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财政支出项目绩效评价工作的思考
2021-11-25王翠玲
王翠玲
(黑龙江省伊春市财政局,黑龙江 伊春 153000)
财政支出项目绩效评价执行以来,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和使用收益率得到了有效的提升,绩效评价过程中指标的认定也对项目起到了监督作用,为财政资金的有效使用提供了保障,因此,应积极对财政支出项目进行绩效评价。
一、当前财政支出项目绩效评价的重要意义
(一)财政支出项目绩效评价管理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内在要求
2020年中央经济会议指出各地各部门要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全会精神,积极推进国家治理体系,提高治理能力。财政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财政资金的使用及其产生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是国家治理能力的重要体现。财政支出项目是财政资金的具体应用,而绩效评价管理是对项目资金立项、使用过程及效益结果的有效评价和监管,因此完善的绩效评价制度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内在要求。
(二)财政支出项目绩效评价管理可以提高财政资金使用的经济性
财政支出项目绩效评价体系中一级指标的产出和效益分值高于50%,也就是说经济效益是财政支出项目的主要评价指标,财政支出项目注重效益和回报。通过绩效评价工作的开展,把具体财政支出项目的效益按指标细分并予以量化,可以体现每个项目的资金使用效率以及获得的收益,能够促进财政资金的配置更具有经济性。
(三)财政支出项目绩效评价管理可以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
绩效评价工作在对财政支出项目进行评定后,会反馈给国家财政部门,能够为国家的财政资金使用提供参考和方向,使更多的财政资金流动到效率高的支出项目。评价指标对资金的到位情况、拨付的规范性以及项目资金管理制度都有明确规定,大大推动了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性,减少了资金沉压的现象。
(四)财政支出项目绩效评价管理是财政资金使用社会效益的保障
财政支出项目中包含大量的基础设施建设,其可以改善促进民生,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及群众满意度。特别是其中涉及扶贫、国防、教育的财政支出,很可能没有任何经济效益但是却体现了极大的社会效益。通过绩效评价工作,将项目的社会效益量化为分值,能够保障社会效益项目的资金投入和使用。
二、当前财政支出项目绩效评价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财政支出项目绩效评价包括决策情况、资金管理和使用情况、相关管理制度的建立和实行情况、实现产出情况、取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情况等,项目绩效评价主要通过自评价和第三方评价两种方式进行。绩效评价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如下:
(一)部分财政支出项目缺少切实合理的事前绩效评估机制
目前,部分财政支出项目的立项评估不够合理。有的单位为了争取资金,没有细化评估项目立项依据,导致项目开始后,投入的资金无法产生效益,给国家造成经济损失,同时也降低了政府财政行为的公信力。
(二)部分财政支出项目评价末级指标设定不当,不能够恰当反映项目的实际情况
财政支出项目绩效评价末级指标一般由评价主体自行设定,有些部门和单位为了计算简便,便于获得,设定的指标过于简单。也有些单位为获取财政资金,指标设置脱离项目的内容,偏离项目的本质。
(三)财政支出项目评价中具体指标目标值的确定不合理
绩效评价体系中目标值的设定非常重要,是进行绩效评价的基础。有些单位目标值设定过高,导致员工即使努力也很难达到目标;有的单位目标值设定的偏低,导致目标很容易实现,员工努力程度较差。不合理的指标值设定造成评价结果不真实,不具有推广使用的意义。
(四)财政支出项目评价指标中关键绩效指标的分数权重不够合理
个别单位进行财政支出项目绩效评价时指标占比不够合理,反映项目实质的指标分值占比不高,反映项目本质的关键绩效指标占比和其他普通指标没有区别,致使绩效评价结果不能真实体现财政支出项目的本质目标。
(五)财政支出项目评价社会效益指标的设定过于宽泛,不够细化
