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业财融合嵌入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应用探究

2021-11-25谢荣燕

经营者 2021年12期
关键词:业财环节经营

谢荣燕

(神驰机电股份有限公司,重庆 400700)

结合现代技术与管理思想,不断完善业财融合内控管理体系的建设,针对复杂的市场经营环境,从内部改革需求的角度出发,对原有的管理体系进行优化调整,不仅可以帮助企业增强经营决策的科学性与战略性,增强企业创造经济效益的整体能力,而且对企业优化内部管理环境、改善内部资源配置结构等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基于此,本文主要从业财融合模式嵌入内控体系出发,对企业建设业财管理一体化、集成化平台的对策进行具体探析。

一、内控体系中嵌入业财融合模式的意义

(一)有助于提升经营决策的科学性与战略性

财务管控作为具有价值管理性质的工程,可以根据对各项财务、非财务数据的处理与整合,对企业阶段性财务活动进行全面、动态的反馈,还能够为各项企业的投资、融资决策提供财务依据。但在当前阶段,由于工作重点不同,部分企业业务与财务管理协同性不强,影响了企业的整体风险把控能力。基于业财融合现代管理理念,企业财务部门需要对企业经营中可能产生的风险进行预测评估,业务部门要根据财务部门给出的风险评估报告,在综合调查、经营战略分析、市场环境变动、管理政策改革、技术创新等影响因素的基础上,为经济决策提供可靠、全面的数据支持。将业务与财务管理工作有机融合起来,可以改变信息孤岛的局面,实现信息资源的高效共享与深度整合,对提升企业决策的科学性与战略性有积极作用。

(二)有助于提升企业整体经营效益

现代企业在实际管理与运营的过程中,往往将重点放在增量领域,将其作为业务管理的核心目标,盲目追求规模的扩大、成本的增量投入,忽视了风险评估工作。在内控体系中合理嵌入业财融合管理模式,可以使财务、业务部门的联系更密切、深入。要结合这两个职能部门的特征,制定统一、规范的报表标准,汇总财务和业务数据,生成标准化的报表。报表可以有效、全面地反馈出企业各项经营管理与效益情况,为业务发展管理与规划提供可靠的依据,促进企业开源与节流增值管理格局的形成,全方位提升企业整体经营效益。

(三)有助于优化发展资源的配置结构

从业务与财务管理的实践工作来看,两者既在战略、管理、工作模式等方面存在差距,也在信息处理、活动控制与监管等层面存在密切联系。为提升企业面临复杂经营环境的应对能力,推进业财融合模式在内控机制中的深入嵌套势在必行。在原有的财务管控工作中,只能通过财务指标反馈了解内控机制的实际运行情况,财务数据的处理规模大、性质复杂,不仅会使财务人员的工作任务加重,而且难以有效分析相关数据的内在联系,管理层忽视企业内外部成本变动与效率之间的关系,当异常情况、风险问题出现时,很难及时处理。嵌入对应的业财融合模式后,决策层可以基于财务指标、非财务指标一体化建设平台,及时处理各项细节问题,避免发展资源的不必要浪费,对优化资源配置结构具有重要作用。

二、内控体系中嵌入业财融合模式的具体形式

为实现业财管理的有效融合,将其合理嵌入内控体系,需要根据事前、事中、事后的风险控制与管理需求的不同,科学规划各环节管理内容。

(一)信息交互与共享环节

信息交互与共享环节需要设置信息收集、归类、整合与传递等方面的功能,对业财相关管理信息进行高效处理。首先,企业归纳总结项目收益、固定资产等信息,并在项目经营状况、绩效考核等方面建立信息沟通机制;其次,对业务、财务相关的项目投资收益管理、业务开展情况与具体的经营数据进行全面收集、高效整合,制定成财务报告,在各级业务、财务部门有效传递,提升数据处理的透明性与报告审核的权威性;最后,结合长效管理战略目标与发展规划,借助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基于价值创造,对数据信息进行过滤、提炼、处理,为决策管理提供具有针对性的数据参考,增强业财发展战略规划的可执行性。

