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会计师事务所审计风险
2021-11-25陈梦怡
陈梦怡
(福建华达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福建 宁德 355100)
社会经济不断发展,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企业要想获得更好地发展,必须重视财务的审计工作。会计师事务所作为审计行业的主体,如何防控审计风险,更好地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是会计师事务所必须要解决的问题。
一、概述
会计师事务所开展审计工作,通常为以下流程:
(一)准备阶段
会计师事务所在接受业务委托之前,需要综合考虑客户的背景、情况和自身的资源、能力等因素,从而决定是否接受审计业务的委托。在接受业务委托之后,会计师事务所需要首先确定一个总体的审计策略,包括审计的范围、报告目标、时间安排、审计方向、审计资源等,并向被审计单位送达审计通知书。
(二)实施阶段
审计人员通过审查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等方式进行审计。在审计过程中,审计人员必须保持职业怀疑的态度,对被审计单位的内外部环境进行充分的了解,实施必要的审计程序,对报表层次和认定层级进行细致的考虑,识别和评估重大错报风险,运用职业判断,针对评估的财务报表层次重大错报风险确定总体应对措施,并针对评估的认定层次重大错报风险设计和实施进一步审计程序,以将审计风险降至可以接受的低水平。
(三)编制审计报告
审计人员在完成审计程序后,根据所获得的审计材料和证据,合理运用职业判断,评价审计中的重大发现与错报,以及复核审计工作底稿和财务报表,形成审计意见和报告。
二、会计师事务所审计风险分析
(一)宏观因素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对于审计的需求也随之增加。会计师事务所的数量不断增多,越来越多的人选择通过会计考试进入会计行业。但从宏观层面来看,我国的会计师事务所能力和水平参差不齐,一些会计师事务所——尤其是中小所为了获取业务量,存在为了达到企业目的而向被审计单位妥协,出具失实的审计报告,严重制约了审计真实审计作用的发挥。目前我国会计、审计等相关的法律法规还在不断完善中,一些法规的操作性较弱,落实存在一定困难。并且注册会计师协会、证监会等监管以抽查为主,在这样的背景下一些会计师事务所便存在侥幸心理,违规操作,从而使得会计师事务所伴随着较大的审计风险。
(二)被审计对象方面
从被审计对象的角度看,存在以下几方面因素会影响最终的审计质量:1.被审计对象的诚信度。被审计对象所提供的财务信息是否真实准确,是否完整可靠直接影响到审计的质量。2.被审计对象内部控制的质量。一些企业或者单位不够重视内部控制或者不愿意为内部控制投入过多的成本,存在内部控制制度不够完善,内部控制效果较差等情况们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审计的质量。3.被审计对象的目的。一些被审计单位是被动审计,既因为政府、银行以及股东的要求而进行审计,在审计人员开展审计工作时,会对审计报告的编制提出要求以达到他们的审计目的,这会影响到审计报告的客观性和准确性。一些会计师事务所为了招揽业务,维护客户关系,从而向被审计对象妥协,使得审计风险随之增加。
(三)会计师事务所方面
从会计师事务所的角度来看,审计的风险主要来自以下几方面:1.会计师事务所业务质量的控制。一些中小会计师事务所面临着较大的市场竞争压力,为了获得业务、维护客户,对审计工作的质量把控存在一定问题。例如为了承接更多的业务,一些审计程序被省略或实施得不彻底;一味迎合客户对于审计时间的要求,存在赶工等情况。这些都直接影响到审计的质量,无形中增加了审计的风险。2.审计人员的职业素养。尽管成为注册会计师需要通过严格的考核,但一些注册会计师实际的实践经验不够,职业道德参差不齐,面对不熟悉的行业背景缺乏深入的分析,在开展审计工作时,难以察觉财务报表中存在的问题,这会影响审计的最终质量。3.审计人员的专业能力。当前,我国存在一些中小会计师事务所为节省人工成本,注册会计师未能全程参与审计,真正开展审计业务的并非注册会计师。在面对专业程度高的问题,这些审计人员无法给出恰当的审计意见。另外,通常这样的中小会计师事务所的员工培养体系也不够健全,参加审计的工作人员缺乏系统化的训练和培养,难以满足审计的要求,这给会计师事务所带来了很大的审计风险。4.审计方法的影响。目前一些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方法还较为滞后,仍停留在账项基础审计和制度基础审计阶段,缺乏风险导向审计的相关方法。还有一些审计人员在审计过程中,采取的是抽样法。在判断抽样或者统计抽样时,容易受到审计人员的主观影响,容易忽视一些重要的审计项目。这都直接影响到审计的最终质量。
三、会计师事务所提升审计风险防控能力的措施
针对以上提到的风险,笔者认为,会计师事务所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尽可能降低审计风险的发生:
(一)规范审计工作流程
