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公共卫生应急管理问题论述

2021-11-24杨光平

中学生学习报 2021年19期
关键词:应急管理公共卫生对策

杨光平

摘要:本文对公共卫生应急管理原则以及有效预防措施进行了简单的论述,希望能够对日后工作起到一定的参考性意义。

关键词:公共卫生;应急管理;对策

1公共卫生事件频发呼唤预警原则和机制

新冠疫情给人类造成巨大的心理创伤,世界政治、国际格局和国际秩序,以及全球经济、社会和文化也受到深刻影响。我国于2020年1月开始对疫情进行防控,同时向世界卫生组织和世界各国发出疫情防控信息,到5月份全国疫情基本得到控制,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生产生活秩序加快恢复,许多重要防控措施受到世界卫生组织和各国的高度认可。

回顾疫情暴发和防控过程,从立法角度看,我国应急类立法中虽然有关于预警概念和预警制度的规定,但规定粗疏,使得“预警原则”的重要性尚未提升到应有位置,预警制度仅作为应急法上次要、辅助制度而从属性地存在。具体到公共卫生領域而言,虽然有关法律规范中多次出现“预警”一词,但预警原则和机制并未真正确立和建构起来,更遑论实际作用的有效发挥了。对此,习近平总书记要求,针对这次疫情暴露出来的短板和不足,应补短板、堵漏洞、强弱项,强化公共卫生法治保障,全面加强和完善公共卫生领域相关法治建设,修改《传染病防治法》等法律法规,完善公共卫生重大风险研判、评估、决策、防控协同机制。“要完善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系统,改进不明原因疾病和异常健康事件监测机制,提高评估监测敏感性和准确性,建立智慧化预警多点触发机制,健全多渠道监测预警机制,提高实时分析、集中研判的能力。”这是对建构和完善公共卫生预警原则和机制提出的具体要求。预警原则和机制的建构,应该遵循钱学森提出的“符合科学、开放严谨、行之有效”的系统论思想,全面提升公共卫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2公共卫生应急管理的优化路径

2.1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指出:“必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广泛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形成推动发展的强大合力”。强化公共卫生安全风险应急管理建设是一项复杂而庞大的工程,需通过顶层设计及制度创新有效推进。因此,要通过党建引领,强化党组织核心地位,时刻把党组织的统筹、协调、监督作用融入到服务各项工作中,并通过在辖区范围内选拔优秀党员等活动强化党组织的向心力,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同时,要及时为民众提供党群、政务、生活、健康等相关服务,在公共卫生安全风险中及时满足民众最基本、最突出的共性生活需求,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组织群众、凝聚群众的作用,广泛动员民众积极参与,使其直观认识到突发公共卫生安全风险的紧迫性以及风险防范的重要性,对公共卫生安全风险应急管理的系列举措产生心理认同感,实现群防群治、联防联控,使公共卫生安全风险管理及应急处置政策获得民众的支持和有效落实,充分发挥民众在公共卫生安全风险管理及应急处置中的作用,从而增强党组织的团结力和凝聚力。

2.2强化多元主体协同合作治理,提高公共卫生应急管理的自组织力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要“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当前,包括公共卫生安全风险在内的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呈现出“综合性”“共同治理”的趋势,面对突发事件密集性、叠加性、关联性和互动性的特点,公共卫生安全风险应急管理应充分发挥资源共享和协同效应。一是政府加强公共卫生应急管理的统一领导和综合协调,即进一步完善公共卫生安全风险的组织应对、信息报送、社会动员、物资调配、预防督查、执勤值守、医疗救护、监督管理、资源整合等方面的责任体系,制定科学有效的应急预案,构建公共卫生安全风险应急管理工作机制,形成立体式、网格化、全方位的应急管理协调联动格局;二是要充分调动民众的主动性,提高参与度。可通过强化公共卫生应急知识宣传进社区等活动,增强民众对重大传染病疫情和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的自我保护、自救互救能力,以保护自身及他人安全;三是要高度重视、充分发挥社会组织的作用,综合运用行政、法律、市场机制以及社会自助和互助等多重手段有效引导社会组织在资金筹集、灾情救助、心理疏导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在空间、资源上形成公共卫生安全风险应急管理体系。

2.3利用数字技术赋能,提升公共卫生动态化、精细化应急管理能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鼓励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数字技术,在疫情监测分析、病毒溯源、防控救治、资源调配等方面更好发挥支撑作用。”一是推动数字技术与公共卫生安全风险应急管理的深度融合。通过大数据、云计算技术将居民基本信息、应急物资、人员流动等情况以数据形式加以分析,为实施传染性疾病防控的监测与追踪、应急资源分配、分级分类差异化管控等措施提供更精准、高效的支持。二是在公共卫生安全风险应急管理中,通过建立区域性的公共卫生安全风险应急信息数据中心,在涉及流行病学、人口学、医疗救助等方面实现信息统一采集和数据资源共享,打通疾控部门、医疗机构、社区的信息壁垒,为政府应急决策提供重要参考,保障公共卫生安全风险应急管理精准有序进行。三是通过“互联网+社区应急”的模式加快智能化、网络化的基础设施改造和建设,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提升社区在公共卫生安全风险应急管理中的精准性和精细化水平。通过运用数字技术提供无接触、线上诊疗等服务方式提升应急保障服务能力,满足重大传染性疾病疫情期间居民生活及基本医疗服务的需求;在社区推广智能人体测温仪等基础设备,提升其在重大传染性病疫情中的无接触化、线上化水平,精准对接社区民众需求,实现智能化响应,从而提升社区公共卫生安全风险动态化、精细化应急管理能力。

3结束语

公共卫生安全风险的特点是风险大、破坏性强、影响范围广、系统管控难,探索公共卫生应急管理问题,顺应了治理重心下沉、预防关口前移的客观趋势。现阶段,公共卫生安全风险应急管理中面临着职能不明晰、意识淡薄、人才队伍建设滞后以及动员能力弱化等现实困境,应从党建引领、协同治理、健康社区、数字技术、减负增效等方面入手,提升公共卫生安全风险应急管理的能力和水平。

参考文献:

[1]段梦琪,沈世勇.数据治理视角下健康码在社区健康信息管理中的功能优化[J].经营与管理,2021(10):122-126.

[2]吴家利,李博,刘斯,涂祖武,唐丽,涂珍,周晓蓉,孙凌聪,肖瑛,朱红.基于人群抗体水平的湖北省血吸虫病传播风险分析[J/OL].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1-7[2021-10-20].

猜你喜欢

应急管理公共卫生对策
公共卫生管理在传染病预防工作中的作用分析
提高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质量对策探讨
“深度伪造”中个人隐私的保护:风险与对策
中国首个P4实验室:服务全球公共卫生安全
走,找对策去!
我国货币错配的现状及对策
民族地区旅游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研究
民族地区旅游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研究
企业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对策研究
群体性事件应急管理路径优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