医院财务管理工作。同时,随着政府会计制度的落地实施,以及对政府会计制度的不断培训学习和实践,政府会计制度的执行必将逐步走向规范化、标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