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篮球教学因材施教与发展学生个性的思考

2021-11-24郝磊

科技信息·学术版 2021年27期
关键词:篮球教学因材施教

郝磊

摘要:在当前社会的背景下开展教育,新课标要求老师应该重视学生身体素质的培养。应该加大体育教学力度,通过高质量的体育教学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对于大学生而言,更加喜欢篮球教学类的体育项目。在篮球教学的过程中,老师应该注意因材施教,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全面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体育素养。本文将针对大学篮球教学因材施教与发展学生个性的思考的相关问题进行简单分析。

关键词:篮球教学;因材施教;个性思考

1大学篮球教学因材施教与发展学生个性的意义

1.1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当前新课标要求各科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重视学生的各项发展,不能过于束缚学生的思想,应该给学生足够的发展空间。在新形势发展的背景下,高校老师开展大学生篮球教学活动时,应该遵循学生个性化发展的理念,尊重学生的个性思想。对于教育而言,要不断对教学理念进行创新和优化,而在创新教育中学生的各项发展是整个教育发展的核心内容。我国当前在发展过程中为了不断迎合变化的发展社会和思想,要求老师应该开展创新教育,对原有的教育模式和教育思想进行创新优化,以一种全新的方式呈现给学生。创新教育中主要针对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进行研究,要求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针对学生的创新能力进行培养。从创新教育的相关研究内容来看,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第一步是要让学生具备个人自由意识。每一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独立意识和各项思想,只有真正具备个性意识和个性发展之后,才会不断在进步中进行创新。开展创新教育的核心内容,是实现学生的个性发展,能够让学生具备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1.2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除了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之外,还能够有效的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与竞争意识。步入大学之后,学生整体的学习压力变大,在大学阶段已经不再满足于基本的应试教育,而是該让学生真正为自己后续的职业进行规划和设计,明确自己在大学中应该学习哪些内容,为自己制定明确的发展方向及制定详细的职业规划。篮球运动是当前大学生普遍喜欢的一项训练项目,它不同于跑步运动的枯燥乏味。在这一过程中既能够达到锻炼身体,提高身体素质等作用,同时也能让学生在练习过程中掌握一定的技巧规则。篮球比赛遵循团体合作,为学生在这一过程中与其他队员进行合作的时候,能够有效的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竞争意识,既能够与自己队里的队员合作,也能够与对方队员进行竞争。学生要参加篮球比赛就必须遵循篮球比赛中相应的规则和纪律,在这一过程中能够有效的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守纪精神。另外,学生在比赛的过程中也能够掌握一定的技巧,学习其他优秀队员的练习方式和练习技巧,从而进行自我提升和发展。

1.3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

当前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给人们在生活和工作学习方式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其中较明显的问题是这一过程中人们的身体素质普遍较低。对于工作和学习而言,必须要具备较强的身体素质,所以应该进行体育项目训练,全面提高身体素质和身体技能。而大学生面临学习和就业的双重压力,部分大学生身体素质较低。也篮球老师应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充分利用体育课堂带领学生开展篮球训练活动。学生在打球的过程中能够获得精神和身体上的压力释放,带领学生走出教室,走进空旷的篮球场。让学生按照自己的想法自由发挥,进行篮球训练,让学生真正喜欢上篮球训练项目。

2 大学篮球教中存在的问题

2.1教学缺乏创新性

当前高校老师开展大学生篮球训练时存在的问题,首先是部分老师依旧受到传统思想的束缚,没有及时对自己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思想进行创新,导致整体的教学过于守旧,同时这一问题也是目前很多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之一。对于任何学科的教学而言,只有不断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创新,才能达到进步发展的效果。目前很多老师在高校体育课堂上依旧是给学生一个篮球,让学生自己在课堂上和其他同学进行篮球活动和训练。老师在这一过程中并没有发挥切实的指导作用和参与作用,老师长期让学生自己练习的方式,会让学生对体育篮球课堂的兴趣逐渐消失。因为学生和其他同学课下时间都可以进行篮球训练,希望在课堂上能够受到老师专业的指导,希望老师可以开展班级内或年级内的体育篮球比赛。让学生在参与比赛活动的过程中能够获得更大的进步和提升。但是目前很多老师都没有意识到学生的这种需求,一直采用重复机械的方式,让学生进行篮球训练。甚至有的老师会一直让学生练投篮,这种方式都会极大的消灭学生对篮球的兴趣。在课堂上老师与学生缺乏思想交流,学生更像是一个练习篮球的机器。由于老师教学态度过于严谨,所以学生会感觉和老师之间存在距离感,出现问题之后也不会直接向老师进行提问,导致问题一再搁浅,从而严重影响学生对体育练习和学习的兴趣。

