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范类专业教学现状及分析
2021-11-24杨志佳王永振
杨志佳 王永振
摘 要:师范生是教师队伍的主要来源,它是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关键因素。文章从教育现状出发,通过普通师范生和免费师范生教育情况,分析在教学内容、职业理念等方面存在的问题,结合教育厅出《中学教育专业师范生教师职业能力标准(试行)》和高校现实情况进行深层次的审思,阐述问题产生的原因或带来的影响,以深化对师范生教学问题的认识。以问题及现状为出发点思考解决问题的策略,比如:高校要优化培养方案、增强职业责任感、普及宣传师范专业、调整师范相关政策。
关键词:师范生;教学;教育现状;對策
1.引 言
2021年4月2日,教育部发布《中学教育专业师范生教师职业能力标准(试行)》(下面均简称为“能力标准”)是“中学教育专业师范生教师职业能力标准”。文件分为四大部分,对师范生提出教师必须具备的四大能力,即师德践行能力、教学实践能力、综合育人能力和自主发展能力。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承担着立德树人的重任,而师范生是教师的主力军,提升师范生质量对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发挥重要作用。因此,对师范生教育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梳理并提出切实可行的策略,不仅有利于师范生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对高校今后的师范生培养工作也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2.师范生专业教学现状及问题
2.1教学内容上出现问题
高校对于师范生“重学术、轻师范”的培养理念。《能力标准》要求师范生树立德育为先理念,了解中学生思想品德发展的规律和个性特征,能有意识、有针对性地开展德育工作。但高校师范生培养主要以增强其理论知识为主,而对于教学能力相关的实践教学内容相对较少,这将导致高校在课程设置方面,教育类课程理论与实践的课程安排比例不平衡,师范生真正地在学校实践教学的时间太少,实习上岗后出现教学能力不足的现象。
高校师范生培养师资力量不足。特别对于综合性高校中的师范类专业,基于全学科教学论研究的教师较少,远远达不到师范专业认证的教师比例,师资力量欠缺,学生缺乏专业教学经验的指导和前沿教学方法技能的学习,对于教学实践知识只能局限于书本,而无法与学生实际情况联系起来,造成师范生课堂应变能力、管理能力不强。
2.2师范生从教意识不强
《能力标准》要求师范生树立职业认同感,认同教师工作的价值在于传播知识、传播思想、是学生思想道路上的引路人。但大部分师范生报考是因为教师职业待遇优良,工作稳定,更有很多师范生报考是因为父母的意愿,对拥有一份稳定工作的向往,而真正出于对教师行业的热爱而选择师范专业的学生占比较少。因此,经过师范生技能培训发现自己从教就业意志不够坚定,继而改变方向,选择考研,从事科研方面工作。特别是在没有充分了解的情况下,报考公费师范生的学生,其不积极,从教意识不强,容易导致出现解约违约的情况,或者因接受六年支教生活,出现职业倦怠的表现。
3.解决问题的方法及措施
3.1优化高校师范生培养方案
高校应改善培养模式,优化培养策略,重构或完善师范生课程体系,合理安排实践课程,增加教学实践课程比重,丰富实践课程类型,把课堂从教室转向讲台,让师范生通过亲身体验直接获得教学经验。鼓励地方优秀中小学教师走进大学课堂,在校内开展有关前沿教学理念讲座和学科示范课,让优秀教师结合自身经验向师范生传授教学方法与教学技能。组织优质课比赛,诚邀优秀教师作为评委,帮助师范生全面改进教学方式,提高教学质量,提升教学技能,丰富专业知识,积累教学经验。
3.2增强师范生的职业责任感
大部分师范生的就业选择还是从教,而老师肩负着培养下一代的使命,尤其是公费师范生,未来面向农村教育,面向基层教育,“下得去,留下来,教德好”是国家对农村教师的展望,然而怎么样让他们真诚地选择“留下来”,树立终身从教理念,是目前的一大难题。为此,加强师范生的师德教育就显得格外重要,树立教师职业认同感,让公费师范生感受到深入社会基层的重要性及投身社会建设的责任与担当。在校学习期间,要求师范生坚定教育理想信念,用教育技能和专业知识丰富自己,走上教师岗位后,要求师范生拥有高度的职业使命感,树立以德育人的准则,发扬吃苦耐劳的精神。
3.3宣传及普及师范专业
许多师范生,特别是公费师范生,在报名之前只是粗略的了解其所享有的国家福利和编制到岗,但并不明确他们所承担的6年基层教育责任,导致就业态度不积极,还有的普通师范生在大学经过了解后,渴望就业,错过了选择公费师范生的机会,只能通过自己的努力考取编制,这些情况都是公费师范生宣传力度不够造成的。关于师范生或者公费师范生的政策应该早宣传,各级教育局应深度剖析山东省教育厅发布的《山东省师范生公费教育实施办法》,并由班主任或者任教老师对毕业班学生进行介绍,同时组织家长会进行宣讲,面对面解疑答惑,让学生和家长们对公费师范生招生有客观的认识,提高公费师范生的社会影响力。
3.4师范生政策性调整
完善公费师范生管理评价体系。公费师范生按照规定,只要通过教师资格证考试,毕业后由地方教育局安排进入定向地点的学校工作,编制在身,不需要面对巨大的就业压力或升学压力,而这恰恰成为了有些人放逐自我的理由,导致成绩退步甚至出现不及格的情况0,对此省教育厅及学校应加大对公费师范生在校学习期间的教育考核管理,对其学业成绩做出一定的硬性要求,对学业成绩较差的学生,当地教育行政部门拥有收回其公费教育的权利。
明确公费师范生读研深造具体措施。鼓励并支持公费师范生无专业限制读研,协调定向地用人单位与高校,保留公费师范生身份,在经过研究生学习深造后,完成规定的支教年限,并且对具有研究生学历的公费师范生提高福利待遇、给予管理岗位及其它政策性补助。
4.结束语
师范生是教师行业的动力源泉,而且教师也决定着地区教育的质量与水平,影响着地方的政治经济发展。特别是面向乡村基层教育的公费师范生,“乡土情怀”是师范生开展教育教学的基础和必备素养,从“下得去”到“留下来”需要的不只是待遇的提高,还需要一颗愿意扎根基层的心和服务乡村、奉献乡村的自我意识。以社会发展为契机,鼓励公费师范生以乡村教育肩负起乡村振兴的责任。在不久的将来,会有更多的学生选择“留下来”,用自身所学回报国家,成为振兴乡村的中坚力量。
参考文献
[1]韩丹妹,牛倩,姚金江.如何调动公费师范生就业积极性[J].科技资讯,2020,18(17):182-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