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优秀传统文化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实现
——基于新媒体视角的工科院校的思考

2021-11-25

现代交际 2021年11期
关键词:工科思政传统

王 宁

(太原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山西 晋中 030600)

目前,正值加强新工科建设的特殊转型期,培育德才兼备的卓越工程技术人才是工科院校的人才培育目标。工科教学趋于通过实验和实习,重在提高学生使用理论与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大多数工科学生解决问题时较为理性,有较强逻辑性,但也因缺乏人文素养,忽视对问题的分析。因此,提高工科学生的人文素养,是思政工作至关重要的内容。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讲话中指出:“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1]以新媒体为载体,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以期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汲取文化特质,提高传统文化素养。因此,优秀传统文化如何在新媒体时代与思想政治教育深度融合,是工科院校思政工作的重点。

一、优秀传统文化助力新媒体时代工科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应对新挑战

(一)优秀传统文化为工科院校思政育人工作注入活力

工科院校在学生专业教育、培养与发展方面取得了巨大成绩,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输送了一大批专业技术人才。但不能忽略的是,工科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偏向边缘化,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与人文素质教育没有保持在最优水平,出现重科研、轻人才素质培养的现象。工科院校人文教育基础相对薄弱,理应重视对工科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独特的文化传统是我们走中国特色办学道路的重要依据,融汇中华民族智慧与汗水结晶的优秀传统文化蕴藏着丰富的真理与科学内涵。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为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提供了发展空间,优秀传统文化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理论指导,促进二者深度融合具有极强的教育意义。在工科院校,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依然有其存在价值,对于工科院校培育全方面高素质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二)优秀传统文化对提升工科院校大学生思想道德品质提供动力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工科学生树立文化自信的必经之路,亦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最重要的环节。[2]面对人才培养的新要求,高校学生的全面发展逐渐成为重点,专业技术能力、思想政治素质与文化素质都成为大学生综合能力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中,提高工科大学生的文化素质是其全面发展的关键。工科大学生能否鉴别各种腐朽落后文化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担负的责任。重视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价值,挖掘优秀传统文化素材,以丰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对于提高工科大学生人文素质,认同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其文化自觉与自信,将优秀传统文化素养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新媒体时代为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工科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新机遇

(一)高校利用新媒体重塑优秀传统文化与思政融合大环境

随着新媒体的迅速崛起,传媒环境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新媒体的繁荣发展,使优秀传统文化有了多元化传播方式和高速度发展的特点。新媒体的迅速发展推动了信息传播的深层次变革,对工科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与效果都产生了重要影响。新媒体时代为优秀传统文化与高校思政的深入融合提供了新思路,高校要正确认识新媒体的积极作用,认真挖掘和提炼传统文化中的有益思想价值,有效运用新媒体资源形成线上线下合力,为工科学生创设学习优秀传统文化大环境,凝聚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多元力量。推动优秀传统文化与高校思政工作深度融合,重塑优秀传统文化与思政的发展环境,促进学生多方面发展,发挥文化对学生思想道德与行为规范的教化作用。

(二)教师运用新媒体增强优秀传统文化与思政融合的效度

工科院校的专业课教师科研任务相对较重,他们根据人才培养方案要求完成课堂教学内容后,对学生专业知识的接受情况有时不能完全掌握,至于学生的思想方面、文化素质与价值观的培养,专业课教师更是无法顾及。目前,亟须转变这一局面,更好地发挥专业课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此外,一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注重方式方法,采用传统的单一灌输与说教方式,对学生的接收程度与方式欠缺考虑,影响优秀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入效果。教师要理解新媒体的作用,合理运用新媒体,借助新媒体平台,实现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弘扬,增强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

(三)大学生通过新媒体领会优秀传统文化与思政融合的独特价值

新媒体已成为大学生获取信息的主渠道,积极或消极影响着大学生的思想与行为方式,同样大学生也是参与新媒体的中坚力量,在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更乐于在虚拟空间交流思想、发表意见。新媒体的发展改变了大学生的交往习惯,也改变了其获取信息的途径。工科大学生对专业内容掌握得较好,但对网络的信息缺乏理性的判断。基于此,优秀传统文化大可发挥它的指导作用,在新媒体中转换为一种易懂易沟通的话语体系,把握话语主导权,彰显其积极意义。大学生对新媒体应持理性态度,从中寻找、感知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价值。

三、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工科院校思政教育的策略新探

(一)推动高校“三大课堂”建设

1.强化“第一课堂”,运用新媒体打造传统文化特色课程

课堂是大学生接受知识教育的主渠道,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开发与利用传统文化资源的重要场所。把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合理内容适度融入工科课程体系很有必要。工科院校必须开设优秀传统文化必修课,充分发挥课程育人的功能,强化构建课程育人体系。课程是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要渠道,教材是重要的载体。不仅要将优秀传统文化编入教材,还要适当增加优秀传统文化在思政教材中的比重,根据工科院校自身实际情况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状况,有选择地吸收和学习优秀传统文化,完善思政课程体系,优化课程设置。