2.2学生认知度不足

第二方面的问题是,目前我国许多高校在篮球教学过程中依旧没有达到理想的教学目标。很多老师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带领学生进行篮球训练的方式都非常传统和成就。而且,老师在课堂上给学生个性发展和自由发挥的空间较少,更多的是老师在课堂开始的时候为学生安排整堂课的内容,包括让学生花多久时间练习某一个项目,这种方式会极大的束缚学生的思想发展。大学生已经具备完善的思想意识,渴望在课堂上能够自由发挥,体现自己的个性,但是老师过度的干涉学生的学习和发展,会严重影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和提升。另外,所开展的篮球教学训练,不能迎合当前学生个体认知的需求,学生在进行训练时,更多的处于课堂的被动状态,只是被动的按照老师的要求进行篮球训练。学生的思想得不到重视,严重影响学生的个性发展。

3 大学篮球教学因材施教与发展学生个性的具体措施

3.1提高教师水平

针对当前高校阶段大学篮球教学的相关问题,要全面培养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首先应该从根本上提高来所老师的综合水平。对于任何学科教学的最终结果而言,老师的水平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当前相关教育部门对各科老师的教学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大学篮球老师在开展课程教学时,除了要锻炼学生的身体素质,提高学生的身体技能之外,还应该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学校方面和老师方面都应该共同努力,学校应该定期开展相应的讲座,为老师的专业化教学进行培训。应该聘请专业的指导专家对老师当前的教学情况进行指导,除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为老师指明准确的发展方向。老师也应该不断进行进步和发展,在课余时间应该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到网络上搜索当前新课标,对老师提出的全新的教学要求。搜索其他高校优秀老师的教学经验,将其进行整合,制定完善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计划。不断学习全新的教育理论,自身的教学能力和教学素质,全面提高整体来学教学的质量。

3.2尊重学生主体地位

对于任何阶段的教学而言,都应该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新课标要求老师要注意教学地位的转换课堂上,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所以老师不能过分的主导,学生应该给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将主导地位转化为引导地位,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培养学生的个性发展能力和自主学习意识。高校老师开展篮球课程教学时,老师应该立足于实际,观察不同学生在篮球训练方面的实际情况,包括学生对篮球的喜好程度和篮球的技术能力等。根据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和个性化差异进行针对性的教学,这种方式能够让学生感受到自己在课堂上的存在感,迎合当前即可标题出的个性化发展的方向。可以让学生按照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不同强度的训练,合适的训练方式才最有效。

3.3完善考核模式

除了進行训练和教学之外,老师还应该不断对现有的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进行完善和补充。目前大多数高校在对学生篮球课程进行考察时,大多采用单一的考察内容,主要研究学生技术。比如,学生一分钟之内能投进多少球,或者投球的比率是多少。这种方式过于单一,并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因为不同学生的特长处不同,老师应该不断对现有的考核内容和考核方式进行完善,改变传统单一的考核模式。应该真正立足于根本观察学生在篮球训练方面的兴趣和侧重点,找到学生的兴趣和优势,针对性的对学生进行体育测试。这种方式同时也能够帮助学生找到自己的发光点,帮助学生树立体育篮球训练的信心,从而有更加明确的目标开展后续等体育篮球训练和学习。

结语:

总之,高校老师开展体育课程训练时应该迎合大学生的发展特点。立足于根本了解学生,对篮球训练的喜好程度,选择学生能够接受的方式进行篮球训练。老师应该立足于当前的实际情况,改变传统单一的教学模式。带领学生发现篮球训练项目的作用,用因材施教的方式培养学生的个性发展,提高学生的篮球技术和体育素质。

参考文献:

[1]何淑敏.大学篮球教学因材施教与发展学生个性的思考[J]. 2021(2013-9):92-94.

[2]吴建斌.篮球教学因材施教与发展学生个性的思考[J].明日,2019,000(002):0263-0263.

[3]侯博怀,刘海燕.个性化教学在国内高校篮球教学当中的运用[J].当代体育科技,2019(15).

课题项目:本文系2019年湖南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

阶段性成果:项目名称:湖南丰能电力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项目编号:S201912653019S;

湖南农业大学2019年度就业创业指导与教学研究课题阶段性成果:教育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精准供给研究。

猜你喜欢

篮球教学因材施教
基于“最近发展区”理论的初中数学隐性分层教学研究
明确“因材施教” 促进个体发展
从《论语》看因材施教
高中体育篮球教学优化策略探究
浅谈循环训练法在初中篮球教学中的应用
借助体育游戏教学法促进小学篮球教学
篮球教学中三步上篮教学方法研究
卷首语
因材施教的实施策略
因材施教并非只是扬长避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