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业农村经济发展路径分析
2021-11-25林仲平
林仲平
(济南市济阳区垛石街道办事处,山东 济南 251400)
一、乡村振兴的重要意义
“三农”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问题。解决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党的工作的首要任务。乡村振兴战略要求全面振兴乡村发展,繁荣农业,统筹城乡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巩固和完善现行农村基本经济制度,形成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以农业专业知识为核心,以农村发展以及农民幸福为核心的三农基础工作队伍。
(一)发展农村集体经济是实现乡村振兴的体制基础
在发展农村集体经济的过程中,主要是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本条件,实行双层经营机制。因此,应坚持包容各种生产资料,采取综合性的共同劳动、共享成果的形式,让集体统一管理和家庭承包经营能够发挥互动作用。特别是家庭责任制度改革后,实行了“家庭生产”政策。这次活动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有效地解决了温饱问题。20世纪90年代中期,农村集体经济逐渐退出现代市场的发展环境,导致统一管理和发展的深化。因此,只有加快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才能为实施农村振兴战略和实现双层管理体制提供重要的制度保障。
(二)乡村振兴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举措
在各项农业和经济发展政策的支持和推动下,我国农业和经济发展工作取得了历史性的巨大成绩。在当前的社会和经济增长势头下,发展优势明显,城镇化步伐加快,经济社会发展也有所提高。由于目前我国制度和农村地区经济增长政策,农村地区经济增长速度远远不如城市发展快,"三农"问题已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点。推进乡村经济振兴发展目标,制定一套有利于促进农村和农业经济健康发展的政策,只要这些政策落实得当,乡村经济振兴的目标和任务就一定能顺利完成,就一定会有效地解决困扰我们党和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三农”问题。
二、当前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困境
(一)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不足
土地结构建设是促进区域产业发展和经济转型的重要保障。事实上,我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严重不足,主要是道路系统不完善,农业机械化水平低,供水设施不完善等。在一些农村地区,交通运输体系建设呈现出交通运输不发达、生产效率低、无法运输所需材料、无法及时向市场买进相关产品等严重问题,影响了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和产业建设。因此,有必要加强农村地区交通基础设施的改善和建设。
(二)农产品供求结构失衡
农产品供求失衡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产品质量不过关,款式太少。人们生活在进步中,日常生活的需求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目前农产品的质量供应已不能满足市场的高端要求。因此,在农产品的种植上,要考虑是否符合中高端市场的要求。第二,部分农产品供大于求,另外,还有很多农产品投资成本相对较高,导致生产成本高于国外进口,因此很多农产品出于经济原因不得不进口。第三,无法及时获得市场信息。由于缺乏信息,很多农民的受教育程度较低,农民无法及时获得相关信息,导致农产品供需不平衡。
(三)农业产业结构单一
近年来,我国政府开始重视农业经济的发展,制定了相关的法律和政策。然而,在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供需不平衡的现象,严重影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速度。特别是在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下,传统的农村产业结构已不能满足当前市场发展的需求。单一的产业结构发展模式影响了农产品的竞争力,导致我国农产品市场需求不能处于稳定状态;或在稳定状态下,农产品价格也发生了巨大的波动。
(四)科技水平过于落后
农业科技发展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农村经济发展的效果。要实现乡村振兴战略,就必须通过科技创新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目前我国在科技创新过程中,科技含量相对较低,无法实现所有科技成果的普及和转化。有关部门没有建立完善的农业科技创新推广体系,在科技创新过程中,没有合理配置各类资源,投入不足。在交流与沟通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不能满足农民的实际生产需要,使科技成果的推广不能顺利进行,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而在科技研发过程中,很多研究者更注重高科技研发,而不注重基层服务,这样研发新技术,无法提高当前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在科研开发过程中,服务主体合作的缺失影响了该地区农村经济的发展。