2.依托“第二课堂”,开展优秀传统文化实践活动

工科院校要牢牢把握“知行合一”的内涵,充分发挥课堂与教材的作用,运用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开展实践教学活动,以此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与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认知程度。高校要拓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渠道,广泛利用社会资源,采取“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方式来进行优秀传统文化教育[3],邀请知名学者来学校讲座与让学生走出学校实地参观考察结合。举办不同类型的文化展览,为工科学生创设文化情景,带领学生感受优秀传统文化,积极组织优秀传统文化学习活动,以及建立传统文化社团组织,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形式的多样化,促进学生转变。

3.建设“第三课堂”,优化基于优秀传统文化的网络平台

新媒体是在新的技术支撑体系下出现的媒体形态。新媒体的飞速发展为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新空间与新载体,网络成为优秀传统文化传播的主要工具,也是当今大学生获取信息、交流情感的重要手段。高校要运用新媒体技术,优化优秀传统文化网络教育平台,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与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加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重要阵地。爱国主义情怀、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诚实守信的良好品格及谦逊有礼的处事要求等,都是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积极传播优秀传统文化,引导学生关注与认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二)提升高校教师综合素质与文化教育意识

1.完善新媒体专业素养,合理利用新媒体平台资源

新媒体既给高校教学带来了机遇,也伴随着挑战;既使网络优质资源共享于教学,也要求教师具有完备的新媒介素养与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因此,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尤为关键,对教学效率与效果会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影响。教师阅历丰富,凭借个人魅力关系模式会潜移默化影响学生思想与行为,使学生乐意接受教诲。高校教师要努力提高新媒体素养,参与、使用新媒体,对新媒体信息有正确地识别、理解能力,判断、质疑能力,提升自己运用新媒体开展工作的能力,以身作则,正确引导学生使用新媒体。

2.重视优秀传统文化线上课堂,创新师生互动交流模式

在思政课堂上,工科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兴趣不高、态度不是很积极。教育工作者要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尊重大学生的主体地位,采取大学生乐于接受的方式。基于大学生更喜欢网上交流而非面对面沟通,教师可以合理利用新媒体,适时创建优秀传统文化线上课堂,在网上与学生互动交流,构建网络环境下的师生关系。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为提升大学生的文化素养打造更加畅通的平台,这也是新媒体时代人们的共同目标和理想追求。

3.注重基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政教学研究,进一步完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

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教师只有自己真正了解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才有可能在授课时旁征博引,将课程讲得出彩,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把握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内涵,最大限度地发挥其思政教育作用。高校要高度重视教师的理论文化学习,开展传统文化交流和研讨的教学活动[4],设置相关研究项目与经费,加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深入研究优秀传统文化的动力,实现优秀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深度融合,进一步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质量。

(三)大学生利用新媒体优势资源增强文化自信

1.组建以大学生领袖为主的宣传队伍,规范大学生新媒体运营队伍

新媒体已渗入大学生生活的各个角落,开启了大学生全新的人际交流模式和信息传播途径。新媒体的广泛使用,给工科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与价值判断带来了深刻影响。因此,尊重大学生主体地位,重视学生群体中意见领袖的积极作用,挖掘与培养在新媒体运营具有基础优势的学生意见领袖,规范大学生新媒体运营队伍,使思政工作者与学生领袖能够顺畅沟通交流,共同进行正确舆论引导。

2.正确利用网络空间抵制不良文化,加深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

西方借助新媒体平台进行文化观念输出,妄图将西方资本主义思想文化悄然传输给大学生。工科大学生认为,专业知识学习与优秀传统文化联系较少,缺乏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关注度,因此,明辨是非、正确价值追求、增强文化认同,是工科大学生需要努力提升的重要内容。高校要把握传统文化与网络的嫁接点,选择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四、结语

目前,我国工科在校生约占高等教育在校生的三分之一,思想政治教育不仅不能忽视,而且应该加强。工科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还需深入推进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进程,二者深度融合,有利于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效能,这就要求高校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贯彻改革思想,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高校教育改革有机融合。[5]把好课堂关,利用网络资源,开展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育,文化的发展离不开新媒体的支撑。在新媒体蓬勃发展的时代,在网络互动教育平台基础上,让学生在多样的活动中体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猜你喜欢

工科思政传统
“新工科”和OBE模式下的车辆工程实践课改革
清华大学:“如盐在水”开展课程思政
新工科背景下计算机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探究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新工科背景下项目推动式教学模式的探索
思政课“需求侧”
郑国明 立足传统 再造传统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天津大学:成立全球首个新工科教育中心
清明节的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