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核心素养发展的信息化小学语文教学创新与重构
2021-11-24何文丽
何文丽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对于学生的学科学习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对于学生核心素养培养重视程度逐渐提升。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该正视这一门基础性学科特性,引导学生学习基础语文知识的同时,可以将所学知识灵活运用到实践中,提升实践学习能力,为后续学习提供持久动力。本文就核心素养培养背景下,寻求合理措施推动小学语文教学创新,以求打造高效语文课堂。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语文;教学创新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不断发展,给教师开展日常教学提供了越来越多的便利。将现代化的信息技术运用在小学语文的课堂中,能够丰富小学语文课堂的内容,为学生带来全新的语文教学体验。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作文是重头戏,并且对于学生来说,作文学习具有一定的难度。对于语文作文的学习要注重学生日常的素材积累和语言表达,需要教师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借助现代化的信息技术为小学语文的教学创新增添力量。素质教育改变了教师原有的教学方法,将教学内容与先进的信息设备结合起来,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小学是学生人生中的重要阶段。因此,教师对小学生的教育既要严格,又要注意方法。信息化教学比传统的板书教学更为灵活。为实现教育改革的目标,教师要摒弃传统的教育方式,根据学生的认知能力完善教学模式并引入信息化创新教学,促进教学效率的提高,激起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
教师是学生学习道路上的领路人,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也是学生获得知识的主要来源。教师本身的教学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教学质量,也影响着学生的学习质量。因此,在信息化教学模式开展中,教师首先要在观念上接收和理解信息化的教学方式,了解信息化给教学课堂带来的优势和便利,并对其加以重视,以防教师在开展信息化教学时将其流于形式。其次,学校要对教师的专业技能加强培训,提升教师的信息化水平及素养。
一、语文核心素养内涵
语文核心素养培养是学生综合素养中的重要内容,主要表现在知识和能力两方面。其中知识主要是强调基本语文知识,包括学生学习中的生字、句子和修辞手法等知识学习掌握;能力则是思维能力、创新精神和自主学习能力。语文核心素养主要是强调学生语言建构和应用,锻炼逻辑思维能力的同时,提升语文学习水平,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与此同时,语文核心素养中包括基础语文知识、学习能力和综合素养,可以掌握生字、句子和修辞手法;文章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可以清晰地表达出自身的观点;树立正确价值观和道德素养,健全人格的同时,加深传统文化热爱。所以,加强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培养是必然选择,对于学生后续学习和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二、语文核心素养下的小学语文教学创新途径
1.确定正确目标,渗透语文核心素养。
小学语文教学创新,为了可以提升教学质量,首要一点是树立正确的教学目标,在教学目标中融入语文核心素养相关内容,促使学生听、说、读、写能力发展的同时,可以对外界客观事物做出积极反应,以便于养成良好的文学素养,升华情感。以往小学语文教学中,主要是强调学生基础语文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对于学生价值观和情感思想的引导重视程度不高,教学流于表面。而在素质教育改革背景下,培养学生核心素养需要了解具体思维和价值,加强学生解决问题能力培养,以便于创设相应的问题情境来学习知识。基于此,加强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培养,在知识和技能基础上,引导学生个性发展,养成创新精神和逻辑思维能力,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迎合素质教育改革要求。
2.优化语文核心素养教学方式。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打造高效的语文课堂,首要一点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以便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意识,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全面發展。而实现这一目标,教学形式的选择是否合理十分关键,这就需要打造学生自主为主的课堂,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知识,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诸如,在讲述《难忘的泼水节》,可以让学生课下自学,然后在课堂上将学生分为若干个小组,分组合作学习,对于其中存在的问题可以寻求教师的指导和帮助,并鼓励学生课上发言。对于学生的发言给予适当肯定,促使学生的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全面提升,养成良好的语文核心素养。相较于传统强制性知识灌输方式而言优势更为突出,循序渐进,由浅入深,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3.创设教学情境,联系实际生活。加强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创设相对应的教学情境,促使学生可以在情境中学习知识,将所学知识灵活运用到实际问题解决中,以便于学生综合素养全面发展。
如《荷叶圆圆》教学中,可以通过多媒体播放荷叶的视频导入新课,创设教学环境,学生观看后谈谈感受,以便于直观感受荷叶的特点所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成为一个懂得发现美和欣赏美的人。故此,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引入实际生活实例,针对性地组织教学活动。联系实际生活,创设教学情境,深层次挖掘教学资源,以便于加深知识理解和记忆,有效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同时,把握语文学科性质,把握学科知识意义,以便于为后续学习和发展提供长久动力支持,综合素质全面发展。
综上所述,在素质教育改革背景下推动小学语文教学创新,应该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帮助学生学习语文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同时,提升学生的实践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提升小学语文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张青 关于核心素养下小学语文“课堂发展教学”的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8,23,(17),50.
[2]王莉 语文核心素养下的小学语文教学探究——以《听泉》为例[J].教师教育论坛,2018,31,(06),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