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公共经济管理对改善民生的影响解析
2021-11-25孟玲
孟玲
(济宁市兖州区大安镇人民政府,山东 济宁 272000)
当前,我国对改善民生的重要性的认识已经达到了一定高度,在这一工作开展的过程中,公共管理部门需要发挥出自身的作用。我国社会经济体系正在快速发展,公共经济管理部门需要在管理工作中把握当前存在的常见风险问题,尤其是财政部门的管理,一旦财政管理出现问题,就会直接影响到民生发展。想要全面改善民生,就应该强化公共经济管理,只有这样才能促进社会稳定和谐发展。
一、民生问题与公共经济管理
(一)民生问题
民生问题即群众的衣食住行问题,可以说民生问题不仅与群众的生活水平与生活质量有着一定的关系,而且对群众生活的幸福指数也有着一定的影响。在社会经济体系快速发展的背景下,诸多问题都直接关系到群众的生活,如教育问题、医疗问题以及就业问题等等,这些问题仅靠群众是难以得到有效解决的[1]。因此公共经济管理部门需要参与处理以上问题,政府科学合理的干预可以全面提升群众生活的幸福指数。
(二)公共经济管理
公共经济管理内容较为宽泛,这一管理工作主要由政府进行分配,做好公共经济管理可以确保民生问题得到妥善解决。公共经济管理部门要将民生问题视为重点探索内容,应保证管理全过程的公平公正,使公共资源得到合理有序的分配,只有这样才可以有效改善民生。在社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群众的受教育水平和综合素质都得到了提升,其对民生问题的关注度与重视度也逐渐提高,进而促进了公共经济管理的可持续发展。国家对公共经济管理进行调控,不仅可以解决教育、医疗以及就业等多项民生问题,而且可以进一步为社会和谐稳定发展奠定强有力的基础。
二、公共经济管理与民生的关系
(一)公共经济管理能够促进民生的改善
第一,公共经济管理可以有效协调民生关系。公共经济管理的出发点和基础任务即改善民生,最终目标是确保社会资源得到科学且公平的分配,以此提升群众的生活水平。我国经济发展速度日渐提升,与经济发展有关的民生问题也随之出现。所以,公共经济管理需要加大对改善民生的投入,可以加大财政投入,也可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确保公共产品种类完善且制度创新。借助有效的公共经济管理促进社会进步,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和改善民生的关系,使二者保持协调统一。第二,公共经济管理能确保民生需求的实现。民生内涵有着狭义与广义的区别。狭义的民生即为群众的衣食住行,主要体现在与群众生活有关的领域。广义的民生除社会保障之外,还包含医疗、教育以及就业等多个方面,而在我国社会发展中这些问题日渐凸显[2]。因此,要贯彻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就需要相关管理部门深入一层、深入一线、深入群众,积极开展调研,根据群众的实际需求紧抓经济建设管理,以此提升群众的生活水平,从根本上促进社会健康稳定发展。第三,借助公共经济管理协调政府财政支出,能实现对市场的科学配置。在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相关管理部门十分重视多个领域的财政补助,如医疗、社保以及教育等,弥补了民生发展的资金缺口,但如果可以开展有效的公共经济管理,就可以科学且合理地分配公共产品,确保财政资金实现最佳配置,从而利用科学的财政预算推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
(二)改善民生对公共经济管理的要求
第一,重视和强调政策的公平与公正。相关部门协调发展公共事业是改善民生的前提条件,而想要实现这一目标就应要求公共经济管理部门在一定范围内科学构建相应的公共政策,以此确保对社会公共资源的科学利用,并且实现公共产品公平分配的目标。但值得注意的是,每一项惠民政策的制定都必须经过严谨的分析,同时还要考虑群众的意见与建议,并且保障公共政策的公开性与民主性,可以借助法律手段监督公共政策执行的全过程。第二,优化并转变公共经济管理职能。在我国社会经济体系快速发展的背景下,群众的生活水平得到提升,因此群众对公共产品的要求也不断提高,作为公共经济管理部门,其生产出来的公共产品应满足群众的民生需求,并且与时俱进,跟上时代发展的脚步,这样才可以更好地改善民生[3]。另外,群众也对公共经济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公共经济管理应不断创新,转变并优化管理执行手段,在管理过程中不仅要明确职责范围,同时还应科学分配公共资源,从根本改善民生。
三、公共经济管理下改善民生的对策
在探索公共经济管理与改善民生的关系时可以发现,运用行之有效的措施改善民生十分关键。
首先是加强社会保障。相关部门需要加强公共经济管理使群众获得基本保障。针对住房这一基本保障来讲,目前群众普遍反映收入不理想,大多数人想要在大城市买一套住房,通常需要经过父母甚至几代人的努力才可以实现[4]。因此可以发现,住房问题不仅会给中等收入群体的生活增加负担,而且还会降低其生活质量。为解决这一问题,公共经济管理部门可以通过对房价进行宏观调控推动住房改革,也可以加大危房改造力度,或者健全公积金制度,这样可以有效缓解住房难的问题,保证经济发展较落后的区域也有住房,使广大群众都可以实现安居。此外,还需要全面完善医疗保障制度,借助灵活且多元化的方式健全基层医疗机构,拓宽医疗保险的覆盖面,让大病患者看得起病、走到哪儿都可以看病,处理好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也能够促进民生的改善。
其次是全面提升就业率。就业可以说是民生的根本,我国人口基数较大,就业这一问题是改善民生的重中之重。要更好地解决这一问题,可以通过健全并完善就业政策来实现。目前,大学生数量急剧增加,大学生一毕业就失业的现象十分普遍,而引导学生自主创业不失为解决这一问题的良策。在学生创业阶段,公共经济管理部门应该积极发挥自身作用,出台科学合理的政策为学生创业提供资金支持[5]。同时针对因科技进步而失业的社会群体,可以借助技术培训的方法打通失业群体再就业的渠道,并且合理安排待业与无业人员,为他们更好地就业创造条件。
最后是积极缩小贫富差距。在我国先富带动后富政策实施的背景下,群众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提升,但需要注意的是,贫富差距较大这一现象始终存在。因此,公共经济管理部门可以借助税收政策的健全与完善,给收入相对较低的群体提供补贴,这样就可以有效地缩小贫富差距。
四、结语
在我国社会经济体系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国家出台了诸多提升群众生活水平的政策,可以说为我国民生的改善提供了原动力。但也应认识到,在群众生活水平不断提升的过程中,出现了诸多新问题。为推进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必须及时发现这些问题,并且借助有效的措施增强公共经济管理的有效性,如强化政策的落实和有效规避风险,既要维护群众的利益,又需要确保各项政策的高效实施。可以通过改善人民群众住房与医疗条件,以及促进就业等方式推动公共经济管理水平的提升,为国际经济发展、社会发展以及改善民生提供原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