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历史核心素养下的高中历史图示教学方法探思

2021-11-24张婷婷

中学生学习报 2021年19期
关键词:历史核心素养高中历史教学策略

张婷婷

摘要:紧随着现代教育的多次改革和创新,教育部门已经深刻的明确了历史教育的核心素养对学生的重要意义,明确地为中学历史教育规定了教学方向。对于现代正在面臨教育的学生来说,学生所面临的学业繁重,一个适合学生对历史学学习的新方法的普遍使用已经是教育阶段的必然产物。在高中,教师通过历史图式教学法可以高效地表达本课程的历史内容,可以更加加深学生对历史的理解,可以有效帮助教师推进历史课堂的教学。在历史教学中如何使用历史图示法帮助教师体现历史核心素养,如何增强历史课堂教学对学生的有效性。本文将通过对历史课堂的分析,逐步地探讨历史课堂图示教学方法对历史课堂的作用,对有效教学提出合理的建议。

关键词:历史核心素养;高中历史;教学策略;历史图式教学法

引言:

随着现代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现代教学越来越繁琐,学生需要学的东西越来越多。近代的教育工作者们也意识到在教学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和在课堂上启发学生的辩论性思考。现代教育也明确地表明教育的历史是传统文化的载体。随着现代教育方式的不断创新和改革,多种多样的现代教育方式不断涌现,也不断地更新了现代教学的教学观念和思想,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兴趣和联系事物的思维能力。这一变化使得历史图示教学法受到了更多教师的关注和使用。相较于其他文科,历史更加具有独特的逻辑性,也更能够突出民族的文化和教育的本质,能够向后代传播更多独特的文化,使得优秀的文化和思想得以传承。由于图式教学法可以独特到位的向观众展示事件的起点和终点,与历史的逻辑性完美相应,可以更加迅速地将相关历史事件之间的联系和事件发生的起因、发生的必备条件、发生过程中的变化、结果以及历史事件发生后对后世的影响清楚地向学生进行呈现,使得历史教学图示法在学生学习中受到了极大的欢迎。

一、图式法的概念和使用方法

图示法是将事物与事物之间的联系进行呈现帮助理解的方法。图示法的教学方法并不是历史教学中独特的方法,而是在历史的教学中有着不可代替的地位。历史图示法是教师教学的载体,是学生学习的工具,可以帮助学生和教师理清历史中历史事件、历史人物、以及当代文化和经济之间的关系。这种方法通过极强的逻辑性,利用图示的方法将知识和科学进行联系,可以直接帮助阅读者清晰地看到整个事件的经过,帮助阅读者理清历史事件的外在和本质。在将历史进行跟个科学性的联系和整合时,再利用特殊的语言、符号、标记等进行事件、世间、原因等的科学结合和联系,可以更加高效地帮助学生理清历史学习的因素,加强学生对该阶段学习的影像和记忆,并且培养学生的思维,帮助学生提高总结历史原因的能力,也为学生探究和学习历史提供了历史规律的思路[1]。

二、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创新示意图设计

现代科技正在不断地发展,对传统的教学方式带了巨大的冲击和新的教学辅助技术和设备,同时也为图示教学法带来更多的可能和创造空间。传统的历史图示法只是教师在黑板上用粉笔画图示例,受教学环境的限制,图示只能用几种简单的颜色进行区分且被擦除后容易忘记,这就导致了教学效果不明显的现象。现代的教学技术--多媒体技术和设备,教师可以使用更多的符号和色彩点缀图示,帮助教师给学生带来视觉上的冲击,同时教师还可以使用多媒体在图示上添加相关的特效和声音,使得学生同时受到视觉和听觉上的冲击[2]。独特的配色、特殊的声音、更细致美观的知识结构都可以使得图示变得更加独特、丰富。设计不同特色的图示,可以丰富使学生的时空观念,使学生可以通过图示上不同色彩的部分进行记忆,通过颜色深度的不同,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历史事件对社会的影响程度,对于培养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有极大的作用。

三、结合图示法,总结课堂内容

在历史课堂中,课堂教学的每个环节都可以运用图示法帮助提高教学环节的联系性和协调性。在教师的备课阶段,教师可以先将课本知识进行梳理然后运用图示法将知识进行系统化和条理化,这样可以有效提高教学的能力和技术。此外,在进行课堂讲课之间的课堂导入环节,教师可以采用多媒体技术向同学展示历史事件发生的顺序、时间、前因后果、因果关系,并且设计相关问题,基于一定的历史状况引发学生对当前历史的思考和总结。

比如,在教授中国共产党成立这一小节的内容时,教师就可以首先运用图示法向学生展示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前发生的事件的过程和结果,然后向学生解说农民工阶级为什么会想要反抗国民党的统治,太平天国运动是在什么条件下发生,为什么会失败,此后出现的资产阶级革命为什么依旧没有动摇旧中国的封建社会的社会本质,然后用问号留下疑问,让学生思考这一原因,并且让学生根据自己所学的知识和所了解的现况来补充下面的图示,紧接着是中国哪个政党继续领导中国的革命、成功与否、取得了什么样的成果。在历史课堂中,结课时运用图示法帮助学生总结课堂中所学的内容对于历史教学是非常重要且必要的,因为在结课时运用图示法可以帮助学生回顾课堂所学的历史,加深对历史知识的理解,且还可以培养学生对知识的消化能力,给予学生学习和复习的方法,为学生提供了更合适更方便的逻辑思维导图。高中的历史知识在深度和知识量方面远远的超过了初中的历史,高中历史教学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

四、结束语

高中的历史教学不仅仅是教授学生相关的历史知识,更在于教授学生历史的逻辑性、历史的联系性,引发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教授学生如何通过现象挖掘背后的本质和历史规律,使得学生获得唯物主义的历史思维,可以在以后的生活和发展中利用这种思维透过当代的社会现象看到现代社会的必然性和未来,并且能够吸取前鉴,获得教训帮助自己得到更好的发展,从而间接地帮助国家有更好的发展。图示不仅可以将多方面的因素进行联系,可以将面进行整合到体,使得历史的发展轨迹更加清晰明确,让历史的知识点以更加灵活的方式呈现在学生的面前。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更多的角度和思路。

参考文献:

[1]郭新峰.历史核心素养下高中历史教学方法初探[J].考试周刊,2019,000(035):158-158.

[2]郭爱兰.高中历史教学中历史核心素养培养方法探析[J].新课程,2019(21):192-193.

猜你喜欢

历史核心素养高中历史教学策略
高中化学反应原理学习难点及教学策略研究
高中历史“问题+”课堂模式构建的实践探究
统编本初中文言文选文变化及教学策略
遵循记忆规律 提升高中历史学习效率
初中数学绝对值概念教学策略
学科哲学导向的高中历史教学重构
浅议普通高中历史课程体系的新变化
关于提高小学生识字实效的教学策略
借力微课,培育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
构建历史认同感,筑基核心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