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企业单位加强内部控制管理探讨

2021-11-25江佳瑶

大众投资指南 2021年13期
关键词:经营管理工作单位

江佳瑶

(嘉兴经济技术开发区(国际商务区)投资促进中心,浙江 嘉兴 314000)

内部控制管理作为确保企业单位经营管理活动正常进行的重要手段,其在实际的实施过程中主要通过对人、资产以及工作流程等进行全过程的有效监管,进而为企业单位各项活动的顺利实施建立良好的基础,其对于企业单位的未来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在内部控制管理工作的具体实施过程中会受到多种不利因素的影响,这就会导致内部控制管理的效果大打折扣,难以满足企业单位的发展需求。因此,需要结合企业单位的实际情况,制定具有一定针对性的加强企业单位内部控制管理的措施,进而为企业单位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提供可靠保障。

一、企业单位内部控制管理的意义

(一)实现管理流程的规范化

企业单位的内部控制管理是一项综合性的系统工作,其通过对所有的生产工作进行统筹规划、合理安排,进而达到生产经营的目的,以此实现企业的盈利,推动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企业单位通过开展内部控制管理工作,能够实现管理流程的规范化,进而推动企业单位管理工作水平的不断提高,为企业的长远发展建立良好的基础。内部控制管理工作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需要长期进行的工作,在日常的生产经营管理过程中,需要结合企业单位的工作特点,对管理流程和方法进行持续的优化和提升。由于内部控制管理工作涉及企业单位的方方面面,其在本质上是一个全员参与的过程,这就需要企业单位的所有员工积极主动地参与其中。

(二)增强内部风险控制能力

在企业单位的生产经营过程中,会受到外界各种不利因素的影响,尤其需要注意其中存在的各种风险,这就需要企业单位具备一定的风险应对能力,而内部控制管理体系作为一种应对风险的有效措施,其在风险的防控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结合企业单位当前可能遇到的风险,并针对风险特点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和运行预案,当遇到风险之后,就能及时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将风险所造成的不利影响降低最低,尽可能确保企业单位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为了做好风险管理工作,这就需要制定有效的内部管理控制流程,进而为风险管理工作的进行提供科学合理的指导,促进企业应对风险能力的不断提高。

(三)提升竞争力

企业单位要想获得长远的发展,就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竞争力,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足够的优势。通过进行内部控制管理工作,有助于提高企业单位的竞争力,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建立良好的基础。内部控制管理能够从根本上对企业单位的生产经营活动进行规范,进而有助于促进生产水平的不断提高,从而达到提高竞争力的目的。

二、企业单位在内部控制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压力影响内部控制目标的顺利实现

在企业单位的生产经营过程中,往往会受到多方面的影响,这就会给其带来不小的压力,给企业单位的快速发展造成不小的阻碍。通过对企业单位进行系统全面的调查分析发现,其所受到的压力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企业单位的财务稳定性或盈利能力受到不利影响,究其原因主要来自不利的经济环境、整体的行业状况较差以及市场需求发生大幅降低等,这些都会对企业单位造成或多或少的影响,进而转化为企业单位生产经营的压力。

2.企业管理层的经济利益受到财务业绩的影响,这就会对其各项管理工作的开展造成一定的影响,长此以往,最终会转化为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压力,不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

3.管理层对企业单位的整体情况和未来发展没有一个准确的认识,这就导致其制定了过高的生产经营目标。为了实现这个脱离实际的发展目标,企业单位就会过分加强内部控制管理工作,也就会给员工造成过大的压力,这不仅无法实现既定的目标,还会给企业单位正常的生产经营工作造成阻碍。

(二)业务层面风险防范、控制措施未落实到

不少企业单位的管理人员对内控法规的相关条例了解不全面,缺乏全面的风险管理理念,这就会给内部控制管理工作的全面开展造成不小的阻碍,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几方面。

1.没有严格按照风险管理理念对企业单位生产经营业务层面存在的风险进行系统全面评估,没有建立详尽的风险防控清单,也就难以构建完善的风险应对流程,一旦遇到风险,企业单位无法在最短的时间内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这就可能导致损失的不断增加。

2.没有结合企业单位的生产经营特点,将内部控制管理措施与各项活动进行有机结合,这就无法对企业单位的所有活动进行全程的监控,进而造成监管缺失,不利于生产经营活动的全面的管控。

