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企业应收账款管理的研究

2021-11-25李芳

经营者 2021年12期
关键词:应收款账款信用

李芳

(商丘神大起重机械安装工程有限公司,河南 商丘 476000)

一、引言

应收款项无论是企业主动选择增加效益还是基于竞争的被动选择,都是在企业生产经营中普遍存在的事实。企业应制定内部控制程序、信用政策、客户信用管理等方式有效管理应收款项,能使企业资金正常流转,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企业应持续关注自身优势和劣势,结合环境的变化,不断调整信用政策和催收力度,从挫折中总结经验,努力寻求增加效益和现金流的平衡点,使企业在增加收入的同时保持最优现金流入。

二、应收账款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客户信用管理不到位,客户授信额度未建立或缺乏规范程序

首先,无论是企业为了提高自身销量增强市场竞争力,还是企业业务人员为了提高个人收入水平,都极可能采用赊销的方式销售货物。但很多企业在确定对方客户时,对此客户是否应该赊销、是否符合赊销条件、是否应给予折扣以及给予何种折扣比例等各个方面都未充分考虑。其次,更有许多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在确定赊销客户和相关销售优惠政策时,往往取决于领导者的个人决策和亲疏关系的远近,完全未调查客户的信用、资金、经营状况,仅为了争取销售额而采取赊销行为,几乎没有考虑后期账款收不回,货款两空的风险。再次,企业未对客户客观评价,极易出现应收账款收不回、资金链断裂、企业陷入财政困难等各种不利于企业发展的情况。最后,企业账面乍看起来销售量逐渐提高,收入增加,利润很大。实则大部分收入是赊销收入,利润也并未给企业带来真正的现金流入,这会造成企业经营假象,进而误导管理者的经营决策,更甚者企业很可能因为现金流断裂被拖垮。

(二)企业内部控制的不健全

企业内部控制不健全会导致企业整个生产运营流程出现管理问题。就应收账款管理环节而言,内部制度未建立或者不完善、岗位职责不明确、相互之间推诿扯皮等都会影响应收账款的管理。对销售部门而言,许多企业绩效考核制度不规范不合理,往往对销售人员的考核标准只与销量挂钩,是否回款并不影响员工的薪资水平。这就促使销售人员为了提高自己的薪资待遇,无论何种客户,是否符合赊销标准,都会进行赊销,企业的应收款项越来越多。对财务部门而言,赊销商品若不能及时回款,则会导致应收款项金额越来越大,会计人员的工作量势必增加,若会计人员的专业素质不过硬,忽视对应收账款的监管,或对应收账款的账龄分析和坏账损失管控不到位,也会导致应收账款的管理出现偏失。对整个公司而言,公司内部控制的不规范导致部门之间缺乏必要的沟通,或者人为因素的增加,销售数量与财务账面的数量、金额不一致等情况也会导致应收款项管理不到位,使企业蒙受经济损失。

(三)缺乏对应收账款的监督机制。

即使企业内部控制设计和执行没有问题,应收账款最终是否能被顺利收回也难以保证。特别是在外部环境受不可抗力因素影响的情况下,例如,新冠肺炎的突发,即使对方客户此前信用良好,同样也会陷入难以还款的困境。企业内部没有专门的人员对应收款项进行持续关注,风险防范意识薄弱。即便前期销售时客户符合赊销标准,但无人及时催收货款,当后期对方商业信用下降,还款困难也无人跟踪,企业很难及时察觉。

三、应收账款管理存在问题的对策

(一)建立客户信用管理部门

应收账款管理的有效性依赖于企业是否制定了恰当的信用政策。而信用政策的制定直接影响应收账款周转效率和企业经营效率,故应收账款的管理应从根本上进行管理和控制。首先,企业内部应建立专门的信用管理部门,确定客户信用等级的评价标准。对不同客户制定使用的信用期,确定相应的信用政策。在未与客户签订赊销合同前尽职调查,慎重排查筛选信用不良的客户,谨慎与其产生经济交易。其次,企业引入客户信用ERP系统。在系统中对客户调查情况进行详细记录,建立客户个人信誉管理系统,以便于企业对客户的财务、经营风险进行评价。最后,信用管理部门要及时了解债务人的经营情况,现金流是否短缺、主观上是否有拖欠货款的意图等,实时监控,及时更新债务人状况,对客户的信用以及当前的财务、经营风险做出合理的评价。这样做以后,如果仍出现延迟还款的情况,企业可根据债务人状况,结合实际调查情况,作出有效决策,避免造成损失,保护企业自身利益。

