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医院合同法律风险防范及其对策研究

2021-11-25曾雄志刘小艳

法制博览 2021年14期
关键词:流程部门管理工作

曾雄志 刘小艳 吴 意

(1.东莞市寮步医院,广东 东莞 523000;2.广东百勤律师事务所,广东 东莞 523000)

医院在开展日常的运营与管理工作时,会涉及的合同法律风险,其中就包括医疗器械、药品采购、人事管理以及医疗合作等多种不同类型的合同,合同法律风险也会变得更加复杂化、多元化,若是医院合同法律风险防御意识较低,且机制不够完善,势必会影响到医院整体的运营,影响医院自身的稳定和发展。因此,医院必须重视合同法律风险,并且需要对其进行科学的分析,制定出合理科学的风险防范对策。

一、医院合同法律风险问题分析

(一)缺乏完善的合同法律风险防控识别机制

医院在日常的经营运行过程中,会涉及不同的纠纷案件,而其中一些纠纷案件就与合同纠纷相关联。由于医院对于合同法律风险的识别与防控工作缺乏足够重视,一些医院合同法律风险管理工作流程不够完备,更没有建立健全的合同法律风险防控机制,导致医院利益受损。虽然很多医院外聘律师作为单位的法律顾问,但医院合同数量众多,外聘法律顾问不可能审查所有合同,其主要应对已经发生的法律纠纷,难以将事前预防以及事中监管的积极作用充分地发挥出来。

(二)医院合同风险管理制度不够健全

就实际操作来看,部分医院都缺乏完善的合同风险管理制度,对于合同管理机构、人员及相关工作职责等多个方面都缺乏明确的规定,而且对于合同谈判、审核、签订及执行等流程没有做出统一的标准规范。大多数合同的签订,都是经手相关部门或者是业务科室,而医院内部的财务部门,只是在表面形式上对合同签订形式和流程进行审批。合同签订之后的履行也都是按照相关承办科室的自我监督,最终影响到合同管理及审核工作的实效性。同时,医院各部门人员缺乏专业法律知识,就使得各部门难以准确把握合同法律风险[1]。

(三)缺少统一规范权威的医院合同范本

部分医院在签订合同文本时,并没有统一规范的文本格式,实际中医院所签订的合同不少都是由合同的另一方提供,医院本身对于各类合同中可能具备的潜在风险缺乏专业的认识,且把握力度也较低,就使得合同内的一些重要内容约定存在不明确的情况,甚至是签订的条款比较简单,可操作性相对较低。比如,医院科研项目合同对相关科研成果、技术等知识产权的归属没有明确指出,且约定或者条款内容缺乏明确性,或过于宽泛,这样将难以起到约束效果,对于医院的合法权益难以进行有效的维护;还有一些合同内容中缺少违约条款,对违约金没有明确提出,违约损害赔偿及相关计算标准也不够清晰,这样就会提升合同法律风险,影响医院的合法权益。这些合同问题都会对后续的合同履行造成影响,致使医院处于不利的位置,一旦发生合同纠纷案件,医院很难对自身的合法权益进行有效维护[2]。

二、医院合同法律风险应对的有效策略

(一)建立健全的合同管理制度

医院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将事前防范以及事中控制作为管理的主要方式,并发挥出事后补救的辅助作用,在这一基础上建立完善的合同管理制度,实现对合同法律风险的有效防范。基于此,医院可以成立法律顾问部门(合规性审查部门),引进专业法律人才对合同进行合规性审查;同时,建立合规审查体系,需要对各职能部门的合同管理内容进行明确分工,结合各科室业务类型对合同进行科学分类,并对相关部门及院领导签字权限进行授权,给予他们对合同归口管理的权限,同时也应要求相关参与部门承担相应的职责,若是出现合同法律风险,就要追究相关负责部门的责任。比如,医院可以让人事科负责对人事、劳动以及劳务这一类合同的管理;财务科则要对金融业务往来的有关合同进行管理[3]。

