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剧戏之道”

2021-11-24张敏

今古文创 2021年45期

【摘要】朝鲜族唱剧以“盘索里”音乐唱腔为基础,汲取中国戏曲艺术的精髓,融入京剧及其他戏曲音乐的艺术表现形式,成为有唱、说、表演、形体等元素的综合性艺术形态。美学是审美意识的理论形态。①儒家、道家、魏晋玄学等先后提出了“虚”“实”“有”“无”“意象”“意境”等多个美学理论及概念。朝鲜族唱剧作为延边朝鲜族特有的戏曲剧种,将中国传统美学思想置于戏曲舞台之上,进而表现出不同于西方戏剧的美学特征。

【关键词】朝鲜族唱剧;盘索里;艺术美学;虚实相生;以形传神

【中图分类号】J6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1)45-0077-02

基金项目:本文系国家级社科重大项目《中国戏曲剧种全集》子课题《朝鲜族唱剧》阶段性成果。

20世纪初,中国京剧、西方戏剧的大量涌入为“盘索里”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以此为契机,“盘索里”一改传统的表演方式,以几人分饰不同角色的形式在西式剧院中表演,逐渐形成新的表演体系——唱剧。朝鲜族唱剧是以传统的“盘索里”唱腔为基础和母体,是“盘索里”舞台艺术化的演变,其继承了“盘索里”的音乐特征及演唱方式,并借鉴中国京剧及西方歌剧的表演形式,经“盘索里”艺人共同创作发展为人物角色化的舞台剧种。

作为延边朝鲜族特有的戏曲剧种,唱剧的产生、雏形及其戏曲的成熟形式,都充满了中国文化的滋养,其艺术表演的“共感性”与故事内容的“流通性”与中国戏曲有异曲同工之妙。而唱剧之所以能经久不衰,取决于“盘索里”传统音乐的传承以及古典小说内容的传承。唱剧沿用传统“盘索里”的叙事内容并加以改编完善,流传至今的作品有《春香传》《沈清传》《兴甫传》等。

“舞容歌声,动人以情,意主形从,美形取胜。” ②唱剧中没有中国戏曲那样的“脚色制”,而是以其独特的表演程式将“舞容歌声”具体化,运用“立象尽意”的表达方式,从“观物取象”到“表意传神”,最终将唱剧的变异之美呈现于戏曲舞台。因此,戏曲美学在戏曲的创作中和表演实践中产生,以“虚实相生”“形神兼备”为主要特点,将戏曲艺术以舞台演出的形式呈现出来。表演者作为戏曲美学的直接创造者,将时空镜像的“虚实”之美贯穿于整个表演过程之中,着力表现戏剧人物,推动情节发展,在时间与空间的表演中虚实结合、虚实相生,让观者切实体验到戏曲塑造的意境与神韵,感受表演者的意境创造和以形传神的写意表达。

一、“出之贵实,用之贵虚”——唱剧美学中的

“虚实”

“天下之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③有为实,无为虚,正是有了无,实才发挥了自身的作用。朝鲜族唱剧以“盘索里”文学为主要的艺术构成要素,而“盘索里”文学大多取材于传说、童话、寓言等民间故事,与平常百姓的社会生活存在一定的距离,因此,人们将平凡的现实生活赋予理想色彩。

《春香传》中,朝鲜“两班”贵族李梦龙与退妓月梅之女春香互相倾慕、私定终身。虽然当时二人的结合不被社会所认可,但春香敢于抛开阶级的束缚与身份的禁锢,勇于反抗其他阻碍爱情的恶势力,最终他们建立在平等人格基础上的美好爱情得以圆满;《沈清传》中的沈清在父权制秩序下,孝敬顺从,甚至以身殉孝,随之出现了龙宫这样的非现实空间,后又死而复生转变为一代皇后,过上了如幻想般的幸福生活;《兴甫传》中的兴甫一夜之间从身无分文的穷光蛋变成腰缠万贯的富翁,呈现出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中心主题等等。“盘索里”文学中蕴含的意象化、理想化,是人们对于现实社会的真切体验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而这种意象化、理想化,是跟写实化、生活化相对而言的。

