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2021-11-25杨芝

大众投资指南 2021年13期
关键词:预算编制行政事业单位

杨芝

(辰溪县财政局,湖南 怀化 419500)

一、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工作主要是围绕预算编制、预算执行和预算绩效评价展开的。规范合理的预算管理制度,是提高单位内部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财政资金有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财政资金支付是否有拖延,都直接影响到单位内部管理水平。如何将财政资金得到充分的利用,让财政资金及时有效的支付给有需要的地方,是行政事业单位重要的工作。而今,在大举厉行节约成本的行政事业单位,积极推动预算管理工作,实行预算管理目标,推动财政资金效益最大化,积极发挥预算监督作用,对国家宏观调控、单位内部资金合理利用,都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优化单位内部资源配置,推动单位财政预算管理长效性,不仅可以规避不科学、不合理的现象发生,也可以解决财政管理工作出现的各类问题。所有通过财政拨付的资金都需要纳入财政预算管理工作中,财政预算管理工作主要通过合理的预算编制方法,在预算执行过程中将部门预算有不合理的地方及时修正,在预算执行完毕后,对预算执行进行预算评价,建立健全预算绩效评价考核体系,让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工作得到提升。

二、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部门预算编制

1.部门预算编制时间不合理

预算编制时间太短。各地预算编制时间都是在年初发布通知,要求于一个月内交付部门预算报表,时间太短,很多单位年初还没有做工作计划,导致很多部门预算编制工作人员只是将上年的数据复制后,按照比例在原有基础上添加金额。这样编制太盲目,没有目的性,也不科学合理,更不要说准不准确,只是为了完成任务而完成任务。

2.预算编制不科学、不合理

因为很多单位在年初还没有制定工作计划就上报部门预算报表,导致很多单位的资金预算和实际使用存在很大的差别。还有一些行政事业单位在工作开展过程中无视年初预算的存在,随意对预算进行添加,没有去论证其合理性、有效性、科学性,造成年初预算对单位资金使用没有一点约束力。由于有些行政事业单位在预算执行过程中没有按照年初预算执行,造成了实际发生的资金与年初预算超额发生,或者改变用途等,造成一些新的项目、支出资金不存在年初预算中。

3.行政事业单位领导对预算管理工作认识不足

就目前来看,一些行政事业单位的领导虽然知道预算编制工作,但是停留在只是一项任务,对预算管理工作的认知不足,不够重视,直接影响到预算管理工作的有效性。现在很多单位的领导对预算管理工作认识不清,认为这些工作都是财务人员的工作,财务人员只需要按照自己的财务报表就能够编制报表,不需要其他部门工作人员的协助,与其他部门工作人员没有关系,这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预算管理工作的积极性和规范性。

4.预算编制人员编制水平有待提高

行政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开展预算编制工作大部分都是按照以往经验来编制,没有经过专业的培训,按照自己的主观意愿进行编制,编制基础与口径不一样,会导致地方财政汇总的时候汇总数据出现偏差。有的部门预算编制人员甚至是新上任的会计员,在处理会计业务上都没有扎实的经验,更不要提会不会编制部门预算。

(二)预算执行

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执行会影响到社会各个行业的发展。行政事业单位的资金主要用于社会民生与社会发展,有些行政事业单位的资金没有按照年初预算来执行,在执行的过程中,具有很大的随意性,认为这些资金划分到单位后,可以让单位来统筹安排,资金用途改变,资金没有及时支付导致一些项目迟迟未完工,民生资金未及时支付导致群众怨声连连。

另外,预算没有设置责任制,在预算执行的过程中,执行效果好不好,没有进行相应的考核,导致预算出现问题后,也没有具体的人承担相应的责任,最后就是互相推卸责任,严重影响了预算的绩效评价。

(三)预算考核

在当前行政事业单位中,对于预算绩效评价制度,存在着很大的缺失,很多单位对于预算评价只是敷衍了事,没有正视预算绩效评价工作,预算执行后没有进行有效的预算绩效评价,预算执行有没有效果,没有可以对比的依据。行政事业单位没有完善的预算考核体系,预算执行后的结果就没有考核机制,没有奖惩制度,单位的预算管理形同虚设,资金的使用会更加随意性,预算考核制度没有公信力。

三、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改善的对策

(一)预算编制

1.保证预算编制时间、完善预算编制内容

预算编制是在单位当年制定好工作计划后,将资金使用经过多次讨论,分析其使用的合理性,再将其纳入部门预算中。时间上应该是每年的6月至下一年预算编制工作前,要为预算编制留够充足的时间,让各单位提前做好预算编制的准备工作。预算编制前,要将各单位的预算编制人员集中培训,保证预算编制的内容真实、有效、合理。预算编制工作人员要将上一年的预算执行结果反复测算,根据本单位的人员编制、资产配置等相关基础信息正确测算出收支的总需求,严格按照财政部要求的“二上二下”程序编制部门预算。