有的单位绩效评价体系一级指标效益项下的末级指标过于笼统,往往只设定一个群众满意度指标,没有对效益指标进行细化,未体现可持续发展、社会效益等方面,造成绩效评价结果不够真实。
三、提高财政支出项目绩效评价质量的对策及建议
(一)完善并严格执行财政支出项目事前绩效评估工作,合理设定项目事前绩效评估有效期限
严格执行事前绩效评估制度,从立项的必要性、投入的经济性、绩效目标的合理性、筹资的合规性、实施的可行性和可持续性等方面进行事前绩效评估,提高立项的科学性。首先,事前绩效评估应以绩效为导向,坚持成本效益原则,以投入、产出和效果为重点对项目进行综合评估;其次,绩效评估应按照规范的流程,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多角度予以科学合理的评估论证;再次,事前绩效评估要坚持公开、公正、公平、实事求是的原则,确保评估结果真实可信;最后,事前评估工作要在确保评估质量的前提下提高评估效率。同时,事前绩效评估报告必须设定有效期间,在有效期内评估主体应当对评估结果负责。
(二)根据具体财政支出项目制定和财政项目相关联且能够准确反映项目效益实质的指标
绩效评价体系中末级指标的设定必须结合财政项目支出的本质目的,科学的选定能够反映被评价项目立项目的的指标内容,不得流于形式、敷衍了事。财政项目的绩效指标要结合预算要求按照相关性、明确性、可计量性、时限性进行合理设定。项目的末级指标是对项目总体指标的进一步细化、明确化,预期要达到的产出指标要从覆盖范围、完成数量、完成质量和完成时效角度进行表述,而实施后产生的经济、社会、环境、利益相关者满意度等方面的综合效益指标则要结合具体财政支出项目的特点和目的选取设立,不必要全部囊括。财政支出项目选定的绩效指标与项目要解决的问题必须相匹配,同时高度相关并且具有一定的前瞻性。经过这样选取设定项目绩效评价目标后,项目评价的结果才能够真正反映财政支出的本质效益,为财政绩效评价结果的应用提供数据基础。
(三)指标目标值的确定要切实可行
财政项目绩效评价体系中指标目标值的设定要有可及性,即设定的目标值拥有可实现性,同时适当考虑目标的发展性和挑战性。一般可以以前年度的实际情况为基础,结合单位目前的实际情况通过充分论证和合理测算进行确定。财政项目绩效指标值的确定可以参考以下指标设定:首先是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规定的标准;其次是政府工作规划、年度工作目标和年度预算目标等;再次可以依据历史指标水平按经验值合理确定。不能确定的过高,造成员工通过努力也无法达到,引发员工消极情绪;最后不能设定的过低,毫无挑战性,起不到激励员工努力向上的、发挥潜能的作用。
(四)合理增加财政支出项目评价指标中关键绩效指标的分数权重
财政支出项目绩效评价应当依据反映被评价项目对社会的贡献和支出度,以及各指标之间的重要性水平选取关键绩效指标。关键绩效指标的权重分配应以财政项目的目标为导向进行选取,反映被评价项目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的评价结果。指标分值的确定应当体现项目的实质目的,单项关键绩效指标权重一般设定在5%-30%,对特别重要的指标可适当提高权重。对特别关键、影响项目整体价值的指标可设立“一票否决制度”,即如果某项单项指标未完成,无论其他指标是否完成,均视为未完成绩效目标。对于其他次重要指标可以在一级指标占比不变的情况下,适当调整末级指标的分值,提高那些能够体现财政支出项目立项目的的指标分值,保障绩效评价结果可以真实反映项目的立项初忠,更好地为国家预算执行和财政资金使用服务。
(五)细化社会效益指标,强调财政支出项目利民惠民的社会效益
完善财政支出项目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中的效益指标,社会化指标结合项目本身应当包含生态效益、可持续发展效益以及公益效益。同时上述指标应该设置明细指标,例如生态效益可细分为节水、节电等末级指标。
目前经济效益往往是政府领导特别关注的,经济发展经济效益成为资金使用的导向,各级财政容易轻视财政支出项目的社会效益和长远利益。因此,在社会化各个方面细化效益指标时,应充分体现财政项目支出的社会化效益,量化其绩效分值,为社会效益设置具体分数,以促进有着长远社会效益的财政支出项目的发展,同时为社会化财政支出提供有力的数据依据,为更多的利民惠民的社会化投入提供方向和保障。
四、结束语
财政支出项目绩效评价是准确评价分析国家财政资金分配科学性以及产生效益情况的手段,同时也是提升政府公共治理水平的重要举措。各地财政部门在财政支出项目的绩效评价工作中,应该加大对财政支出绩效的评价力度,积极引导财政资金支出项目做出科学判断,合理配置财政资金,使项目能既注重经济效益又注重社会效益,同时合理规避财政风险,缓解财政资金供求矛盾,不断推动各项经济事业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