“剧戏之道,出之贵实,而用之贵虚。” ④“虚实”作为戏曲美学中最重要的范畴之一。在唱剧的创演过程中,“实”包含了朝鲜民族现实的社会背景,历史的真实,以及对现实的真切感受;“虚”则包含对人物形象的塑造、故事情节的编排以及对于作品思想主题的表达。唱剧表演注重历史的真实性,注重以演员表演为核心的舞台表现原则,注重演员把舞台实践作为最重要的内容表述,唱、念、做、舞等动作都是塑造人物形象性格、思想感情、介绍历史故事背景的重要手段。演员将现实情感和艺术表现虚实统一,让观众徘徊于实感与幻想之间,形成了一种意化的生活幻觉。

唱剧美学强调“虚实相生”。艺术创作必须“虚”“假”,但又必须取得“真”“实”的效果。所以,演戏得真中有假,假中有真,来他个真假难分。⑤从唱剧表演的角度说,“虚实”与“真假”相通,“真假难分”其实就是“虚实相生”。

二、“以形传神,因心造境”——唱剧美学中的

“形神”

“形神”是戏曲美学中的另一对重要范畴。唱剧表演重视“形”的呈现,在讲求形式美的基础之上,做到形神统一、形神兼备。“唱者先设身处地,摹仿其人之性情气象,宛若其人之自述其语,然后其形容逼真,使听者心会神怡,若亲对其人,而忘其为度曲矣。” ⑥清代词曲学家徐大椿的这一理论表述中,“设身处地”是从体验的角度进入艺术境界的美学观点,要求演员在主观意识上忘掉自我,化为所要表现的对象,重现他/她真实的性情风格,才能“形容逼真”,即“形”的把握。“气象”,意在强调内在气质的形象以及對所要饰演角色气质的模仿,包括表情、神态、声调、声腔音色的“尖、细、厚、浊”等等。即“神”的诠释。

唱剧讲求唱声符合剧情,根据每个演员的音质、音色、声变能力为平声、上声、重上声、最上声、下声、重下声等六类划分;音色分为通声、铁声、鸟声、雨声、波声、和声、振声、鬼哭声、天久声等十二种。独到的声腔、丰富多变的“技巧音”以及特定的唱调,三者完美融合,以音乐的形式将朝鲜族鲜明的个性及独特的审美观念充分地展现出来。“盘索里”沙哑苍凉的歌声留给观众无尽遐想。

“境者,意造也,一切物境皆虚幻,惟心所造之境为真实。” ⑦戏曲的传神表现为意境,而意境的体现,包含了戏曲文学的诗意以及舞台整体的呈现。舞台上的动作是现实生活动态的再现,唱剧通过舞台来呈现艺术美,一方戏曲舞台之所以能承载无限的大千世界,从“有生于无”到“虚实相生”,唱剧将哲学、文艺美学的观念渗入作品之中,体现其中庸、灵动的审美趣味和哲学理想。

三、“离形而得似”——唱剧美学中的“写意”

“中国戏曲是一种‘写意的’舞台艺术,它不是‘写实的’,甚至它排斥物象的实貌。” ⑧因此,在唱剧舞台上呈现出中国传统美学神似的写意观,是突破舞台局限,表现现实生活。如《沈清传》中沈清为了孝顺父亲,讨饭唱段时,表演者两手托起打开的扇子,将扇子放平就可以充当讨饭时的碗;《兴甫传》中打开瓜的扇子则充当刀锯。以实带虚、以虚寓实、以小见大、以无寓有,是戏曲以一方舞台演绎广袤世界、丰富人生的机智和机巧。唱剧的写意不受自然条件的束缚,当它突破了生活局限时,会形成一种“不似”的艺术表现形式,在似与不似之间,有生活幻觉,又有陌生化效果,这是唱剧在塑造艺术形象时,体现形神兼备、情理统一的写意的美学观。

