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实体经济发展的新模式

2021-11-25林宏

经营者 2021年12期
关键词:实体农村经济

林宏

(重庆市荣昌区清流镇农业服务中心,重庆 402473)

一、引言

实体经济是农村发展的基石。因此,要实现乡村振兴,必须推动实体经济发展,加强新农村建设。当前,农村实体经济建设面临基础设施不完善、人才短缺、融资难等问题。因此,深入研究新模式具有重要意义,发展农村实体经济尤为重要。随着5G互联网时代的来临和网络技术改革创新模式的出现,农村实体经济的发展方式也发生了新的变化,本文剖析农村实体经济发展新模式。

二、实体经济对乡村振兴的重要性

近年来,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工业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在世界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要把乡村振兴作为我国重要发展战略,把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放在首位。实体经济是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是农民正常生活的重要保障,推进乡村振兴,必须从实体经济入手,充分发挥实体经济的作用,以大量的社会财富和生产资料为支撑。实体经济是农村财富的主要来源,实体经济的发展可以为农村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面对我国城乡发展不平衡、收入差距过大的情况,应从增加农民收入入手。如果农民收入太低,那么农村发展战略就无从谈起,要贴近农村主体经济规模。同时,实体经济产业也是适合吸纳农村就业的重点行业,是农村稳定的基础。目前,我国大部分农民受教育程度低,观念落后,不了解先进、科学的工作技术,影响了乡村振兴战略的落实。提高农民的知识文化水平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实体经济产业在吸纳大量农村劳动力的同时,必须进行一定的劳动技能培训,有效提高农民的知识文化水平,开阔其视野,使农民向劳动者转变。我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还存在重大不足,不能满足农村发展需要,制约了乡村振兴战略的发展。农村实体经济产业将基于自身战略目标,投资相关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农村基础设施全面发展。鉴于以上原因,深入研究促进农村实体经济发展的新范式具有重要意义。

三、农村实体经济发展面临的问题

(一)基础设施不完善

基础设施是农村实体经济产业发展的基础。真正的农村经济产业往往是资源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产业,生产过程中需要大量的劳动力、水、电等资源。完善的基础设施可以降低生产和运输成本,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这是我国农村的普遍现象。据统计,我国乡镇人均道路面积仅为12.84平方米,燃气普及率不到50%,与城市差距较大。基础设施不完善牵制了农村实体经济的发展,是乡村振兴面临的主要问题。

(二)人才匮乏

近些年,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市场需求日益增长。最初的商业模式竞争转变为人才竞争,优秀的人才可以创造巨大的财富。实施乡村振兴,发展农村实体经济,需要一大批优秀人才。但是,我国农村人才流失严重,行业人才供给减少,科技人才和创新人才严重短缺。农村青年完成学业后往往留在大城市,很少返回家乡建设农村。长期来看,城乡差距会越来越大。发展农村实体经济,必须解决人才短缺的问题。

(三)缺乏融资渠道

总体来说,实体经济行业的初期投资比较大,需要一段时间的经营才能产生利润,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虽然我国和地方政府为农村实体经济提供了不少支持,但农村融资渠道仍然匮乏,许多中小型企业面临资金不足甚至倒闭的难题。商业银行贷款是其主要资金来源,但商业银行的特点是规避风险、牟利,通常向商业模式成熟、市场地位较高、回报丰厚的大企业提供贷款,而忽视小企业,导致农村实体企业发展受到限制。融资渠道窄、资金不足已成为农村实体经济发展和乡村振兴实施的主要障碍,需要得到高度重视[1]。