另外,医院还需要建立合同签订的规范流程,要求相关部门工作人员在签订合同时,要严格按照相应的规范流程进行,确保合同的真实、合法。要求医院内部的审查部门要对签订主体的资格及资信状况进行严格的审核与查证,包括对营业执照、授权书、从事合同项目的资质证明、法定代表人身份等多项资料信息的调查审核,而且还要对合同内容中的基本条款进行科学审查,要明确违约条款、支付条款、变更与解除条款等,以免出现模糊意思表达的情况。此外,医院还要做好印章、合同档案以及合同备案的管理工作。在签订合同时,要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合同签订的份数,签订结束之后,则要将正本合同交由统一的合同管理部门进行保管,若是涉及款项结算事项,要抄送财务部门。

(二)规范合同管理流程

对于公立医院来说,其所涉及的合同类型包括医疗纠纷、人事、药品、医疗设备等等,种类非常繁琐,而医院若想保障合同的合理性与合法性,就需要对合同的签订、审查审批、变更、解除等多项内容进行明确与规范,而且还要对合同管理基本流程进行统一,要求相关部门按照规范的流程开展合同管理工作,提高合同管理的规范性,使其发挥出积极作用,有效保障医院自身的合法权益。医院要对合同审核的整个流程予以规范统一,一旦发现合同中存在问题或者是风险,就要提出相应的合同审核意见,并且要将这一意见反馈给相关职能部门,由职能部门对其进行科学修订,进一步降低合同的法律风险。

医院可以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建立完善的合同管理流程系统,并对合同的履行情况进行实时的跟踪调查,在建立合同管理系统的过程中,要使得系统具备以下功能。第一,将合同的每一次变更及变更理由要详细的记录到系统之中,则能够对合同变更的全程进行追溯;第二,利用合同管理系统对合同的审批流程进行全程跟踪,可以让申请人随时查看合同审批进度;第三,合同管理系统也要对合同收支款项进行实时跟踪,若是收付款系统开展收付业务时,系统则需要将款项的产生时间、金额记录到合同管理模板,这样能够对全程款项信息进行全面的监督与管理。通过设置合同管理系统,则能够提高合同管理工作的有效性,减少合同中的法律风险,保障医院的合法利益[4]。

(三)做好合同法律事务的外包管理工作

医院要实现对合同法律风险的有效防范,可以采用合同法律事务外包这一模式,通过将相关合同的法律事务外包给第三方律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可以提高审查能力,提高合同法律风险的防范效果。而医院在开展合同法律事务的外包工作时,需要进行分步开展以及逐步推进。首先,要对医院各个科室部门进行认真仔细的调研排摸,对于各科室部门日常签订合同的需求予以全面了解,并掌握签订合同的相关类型,与此同时,还要对不同类型的合同内容进行深入的剖析,对于合同所面临的相关法律风险要予以明确,以此为构建合同法律风险的全面防控机制奠定良好的保障基础;其次,还要对医院内部的相关管理部门加强沟通与交流,对于医院内部的管理流程要进行细致的了解,在医院当下运行的内部管理流程的基础上,研究并制定出可行性比较高的合同法律审核方案,还要设计出具体的操作办法,对医院合同管理机制进行科学的完善,促使合同管理机制能够在合同法律风险的防范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并且要在不改变医院原有的合同审批流程的前提下,将律师的专业法律审核融入其中,这样就能够实现专业法律审核与医院内部合同管理机制的有效结合及无缝衔接,进而提高合同法律事务处理的高效性[3]。

通过上述分析,对医院合同法律风险进行有效防范,能够在较大程度上提升医院日常经营管理工作的合规性。因此,医院需加强对合同法律风险防范的重视,建立合规性审查部门,优化流程、确定权限、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防范合同法律风险,促进医院合法运营发展。

猜你喜欢

流程部门管理工作
青脆李、脆红李周年管理工作历
吃水果有套“清洗流程”
医改成功需打破部门藩篱
本刊审稿流程
析OGSA-DAI工作流程
7部门
对干休所管理工作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