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风险防范视角下的行政事业单位内控管理
2021-11-25张婷婷
张婷婷
(内蒙古通辽市科尔沁区应急管理局,内蒙古 通辽 028000)
内控管理是行政事业单位控制财务风险的重中之重,行政事业单位在经营发展中,会遇到很多财务风险,任何一项风险控制不当,都会对行政事业单位的发展造成严重影响。通过内控管控能够及时识别出风险,并制定有针对性的风险防范措施,从而将风险控制在萌芽状态,促使行政事业单位健康发展。内控管理是现代化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核心内容,基于此,开展财务风险防范视角下的行政事业单位内控管理的分析研究就显得尤为必要。
一、财务风险防范和内控管理之间的关系
财务风险防范可归纳到风险管理体系中,主要工作内容是行政事业单位在经营发展中对隐藏的、现存的、即将发生的财务风险进行分析、辨识、度量、评价等,然后选出最科学有效的风险防控措施,以保证财务资金的安全性,而且还能实现行政事业单位预期业绩的标准化。内控管理是现代化企业发展的主要管理模式,需要由行政事业单位的领导和全体人员共同参与才能得到有效落实。开展内控管理的主要目的是提升行政事业单位综合服务水平和财务风险防控能力,保证行政事业单位实现良性发展。财务风险防范和内控管理之间相互联系,财务风险防范能够为内控管理提供良好的环境,而内控管理能够将财务风险防范的相关措施落到实处。单位应当根据规范建立适合本单位实际情况的内部控制体系,并组织实施。具体工作包括梳理单位各类经济活动的业务流程,明确业务环节,系统分析经济活动风险,确定风险点,选择风险应对策略,在此基础上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建立健全单位各项内部管理制度并督促相关工作人员认真执行。
二、行政事业单位经营发展中面临的风险
(一)资产管理风险
行政事业单位的特殊性决定了资产管理异常重要,但受到传统思维模式的束缚,一些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理念没有及时更新,没有采取先进的管理技术,对资产管理重要性认识不清楚,致使资产管理风险比较严峻,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行政事业单位在资产管理中尚未出台明确的管理程序和规章制度,缺乏高素质的资产管理人才,也缺乏科学有效的参考和指导。
第二,在现代化背景下,现代化手段管理资产已经成为一种常态,但部分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信息系统运用不够充分,功能模块开发度不够,致使资产管理缺乏规范化和标准化。
第三,多头管理现象依然严峻,实物管理、合同管理、财务管理由不同部门负责,资产信息无法及时汇总,资产信息失真比较严重,资产管理比较混乱,增大了资产管理发生风险的概率。
(二)预算管理风险
全面预算管理是行政事业单位内控管理的主要环节,但是目前全面预算管理中也存在很多风险,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预算编制风险依然严峻。行政事业单位在经营发展中所需的资金多来自政府财政拨款,这就对预算编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编制多由财务人员负责,但财务人员对各部门经营情况不甚了解,没有及时沟通交流,致使预算编制缺乏严谨性,造成一定的风险。
第二,在预算执行中也存在风险,行政事业单位运行中预算执行的严谨性还够高,经常发生项目费用用于日常公用经费的问题,没有按照预算批复的标准和要求使用资金,致使部分资金在使用中发生了风险。
第三,预算执行考核力度不足,虽然近年来,很多行政事业单位在预算编制中加入了绩效评价目标,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预算编制的合理性,但在预算管理和考核机制挂钩时,经常受到多种因素的限制,致使绩效评价体系不够完善,缺乏量化考核机制,也会增加财务管理风险发生的概率。
(三)项目经费管理风险
行政事业单位经营管理中,项目经费管理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项目经费少则几百万,多则几亿,几十亿,这就对财务风险防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就目前发展现状而言,项目经费管理中也存在一定的风险,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缺乏完善的项目财务管理制度,没有严格把控每项开支,经常发生超预算风险。
第二,项目价款结算过于随意,为图方便,没有按照合同约定的方式和相关规定程序进行价款结算,为项目资金支付带来了风险。
第三,行政事业单位管理的项目规模都比较大,涉及的领域比较广,财务管理人员难以对所有项目的实施过程进行严格把控,经常发生项目预算经费和实际支出差距较大的问题,从而引发了项目经费管理风险。
三、财务风险防范视角下的行政事业单位内控管理措施
在财务风险防控视角下,提升行政事业单位内控管理水平的措施比较多,可通过全面预算来提高内控管理水平,也可以通过应用ERP系统来提升管理水平,为更好地提升行政事业单位内控管理效果,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同时入手:
(一)建立完善的财务预算管控体系
行政事业单位在经营发展中面临的财务风险比较大,一旦发生财务风险,就会造成具体的经济损失,甚至影响政事业单位良性发展。引发财务风险的主要原因是预算编制不合理、预算执行效果欠佳,可以说没有预算,就无法获得经济效益。因此,预算是目前行政事业单位内控管理的重中之重,通过建立完善的财务预算管控体系,是行政事业单位进行自我约束、自我控制、自我发展的有效举措。为了能够更好地优化现有资源配置,强化内控管理效果,需要先建立健全的全面预算管理体系,制定出科学有效的预算风险管理约束机制。然后合理的改进预算编制方法,提升预算编制结果的有效性和实用性。目前多数行政事业单位财务风险大的主要原因是预算编制过于粗糙,没有综合考虑多项风险因素,更没有细化到具体的项目实施上。最后还要加强预算刚性控制,预算的计划性、科学性不是很强,需要开展频繁的预算调整追加,通过预算刚性控制,能够大幅度提升预算的约束控制力,降低财务风险发生的概率。
(二)构建基于财务风险防范的内控管理信息化平台
在信息时代,信息技术、网络技术已经实现了普及,信息技术的应用对财务会计行业造成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对内控管理环境也造成了较大影响。信息技术的应用改变了行政事业单位的业务流程和内控管理具体点。因此,为保证财务管理的安全性,提升内控管理水平,就必须尽快构建起基于财务风险防范的信息化内控管理平台,具体而言,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第一,立足大数据技术,建设内控管理系统,将行政事业单位各个部门的财务信息汇总到一个平台上集中管理,从而解决财务信息失真问题。目前行政事业单位在内控管理中应用的信息化平台种类繁多,各部门的财务系统缺乏兼容性,财务数据难以共享,致使内控管理相关工作难以实时开展。而采用大数据技术,能够在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建立起一个统一的内控管理平台,实现数据的实时共享,提升内控管理水平。
第二,将行政事业单位现有的风险预警系统、内控管理和财务管理系统相互融合,形成一个总体系统,在一个系统上完成财务风险预警、内控管理、财务管理相关工作。一旦风险预警系统检测到风险,及时开展内控管理,为财务处理提供必要的参考和指导,降低风险造成的损失,或者直接解决到风险,保证财务的安全性。目前很多财务管理软件,都是通过授权来完成内控管理的,财务风险管理大多都是事后管理,因此,在开发财务管理软件时,需要加强风险预警调研和内控系统部署,以便更好地控制财务风险。
第三,开发现金流和信息流相互融合的内控管理平台,现有的财务管理平台,都无法实现现金流和信息流统一管理问题,为保证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资金实现“零风险”,就需要利用现代化软件技术,从现金流和信息流相互的融合角度入手,来设计内控管理平台,以提升财务管理水平。
(三)建设风险制约和控制监督相互协同的工作机制
完善的风险管理机制,能够更好地防范、控制行政事业单位经营发展中面临的财务风险,需要建立起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预防、风险控制为一体化的管理机制,以提升财务风险预防和控制的效果,及时将风险控制在萌芽状态,将风险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财务监督防范、控制乃至消除财务风险的核心环节,完善财务监督机制,是保障风险控制效果的关键。建设风险制约和控制监督相互协同的工作机制,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第一,全面强化财务部门的协调作用,充分发挥行政事业单位审计部门、监察部门的作用,形成一个上下协同、合纵连横的协同网络。将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相互结合,提升财务风险控制效果。
第二,积极创新出新的协同工作方式,进一步完善协同工作责任制、协同工作机制,设置完善的激励机制,提升内控管理人员工作的积极性和上进心。
第三,全面推进财务风险防控机制建设步伐,从行政事业单位经营的重点项目、重点工程、核心环节等方面同时入手,主动排查风险,健全内控机制,构建好风险防控防线,变被动防控为主动防控,提升行政事业单位内控管理风险控制水平。
第四,将各项制度和措施落到实处,实现财务核算有会计监督, 财务管理有预算监督,职能上有内部审计,三位一体的财务风险监督体系,提升行政事业单位财务风险控制和防范的能力,最大限度上降低财务风险发生的概率,实现持续健康的发展。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本文采用理论结合实践的方法,分析了财务风险防范视角下的行政事业单位内控管理,分析结果表明,内控管理是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核心内容,在财务风险防范视角下,为提升内控管理水平,保证财务管理的安全性。需要结合行政事业单位经营发展中常见财务风险发生的种类和原因,从建立完善的财务预算管控体系、构建基于财务风险防范的内控管理信息化平台、建设风险制约和控制监督相互协同的工作机制等方面同时入手,对存在的各种风险进行分析,制定出科学合理的防范对策才能对财务风险进行全面把控,实现稳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