四、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实体经济发展模式

(一)农村OTO模式

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我国信息规划的持续推动,网上购物慢慢成为关键的销售渠道和满足顾客要求的关键方式。但与大城市相比,农村网络建设的进度相对缓慢,大多数年轻人在城市工作,在农村地区,老年人占主导地位。许多老年人对网购并不熟悉,网购骗局的出现使他们不愿在网上购物,以免上当受骗。因此,电子商务在农村并没有得到太多关注。但是,随着网络技术在农村的普及,网络消费和直播、在线教育、在线医疗等新型电子商务模式也应运而生。许多农村人希望在线预订门票并接受线下交付,即OTO农村形式。这类方法不但能够为顾客提供便利,刺激消费,还可以避免产品积压,打开销售渠道。因此,许多农村线下实体店铺转向线上销售,收入更稳定,商机更多。

所谓OTO商业运营模式,实际上就是指网上顾客到门店选购商品。顾客在网络上得到商品信息、优惠劵、订单信息,甚至付款,随后到线下商家获得商品或享受服务项目。在农村,OTO方式基本能够依据具体情况,将线下当场感受转换为服务项目,打造农村OTO发展模式。总而言之,农村能够依据实际情况改变方法。这是一种可实际操作的、能推动社会经济发展和个人得失的长期性发展方法。与此同时,在社会发展过程中,所有个人行为和主题活动都必须依靠化学物质,化学物质来源于经济发展。因此,农村务必乘势而上,把握机遇,运用网上订购、线下服务的OTO营销方式,让经销商获取收入,满足人民群众的生活要求[2]。

(二)引进高端人才

针对农村人才大量流失的问题,地方政府应落实相应政策,推动高端人才引进,在日益激烈的人才市场中赢得一席之地。在就业分配、工作地点、工资、住房补贴、子女就业等方面,地方政府可以给予一定的优惠政策,为其解决困难,使其在农村扎根,开展农村建设。地方政府可以为即将上大学的农村青年提供低息贷款或一定的资金支持,并与这些青年签订合同,确保他们完成学业后回农村一段时间。同时,地方政府也要培训农民,传播基本文化知识,传授先进的生产知识和专业技能,改变农民的传统观念。还要与实体企业沟通,邀请实体企业一线员工进行讲学、培训,向农民传授必备的技能。

(三)扩展融资渠道

针对农村实体经济融资条件不足、融资难的问题,地方政府要对实体企业给予帮助,积极拓宽融资渠道。除了为农村主体提供资金支持外,地方政府还可以帮助农村中小主体与大企业建立联系,使其进入大企业的供应链,提高贸易信用。或者规划建设产业园区,形成产业集群,增加总收益,让中小企业更容易从商业银行或社会投资者那里获得贷款。政府也可以出面与一些互联网公司合作,让中小企业通过互联网平台销售产品,建立新的产销关系,从而获得互联网公司的资金支持。政府也可以提供信用担保,与商业银行建立长期合作关系,降低商业银行的风险,让企业获得充足的资金,从而促进双方的发展。

(四)落实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相关政策

各地要严格落实对实体经济的相关金融支持政策,加大对实体经济的金融支持力度,实现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的双向发展,实现互利共赢,真正提高农村企业的业绩。此外,地方政府要推进农村税费改革。实体产业是农村税收的主要来源,农村实体经济为农村发展提供了大量资金。但是,从农村实体企业的角度来看,实体企业纳税多,债务负担严重,将导致利润不足,制约企业发展。这种趋势在当前实体经济不景气、竞争激烈、利润普遍偏低的环境下十分明显。因此,地方政府应合理减少农村实体企业的税收,使农村实体经济更好地发展[3]。

五、结语

乡村振兴是我国重要的发展战略,农村实体经济是农村建设发展的基石,促进农村实体经济发展具有关键意义。地方政府要增加基础设施项目投资,出台相关政策,引入高级人才,联系实体企业,进行农户专业技能文化教育,扩宽融资渠道,降低实体企业水费,贯彻落实现行政策,促进农村实体经济发展新模式的形成。

猜你喜欢

实体农村经济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实体书店步入复兴期?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2017实体经济领军者
两会进行时:紧扣实体经济“钉钉子”
振兴实体经济地方如何“钉钉子”
新农村 新一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