3.制定的内部控制管理措施没有得到切实的落实,在实际的内部控制管理过程中,由于执行不到位,导致内部控制管理措施的实施大打折扣,也就难以对企业单位的生产经营活动进行全面的管控。

(三)内部监督的局限性

在企业单位内部控制管理工作的实施过程中,还需要建立相应的内部监督制度,对前者的具体实施情况进行实时的监督检查,当发现没有严格按照内部控制管理制度的要求进行,就可以立即予以制止,并督促相关责任人进行整改,直至其严格按照内部控制管理策略的要求开展各项管理工作。同时,通过对企业单位进行及时的内部监督管理,能够及时发现管理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并结合企业单位工作的实施需求,采取有针对性的改善控制措施,进而为内部控制管理工作的顺利落实提供可靠保障。但是在实际的实施过程中,其无法达到设定的目标,由于负责内部监督的组织、机构以及人员等均来自企业单位内部,难免会受到来自企业各方面力量的影响,进而导致其在实施过程中存在局限性,无法真正做到客观真实,制约了内部监督作用的全面发挥。

三、企业单位加强内部控制管理的措施

(一)制定科学的发展战略和目标,全面培育内部控制文化

1.作为管理者需要对企业单位当前的情况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在制定生产经营目标的过程中,需要充分结合企业单位的实际情况,严禁好高骛远,给企业单位的内部控制管理工作带来过大的压力。

2.企业单位的管理者需要深入了解内部控制管理工作的内涵,对内部控制管理工作目标进行进一步的深化,尤其是要注重内部控制管理的顶层设计工作,始终将风险管理作为导向,关注内部控制管理的系统性和协调性。

3.逐渐形成企业单位自身的内部控制文化。通过在企业单位开展内部控制管理工作的学习,培育积极向上的企业精神,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将现代化的管理理念融入企业的日常管理工作中,加强风险意识和法制观念。

(二)以风险为导向,落实具体业务层面的内部控制措施

企业单位需要结合风险应对策略,制定有针对性的内部控制管理措施,进而将风险所造成的不利影响限制在合理的范围内,从而达到化解风险的目的。

1.在企业单位内部树立统一的风险管理理念,即风险识别、风险承担、风险应对,进而能够根据风险的不同,采取有效的内部控制管理措施,将风险所造成的损失限制在合理的范围内。

2.对企业单位生产经营过程中存在的风险进行系统全面的调查分析,结合风险强度和频率建立相应的风险清单,并采取相应的内部控制管理策略,为风险的有效防范提供可靠保障。

3.实施内部控制管理制度执行的奖惩制度,对严格按照内部控制管理要求开展各项工作的人员予以相应的奖励,在企业单位内部树立榜样,号召大家进行学习,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4.进行内部控制管理工作的自我评价,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需要对内部控制管理措施的实施效果进行实时的监控,并进行客观的评价,进而能够根据评价结果对内部控制管理措施进行相应的调整改进。

(三)利用倒逼机制,充分发挥内部审计的积极作用

对于企业单位内部的监督部门,需要采取倒逼机制,充分发挥内部审计的积极作用,尽可能克服内部监督过程中的局限性,切实履行职责,为健全、规范企业单位内部控制管理工作贡献力量。

1.从组织上采取应对措施,推动内部审计工作的全面进行。通过提高内部审计的组织地位,尽可能确保其具有较高的独立性,进而避免内部审计工作受到来自企业单位的影响。

2.构建相应的制度推动内部审计工作的高质量进行。企业单位要结合内部控制管理工作的需求,逐渐完善内审工作制度和具体的实施细则,明确审计立项的决策、原则以及方法等。

3.落实内部审计整改、巩固内部审计工作成果。将内部审计工作与企业单位的发展战略相结合,推动审计工作的不断整改升级,进而满足企业单位的发展要求。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内部控制管理工作对于企业单位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这就需要予以充分的关注。通过对当前内部控制管理工作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研究,并制定有针对性的加强内部控制管理工作措施,进而为企业单位的长远发展建立良好的基础。

猜你喜欢

经营管理工作单位
青脆李、脆红李周年管理工作历
鸣谢单位(排名不分先后)
填单位 要推敲
这样经营让人羡慕的婚姻
看错单位
协办单位
“特许经营”将走向何方?
我省加强烟花爆竹经营安全监管放宽经营限制
对干休所管理工作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