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子兵法》对掌控和运用情绪的启示
——从《孙子兵法》里的“怒”说开去
2021-11-25刘金海
刘金海
“怒”是人的“七情”之一,是一种普通、常见的情感,本无可厚非,然而作为一名称职的将帅,必须能够控制、把握好自己的思想情绪、言行举止,不能任由情绪失控,即必须“智”——理智,不可任性。因为将帅不是普通的人,其思维和决策事关国家兴亡,因而地位特殊、作用重要——如《作战篇》所述:“故知兵之将,民之司命,国家安危之主也。”又如《谋攻篇》亦曰:“夫将者,国之辅也。辅周则国必强,辅隙则国必弱。”
在《孙子兵法》里,“怒”字或者其相关意义的词共出现了不到十次,而且有的地方用了同义词或近义词,如“忿”“怼”“愠”等。在散见于各篇不多的语句里,主要论及了以下几个方面,可以给我们掌控和运用情感、达成干事创业的目标提供深刻警示或有益启示。
一、推导出这种不良情绪可能会产生的恶果,给人以警示
“怒”是一种不良情绪,可导致人暂时的思维失智、行为失常、决策失误。人一旦情感胜过理智,就可能要败事。如《地形篇》说:“大吏怒而不服,遇敌怼而自战,将不知其能,曰崩。”如果偏裨将领不服从指挥,丧失大局观念,仅凭个人的私愤而擅自带兵出击对敌作战,主将又不了解其能力大小的话,必然导致崩坏。再如《谋攻篇》说:“将不胜其忿而蚁附之,杀士卒三分之一而城不拔者,此攻之灾也”。此“忿”可理解为愤懑、恼怒,因将帅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因此做出不合现实情况、违背客观规律的决定,结果必然是损兵折将、得不偿失,以此警醒将帅: 万万不可因一时之怒,让士兵做无谓的牺牲。
俗话讲“冲动是魔鬼”,刘备就曾因挣脱不了这个“魔鬼”的控制酿成过惨败。公元221年,刘备不顾一切只想为关羽报仇:“初,先主忿孙权之袭关羽,将东征,秋七月,遂帅诸军伐吴。孙权遣书请和,先主盛怒不许……”〔1〕赵云分析大局劝说,刘备不听;“秦宓陈天时必无利,坐下狱幽闭”;“群臣谏者甚众,汉主皆不听”〔2〕……但结局是被陆逊攻破大营,蜀军连营七百里被火烧,“大破先主于猇亭,将军冯习、张南等皆没”,〔3〕“汉主夜遁,驿人自担烧铙铠断后,仅得入白帝城,其舟船、器械,水、步军资,一时略尽,尸骸塞江而下”〔4〕,惨不忍睹,代价相当沉重、教训异常深刻。
二、强调控制好自身情绪,以确保头脑清醒、行为理智
《孙子兵法》要求优秀的将帅必须能够恰如其分地节制情绪、把控住“怒”,做到“哀乐不失,乃能协于天地之性,是以长久。”〔5〕如《火攻篇》强调:“主不可以怒而兴师,将不可以愠而致战。”即决定是否兴师、是否出战,不应该以个人的情绪为出发点而轻率行事,而应以国家利益为重,即“合于利而动,不合于利而止。”因为情绪本身转变是很容易的:“怒可以复喜,愠可以复悦”,但如果一时情绪失控做出错误决定,造成了的恶果却是无法挽回的:“亡国不可以复存,死者不可以复生。”最后特别提醒告诫:“故明主慎之,良将警之,此安国全军之道也。”这一节段是整个《孙子兵法》里对情绪分析篇幅最长、也是论述最透彻、最到位的节段。
在管控个人情绪方面,曹操不愧是一代枭雄。如公元219年,“关中营帅许攸拥部曲不归附,而有慢言,操大怒,欲先伐之。群臣多谏‘宜招怀攸,共讨强敌’;操横刀于膝,作色不听”,但最后还是在杜袭劝解下息却怒气,“遂厚抚攸,攸即归服”,〔6〕避免了发动战争带来的军资耗损、精力浪费和兵士无谓牺牲。
三、指出可掌控己方情绪或操控敌方情绪,以为我所用
《虚实篇》提出了“致人而不致于人”的著名论断,阐明了要能够调动敌人、而不要被敌人调动。要从情绪角度做到“致人而不致于人”,可分两方面讲。
一是对己,可以调动情绪,生成气势、威严。即“善用兵者畜其怒”“怒畜则威可立也”〔7〕。“怒”与“勇”“严”并存,无“怒”则可能无威、失严、泄气。李筌直接注曰:“怒者,军威也。”〔8〕《作战篇》即曰:“故杀敌者,怒也。”意思就是:要使士卒奋勇杀敌,必须激发起他们的仇恨心理,即通过有效的战前动员发动,让士卒生“怒”,从而达到“上下同欲”、同仇敌忾的局面,增加杀敌作战的动力和勇气。
秦末陈胜吴广发动起义时,就很好运用了激将法,刺激将尉产生冲动,借机号令大众。“将尉醉,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尉果笞广。尉挺剑,广起,夺而杀之……”〔9〕这一番启发发动,最终达成了徒属皆受命的思想动员目的。
当然,这也是在告诫将帅们要管得住自己。如果遇到对方挑衅、侮辱、刺激,一定要仔细观察、深刻辨析、反思,从而进一步读出另外一层含义——务必保持清醒理智、辨明真相,切勿轻易动怒、上当中计、被对方利用。
赤壁之战前,诸葛亮就狠狠戳了孙权一通:“‘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不如早与之绝;若不能,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云云,结果导致“权勃然曰:‘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吾计决矣!’”〔10〕这番唇枪舌剑的说辞,激发了孙权的斗志、坚定了孙权的决心,对促成孙刘联合抗曹起了重要作用。