(五)市场把控能力不足
经济投资需要选择合适、科学的投资项目,使所生产的产品在市场竞争机制中处于优势地位,从而为经济投资者获得足够的利润。这就要求投资者要有长远的经济眼光,熟悉市场机制和市场规则。在农村地区没有这样的专业人员。他们选择投资,往往在投资市场上盲目抄袭畅销产品,给乡镇企业造成巨大损失。在知识经济和技术经济时代,提高投资决策的知识和技术含量是保证经济投资成功的必要条件。
三、乡村振兴背景下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思路措施
(一)增加对农村经济经营管理的重视程度
我们要从根本上找到和解决农村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政政府部门应该更加重视农村经济的运行和管理,而不是站在旁观者的角度来看待经济发展中的问题。关注农村经济发展不仅是相关经营者的责任和义务,也是农民自身应关注的农村经济发展管理。金融机构必须认识到,农村经济管理关系到农民的切身利益。农民也参与到经济管理中,试图从多角度、多层次解决问题。
(二)加大投入力度
从对农业的科技创新和投资的重要性角度来看,必须要着力培养一批科技人才,充分发挥这些人员在引导农村经济振兴方面的作用。建立农业科技创新示范基地和农业高新区,实现农业科技创新的目标,推动农村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型。在大幅度地提高我国农业科技成果和产品转化率的基础上,要充分强调农业科学技术研发和成果应用的针对性,保证农业科学技术成果和市场需求之间的衔接,鼓励农民在具体的生产中引入新技术。以建立一个经济、高效、优质的现代农业生产方式作为其核心目标,更加注重科技型人才,努力培养和引进现代农业综合科学技术型人才。各级政府和其他有关部门不仅必须要聘用当地的优秀农业科学家和专家,而且必须要改变观念,用政策和补贴方式来帮助我国培养更多的创新型农民。积极组织开展具有针对性的乡镇和农村特色的生产技能培训和服务活动,并积极邀请一批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扎实的理论知识的乡镇和农村企业专家和技术人才,进行现场教育和指导,提高生产的效率,从而使得农民和其他乡镇企业能够获得更大的社会经济效益。
(三)推进协调发展
通过不断推动和促进我国的城乡融合与协调的发展,我国的农村经济也才能得到快速的发展。通过这种方式,城乡经济结构系统可以转化为城乡一体化的方向。地方政府和有关部门也针对农村特别是大中型农村企业,制定了相应的优惠政策或补贴制度。通过大规模的产品升级,乡镇企业将充分发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作用要努力解决当地剩余劳动力就业困难问题,根据当地形势调整了政策和实施细则,鼓励更多的农村居民积极组建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新型农村企业,构建了三位一体的政府扶助模式,为这些企业和经济社会的长期健康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和支撑,实现了农村振兴
(四)探索金融服务“三农”新路,保障支农资金供给
切实提升农村金融服务能力和综合国家财政支持能力,拓宽农村融资途径和渠道,引导农业金融机构正确配置信贷资源,增加农村中小企业的生产和资金有效供应,激发和促进农村资金的回流。实现了城乡财政和社会资源的充分合理配置,增加了农民收入。在进一步加强监管和风险防范工作的前提下,鼓励和引导发展小额信贷,农业合作社等创办农村金融服务机构,着力于发展创办新型农业金融服务模式。互联网金融+现代农业可以满足各个规模、多样化的农业运营者对金融服务的需要。完善农业信用担保服务体系,探索建立专门的农业担保服务机构、农民互助担保服务机构和农业金融资本作为支撑性担保服务机构,努力适应农村地区实体经济增长对于信用担保服务的合理要求,解决大企业担保问题,建立健康有序的“三农”金融生态系统。
(五)深化结构改革
当前,在农村经济建设过程中,要拓宽经济发展道路,就要深化农业供给结构改革,切实调整经济发展,促进农村经济绿色发展,促进农村经济转型升级。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优化和完善区域内的种植和生产区,遵循因地制宜的种植原则,采取现代农业建设的思路,对区域建设进行整体规划和合理设计,从而产生更多的生产效益。特色农业,利用区域优势资源,整合现代新技术,建设特色农村产业,形成标准化生产体系,促进产业升级优化,形成一体化发展格局。适应市场供求关系,及时调整产业结构,建立互联网产业发展模式,通过电子商务推动农村经济发展。
四、结束语
实现农民共同富裕和农村全面繁荣,是农村经济建设的根本目标。由于农村经济的发展关系到居民的日常生活,需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促进我国农业建设的全面升级,确保各地农村共同进步,实现农民的全面发展,只有这样才能解决社会经济发展模式、农村居民的生活需求,改变不同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现状。新时期背景下,要实现农村经济的发展,就要把经济建设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促进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