会计师事务所作为审计行业的主体,为了尽可能地降低审计风险,应当对审计流程进行优化,提升自身的规范程度。首先,会计师事务所应该基于审计质量等级划分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对审计工作进行合理性评估,加大对关键审计风险点的监督,并以评估结果作为内部人员的业绩考核依据。这样尽可能降低人为操作带来的审计风险,从而提升单位审计质量。其次,在资产审计、负债审计以及损益类审计中,应当设置合理的抽查比例,参考事务所历史数据或同行业水平,做好账目与实物的盘点核对工作,对于一些抽查差错率较高的企业,则可以直接要求企业限期整改后再进行审计。最后,在审计工作开展之前,需要制定恰当的审计策略,审计策略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一个动态化调整的过程,从而保证审计工作的合理性。在审计工作推进时,严格执行审计计划,既要明确审计对象和审计范围,防止因越权行为而引发的审计风险,还要采用多层次抽样的方法尽可能取得较多的审计证据,以保证审计工作的客观性。
(二)提高审计团队的综合素质
审计团队的职业素养和专业能力直接影响到审计的质量。因此会计师事务所应该注重提高审计团队的综合素质。在组件审计团队时,应该注重对于审计人员职业判断能力和专业胜任能力的考察;同时建立长效的人才培养体系,通过公平的考核激励机制、不定期和定期的学习培训等调动审计人员的学习积极性,一方面不断提升自身的业务水平、专业能力及风险的判断识别能力,充分了解审计流程,避免因审计人员的工作失误而造成的审计风险;另一方面也促进审计人员不断适应当前的经济环境和政策环境,从而应对日益复杂的审计工作。此外,在函证程序上,事务所要尽量指派高级审计人员全权把控,最大限度地控制审计人员因能力不足而造成的审计风险。
(三)提升风险识别能力
会计师事务所在开展审计工作之前,审计人员需要对被审计对象进行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宏观层面,如市场经济体制、法律监管情况、被审计对象所处的行业环境等;微观层面,如被审计对象的经营情况、竞争程度、盈利能力等。除了影响审计活动的客观因素以外,在审计工作开展过程中,审计人员也要着重考虑被审计对象本身存在的风险,合理评估和应对重大错报风险,尽可能地识别财务报告中反映出来的交易问题,包括被审计单位的主要业务、客户信息、供应商信息、关联交易方,尤其要重点关注被审计单位的经营策略、债务结构以及融资压力变化等信息,以及一些面临IPO上市的公司。只有在充分了解被审计单位的经营管理状况,乃至战略目标、盈利目的等,才能够谨慎判断被审计单位是否存在着为达利润硬性目标而虚报数据蓄意舞弊的可能性。
(四)调查被审计对象的内部控制管理
内部控制执行情况影响着最终的审计结果,为了了解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管理体系的设计及执行情况,审计师需要对单位管理结构及所有权关系进行调查,识别关联交易,判断其治理结构是否存在三方制约关系,确保被审计单位各项财务信息的有效性。实际上,健全的内部管理机制应当具备完善的会计核算系统,即会计人员分工明确、账户处理合法合规、财务审计人员执行严谨;同时,企业的管理层级“三权分立”,任何经济决策及投融资活动都在董事会和监事会的共同参与下进行商议确认。因此,基于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执行情况,可以从内部治理监管机构是否完善、会计政策运用是否正确等方面来进行判断。
(五)优化外部审计环境
针对审计行业压价竞争、定价限制等造成审计成本过高的问题,一方面,会计师事务所同行业之间要抵制恶意竞争事件,主动适应外部市场环境,在审计工作开展之前要对审计业务成本进行预算,全面考虑审计项目未来可能产生的诉讼成本、业务利润等,依据项目主次合理统筹成本投入,避免成本不足对审计质量造成的影响;另一方面,企业也可以通过达成审计协议的方式,即与被审计单位签署付款协议,以业务预算作为依据制定付款计划,被审计单位依据审计工作进度进行阶段性付款,避免审计程序因审计成本不足而丧失有效性。针对外部监管水平较低的问题,一方面,由外部监管部门建立行之有效的反馈机制,加大审计监督出发,对违法违规行为进行曝光,最大限度降低审计风险;另一方面,审计行业内也要共同建立行业自律规则,对会计师反道德标准的行为进行约束,有效提高行业准入门槛。
综上所述,会计师事务所之所以会出现审计风险,与多方面因素有关,例如部分被审计对象提供的财务报表不够真实准确,审计人员对于其中的问题无法准确地识别;许多会计师事务所不正当竞争,存在侥幸心理,为了获取业务而降低自己的审计费用,在审计过程中会受到客户的干扰;部分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人员职业道德素质、专业素养参差不齐,直接影响了审计的质量。为了尽可能降低会计师事务所审计风险的发生,会计师事务所应该提升风险防控意识,规范审计流程,提升审计团队的专业素养,提升风险的识别能力。进一步完善监管机制,加强行业监管,防止恶性竞争的现象。从而加深审计人员对审计风险的认知,有效地提升审计工作的质量,为维护市场经济秩序发挥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