唱剧讲求虚拟化和写意化的表演风格,虚拟表演是演员在特定场合下刻画特定人物的特定情感,它超脱生活化的烦琐,将生活中实际动作精炼,突出其神韵,进而达到“离形而得似”的效果。

舞台虽小,可容万象。唱剧表演从不孤立地表现时空环境,演员在用唱腔和形体展现情境的同时,状物抒情、情景交融,将人物复杂、微妙的内心情感展露出来。

四、“以身化物”——唱剧美学中的“生气”

唱剧表演是演员与角色的合二为一又一分为二的对立统一,演员时而进入角色规定情景,时而恢复演员本身;观众则时而进入故事人物,时而跳脱出场景成为娱乐观众,在亦迷亦醒、亦庄亦谐的状态中感受激情、品味美感。戏曲时空随意识自由流转,无处不往、无时不可、无所不至。

唱剧《春香传》中唱道:“飞马奔出南大门,七牌八牌加青牌,翻山越岭过舟桥,飞身越过铜雀江,跨过弥勒堂山沟,一路飞奔不停歇,上川下川大王桥,糕饼市场雄武町,漆原素砂光亭阔源,牡丹苑公州锦江,越江而过翻高山,不顾路途艰险,哪管路途遥远,黄海道峨眉岭,山势险峻一跃过,转眼之间到砺山……” ⑨

“一个圆场八百里, 万仞高山三五步”。演员以“以身化物”的虚拟方式来代替舞美布景和时空的具体表现。舞台中因演员的出现而有了生气,因演员的表演而有了节奏的流荡,观众不但没有感觉不真实,反而成为中国戏曲的一种特殊的呈现。

唱剧的舞台时空,造化无限,从广袤空间缥缈无垠,到阴阳仙凡瞬间穿越,时空的转移在一句唱、一句念白、一个眼神、一个动作中得以实现。在空无一物的舞台上,表演可以出景出情,演员凭借精湛的唱功技巧及艺术手段,刻画出一个观众可见的云迷霧罩、风吹叶落、虎啸猿叫的“实景”,借助观众的生活经验、联想和想象,使心目中的“实景”比眼前的实景更具体更丰富。在“虚实”与“真假”中发现不似之似,在似与不似之间追求美妙的意境。

在“盘索里”古有的音乐基础上形成的唱剧,以其独特的演唱风格呈现其独特的审美及韵味。随着戏曲艺术的快速发展,表演者要想表达出唱剧的独特,除了要掌握“盘索里”悲怆的唱腔以外,还得把握唱剧作品的整体风格和感情表达技巧。唱剧作为朝鲜族独具特色的艺术形式和集唱、念、舞、乐等形式为一体的艺术手段,充分体现了朝鲜族的审美意趣与美学境界。

注释:

①叶朗:《美学原理》,北京大学出版社2017年版,第2页。

②陈多:《戏曲美学》,四川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9页。

③陈剑译注:《老子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16年版,第140页。

④中国戏曲研究院:《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四),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154页。

⑤盖叫天口述,何慢、龚义江整理:《粉墨春秋——盖叫天口述历史》,中国戏剧出版社2012年版,第291页。

⑥(清)徐大椿:《乐府传声》,吴同宾、李光译注,中国戏剧出版社1982年版,第76页。

⑦梁启超:《梁启超全集》,北京出版社1999年版,第361页。

⑧沈达人:《戏曲意象论》,文化艺术出版社2013年版,第九页。

⑨延边歌舞团唱剧《春香传》剧本。

作者简介:

张敏,女,汉族,吉林长春人,吉林省艺术研究院,   初级职称,研究方向:艺术研究。