(二)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强化部门职责

在对客户进行信用调查后,为了提高应收款项的回款率,避免客户拖延付款,企业应及时确定赊销客户名单、制定严格的赊销额度审批制度和合理的催收政策。严格按照各项制度、政策实施,这样才能有效避免或减少坏账、呆账的发生。对销售部门来说,销售人员在同客户签订赊销合同时,要与客户明确赊销优惠政策、回款时间、违约责任等关键性事项,尽量在合同中明确相关的政策条款。制定销售人员的绩效评价标准,不以单一的销售量作为销售人员的薪资核算标准,而应制定与销售量和回款制度等多维度的绩效评价标准。对企业的财务部门来说,财务人员除了准确核算应收款项相关数据外,更应关注对应收款项回款的分析和管理。如财务人员可以运用应收账款账户余额模式或其他预测模式来计划应收账款金额的水平,衡量应收账款的收账效率以及预测未来的现金流,为催收部门提供数据支持。财务人员还应持续不断地学习新的税收政策,提高自身业务水平;定期与客户核对欠款金额,及时反馈将到期和逾期的应收款项给催收部门,为应收账款的催收工作提供支撑。收集并妥善保管相关的函证、对账资料,以保护自身利益,为后期严重逾期的应收账款的案件诉讼工作做准备。对信用管理部门来说,应明确专人催收,责任到人,为催收人员定期培训催收技巧等;根据财务部门提供的分析数据,在企业的赊销客户中如果某客户有大部分的赊销合同都是超过期限之后付款,且逾期时间很长,又没有合理的解释和相关担保,企业则应当重新进行调查,评估赊销客户,并结合实际情况努力提高回收资金效率,降低坏账损失的风险。

(三)加强对应收账款管理的监督

企业应当建立健全事后监督制度,加强企业内部的审计工作,完善内部审计监督和评价机制,加强对应收账款管理的监督和评价。内审部门应监督内部控制的执行情况,重点关注相关交易人员是否舞弊、销售人员是否有开虚单以增加收入的舞弊行为、是否存在接收回扣损害公司利益的情况、对应收账款管理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评价并给出解决建议等,继而及时反馈给相关治理层和管理层。内审部门还应根据收款成本效益原则,对应收款项的管理进行总结,提出合理建议。

(四)引入第三方机构

在资金允许的情况下,企业还可以引入应收账款第三方,对应收账款进行投保转移风险。公司也可以开展应收账款保理业务,以一定的折扣将应收账款销售给银行,避免坏账的发生,获得相应的现金流入,这样做虽然会使企业损失一部分收入,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企业资金需求,加速企业周转,减少更多坏账损失。

四、结语

应收账款的形成是以企业能够按时足额收回赊销货款的意愿为前提的。在为客户提供优惠政策的同时,企业会承担隐形、不可避免的敞口风险。企业应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利用内部控制体系降低赊销引起的资金损失或断裂风险。管理人员应身先士卒,鼓励全员参与企业内控建设,加强企业资金管理,防范应收账款发生坏账损失给企业带来的财务风险和经营风险,有意识地建立应收账款防范风险机制,以保证企业资金顺畅流通和运营稳定,使企业能够实现持续健康发展。

猜你喜欢

应收款账款信用
中小企业企业应收账款风险管控
中美信用减值损失模型的比较及启示
加强地勘单位应收款审计防范资金风险
企业应收账款管理的探索与思考
应对民企应收账款上升
加快信用立法 护航“诚信河南”
信用收缩是否结束
商业企业应收款项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信用消费有多爽?
应收账款周转率公式运用过程出现的问题及改进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