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开展高中体育教学的必要性及具体策略
2021-11-24游军
游军
摘要:在新课改的要求下,教师要打破传统体育教学的束缚,跟上时代的脚步,教师也要深入了解学生的特点,不断更新教学内容与形式,培养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进而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与学习效率,这也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高中体育课程的开展,不仅要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为学生更深入的学习与发展奠定基础;还能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意识。传统的高中体育教学形式单一枯燥,以教师为中心开展教学,学生的学习非常地被动、机械,不但不利于学生的学习,反而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严重阻碍了学生的学习,更加不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所以,教师开展创新性的教学模式是非常必要的。
关键词:高中;体育教学;运用
引言
高中阶段学生的身心快速发展,也是强健体魄的最好时机,这为学生未来的全面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现阶段,高中体育教学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体育教学出现边缘化的情况。学校和教师忽视体育教学,对学生全面发展有着消极的影响。因此,创新高中体育教学思路和方法迫在眉睫。
一、高中体育教学的必要性
(一)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体育学科作为高中学习中的基础课程,也是提高生命质量、帮助学生更好地成长的重要课程之一,其中包含了体育与健康、自主锻炼和学习、运动与竞赛等等方面的知识,体育教学不仅具有创新性、教育性,更具有娱乐性、竞技性,可以让学生在高中繁杂的课业环境中缓解压力,提高综合素质。另外,体育与健康课程中,还包含着多元的体育精神,如公平公正、团结合作等等,这些都是高中学生不可或缺的品格,当学生在体育课堂中不断发展自身学科核心素养,他们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也会随着完善和建立。对于高中学生而言,强健的体魄与坚韧的意志同样重要,这些都是学生在未来学习和生活中的支撑点之一。
(二)提高学生身体素质
在体育课堂中,如果教师可以将学科核心素养与课程内容进行有机整合,将运动素养、健康行为、体育品格等培养渗透到课堂日常教学中,那么体育课堂将会起到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良好效果。当学生在体育课堂中不断发展自身素养,其身体素质也在随着体育知识的学习过程不断增强,从而有效地提高体育意识。
二、高中体育教学开展策略
(一)借助多媒体,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高中体育的教学对于高中生来说非常的重要,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还能缓解学生紧张的学习压力,丰富学生的业余生活,促进学生更加积极、健康地成长。这就意味着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要与时俱进,跟上时代发展的脚步,更好的运用现代化教学方法和工具,为学生提供和谐愉悦的学习环境,为学生带来全新的学习感受,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与学习效率。高中生面临着严峻的学习压力,又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学校及教师为学生灌输着片面的学习思想,导致学生们几乎没有时间去参加体育课程,这就造成了学生很大的损失。学生的健康应放在首位,正所谓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没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学习好的文化知识从何谈起。因此,教师也要提升自身的意识,帮助学生纠正错误的观点,学生不仅要意识到体育教学的重要性,还要积极的参与其中。例如,体育课时正逢天气不好,不能进行室外教学,教师就可以在室内教学,充分借助多媒体进行教学,教师在课前通过网络搜集体育教学相关的视频,篮球NBA比赛的精彩瞬间,足球世界杯赛事等等,学生通过观看视频能够深刻体会体育健儿的艰辛,深深震撼学生的心灵,更能够唤醒学生的体育意识,使学生逐渐爱上体育,给国家培养更多的体育健儿奠定基础。通过多媒体对学生进行教育,充分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唤醒学生的体育意识,实现高中体育教学的意义。
(二)优化教学方法,增强课堂趣味性
良好的教學方法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学生之间存在着个体差异,统一的教学方式难以满足所有学生的体育学习需求。因此,教师可根据不同学生的身心发展状况,开展多种形式的体育活动,还可以运用信息技术等手段,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教学,增强体育课堂的趣味性,满足所有学生的体育学习需求,进一步提升体育教学效果。例如,在教学背越式跳高动作时,教师示范过杆动作的速度较快,不利于学生掌握动作要领,此时就可以引入多媒体技术,用视频的方式慢放动作,让学生观察到动作的每一个细节,从而更好地掌握动作要领。另外,教师还可以开展微课、慕课、翻转课堂等教学,为学生提供更多现代化的学习体验,使单调乏味的体育课堂充满趣味性,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的体育学习热情。还可根据教学内容创设相应的活动情境,打造形式灵活多样、充满活力的体育课堂教学形态,引导学生在做中学、做中思、做中乐,让学生形成丰富的、深刻的、个性化的运动体验。
(三)采用分层教学的体育教学模式
学生之间存在个体差异性,不同的学生存在较大的差别。因此,体育教师需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教学原则,以学生的具体身体情况为基础,因材施教,可以采用分层次教学的方法进行教学。例如,在跑步训练中,教师要对班级内所有学生的身体素质进行考察,根据学生的身体素质和特点,为学生制定长跑、短跑、接力跑等多样化的训练项目,为不同的能力的学生设定不同的教学目标。有一些身体素质较差的学生,教师可以安排他们进行简单的、强度较低的有氧运动。除此之外,学生对于教师教授的运动技巧的接受能力各有不同,所以教师可以为他们安排不同的学习任务,保障每个学生都能掌握一定的运动技巧。
结束语
高中体育教学以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为主要目标。针对高中体育教学的必要性,教师要更新教学观念,激励学生创新发展,优化教学方法,增强课堂趣味性,积极提升自身教学水平,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从而不断提高体育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参考文献:
[1]杨芳.论新课标背景下高中体育教学创新[J].新课程研究,2018(2):23-25.
[2]王强.浅谈高中体育教学方法的创新[J].现代教育科研,2017(3):178-180.
[3]梁彬.浅谈以学生为主体的高中体育教学[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8(1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