(二)风险预测与评估环节

风险测评环节包括对风险的识别、判断、分析与控制等工作,在内部体系业财融合机制中,归纳总结历史数据,对项目潜在风险进行评估,判断其可行性,为决策提供数据参考。具体来讲,在实际管理环节,需要确定企业的经营投资方向,对各项投资、融资项目进行评估,该环节主要由业务、财务相关部门负责,包括成本评估、合同管理、人力资源配置等工作。

(三)全过程控制环节

对经营活动进行控制时,应保证控制工作的全覆盖,即在事前进行预测,事中进行控制,事后进行评估总结。在风险评估环节后,开展过程控制。当前,事中管理控制工作主要由业务、财务相关部门负责,囊括生产与经营相关事务的各项管理工作。战略财务对经营情况评估负责,向管理层提供决策支持。

(四)环境管理环节

该环节主要结合内部控制需求与业财数据处理要求,对相关管理规范进行制度化、统一化建设,包括明确划分岗位职责、建设监管与保障机制、规范内部业务与财务工作流程等,通过内部管理制度与外部法律政策、体系的配合,对企业内部的人力、财物等资源进行高效配置。

(五)动态监管平台

业财融合体系中监管平台包含内控机制运维的可持续性及合理性检测、管理环境评估、绩效体系的制定与实行监管等内容,在监管体系的建设过程中,应注重维持监督与审计环节的权威性、独立性,构建业财融合动态化、全面性的监管机制,有效实现对决策层、管理层与职工基层的立体化约束与监管。

三、内控体系中嵌入业财融合模式的有效策略

(一)明确目标,推动业财融合模式的广泛应用

为在内控体系中全面建立业财融合模式,提升风险应对、经营管理、效益创造等方面的能力,企业应在深入、全面掌握业务与财务一体化管理模式应用特点的基础上,明确内控管理优化调整目标,统筹全局,制定协同化建设目标,合理安排财务、业务部门的沟通、联系路径。一方面,遵循灵活性管理原则,在加大各项财务数据深入分析与整合力度的同时,注重非财务指标的建立,筛选财务、非财务数据,为企业业务发展决策提供依据;另一方面,在制定经营管理规划目标时,应按照协同化、一致性的原则,对各项工作进行系统安排,为业财融合机制在内控体系中的有序、高效应用与推广奠定基础。

(二)完善制度,强化职工培训

业财融合模式下,企业不仅需要对原有的管理机制进行改革创新,也需要引入、培养更多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保证业财融合机制的广泛、有序应用。为此,企业应在建立健全监管、绩效、保障等机制的基础上,做好财务、业务相关工作人员的专业培训工作,针对性地引进高素质人才,强化业财融合管理理念的宣传与普及,通过系统化的培训,帮助职工群体更快地掌握融合管理机制的运行特点,从而为内控机制的优化改革提供人才支持。

(三)科学规划,提升内控效能

企业的内控运行机制体系较为庞杂,各项经营管理工作性质不同,管理的重点也存在差异。因此,嵌入业财融合管理模式时,企业需要根据绩效管理、预算管理、投资管理、融筹资管理、生产经营、销售管理等环节的效益情况、成本情况与资金情况等方面的不同,制定对应的管理改革规划,借助现代技术,构建业务与财务数据分层收集、集成管理等业财融合信息化平台,建立动态化的资金监管制度,对企业各阶段的运维风险进行管控,优化资金、人力资源的配置,在业财融合现代管理理念的指导下,为企业的良性、稳定发展提供助力。

四、结语

新时期,市场经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逐步深化,在市场风险表现的多元化、隐蔽性特征的影响下,企业应在明确业财融合运行机制原理的基础上,根据事前预测目标、事中业财控制要求与事后评估整理不同阶段的管理特点,不断加快先进技术的应用,合理嵌入业财融合管理模式,完善内控一体化平台的管理与服务功能,明确管理重点,对配套性的监管、绩效与保障制度进行灵活调整,针对性地提升企业应对新常态经济发展风险的综合能力。

猜你喜欢

业财环节经营
园林一角与位置经营
企业财务管理标准化下的业财融合
基于云ERP系统实现业财一体化战略研究
勘察设计企业业财融合存在的问题及应对
必要的环节要写清
全宅影音集成系统中最温馨的环节 室内光线控制系统
国有企业业财融合的问题及对策
这样经营让人羡慕的婚姻
黄磊 爱需要好好经营
谚语趣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