二是对敌,可刺激诱发其产生不良情绪为我所用,即通俗所说的激将法,《计篇》所言之“诡道”中有“怒而挠之”一策,就是利用敌将急躁易怒的性格弱点,想方设法去激怒他,让他在受侮弄后产生冲动、失去理智。《九变篇》中也指出“将有五危”,即将帅可能有五种性格上的缺陷,“忿速”“廉洁”是其中之二,《孙子兵法》给出的对策是:“忿速,可侮也”,即对性情急躁易怒、总想急于求成的敌将,可以通过侮辱激怒他而使他中计;“廉洁,可辱也”,即对洁身自好、过分珍惜名声的敌将,可以通过侮辱使其愧忿交集,从而乱其心志,让他不能作出正确的判断和决策。
司马懿便是一位能够掌控自己情绪的高手。公元234年,诸葛亮伐魏屯兵五丈原,“司马懿与诸葛亮相守百余日,亮数挑战,懿不出。亮乃遗懿巾帼妇人之服;懿怒,上表请战,帝使卫尉辛毗杖节为军师以制之”。表面看是司马懿受到牵制,实际上司马懿有高度的自主权,头脑非常清醒、理智,对此诸葛亮看得非常清楚:“彼本无战情,所以固请战者,以示武于其众耳。将在军,君命有所不受,苟能制吾,岂千里而请战邪!”〔11〕
与此相成鲜明对比的是东晋十六国时的姚襄,因为没有把控好情绪中计身亡。公元357年,姚襄将图关中,引兵进据黄落,秦将黄眉、邓羌等将领帅兵抵御,“襄坚壁不战。羌谓黄眉曰:‘襄……为人强狠,若鼓噪扬旗,直压其垒,彼必忿恚而出,可一战擒也。’……襄怒,悉众出战。羌阳不胜而走,襄追之至于三原,羌回骑击之,黄眉等以大众继至,襄兵大败……秦兵擒而斩之”。〔12〕
四、将对敌情绪的观察、判断,作为“知彼”的重要手段
《孙子兵法》十分重视“知”,认为“知”是作战的前提和基础,如《计篇》强调:“多算胜,少算不胜”;《作战篇》论述:“知彼知己者,百战不殆; 不知彼而知己者,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败”等等,都强调了“知”的重要性。如何做到“知彼”?途径很多,其中根据敌方情绪作出判断是其中之一。如《行军篇》曰:“吏怒者,倦也。”意即如果观察到敌军军士存在愤怒情绪、乱发脾气,就可以知道敌人已经倦怠。《行军篇》还说:“兵怒而相迎,久而不合,又不相去,必谨察之。”意思是:如果敌人盛怒之下、气势汹汹前来作战,却迟迟不与我军交锋,也不撤退,遇到这种反常的情况时,一定要仔细观察分析,不要被表象迷惑,力争更全面、深入地“知彼”。
曹操是一位善于观察的识时务者。公元213年春,“曹操进军濡须口,号步骑四十万,攻破孙权江西营,获其都督公孙阳。权率众七万御之,相守月余。操见其舟船器杖军伍整肃,叹曰:‘生子当如孙仲谋,……’乃撤军还。”〔13〕虽然曹操兵马是孙权的六七倍之多,占绝对优势,且自己先胜一局,但见吴军“军伍整肃”、士气旺盛,知对手非等闲之辈,还是知趣地抽身退却了。
北朝西魏宇文深也善于观察分析。东魏高欢要进攻西魏,薛琡劝说、侯景献策等等,高欢均不接受。公元537年十月,西魏宇文泰在沙苑迎敌,“诸将皆惧,宇文深独贺”,宇文深认为: 高欢“今悬师渡河,非众所欲,独欢耻失窦泰,愎谏自来,所谓忿兵,可一战擒也。”宇文泰派达奚武夜入敌营,“具知敌之情状而还”。交战以后,高欢所部果然“众心离散,不可复用”,“丧甲士八万,弃铠杖十有八万”。〔14〕
【注释】
〔1〕陈寿:《三国志》,中华书局,2005年版,第663 页。
〔2〕司马光等编著:《资治通鉴(一)》,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807 页。
〔3〕陈寿:《三国志》,中华书局,2005年版,第663 页。
〔4〕司马光等编著:《资治通鉴(一)》,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813 页。
〔5〕左丘明撰,杜预集解,李梦生整理:《春秋左传集解(下)》,凤凰出版社,2010年版,第731 页。
〔6〕司马光等编著:《资治通鉴(一)》,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796、797 页。
〔7〕刘安等撰:《淮南子》,华龄出版社,2002年版,第214 页。
〔8〕孙武撰,曹操等注,杨丙安校理:《十一家注孙子》,中华书局,2012年版,第34 页。
〔9〕司马迁撰,梁绍辉标点:《史记》,甘肃民族出版社,1997年5月版,第431 页。
〔10〕司马光等编著:《资治通鉴(一)》,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767 页。
〔11〕司马光等编著:《资治通鉴(一)》,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848 页。
〔12〕司马光等编著:《资治通鉴(二)》,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1191 页。
〔13〕司马光等编著:《资治通鉴(一)》,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778、779 页。
〔14〕司马光等编著:《资治通鉴(三)》,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1887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