2.采用规范合理的预算编制方式

采用规范合理的编报方式提高编制质量和效率。各单位应当按照财政部发布的文件操作说明,按照统一的编制基础和要求及时编制好预算报表,编制的报表应该与本单位的实际情况结合起来,对单位实际支出与财政预算编制相差很大的地方,要及时与财政预算管理部门核对并说明情况,争取在下一年的部门预算中得到合理的资金安排,并将其纳入下一年的部门预算中。预算编制报表上报后,一般情况下是不能调整的,除非遇到特殊情况,这就需要预算编制人员在编制的时候谨慎。行政事业单位在编制过程中要保证单位资金使用的实际需求,科学合理的提高本单位的资金使用率。财政部门对于各单位的资金预算编制使用不合规的要及时指出,说明原因,将预算编制管理工作细化增强预算编制的权威性。

3.预算管理工作要受到足够的重视

预算管理工作不光是财务人员的事情,这是各单位各部门都应当重视的工作。行政事业的领导应该转变观念,积极宣传预算管理工作的重要性,让各部门都参与到预算管理工作中来。单位领导应该利用业余时间学习预算法,并对照预算法就本单位的预算管理工作提出看法,把本单位的预算管理工作不足之处予以改正,完善预算管理制度。让本单位从上而下共同完成预算管理工作,让预算管理工作成为本单位的重要工作。

4.加强对部门预算编制工作人员的专业化培训

预算编制工作对于行政事业单位来说,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没有专业的人员编制,会导致编制的报表出现偏差,所以行政事业单位应该加部门预算编制工作人员的专业性,预算编制工作人员应该加强自身业务水平,不断学习,让预算编制人员参加相应的专业化培训,提高预算编制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和业务能力,也间接的提高预算编制报表的有效性、合理性。

(二)预算执行

预算执行是预算管理中最重要的步骤,预算制定后没有有效的执行,预算编制将毫无意义。行政事业单位加快预算资金执行进度,是保证民生资金得到有效利用的重要举措。各部门应该积极配合,在预算执行的过程中加快审批流程,不能恶意压制审批时间,使受益群众的民生保障资金受到拖延。预算执行的过程中必须按照预算编制的资金用途来使用,不能随意改变资金用途。在年初部门预算编制中,对有新增与需要改变用途的资金,必须及时提出来,经各相关部门讨论后,按实际情况加入到下一年的部门预算中。部门预算执行的最终目的是为让民生基本保障资金尽快地发挥应有作用,让群众能够实时受益,才能体现预算执行的重要性。

预算管理工作中应当将预算责任细化,要细分到实际工作人员上。各部门在预算编制时将预算执行责任必须落实到个人,任何人不得随意改变资金的使用用途,资金使用必须及时有效,将部门预算执行的有效性与部门预算执行人员的绩效考核挂钩,才能做到有效的预算绩效管理。将预算执行责任落实到具体个人,才能保证预算执行过程中出现问题第一时间找到责任人,才能保证预算执行能够更好地实施。

(三)预算考核

为了保障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和绩效考核的有效性,必须要尽快对监督体系进行完善。预算管理和绩效考核在我国行政事业单位的起步晚,因此相应的指标体系并不完善,针对这一问题,行政事业单位要结合其预算工作的主要内容,对工作人员进行调查,筛选出代表性较强的指标,合理划分层级,构建完善的指标体系。行政事业单位在开展绩效考核工作的过程中,一定要采用合理的选择考核方式方法,结合自身实际情况构建科学可行绩效考核体系。对于行政事业单位来说,绩效考核评价工作应该引起高度的重视,这对于提升资金的使用率和及时性有着很大的影响,要让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工作更加透明,并积极向社会予以公开。

四、结束语

在当前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工作中存在很多不完善的现象,因此,我们需要认真审视这些问题,把这些问题一个一个的解决。对于预算的编制、执行、考核等方面要改变以前的操作模式,逐步进行优化,运用绩效考核把预算管理工作做规范,完善预算管理工作,重视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的效果,推动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工作的长期发展。

猜你喜欢

预算编制行政事业单位
行政学人
加强和改进事业单位人事管理
行政调解的实践与探索
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工程预算编制及其控制
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立探讨
事业单位中固定资产会计处理的优化
事业单位政府采购预算编制与执行管理
预算编制和预算绩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探讨
对公共部门预算编制中讨价还价行为的解释
行政为先 GMC SAVA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